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年只允许你读三本书,你会读哪三本?

N维时空


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现在可谓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同时也是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不要说一年只能读三本书,相信许多人三年也读不了一本书!

书籍的种类很多,可以教授人类各种知识,也可以给人们带来休闲和娱乐,有人喜欢看小说,有人喜欢读历史,还有人喜欢专业知识的书籍,可谓众口难调。如果非要推荐三本的话,只能从大众化类型里选择了!

1.给男人推荐的一本书,那就是《道德经》,此书是对《易经》的高端解释,所以内容既有宝贵的处世价值,又比《易经》相对容易理解。男人活在世上为人成事乃是第一位的,不然在社会上特别是女人眼里就是个废物,而《道德经》就是教人谋划成事的,虽然是本古书,但是生活在华夏文明圈的爷们儿很值得去看一看。

2.推荐给女人的一本书,《简.爱》,这是一部女人写的小说,不过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这里有爱情,有磨难,有抗争,也有幸福,值得当下的中国女人仔细品味,也许这里面就有你们所缺失的精神食粮。

3.第三本就是《了凡四训》,此书又名《命自我立》。作者袁黄原本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特别是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物质上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心却越来越空虚,渐渐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不管男女,读了这本书应该会有所获。

优秀的书籍不仅仅是以上三本,毕竟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读书也要对症下药,以弥补我们精神食粮的缺失。





风生誰起


如果只能选择三本书反复阅读,我会选择以下三本。

首先,我会选择《红楼梦》。

因为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前提是“如果一生只能读三本书”,那么肯定要慎重再慎重做出选择,而《红楼梦》这本书囊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有民俗、文化、服饰、美食、诗词、戏曲、茶酒文化、人际关系等等内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看《红楼梦》就可以了解小半个社会,是一本百科全书。

反复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既可以了解古代一个家族的兴盛衰败,也能够以小见大,从此窥见古代的文化史和变迁史,更主要的一点,能够从这本书里面获取很多知识,学习里面的各种写作手法,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回味的好书。

其次,我会选择《活着》。

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因为这也是一本值得好好反复阅读、打磨、体会的书,在这本书里面,能够体会活着的意义,了解人生的意义,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帮助自己更好的去体会生命的意义。

在这本书里面,如果你觉得人生很累很苦闷的时候,如果你感到迷茫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不妨读读余华的这本《活着》,至少余华会告诉你只要活着,总会遇见春暖花开的幸福。之所以选择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给予人精神上的一种力量,帮助我们学会以平常心去生活。

最后,我会选择《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也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作品,至少学习唐诗宋词能够帮助我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我们的美学能力,让我们做一个优雅的人。当然,阅读古典诗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提升我们的内涵与气质,不断的完善自我,能够在这钢筋水泥城市里拥有发现美的心。


安小念说情感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点困难,我每年读的纸质书大约有十几本。如果只能选三本书的话,那就从今年我所读的20多本书中,挑选如下三本来分享下。

①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李达解说版),这本书是我今年读得最勤,次数最多的书,至少读了5遍以上。也在今日头条上写了几篇关于哲学问题的图文,图文中就引用了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及材料。也算是给对哲学方面感兴趣的朋友们,一点微不足道的简介及普及。

其实哲学问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平常得就象空气磁场一样,被人们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并不是什么高深难懂的学问。比如: 矛盾问题,谁家没有此问题? 夫妻、婆媳、邻里、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矛盾问题; 学习、工作、社会、医疗、人权…等方面的矛盾,谁又能置身于事外?

所以有空还是要多读一读哲学方面的书。看这类书会使你明白: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正反两面来分析看待问题,不要一厢情愿、孤立地去考虑处理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不分主次轻重,头发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的事情多得很。


②【《孙子兵法》】这部被毓鋆大师称为"帝王儿孙必读之书"的军事著作,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世人的推尊和热捧,历经几千年而不衰。与《战争论》、《五轮书》合称为世界三大兵书,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孙子兵法》于1772年传到法国,拿破仑读后是拍案叫绝,进而叹息说: "倘若我早日见到这部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 1910年德文版《孙子兵法》在柏林出版,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威廉二世,在侨居中看到了此书,不禁抚书喟然,说: "若能早二十年读到《孙子兵法》,就绝不至于遭受亡国的痛苦了"。美军西点陆军学院,国防指挥参谋学院等著名军事院校均将《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反而可以不学么?

