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利劍》小說連載

接到朱宏省長批示已經兩天了,調查此事的人選尚未最後敲定。周明國反覆思考這個問題,都未拿出令自己滿意的方案。按常規來講,此事出現在銀行系統,理應由金融審計處牽頭落實比較合適。但上次落實省長批示的正是這個處,並且由經驗豐富的李玉忠處長帶隊,調查結果是查無實據,這次再派他去是否會重蹈覆轍呢?為慎重起見,周明國私下裡找李玉忠深談了一次並建議他再次帶隊落實省長批示,當李玉忠認真看完舉報信後,婉轉地提出了不同意見,理由是兩次舉報內容完全相同,情節模糊,缺少具體線索,這類舉報往往是捕風捉影、似是而非,沒有真憑實據,最後不了了之。李玉忠提出讓其他業務處牽頭、金融處配合的建議,周明國點了點頭,很快又搖了搖頭,沒有表態。他雙眉緊鎖,思考著一項新的方案。

中都省審計廳屹立於省會中州市中央大道北側,整體建築氣勢恢宏,遠處遙望宛若一把利劍直插雲霄,獨特的審美理念與設計風格使它成為省會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它是全省審計機關的中樞神經,發揮著組織、管理全省審計機關的重要職責,許多重大的審計決策及中都省審計法規都源於它。這裡雲集了一大批來自全省乃至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審計精英,以及最專業的審計官員。他們奉行“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的審計理念,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體制改革、推進法治建設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被人民群眾譽為“國家財產的守護神”。

此時,在這座辦公樓的八樓會議室,一次特殊的處級以上幹部會議正在進行。進入會議室,引人入勝的是剛剛懸掛的兩幅長方形書法作品。正面牆上懸掛的是用行書撰寫的橫幅:

念奴嬌·黃河

黃流澎湃,入東海,挾裹泥沙千里。萬古浪花淘不盡,激盪河魂豪氣。魚 躍龍門,驚濤壺口,懸岸中原起。百回千轉,奔騰一路天際。

孕育華夏文明,也曾肆虐,功過驚天地。歷盡滄桑不易志,風霜雨雪何懼, 水注平湖,黃龍歸束,濁水化澄碧。山河如繡,蒼穹鵬翼高舉。

背面牆壁上懸掛的是用草書撰寫的橫幅:

水調歌頭·太行晨曦

春染太行綠,雲靄伴東風。凌空千嶂橫起,旭日冉冉升。四季氣象千萬, 昏曉陰陽不同,萬古立奇峰。孕育江湖海,浩氣貫長虹。

尋寶藏,鑿隧道,百業興。巨龍橫穿東西,關隘變途通。開劈懸崖峭壁, 引入天河雲雨,潤物萬千種。人世滄桑變,當驚愚公翁。

兩幅書法作品一山一水,相向輝映;行書與草書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深刻的思想與磅礴的氣勢融為一體,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會議室內懸掛的兩幅書法作品具有不尋常的意義。是否與今天的會議有著某種特殊性聯繫?

今天的會議主題是討論如何儘快落實省長的批示,全面調查群眾舉報沈東方的違法問題。周明國一字不差地傳達了朱宏省長批示內容。之後,他提出了這次審計調查打破處室及專業分工界限,採取自願報名、人員由審計組組長挑選,黨組討論決定的方式確定審計組組長人選與參加人員。

會場一片肅靜,靜得似乎連掉根針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此時的周明國不動聲色,也沒有采取常規的“啟發式”方法引導大家發言,而是用平靜的目光緩緩地掃視著每一個與會者。當他與一雙具有穿透力的目光相遇時,很快被這雙目光所吸引,瞬間兩雙眼睛便碰撞出了心靈火花。這是一張目光深邃、劍眉突出、顴骨略高、稜角分明的臉,全身散發著中國北方男子特有的陽剛氣質。他就是財政審計處處長張劍鋒。

