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教你玩

两千一百年前的风沙,

迷离着后人的双眼。

背影渐渐远去,

你真的如此伟大?

神坛之下,

无人回答。

——题记

一、无为

时间先回到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普天同庆。

父亲口中的“无赖”、百姓传言的“赤帝之子”、沛县亭长、关中汉王——刘邦,在山东定陶举行登基大典,称帝即位,史称汉高祖。

称帝的快感并没有在刘邦体内持续多久,因为他发现,真正摆在自己面前的并非歌舞升平、靡靡之音,而是战火过后的焦土和奄奄一息的黎民,将近十年的战争,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只有灾难。

“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崔健

皇帝刘邦,此时此刻,一无所有。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当然,刘邦也不例外。

建国与治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怎么办呢?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道德经》

没错,这正是我要的答案!

欣喜之余,刘邦郑重的在案头写下了七个字:“贵黄老,与民休息”。

那一日,如沐春风。

废苛法、减徭役、免田租······

于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取代了法家的刑律治国;

于是,休养生息奠定了西汉开国七十年的基调;

于是,文景之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西汉王朝从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平凡迈向辉煌。

公元前一九五年,六月一日,高祖崩。

也许他嗜酒成性;

也许他不尊礼教;

也许他狂妄自大;

······

也许刘邦不是一个好人,可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皇帝。

是他铺垫了西汉繁荣的基石,功在千秋,逝当含笑!

二、有道

刘邦的子孙们显然都继承了他优秀的政治基因,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先后接过了高祖的衣钵,“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那时的西汉王朝如破茧之蝶,焕发着勃勃生机。

之后呢?


立正站好看这里,

太紧张的先稍息。

英雄马上就要出现,

最biang的人排第一。

——《挫冰进行曲》


公元前141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民族英雄:当时年仅16岁的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

此时,被他踏在脚下的早已不是那片孱弱的土地,

此时,被他握在掌中的已是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

“大社会,小政府”,“君无为,民自治” ······

NO、NO、NO,这样的帝国,或许已经不再需要道家的维稳,治大国如烹小鲜。怎么办?改吧。

可取而代之的,又该是什么呢?

刘彻是个市场经济的绝对拥护者——

于是,汉武帝“公开招标”;

于是,董仲舒“金殿面试”;

于是,儒生们“应聘上岗”。

结果很明显,法家的“刑律治国”和道家的“无为而治”被儒家的“伦理治国”取代。

没有竞争的市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

——《微观经济学》

“别内外,定亲疏,序尊卑,明贵贱”。儒家的三字经显然要比道家的三字经更对刘彻的胃口。序尊卑,明贵贱,就该尊王;别内外,定亲疏,就该攘夷。尊王攘夷,对内就可以集权,对外就可以扩张,何况还有人帮着做思想工作,这比道家思想还有利于维稳。——武帝曰:“好样的,我喜欢。”

儒家和儒生也有所得。儒家找到了“用武之地”,儒生找到了“依附之皮”。要实现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就更得有一官半职不可。现在好了。董仲舒替儒生们一次性地解决了“下岗再就业”的问题”。——儒生曰:“董哥,牛逼。”

老百姓也乐了。儒家实行“一加一”的治国理念,(“仁政”加“中庸”)这就既不至于苛暴(如法家),又不至于放任(如道家)。老百姓,能有什么要求呢?无非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一要国家提供保护,抵御外敌(如匈奴)和内寇(如盗匪)的侵扰;二则希望自己承担的赋税不至于过重。这些儒家都赞成、认可,也会努力去做。——百姓曰:“我们支持你。”

夫战,天时、地利、人和也,儒家三条全占,岂有不胜之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中央集权”、“官员代理”、“伦理治国”成为了帝国制度的三大支柱,一个全新的时代就此开启。

刘彻不会想到,这样的选择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

刘彻不会想到,这样的选择铸就了“百代皆行汉政治”的壮举;

刘彻不会想到,这样的选择造就了影响空前的“宪政革命”。

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武帝纪》

三、后记

光阴如梭,一晃已是千年。手中典籍残缺,我们无法勾勒出当年那一幕幕雄伟壮丽的情景。可字里行间,依然有一股清澈的智慧在流淌,从深厚走向宽广,引导着后世民众在历史中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