《孙子兵法》的思想及影响力,早已超越军事范围,对政治、经济、商业、人事管理、市场策略,家庭教育、及个人智力开发等,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值得人手一本,终生读之,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袪去愚昧迷惑,建立一个智慧而光明的人生。



③【《史记》】我读的版本是韩兆琦的《史记笺注》。 这套书我已读了快两年了,现在还没有看完。 读这部《史记》可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这本书的每个段落处都会注明主旨及写作方法(点评),你看熟这些文章后,就知道该如何写作了。《史记》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传诵千古的佳作范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深入体会。

读史可以明白做事得失的原因、知晓兴衰的道理、可以启迪理性思维和丰富人生阅历。《史记》就是一部论"做人处世,事业成败兴亡教训"的教科书,它有助于我们开拓眼界格局,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人生境界会不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有哪些好处呢?

1).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的科学知识,增长见知。

2). 读书能使人通古今、通四方。可以让我们励志,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

3). 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会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

4). 开卷有益。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经验与智慧的总结,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


步雲御風


如果一年、十年只允许我读三本书,那我会选最有价值的,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书。


人生在世,要解决自身的困惑,要为人处世,要有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我分别推荐心理学、为人处世、理财类的三本经典书籍。

01心理学《少有人走的路》

这本书是心理学经典著作,并没有一味地卖心灵鸡汤,而是坦率地承认:人生苦难重重。要让人生过得不那么辛苦,就要踏上少有人走的路,那就是心智成熟之旅。


这条路并不好走,意味着孤独和责任,真正地心智成熟,弄懂爱和责任,才能解决人生的诸多困惑。


心智成熟之旅,也是自我认知之旅。依稀记得,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振聋发聩:“认识你自己!”


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和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

02 为人处世《菜根谭》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安于贫困,就能够成就大事。


贫困是最能磨炼一个人意志的。虽然没有人愿意在清贫中度日,但是,如果际遇不佳,陷入了清贫,依旧能够守住自己的原则,依旧能够坦然生活,依旧能够保持恬淡的心态,那这个人实在了不得。


《菜根谭》中的名句很多,随手一翻,就是一句。比如这句:交友须带有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言简意赅,又发人深省。

03 理财《富爸爸穷爸爸》


理财知识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


这本书的经典之处在于,从深处分析了富和穷的根源。


书中介绍了收入的四种象限,从用时间交换金钱一直到用钱生钱。只有真正地搞懂投资,让钱生钱,才能走上真正的富爸爸之路。


如果一辈子只能读三本书,那就去读人生的三本大书:天地、众生和自己。


炎小宁读书


如果一年只读三本书,我择

第一本《红楼梦》,读《红楼梦》是一种享受。首先读到茶文化,六安茶,老君眉,枫露茶。等等。还有饮食文化,荷叶粥,糟茄子,碧米粥,烤红薯,烤鹿肉,豆腐包子,炖乳猪,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其中还提到猓子狸等等。

服装文化,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绸,缎,纱,棉,大毛的。还有晴雯拚着命补的那件高档服装。真让人大开眼界,富足至极。

建筑文化,门楼,抱厦,夹道,东厢,西厢。大厅,穿堂,嘎嘎作响的小桥。穿云,渡月,蜂腰桥。稻看村,凹晶馆等等,读着想着,享受着。

诗词,如终须一个土馒头。世人只说神仙好,只是娇妻忘不了。又有诗社,又有佳句,冷月藏花红。寒塘渡鹤影。

还有小人物,小心思,大人物,大手笔,读这本书实在是享受。

第二本书《易经》,将它看做工具书来读。可以说百看不厌。

第三本书《毕淑敏散文集》读书如看花,让人心旷神怡。比如真是受益。可惜,读书一定要趁早。读万卷书一定要视力好。行万里路要腿脚快。


亲情鹤


如果一年只让读三本书的话,我第一选择《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跟毛主席学哲学!第二选择冯梦龙先生的《三言两拍》,静观天地万物!第三选择王宝华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注释本,跟古人学淡定!



天山玉570


1,缠中说禅 解读《论语》: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太震撼了,仿佛新世界的大门在我面前打开了,完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

这本书是缠中说禅用西方哲学的视角解读孔子《论语》的一系列文章,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看。

看完之后,你会明白孔子的伟大。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这是哲学大师叔本华的代表作,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开启了西方非理性哲学思潮的先河。影响了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佛洛依德、托尔斯泰、瓦格纳等多位大师。

看完这本书,你的思想会发生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是这是一本哲学书,不太好读,需要耐心。

3,王阳明《传习录》

这是王阳明的弟子编著的王阳明生平和弟子的对话,还收录了王阳明的一些书信。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对明朝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心学对整个东亚尤其是日本都很有影响。

有人称赞王阳明是“五百年来第一人”,绝对值得一看。


叔本华哲学智慧


如果一年只允许我读三本书,我会选择以下三本:

1. 日本稻盛和夫的《干法》。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呢?因为这是稻盛和夫七十余年的切身经历中所获得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很认可书中的理念:把工作当作修行;工作是万病的良药;对产品的要求是100%的完美;学会和工作谈恋爱等。

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不安于现状,都想创业、想自己当老板、想挣更多的钱,根本就没有心思给别人打工,更不用说把工作当修行?

