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如何抓住在2020年的轉型機會?

非然com


2020是中國社會的轉型年。以往靠機會、靠投機、靠膽量等就能夠賺錢的時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後,機會還有很多,但要靠真本事、靠能力、靠好的產品、靠好的運營模式才能真正做得好。其他的方式想取得成功越來越難。

社會的轉型重點是從靠投資型轉向價值創造方面。以前也是價值創造,但不如現在這麼強烈。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的影響。由於互聯網發達,導致信息傳播的速度快,覆蓋面廣。中國有10億多網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手機,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已經超過三個小時,消費者對信息的獲取非常迅速,此次疫情螚快速控制,也和發達的網絡有關。同時也催生了線上交易的不斷髮達。加之中國經濟雖然下行壓力大,但整體依然向好,人均收入也在穩步提高。

針對2020年,有三大機遇必須抓住:

一是在線化趨勢。

無論是內部管理需要還是市場營銷的需要,在線化都將很快被普及,員工在線管理,日常工作的在線安排推進,客戶管理,倉儲庫存管理,消費需求的分析與把握等,都要在通過線上可以實現。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必將崛起,總之,大部分傳統行業都可以搬到線上。

二是內容電商將會崛起。

電商的發展歷經多次變革。在前幾年崛起的社交電商便開始被內容電商開始取代。內容電商的核心不是賣產品,而是賣價值。產品日益豐富的時代,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時代已經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對我需要的產品的需求。為此,企業必須能夠對產品進行360度打造,充分釋放價值,才會獲得青睞。

三是社群化運營。

社區是地理概念,社群是組織概念。社區是一群人居住的地方,社群是一群有相同價值觀的一群人聚集的地方,主要是線上,不受地域的影響。社會越來越會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也是細分的要求,更是需求個性化的表現。

當然,2020年很多其他的機遇。總之,社會正在發生大的變化,一切已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


王德惠觀察


2020年是視商崛起的元年,不僅是5G時代來臨,這場疫情提前讓視商運營進入爆發期。按趨勢爆發的先後提供如下行業的選擇,結合自己的興趣長項好好把握。

第一個視群工具行業,線上視頻運營,社群運營的工具將會首先進入爆炸式的增長,如何與技術抱團合作進入把握機會。

第二個行業,新媒體直播,視頻+社群運營的線上培訓需求量會巨大增加,視群運營似乎人人都有需求,創業者不會視群運營,基本上無業可創。學會了視群運營的技能,基本上各行各業都有需求,就業創業都不成問題。

第三,無人售貨終端,無人服務的終端應該會進入爆炸式的增長,而且會進入一個長期增長的階段,大量的取代線下的門店。這個趨勢勢不可擋。但是運營還是必須藉助視群。

第四,餐飲線下門店大量的升級,可以結合線上網紅體驗的趨勢勢不可擋。

第五,外賣,物流配送將會進入比較大的增長。

第六,房車旅遊產業+結合自媒體將會進入比較大的增長。

總之不能與線上掛鉤結合運營的產業公司最好不要介入,基本上進入了日落西山。

大家好,我是商界老頑童楊達華,十多年的實體經營有過不小的成功也有過大失敗經驗,14年轉型學習運營互聯網平臺見證了不少10億,上百億的平臺的起起落落,深知創業者的不容易,有一些互聯網+實體實戰經驗分享給有格局,有夢想,有大愛的創業者,助你的事業成功是我的使命。

以上是我的一些觀點與建議可能不夠全面,還是語音轉化成文字有一些口誤,請諒解。有關五G產業趨勢的發展,視群工具的選擇與運營請關注@商界老頑童頭條號。


商界老玩童


疫情結束後的中小企業,逆勢受益的群體有五類:

1.匠人:指的是具備獨特手藝與精深專業能力的個人或小微團隊。單體餐飲店主/診所名醫/律師/財務顧問/精英諮詢師。這類群體在全世界都屬於不需要資本運營,絕不會為現金流所擔憂。日本的百年老店當中,多一半是來自這個群體。例如:60歲以後的建哥財經私熟[偷笑]。

2.精神屬性產品與服務:符合文明重塑、商業倫理與家庭溫馨融入精神屬性的產品與服務將大行其道。例如:品牌滿族風味餐飲連鎖店將與“歡樂喜劇人”可能達成聯姻,精品書店可能與樊登讀書會相融合,喜家德的中端子品牌喜鼎以歐式設計風格全面入駐商業綜合體。。。而烤鴿子店等與國人倫理相悖的商業實體將迅速萎縮乃至退岀市場。

3.商業併購與留白填空

以大連為例,傳統的衣食住行相關貿易與服務的細分市場龍頭企業中,隱藏著很多低調的、現金流儲備良好,無負債或負債率極低的家族式私營企業,同時全國佈局的中外資連鎖品牌企業,將成為疫情結束後商業渠道空白的填補者,也是低價的商業收購者。

4.街邊的門頭店將被資本大鱷的實體與相對高毛利的實體所取代。很多低端無特色的餐飲店將可能被蘇寧小店/貝殼找房/美甲修腳所取代。

5.第三產業的精英企業服務商或生活服務商,所面對的客戶質量將大為提高,因為很多低端客戶已經消亡,且收費價格與收費結算良好。


建哥商務札記


不要說那些沒用的,真的以為來了一個瘟疫,就有了轉型機會?

