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受损!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竟然用养鸡治理蝗虫

2020伊始,地球仿佛被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我国新冠肺炎、澳洲山火、美国流感、菲律宾火山爆发、沙特禽流感……


这堪称魔鬼开局的一年就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时刻,疫情之外


一场爆发于东非的蝗灾正悄悄逼近中国.......


多国受损!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竟然用养鸡治理蝗虫


1

当前的蝗灾


从1月份开始,数千亿的蝗虫在非洲肯尼亚等国肆虐。并且向非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蔓延。


为此,联合国宣布全球进入紧急戒备。在位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南部、肯尼亚部分地区蝗虫数量庞大数十年仅见。


如今本次蝗灾已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侵入巴基斯坦和印度。


1月底,国内刚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时,东非爆发了一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蝗灾。


一种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沙漠蝗,大规模肆虐。这种蝗虫,1平方公里能汇聚8000万只,1天能啃光3.5万人的食物量。


它们的繁殖速度也快得惊人,3个月增长20倍、6个月400倍、9个月8000倍……呈指数型增长。


多国受损!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竟然用养鸡治理蝗虫

在肯尼亚,一个普通的蝗群就可以给每平方公里的农田带来150万只沙漠黄池。


一个大规模的蝗虫群,每天能吃掉整个肯尼亚人口一天的粮食!


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庄稼作物被吃得一干二净,场面十分惨烈。


原本我们以为,这场灾难与我们没有关系。


直到蝗灾不断扩散——蝗虫群借着疾风每天平均飞行150公里,正从东非向亚欧大陆扩散!


如今全球蝗灾拉响警报,4000亿只蝗虫已经到达印度和巴基斯坦,1900万人将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风险。


没错,受到蝗灾侵袭的国家中,就有刚为中国新冠疫情掏空家底的巴基斯坦。


在得知中国的疫情之后,巴基斯坦这位本身并不富裕“铁哥们”,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搜罗应援物资。30万个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这些数字看起来不算多,却是巴基斯坦掏空了家底的所有库存。


在运送到中国的国外物资里,巴基斯坦的物资包装得非常零散,包装箱有大有小,还被压得皱皱巴巴的。


但是这也意味着,这真的是东拼西凑,才能在第一时间筹集到的物资,代表了巴基斯坦最货真价实的关心。


然而此时,他们国内也正在遭受着27年来最严重的蝗灾,目前已经进入紧急状态。

多国受损!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竟然用养鸡治理蝗虫

巴基斯坦被蝗虫攻陷,作为邻国的我们也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漩涡中周旋,面临蝗灾还安全吗?

2

中国的蝗灾


中国曾是世界上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但蝗灾可不是被吃灭的,虽然这些沙漠蝗已经从东非飞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大开杀戒”,蝗灾距离中国越来越近,对这次蝗灾似乎都来不及恐慌,网友们甚至还戏谑调侃着“蝗虫一过来就被中国人吃没了!”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曾写过小说《红蝗》:


红蝗,在胶东大地高密县,50年前后发生了震天动地、触目惊心的两次大蝗灾。50年前那场大蝗灾,高密县东北乡人在四老爷的带领下耗巨资建蝗庙拜蝗神,驱赶泛滥成灾的蝗虫,但那生命力,繁殖力旺盛的蝗虫仍汹涌澎湃、连绵不断。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持续了3000年,蝗灾的恐惧笼罩着这片大地。


我国主要面临的蝗虫灾害不是今天肆虐的沙漠蝗,但是中国有本土的蝗灾: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


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时期平均8.8年发生一次蝗灾,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


从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的2642年中,我国共发生了796次蝗灾。也就是说,平均每三年就发生一次蝗灾。


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中国三大灾害,记载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到了近现代,蝗灾依然肆虐。建国之前,从1912到1949年,就记录了2100次的蝗灾。


三千年来,农民们除了吃蝗虫,篝火诱杀、开沟陷杀、器具捕打、掘除蝗卵等人工捕打方式通通都用了,但效果几乎微乎其微。


而每一次蝗灾爆发,都会导致严重饥荒乃至社会动乱。


人们发现,人类最强大的敌人永远是大自然。


新中国成立后,持续三千年的中国蝗灾怎么就消失了?答案不仅是靠“吃”这么简单。


3

中国人的蝗虫治理


蝗灾面前我们还能调侃,是因为曾有人为这一代人负重前行,蝗灾成灾之初,我国确实是会直接开吃。


不过吃的不是人类,而是动物,这种灭蝗方法叫做生物防治法。


央视 2014年的一段纪录片《牧鸡治蝗》被网友赞上热搜。


谁能想到,为了治理蝗虫,我国劳动人民用的是一群大家都熟悉的鸡、鸭……


新疆自古以来就经常受到蝗灾袭击,在边疆的草场上,饲养着一群特殊的灭蝗战士。它们是70万只牧鸡,这些牧鸡居住在专门的牧鸡员小房子里。一旦发现灾情,全军出鸡,一只牧鸡就能防治好几亩地。

多国受损!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竟然用养鸡治理蝗虫


如果蝗虫飞得太高,牧鸡也够不着,那就得搬出另一种战士——粉红椋鸟了。这种巴掌大的小鸟食量惊人,每一只每天都能捕食近两百只蝗虫。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特大蝗灾,3000万亩土地被亚洲飞蝗侵袭。在这个时候,浙江10万鸭兵作为灭蝗战士,南鸭北调,乘飞机到达新疆灾区。


但在灭蝗行动中,除了我们看到的“鸡兵”、“鸭军”作为灭蝗战士之外,大多数人没看见的是,几十年来我国在治理蝗灾上付出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部就建立了治蝗指挥部。防治蝗虫治标更要治本,从蝗虫虫卵处就开始扑灭!


蝗虫偏爱在微微湿润的土壤上产卵,尤其是被水浸过的裸露土地,那简直是蝗虫的温床。于是第一步就是兴修水利,控制了旱涝,也就综合防治了蝗灾。接下来,就是长达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土地都覆盖上了植被,没有裸露的土壤,蝗虫就无法繁殖了。


另外,我国各地蝗区还建立了飞蝗预测预报组织。哪里的蝗虫数量上升,就会通知到各家各户做好预防。而在每年两次的深耕中,农民还会把埋在土里的虫卵全都翻出来暴晒,喷洒药剂杀死,不让它们有机会长大成虫。从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使用飞机治蝗,用农业机大规模超低空喷洒农药。2001年,更在山东、河北、新疆三个重灾区修建了三个专门治蝗机场,每个机场可停3~5架农业飞机。


正因为有着许多人看不见的努力,这些年,蝗灾才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或者还没大规模爆发,就已经被扑灭。如果我们现在面对蝗灾没那么恐慌,那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历史上许多前辈努力奋斗,为我国打下了良好的农业基础。我们才能在几千年与蝗虫的斗争当中,略胜一筹。


多国受损!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竟然用养鸡治理蝗虫

目前,印度驻扎在巴基斯坦旁70万大军的军粮已被蝗虫吃光,印方不得不撤军,学界预估此场蝗灾恐致印度粮食减产30%至50%,东南亚的重要粮食出口国泰国、越南也岌岌可危。


不过,也有专家估计,目前沙漠蝗虫从印度直接进入中国可能性不大,且中国拥有地理上的天然屏障,中国与印巴接壤地带是高海拔寒冷地带,蝗虫应该很难越过,不过,这不能掉以轻心,要密切关注印巴蝗虫的迁飞路径。


目前,云南、西藏等省区已经加强边境的蝗虫监测,严防蝗虫迁入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