纵观全局,“二八定律”告诉我们,成功人士只是少数,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你是很难成功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当老板。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一定要看,而且要沉下心来看,一边看一边历练自己的心性。如同书中所说:工作是万病的良药;把工作当作修行;学会和工作谈恋爱。

2. 白虹的《思维导图:彩图精装》。这是我读过很实用的一本书。此书融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系统性于一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介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人们挖掘其创造、记忆、文字表达等潜能……解决各类疑难问题。运用思维导图,“画”出你的完美人生。所以推荐给大家。

3. 诺特伯格的《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这本书,适合所有想提高工作效率的人员,尤其是软件工作者和办公人员。在番茄工作法一个个短短的25分钟内,你不仅仅收获的是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如果一年只允许我读三本书,我会选择以上三本。如果换做是你,你会选择哪三本书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








点点的成长小屋


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时,有书君脑海里的浮现出几个字,“挑最厚的书”,因为这样,你才能够在只有三本书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知识,但转过来一想,这三本,大概又该选择能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书。有书君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三本,自己觉得很值得每个人去阅读的书籍。

1、《史记》

《史记》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它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上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更是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虽然有的时候史书会受到撰写者以及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不过这一点都不耽误其成为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伟大作品。

有书君之所以选《史记》,也不仅仅是它让我们了解历史那么简单,可以说,《史记》对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各类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做种。因为啊,《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是,就像有书君刚刚提到的,作者为了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会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所以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里面的什么帝王啊、英雄啊、侠客啊……各种人物形象,很多都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而武侠小说在除了人物类型外,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就比如我们的传统小说就爱写个什么“传”,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这种写作特征,就是渊源于《史记》的。

2、《不列颠百科全书》

《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由世界各国、各学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包括众多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写条目。曾经为《不列颠百科全书》供稿的人包括:爱因斯坦、弗洛伊德、 居里夫人、罗素、 T.H. 赫胥黎、肖伯纳等。该书囊括了对人类知识各重要学科的详尽介绍,和对历史及当代重要人物、事件的详实叙述,其学术性和权威性为世人所公认。

所以,人们之间就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外星球的一位科学家吉塔先生来到地球搜集人类的资料,遇到赫尔曼博士。赫尔曼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带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回去呢?”足以证明本书的权威性以及国际性。



当然啦,这本书还有一个小插曲故事,据说比尔·盖茨9岁前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并将其认为最佳的工具书。盖茨说自己不喜欢交际,情愿看书;而他所谓的娱乐就是看《大英百科全书》,1973年,盖茨考进哈佛大学之前,他已多次通读了这套百科全书。并将其视其为一生的知识伴侣和智慧的指路明灯。


3、《论语》


读懂《论语》就能读懂中国的人文精神、做人处世之道。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有。《论语》中很多的话,都是孔子在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看待自己、对待别人。多次通读《论语》,烦死人生,用这种方法,便可以快速地检点、准确地评估自己到底一生走了些什么样的路,给自己什么样的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论语》是中国政治与社会伦理的基石,是外国人读懂中国的“一把钥匙”,被誉为“东方的圣经”。


总体来说,有书君挑的这三本书大概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历史,认识世界,以及认识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有什么其他建议,有书君期待你的留言。


有书快看


如果一生只能读三本书,这是一个做减法的题目。从浩瀚书海中遴选出三本书,很难。如果一定要选,那这三本书一定是内在蕴涵宇宙密码、经古今无数名家大哲品鉴、具有极高的人生指导价值的宝典。有了,从我有限的阅读体验中,下列三本典籍都当之无愧。


NO.1《道德经》

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读《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大部分论述修道之“德”。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概括全文的内容。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NO.2《论语》

其次,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读《论语》。

《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对古今中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NO.3《楞严经》

我是在2010年结缘《楞严经》,惭愧的很,第一遍读古文版时,读得很艰难。后来一个偶然的机缘在新华书店读到中华书局出版的有古文、白话文对照的《楞严经》,站着书架前读了3个小时左右,终于感觉读明白了一些。那些读《楞严经》的日子,是十分美妙及奇妙的日子。


《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译,10卷。般剌密谛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于广州的"制止寺〈今光孝寺〉"诵出楞严经十卷,时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铄佉译语,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居士房融笔受。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众所周知,《楞严经》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为过。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