張劍鋒,年近 42 歲,經濟學碩士,高級審計師,中都省審計領軍人物。從事審計工作 18 年,先後在審計廳投資審計處、社保審計處、企業審計處等多個業務處室工作。長期的工作實踐與極具挑戰性的審計歷練,使張劍鋒逐步成為一名成熟、幹練且富有遠見的審計官員,工作中他以“敢於審計,善於審計”出名,他以忠誠、責任、擔當的精神及超人的意志力率領財政處的同志排除種種干擾,連續查處了多起大案要案,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在去年全省統一組織的財政系統審計中,他注重轉換思路、拓展審計領域,堅持以預算執行審計的真實、合法、績效為基礎,將審計的視角延伸到政府職責履行方面,查處了一起部分政府部門職責履行缺位及工作人員嚴重瀆職造成財政資金流失 5 億元的經濟案件。該案涉案人員 100 多人,因牽涉面廣,案發後打電話說情者不計其數,主要涉案人員、主持財政廳日常工作的黃副廳長調動了一切關係,企圖將問題消化在財政廳內部,並承諾只要將發現的問題交給省財政廳作內部處理,財政部門將為審計廳財政處每名幹部解決一套面積不低於 120 平方米、價格低於市場價 60% 的團購商品房。但視原則為生命的張劍鋒在利益面前不為所動,他頂著巨大壓力,說情者被一一擋了回去。這其中就包括已退休的原審計廳趙副廳長,這位趙副廳長臨走時留下了一句忠告:“一個只知道堅持原則,不懂得權變之術的人,遲早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這位黃副廳長又託人給張劍鋒送來一大捆美金,也被張劍鋒堅決地退了回去。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就在美金被退回的第二天晚上,一名黑衣男子突然闖入了張劍鋒的住處,聲言讓他高抬貴手,放大家一條生路,否則魚死網破對誰都沒有好處。黑衣男子威脅說,張劍鋒的家庭住址、愛人姓名與工作單位、小孩所在的學校與班級等都調查得清清楚楚,說著便故意掀起外衣,露出身上綁著的炸藥,低聲說,不放大家一碼,我們一起完蛋。張劍鋒臨危不懼,哈哈一笑:“虧你還是個男子漢,玩這種小兒科遊戲?退一萬步講,如果我因公光榮了,政府會追認我為烈士,你又會是什麼結果呢?想想你的父母及家人吧,他們又會面臨著什麼?我勸你要堂堂正正地做人,不要被別人當槍使,更不要做違背自己良知的傻事。”黑衣人聽後一言不發,鐵青著臉灰溜溜地逃走了。

無奈之下,黃副廳長親自出面找到了張劍鋒,許諾只要把審計發現的問題移交給財政廳作內部處理,很快將他愛人從企業的一般財務人員調入財政廳並破格提拔為副處級幹部。可張劍鋒並不為所動,堅持依法辦事,並且按照審計程序將審計發現的違法違紀線索移送給紀檢及檢察機關,涉案人員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 餘人,被追究黨紀政紀責任 80 多人,其中財政廳黃副廳長被判處有期徒刑 20 年。該案被列入近年來審計機關財政審計第一大案。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對此做出了重要批示,全國新聞媒體也作了相應的報道。此案在全省審計系統產生了震動性影響,張劍鋒被業內人士譽為“鐵腕處長。”

此外,張劍鋒還是一位善於凝聚人氣、營造和諧環境的優秀處長。在他的率領下,財政處逐漸形成了“團結、和諧、廉潔、奉獻”的處風。他的這些優勢,深深地根植於他對審計事業的熱愛與執著的信仰之中。

財政處連續多年保持“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他本人也多次被評為“中都省先進工作者”,兩次榮立二等功。

此時,張劍鋒右手把玩著一支鉛筆,鉛筆在他手中不停地轉動著,左轉360 度,右轉 360 度,如同被他操縱的木偶。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張劍鋒形成了一個習慣,每逢參加會議,總喜歡拿支鉛筆在手中擺弄,除作記錄外,鉛筆成了他思考問題時不可或缺的輔助物,似乎離開了它思想就無法集中一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在把玩鉛筆時,一旦鉛筆停止活動,就意味著發言的前奏。

果然,他把鉛筆放在會議桌上,用緩慢沉穩的口吻說:“請組織考慮,讓我帶隊去東州銀行調查落實省長批示內容。”

這低沉的聲音不啻是一個石塊投進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一圈圈漣漪。瞬間,大家一齊將驚詫的目光投向了他,似乎想從他臉上找出答案。

因為他的請求太出乎意料了。誰都知道,這次調查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可以說是進退維谷的選擇。若調查結果沒有發現沈東方的違法問題,它將證明朱宏省長的判斷是錯誤的,或者說批示是不嚴肅的,搞不好會使朱宏省長對審計廳留下不好的印象;若這次調查發現沈東方有違法問題,則說明上次調查是不認真的,一定程度上走了形式,說嚴重一些就是審計廳貫徹落實省長的指示是不力的,更重要的是無形之中得罪了金融處的同志,這在政府機關中是犯忌諱的。明明知道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任務,誰都不願趟這渾水,參加會議的人都唯恐躲避不及。為什麼張劍鋒偏要主動請求呢?有人低聲說他不是聰明過頭,就是腦子進水了。

財政處副處長趙國華悄悄地問他:“張處是在開玩笑吧?”