你們這些人見風就是雨,整天想著搞個大新聞。

依人民日報的說法:每一年都很困難,每一年都是更加困難的一年。每一年都有轉型的機會,每一年我們都在轉型。

對於企業而言,真正的轉型都是看這個企業的領頭人有沒有壯士斷腕的恆心和敏銳的市場眼光。即使沒有這場事兒,難道企業就不轉型了?難道企業就轉型了?

京東當年遇到薩斯病毒,是因為線下門店不讓開了沒辦法才轉型線上的。

諾基亞明知道智能手機是未來的大趨勢但是就是不願意轉型。

華為轉型是因為運營商業務讓他們吃的差不多了,才轉型個人移動設備方面的。

萬達是因為銀行斷貸沒辦法才開啟賣賣賣的轉型之路的。

所以說啊!轉型什麼時候都可以,關鍵在企業自身,與市場行業有關。好好幹吧!



老道社區


一場全國的疫情,給無數中國企業帶來困難:企業遲遲不能開工,造成很多線下商業歇業。

然而,越是危機的時候,越是最考驗人的時候。考驗人怎麼樣在不確定的環境下確定自己的理想、願景和追求,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疫情之下,也爆發出一些新的商業需求,催生了傳統商業的迭代升級。

此次疫情,必將深刻改變中國。疫情之後,中國社會將有哪些新商業機會?哪些行業又將蓄勢爆發?

本文梳理了13個最有可能加速爆發的行業,建議收藏。

01

醫療衛生行業

此次疫情中,最直接的需求就是醫療健康領域,除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專業醫療用品之外,最主要的是大眾層面的健康衛生需求將爆發。

疫情也是對全國大眾的一場衛生健康普及教育。尤其是,疫情中人們發現:身體健康、抵抗力好的人,往往能夠被治癒;而那些有其他併發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危險。

所以說,醫療健康行業將從3個方面爆發:

1、傳統的防護企業

當下,我國口罩生產嚴重不足,專業的N95口罩日產能僅有60萬隻;

即使疫情之後,口罩生產企業仍會面臨巨大的需求,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

電子體溫計、空氣消毒機、多次循環電子口罩等,都將日益普及,成為大眾日常需求品;

一些增強身體免疫力,增強體力的輔助性保健品,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熱銷品;

隨著健康意識的崛起,線下健身館、健身器材等,都會因此而受益。

2、互聯網醫療平臺

疫情期間,丁香醫生、微醫、阿里健康等平臺,都推出在線義診,幫助用戶篩選普通感冒與新型肺炎,一方面緩解了線下就醫壓力,節省了資源,也讓無數消費者體驗了互聯網醫療的便利。

而且,整個醫療過程能夠實現閉環。比如阿里健康,就通過淘寶App上線了“買藥不出門”服務,線上問診之後,在線醫生開方,藥品直接給配送到家。

2019年之前,人們線上問診的比例僅為2%-4%。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線上問診的比例已經提高至10%左右。

再加上,2019年6月國家明確規定互聯網醫療可以納入醫保支付。有充足的理由判定:未來,互聯網醫療平臺企業,將迎來一場大爆發。

3、醫藥電商O2O

整個醫療的閉環分為三個步驟:在線問診——醫生開方——醫藥購買。

但這個流程並不一定會完全被阿里健康這樣的全平臺接盤。在“醫藥購買”這個環節,對於一些常規藥,消費者將從叮噹快藥、京東醫藥,甚至是美團、餓了麼等平臺購買。

所以說,醫藥電商的O2O平臺會迎來一場大爆發。並且在一定時間內,還會衍生出大量獨具區域特色的O2O平臺。

02

手遊比端遊更具有爆發潛力

根據媒體報道,騰訊的兩款熱門手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春節期間表現十分優秀。《王者榮耀》在除夕當天流水較高,相比2019年除夕夜的高,由此可見疫情影響帶給遊戲行業的商機。

