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這兩天,《美國工廠》斬獲今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獎。


這部片子講述的是中國企業家福耀玻璃掌門人曹德旺在美國辦廠的故事,更重磅的是,這也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從政生涯結束後轉型電影行業的第一部處女作。


《美國工廠》歷時三年半拍攝、1320小時素材濃縮成的紀錄片,寫實了曹德旺和福耀玻璃這類中國製造企業,在美國辦廠的發展,也包括歷經的文化衝突和融合。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我為什麼要答應他們跟拍這個影片?


曹德旺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中國的繁榮是中國人做出來的。”我這個人的性格,光明磊落,我跟他講,我敢做的你都可以拍,被你拍到你都可以播。我很自豪地跟你講我一輩子走過來,光明磊落。”


時勢造英雄。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發展,勤勞智慧的中國人都將迎難而上,適應環境,繼續開拓新的"繁榮"。


《美國工廠》紀錄片正是一個鮮活的縮影,讓數十億中國人瞭解最本土的中國企業在美國這塊土地上發光發熱實現價值,也讓美國人瞭解了中國企業的文化,讓美國人認識到中國跨國企業的實力。


同時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介紹曹德旺買下通用公司舊址的,是俄亥俄州招商局 Kristin Tannner 女士。她還告訴曹,通用公司曾拍了一部叫《最後一部卡車》,該影片下線的時候,通用公司倒閉時,員工驚天動地的大哭,是個悲劇。


曹德旺買下重新恢復生產,希望他能接受知名導演的建議,拍一個喜劇片。這才有了《美國工廠》紀錄片電影的誕生。


曹德旺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認知,就是針對奧巴馬的,曹說“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要作為製片人進行署名,他能夠去害我的話,那我也甘願認了”。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為什麼要去美國開工廠?


基於全球性的戰略佈局。從2008年剝離建築級玻璃業務開始,福耀玻璃越來越重視海外業務,國外收入佔比隨之開始逐步上升,2018年福耀玻璃的國外收入已佔到41.8%,2019年上半年則進一步上升至48.26%。


福耀玻璃先後設立了福耀韓國、福耀日本、福耀歐洲和北美配套等子公司。截至目前,福耀玻璃的投資已經遍佈全球。中國製造業走向海外是中國變強大的必然途徑。正如中國的“一帶一路”的倡議,向外輸出製造業產能幫助其他國家發展起來,解決當地就業,為中國產品開拓國際市場。


而且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玻璃應用場景到從建築到汽車,從電子顯示屏到晶體硅電池等。如今由福耀集團掌握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位列全球頂尖。


保證福耀玻璃的增長持續性。據wind數據統計,福耀玻璃從1993年上市以來至今累計現金分紅155.33億元。而股權融資方面,其首發融資1739.46萬元,再融資6.96億元。分紅大大超過融資金額。三十年時間裡,福耀玻璃的銷售額增長了866倍,利潤增長了539倍。


相比企業分紅,曹德旺的觀點是,不能簡單地以分紅不分紅來評價企業做得好不好,關鍵是

看企業的增長是否具有持續性。目前福耀玻璃全球市場空間在1000億以上。曾經排名在福耀之前的聖戈班、佳殿、皮爾金頓和PPG也一一被福耀所超越,現在的福耀玻璃幾與旭硝子平起平坐。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控制成本


“除了人力,什麼都比美國貴。”曹德旺的這番話曾經引起了社會熱議。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中國的1/3,電價是中國的一半左右,將工廠建立在美國更接近客戶,能夠節約運輸成本,還有一定的稅率補助。除此之外,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國內佔據60%的市場份額,而在全球僅佔3%,因此這也是福耀集團“走出去”的重要戰略吧。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我們在同一個世界,即使有分歧,也是一體的


電影鏡頭從金融危機猖獗的 2008 年 12 月 23 日開始,大名鼎鼎的通用汽車俄亥俄州代頓工廠倒閉,導致當地失去10000個工作機會, 工人叫苦不迭,一個嚴重依賴汽車工業的社區頓時黯淡無光。


這座曾經屬於通用汽車的工廠,在2008年成為了美國工業最慘淡時代開始的標誌。


直到 2014 年,送來”救命稻草“的不是美國本土企業家,而是萬里之外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汽車玻璃供應商——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


福耀買下原通用汽車工廠,改成玻璃製作工廠,並僱請上千位藍領美國員工。福耀玻璃美國公司由此誕生。由此,一座工廠,兩種文化的人,在共同工作中碰撞觀念。


福耀集團為當地創造了上千個就業機會,在當時獲得了當地政府與人民的認可與高度讚許。同時福耀將國內的人才引入美國,開始嘗試融合兩國的文化與工作方式。


記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令中國主管引以為豪的敬業精神、集體主義和應運而生的工作效率,在美國失去了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既要安全生產,也要高薪福利的工會化訴求。