張劍鋒沒有吭聲,嚴肅地盯了趙國華一眼,那眼光分明在說:“我是認真的,此事怎能開玩笑?”

周明國用讚賞的目光看了一眼張劍鋒,便不動聲色地問:“這次任務很艱鉅,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

張劍鋒不緊不慢地請示道:“我希望以常規審計的名義進點,當然審計的重點仍是落實群眾舉報問題。”

周明國頷首讚許,睿智的眼中閃爍著滿意的神色。顯然,張劍鋒的想法與周明國的想法不謀而合。這也是周明國特別欣賞張劍鋒的地方,他總是思路超前,思考問題比一般人深一些,這樣的人無論你交給他什麼樣的任務他都能圓滿地完成,無論你給他出什麼樣的難題,他總是把難題化解得不露痕跡。

想到這裡,周明國掩飾著自己的興奮,平靜地問道:“為什麼以常規審計名義進點,理由是什麼?”

張劍鋒緩緩地說:“從您剛才讀的舉報信內容分析,舉報人僅憑感覺沈東方有問題,並沒有真憑實據,在無具體線索的情況下,再次盲目去審計調查,我們不僅無從下手,而且很可能無功而返,上次金融處的調查結論就很能說明問題。因此,我認為應適當擴大審計調查範圍,注意從舉報內容之外尋找線索,才有可能取得實質性突破。更重要的是以常規性審計名義進點,有利於全面瞭解東州銀行的整體經營管理情況,尤其是內控制度及其執行情況,並以內控制度的薄弱環節為切入點,查找沈東方的個人問題,揭示東州銀行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

聽著張劍鋒條理清晰的分析,與會人員不住地頷首讚許。

周明國則顯示出一副沉思的神色,不時在筆記本上寫幾個字。張劍鋒的話音剛落,周明國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可以考慮你的意見。”

接著周明國繼續問:“你還有什麼要求?”

張劍鋒直率地說:“我想邀請金融處的陳娟同志參與這次審計調查。我任組長,她任副組長。”

他的話音剛落,無數目光再次聚集在張劍鋒身上,與會者掠過陣陣喧譁,響起一片議論聲:

“你這是自作多情,一廂情願。”

“今天這玩笑開大了 , 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張劍鋒頭腦發燒,燒糊塗了。”……

當大家的目光轉向陳娟時,她臉紅得像熟透的蘋果,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在大家的議論之中,她藉故離開了會議室。

在審計廳內部,誰不知道陳娟與張劍鋒有過節,而且兩人關係並不協調。這時候提出讓陳娟配合他一起落實省長批示,顯然不合時宜,即使張劍鋒是誠心誠意的,但陳娟未必會真心同意。

現任金融處副處長的陳娟原是財政處的副處長,她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名數學老師,似乎受其父親的影響,從小就表現出了對數字的敏感性。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業碩士畢業後,順利地考入中都省審計廳。超人的自信與創新能力,使她很快在人才濟濟的審計機關嶄露頭角,引起了審計廳領導的關注。她根據財政審計的實踐,結合政府及其部門預算收支活動的變化曲線,創立了“趨勢分析法”審計模型,成功地解決了預算、稅收、海關等財政審計中的數據採集、轉換、儲存及分析運用等問題,成功地查處了多起騙取財政資金及財政資金鉅額流失的大案要案。由於業績突出,三年前被破格提拔為財政處副處長,與財政處處長張劍鋒搭班子,工作上兩人相互支持,配合默契,查出了一個又一個重大違法問題,書寫了財政審計中不可複製的傳奇故事。

她性格率直,敢說敢當,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被大家戲稱為“女強人。”由於經常出差,與家人聚少離多,加之性格與她丈夫不和等原因,去年辦理了離婚手續,3 歲的女兒玲玲由她獨自撫養,平日由陳娟父母代為照看。

張劍鋒宏觀意識強,處事穩重,工作幹練,有一定的靈活性,由於長期從事財政審計,對金融審計業務相對陌生。因此,二人搭班子互補性非常明顯,一度被大家譽為最佳搭檔。常言道:“矛盾無處不在,牙齒與舌頭也會有打架的時候。”也許在一起工作時間長了,兩人之間說話也就隨便了,有時為不同的方法與思路發生一些爭論,爭論的多了,漸漸地出現了一些不協調音符,加之溝通不及時,以致兩人的關係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不知從何時起兩人產生了陌生感,工作思路與處事方法常常發生衝突或短路現象。雖然矛盾沒有激化,但陳娟認為,繼續在一個業務處不利於工作的開展。因此,在去年處級幹部競爭上崗時,陳娟便主動要求到金融處工作。儘管陳娟到金融處後從未在背地裡議論過張劍鋒,甚至當別人議論張劍鋒時還主動維護他,但畢竟是陳娟主動提出離開財政處的,此事多少還是給張劍鋒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陳娟已經在金融處工作一年了,且各方面評價都比較好,原先與張劍鋒的矛盾漸漸被人們淡忘。這時候,張劍鋒卻主動請求陳娟配合他一起去東州銀……011行落實省長批示。他是想借此機會緩和與陳娟的矛盾,還是另有其他想法不得而知。

