为什么好多单位招工都是劳务派遣,合同工,却干着正式工的工作,工资却比正式工低?

北漂的90后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劳务工的时薪比正式工高,有些工厂高不少。劳务工相对正式工就少社保,一个月同等工作时间劳务工薪水比正式工高不少。


踏着人字拖的W哥


这话题让我感到沉重,甚至愤怒。我就是劳务派遣其中的一员。干的多,累。拿不到人家退到后勤的正式工。人家坐传达室。风刮不着,雨淋不着。一月拿5,6千。一线全是临时工。风来雨去,还有工伤危险,一月拿不到3000。公平吗?合理吗?变相剥削。可耻。可恨。可叹。


大君君551


作为一个现在国企并且帮公司招聘过劳务派遣工的过来人,讲讲个人经验。以下分享下我个人经历:

1.单位的工作都哪几种人在做?

在国企单位,工作一大堆,但在一个地方,人分几种,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般正式的事业编员工待遇相对较好,有办公卡座,有各种福利,这是算是单位的核心组成。

除了正式编制员工,就有一部分是劳务派遣工。就是在这个单位上班,工作和单位里正式员是一样的,但是工资就差了几条街。并且是由企业把工资结到人力资源公司,然后人力资源公司再代发工资。员工与劳务公司或人力资源公司签的的合同,即劳务合同,你的人事关系在你所在的人力资源或劳务公司。

除此之外,就是外包公司,外包公司员工则纯是外部公司驻场服务。签合同也是外包公司签,管理也是外包公司管理。

2.为什么单位招劳务派遣工?

据我了解,公司招劳务派遣工,有几方面原因:

01.控制企业人力成本。毕竟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都比较高,退休养老金等都是企业的负一1担。

2.招聘劳务派遣工比较灵活,正式工很麻烦,可救急。招个正式员工,前前后后得半年,好多人拿到offer都到别的地方上了半年班了。但是单位的工作得有人做呀,因为劳务派遣工,一般单位有自主权,面试入职都简单多了。

3.劳务派遣工能转正式编制么?

如果是劳务派遣工,并且能力强,而且学历等相关硬性条件够的话,还是有机会转成正式编制员工的。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故事慧】:前腾讯高级产品经理,前某估值10亿D轮创业公司产品总监,某国有银行相关产品负责人,十五年职场资深经验,为您讲解职场故事,悟人生智慧,享快乐工作。


职场故事慧


我在济宁第二人民医院上班,当时招我们的时候给承诺一年后签劳务合同,让我们自费花三千块钱出去学习,说回头报销。一年到头的上班,毫无休息一说,时不时还得利用睡觉时间加班,每天干正式工的活,还得以人家的名义干,干完还得签人家的名,结果到现在就快两年了还没有签合同,只是用再等等,估计下个月就差不多了这种借口来拖住我们,最近从小道消息听到医院里从来就没有过给我们签劳务合同的打算。国企单位真是精,套路真是深啊。以签劳务合同的幌子把我们忽悠住,让我们能长期的认真工作(不会干两个月就走了),一直以语言鼓励的方式给我们洗脑,让我们抱有希望。哎,现在真的是后悔至极,之前明明有月入过万的店铺做着,为了就是能有个正经单位,放弃了所有来到这里,没想到浪费了两年的青春,还要从头再去打拼,现在真的是后悔都晚了


用户9444243879644


说实话非常讨厌劳务派遣下来招聘,记得有一次我们直接去厂家面试,二十一块一个小时,后来劳务派遣拿出来招十五块一个小时,还有的发工资也是劳务派遣发,还有的居然压身份证,还有的去面试他们找的工作,说有厂车接送,但是首先还要充一百块钱报道才有厂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所以特别讨厌拿农民工的信任去过他们赚钱[呲牙]


用户漂泊的人生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以前也是劳务派遣工。之前在化工厂里面当一个劳务派遣工,而我师傅是一名正式工。