當然,在美國工人內部,對工會也有兩種聲音。不認同工會的人評論,“工會唯一會做的事,就是留下爛員工。優秀的員工會主動適應。”


為了解決企業內部問題,福耀邀請一部分美國管理者來中國工廠參觀。在中國工廠看了一場華美的晚會之後,一位美國管理者似乎突然感到這個觀念不斷碰撞的工廠,這個立場不斷衝突的世界,實際上“對立統一”。


他說:“We are one big planet, a world somewhat divided. But we are one.(我們在同一個世界,即使有分歧,也是一體的。就一句話說,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美國福耀剛投入生產的時候,曹德旺每個月都會飛去美國,很多事需要他做決定,但是曹德旺也表現出疲乏,他對美國團隊說,希望以後不要經常來美國了,美國這邊的事情由美國團隊自己處理就好。


起初設廠時候的美國工廠高層管理全部是美國人,但是美國人高管們長期沒能幫助工廠實現盈利,而曹德旺沒有絲毫猶豫,把美國高管替換成中國人,從而讓工廠慢慢走上了盈利之路。


紀錄片裡有一個鏡頭令人印象深刻,曹德旺在美國工廠對著一群中國工人開會,曹德旺跟中國工人們說,美國福耀工廠的第一任務不是賺錢,而是首先要讓美國人瞭解中國,瞭解中國公司和文化,希望能夠為將來更多的中國企業進入美國作出好的示範作用。


福耀玻璃收購原通用廠後,將其改造成了面積達18萬平方米的玻璃設計和製造工廠,在2015年投入運營,如今已在當地僱用2300多人。


2020年,一個6年過去了,福耀玻璃的這座美國工廠仍在有序運營著,且在2020年1月6日宣佈,將投資4600萬美元為這座工廠購買新設備,預計將會新增100個工作崗位。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時代趨勢不可逆只能坦然直面


無論如何,此片為世界呈現了一箇中國製造工廠的縮影,也警示著製造業的變革。


福耀在學習美國文化,採用正面鼓勵邀請優秀員工度假、給員工漲薪的同時,也在學習美國先進的工業化進程。


在拍攝《美國工廠》之餘,曹德旺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中國要保持自己的優勢,建造高度現代化中國,製造業一定不能丟。”


《美國工廠》的片尾最後5分鐘尤為發人深思。它再最後把關注點瞄準在了技術升級,這無疑是紀錄片的點睛之筆,賦予了該部紀錄片更深刻的含義。


影片末尾,在大時代的浪潮下,無論是心甘情願勤勉努力、為工會倒臺歡欣鼓舞的中國工人,還是因為飯碗含淚投降的美國工人,無論是為之辯護還是與之抗爭,最終機械的的人工操作,都逐漸被標準化的機械臂代替。


由傳統制造邁向智能製造為主導幾乎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趨勢。因為自動化,全球高達3億7千5百萬人,需要尋找全新種類的工作。


時代趨勢不可逆,要成為時代潮流的“倖存者”,只能直面,順應趨勢。


奧斯卡獎《美國工廠》原型,福耀玻璃曹德旺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做事業要"心證菩提"


年年高比例分紅,福耀堅持不蹭熱度也不多元化;全球市場份額22%,卻用極致的成本控制賺走了全行業70%的利潤;曹德旺累計捐出百億身家,股東員工合作伙伴無一不讚。


福耀玻璃之所以能夠取得現今的成就,曹德旺認為關鍵在於四個字“心證菩提”,這也是他自傳《心若菩提》的寫照。


有承包商要給他回扣,他堅決不要;

有的人帶他去香港的迪廳,他堅決推出來並且從中發現了貓膩;

他對員工非常好,但如果遇到以德報怨的人,也不怕堅持原則打壓鬧事者;

他做事堅持把事情做好,精益求精,有責任有擔當,懂得示弱守雌;

做生意堅持與合作伙伴,建立長期穩定共贏的關係,他不會趁人之危,不是自己的錢不要;

在印尼供應商被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差點破產時,堅持按原價購買大量貨物沒有落井下石,他找政府申請了虧損補貼,最終賺錢了之後把1000W退回給了政府。


在《美國工廠》裡,為了管理層與員工有效融合,曹德旺的處理方式之一,是邀請美國管理人員到福耀玻璃中國工廠參觀,邀請美國員工開展年會。


美國很少有公司免費提供午餐。福耀開設餐廳目的是想讓工廠員工在這裡有家的感覺。想讓員工愛企業,企業要先學會愛員工。


“心證菩提。你用心來踐行、驗證菩提,守正敬業,遵守的守,正道的正,守正敬業。做人做好了,那做事才好做。”


菩提是一種智慧,用菩提之心守正敬業,來支持這份事業。



作者簡介:熊公子,一個有故事的80後創業者(詳細瞭解),奮鬥女青年,風險投資人。曾就職知名券商、上市公司從事金融投資。歡迎關注 ,練就「錢找人」的金融與投資思維硬核功夫,玩轉不一樣的金融資本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