這時,姚大偉副廳長提出了異議:“如果陳娟不同意你的提議怎麼辦?”

張劍鋒自信地回答:“我相信她會同意的。退一步講,即使她不同意,只要廳黨組做出決定,我想她也會服從的,她畢竟是一名共產黨員。”

接著他解釋說:“陳娟不僅大局意識強,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既熟悉財政審計又熟悉金融審計,是審計機關難得的專業型複合型人才。由她配合我們財政處去調查落實省長批示,相信會取得理想效果的。

周明國再次點了點頭,眼睛深處投來一抹信任的目光。他告訴張劍鋒:“你的建議很好。”接著又若有所思地提出:“你可以先找陳娟談一談,談過之後,我們再做決定也不遲。”

張劍鋒站了起來:“周廳長,我現在就去與陳娟談。”周明國頷首認可。

張劍鋒離開會議室直接來到了陳娟的辦公室,張劍鋒望著曾在一起共事的老搭檔,開門見山地說:“陳處,事發突然,我未來得及徵求你的意見,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夠從大局出發支持我的工作,我們共同完成這次難度較大的調查任務。”

接著,張劍鋒把自己的計劃、思路及調查方法告訴了陳娟,希望她能夠給一個滿意的答覆。

陳娟的眼睛閃動了一下,夾雜著驚疑的神色,努力避開張劍鋒的視線,沒有回答。陳娟對他的疏遠讓張劍鋒異常失望。

張劍鋒急了:“陳處,你有什麼難言之隱請告訴我,讓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陳娟眼睛閃電似的在張劍鋒的臉上掃了一遍,聲音低沉而略帶沙啞地說:“我已不在財政處工作了,你何必多此一舉呢?你考慮過趙國華的感受沒有?我不想去湊這個熱鬧。”

儘管“湊這個熱鬧”幾個字發音很低,低得幾乎聽不到,但對張劍鋒的刺激還是相當大的。

張劍鋒激動地說:“這不是你陳娟做事的一貫風格,你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都跑到哪去了?如果趙國華熟悉金融審計,肯定不會請你幫忙。”

陳娟的眼裡閃過一絲無奈的暗流,竭力迴避著張劍鋒期待的眼光,低聲說:“我真的幫不了你,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見陳娟軟硬不吃,張劍鋒用嘲笑的口吻說:“真沒有想到一向很有主見、做事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卻在關鍵時候掉鏈子,學會了繞著矛盾走,很了不起啊。今天我算是長見識了。哈、哈、哈……”

陳娟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肩頭抖動了一下,嘆了一口氣,心情沉重地說:“你知道這次調查的情況有多複雜、難度有多大嗎?應該預料後果有多麼嚴重……”

沒等陳娟把話說完,張劍鋒便打斷說 :“我當然知道調查的難度,更明白調查的後果。正因為情況複雜,才請你出山,共克時艱,一起完成這次任務。”

陳娟十分猶豫地說:“我可以幫助你,也可以給你出出主意,但工作還是要依靠大家一起做,我只能提出一些參考性的意見。”

張劍鋒一聽有戲,便進一步要求道:“我需要的是你直接參與,而不是旁觀者的建議,更不是一名看客。”張劍鋒話語強硬,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

陳娟無奈地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張劍鋒的要求。

張劍鋒眼中流露興奮的光芒,不加掩飾說:“這就對了嘛!這才是從不迴避矛盾,迎難而上的陳娟同志嘛。”

當他們兩人回到會議室時,會議已形成了決議:“中都省審計廳關於東州銀行貫徹落實國家金融政策跟蹤審計審計組今天正式成立,張劍鋒任組長、陳娟任副組長,財政處牽頭、金融處配合,審計組成員共 10 人,今天是週三,給審計組兩天準備時間,下週一正式進駐東州銀行。”

然而,誰也沒有注意到,坐在張劍鋒身邊的趙國華,臉上掠過一抹難以言述的複雜表情。(來源:審計利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