我们劳务派遣工全部是干体力活的,而对于那些正式工他们基本都是当大爷的。在化工厂里面总有那一些最危险最累的活基本都是劳务派遣工在干,

而且还要随时担心,可能单位不要你或者是解聘你。因为对于劳务派遣制来说,公司和你没有签订任何用人关系,劳务派遣制其实相当于公司和员工之间隔了一个中介。

劳务派遣公司就是这个中介,他们公司里面。那相应的分成,而且也要在员工里面拿回扣。所以一般来说劳务派遣制的员工工资都不是特别高,一般都是在4000左右甚至是3000左右。

而对于公司来说,他们给这位劳务派遣制员工所要发的工资要比实际员工拿到手的至少要高出1000块钱。这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公司其实不用干什么就可以赚取中间至少1000块钱的劳务报酬。

所以我在企业里面待了两年以后,感觉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在第三年的时候就一心一意的考公务员,最好考到行政体制内。所以我奉劝那些还是劳务派遣员工。

一定要提早进行准备。能转正式工的早点转正式工,如果转不了正式工那就想办法离开这个公司。因为劳务派遣制干的活最多却收到的回报最少。


公考遴选写作大讲堂


我18年五月份入职,也是劳务派遣合同,三个月转正以后变公司合同,去年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降低企业风险,把大部分人的劳动合同转到人力资源公司,我现在合同没转出去,但我们公司员工跟劳务派遣工资也没啥差别,只不过合同甲方不一样而已……


超级VIP用户999


这种情况我们单位也是这样,我们合同工在他们正式工眼里也就是临时工,干一样的工作,工资能差3倍,可是正式工就不干活,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所以我们这些个合同工没有一个愿意好好干的,都是混日子,干的再好也没用,所以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些个干了十几年的合同工个个都盼着单位倒闭然后那赔偿走人!


對噯xin承諾


万恶资本家的行径和套路,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资待遇,压榨剩余价值


南漂大洋洲


先说我要表达的两个重点:

❶理一理“正式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合同工”这些概念。

❷“同工不同酬”是违法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单位要降低人工成本。

下面具体说说:

-1-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有“正式工”“临时工”之说,但这种说法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我们翻开《劳动合同法》,没有“正式工”“临时工”的概念。

现在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都属于“合同工”或者所谓的“正式工”。(这种说法有点简单粗暴,不够严谨,这里仅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还有在体制内的朋友,习惯把有编制的,叫“正式工”,没有编制的、聘用过来的叫“临时工”,比如:协警、协税员。这也都是延续过去的叫法,属于“不规范”的叫法。

现在很多人提到的“临时工”,其实想表达的是“劳务派遣”。但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在劳务派遣中,存在三方,一是派遣单位,二是劳动者,三是用工单位。

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他们之间是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单位要给劳动者发工资、买社保、给福利等等。劳动者是劳务派遣单位的“正式工”。

劳动者与实际的用工单位,他们之间不是劳动关系,属于“劳务关系”,不签订劳动合同(上面一段说了,劳动者已经与派遣单位签订了),它不受劳动法约束。

用工单位是提出“用工需求”的一方,派遣单位可以满足它这种需求,用工单位相当于是派遣单位的“客户”,劳动者是派遣单位派过去给“客户”工作的。

用工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及相关的劳动条件,进行监督管理、安全卫生教育等等,并向派遣单位支付派遣费用。

也就是说派遣单位“雇用”劳动者,但不“使用”;用工单位“使用”劳动者,但不“雇用”。正是这种“雇用”和“使用”相分离,让它们之间的关系听起来有点绕。

-2-

很多用工单位出于人工成本的考虑,使用劳务派遣工,工资比相同岗位的员工低,社保基数也是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

虽然《劳动合同法》已经明确了劳务派遣员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很多单位用“假派遣、真用工”方式逃避责任。这是违法行为。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用工单位要多在“开源”上思考,不要总想着用这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达到“节流”的目的。劳动者也要拿起法律武器,勇于说“不”。最重要的是,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管,加强对用工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社会越来越关注劳务派遣工利益的保护问题,相信这种劳动派遣乱象问题会得到有效遏制。

以上回答供参考,感谢关注职场研习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