除此之外,完美世界的《新笑傲江湖》、社交遊戲《玩吧》,以及與疫情有一定關係的《瘟疫公司》都成為春節期間的黑馬。

索尼的PS4、微軟的Xbox等主機類遊戲,以及《連連看》《鬥地主》等休閒類遊戲,也受到玩家的青睞。

相比之下,手遊比端遊更具有爆發力。宅在家對大眾來說很難熬,但對遊戲廠商來說,卻是催生需求的好時機。

另外,遊戲消費也是有慣性的,催生出來的遊戲需求,並不會隨著疫情的結束而消退。

03

付費視頻及會員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前三款最火爆的視頻平臺分別是:愛奇藝、騰訊視頻、抖音短視頻。愛奇藝、優酷等付費會員數均有所增加。

2020年春節期間最火的電視劇有《錦衣之下》《絕代雙驕》《鄉村愛情12》等。

《絕代雙驕》屬於老版翻拍,仍然獲得很高的收視率。這主要是因為,經典的作品底層是人性通性,但時代變化,觀眾的審美、情感表達以及對演員的喜好都發生了變化。《絕代雙驕》就是在傳承武俠精神和愛情的基礎上,對演員和審美進行了調整。

一個電視劇、電影究竟能不能賺錢,關鍵是要搞清楚某一時間段裡,某個社會階層精神需求是什麼。這樣,你搞出來的產品就能滿足他們,就一定會很有意義,一定會賺的很多。

04

“新網紅經濟”將大批量爆發

短視頻方面,抖音DAU破3億,達到了3.11億的用戶量,同比往年增長了93.1%;快手的DAU為1.77億,同比往年增長了55.8%;騰訊微視同比增長595%(具部分網站數據)。

短視頻的爆發,將催生一大批新晉網紅,爆發一場新網紅經濟。

新網紅與傳統網紅的區別主要有三點:1,網紅更多來源於普通大眾和草根人物;2,觀眾的“復看率”更高;3,傳統網紅依賴廣告和帶貨賺錢,新網紅更傾向於內容植入。

抖音上有大量的娛樂號、段子號、知識號,比如“老梁故事會”“尊寶爸爸”“略懂點典故”等,這種幾十秒的爆笑段子、猜謎遊戲、知識普及、商業道理等,都有很高的傳播基因。

在音樂領域,2019年年末開始,街頭女歌手“小阿七”十分火爆,翻唱的《不謂俠》《下山》《那女孩對我說》等,在網絡上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傳播量。

小阿七的火爆有兩個因素:

一個是她長相甜美,帆布鞋、連體衣等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著裝,以及代表大眾草根歌手拼搏向上的力量;

另一個因素是網絡上很多的流傳都是十幾秒,只傳播每首歌的高潮部分,短視頻容易傳播,是因為符合人類大腦“短反饋”的機制。(相比之下,讀書是“長反饋”,就不容易專心看下去)

隨著疫情對短視頻的加速普及,未來一些新晉網紅誕生,將進一步推動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爆發。

05

企業諮詢服務平臺將崛起

疫情期間由於不能復工,很多企業家願意在線學習,思考企業的未來。

比如,正和島作為中國商界高端人脈深度社交平臺,疫情期間連續推出了《正和島·抗疫公益直播》系列課程,邀請全國頂級專家分析疫情狀況、對經濟的影響、民營企業的生存法則等,創造了上億的傳播量。

疫情之後,在線上課程中收益的企業,將會更加看重自身抗風險能力及其組織架構調整、業務轉型等,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企業諮詢服務都將迎來一個爆發期。

除此之外,為企業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也將爆發增長,畢竟新公司的成立、原有業務的破產、轉型所需的統計、產品的包裝設計、廣告等,都需要有人幫你服務。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設計公司等會迎來業務的增長。

06

在線教育平臺

由於學校不能復課,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等一批在線教育平臺迎來爆發的春天。

在線教育平臺最大的優勢是名師優勢,疫情之後會加速市場調整,一些聽過名師講課的學生,將再很難將就普通老師,在線教育必然迎來一波爆發期。而且,未來線上教育與線下融合也是必然趨勢。

07

線上辦公軟件

很多企業應開始線上辦公,釘釘、企業微信等一些線上視頻、任務管理系統,服務器都被擠爆。

儘管對於線上辦公仍存在一些爭議,但有爭議是任何新興事物的特性。由於成本更低、更靈活,線上辦公未來勢必會出現爆發浪潮。

08

現代製造業

疫情期間,一些傳統企業正思考業務模式。在危機中,對業務結構做加減法,讓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動態應對不確定性的業務能力。

此次疫情之後,將加速中國企業向著更先進的現代製造領域邁進。

尤其是一些大量依賴人工勞動的企業,會拋棄一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產品,集中優勢、保留核心能力,升級製造設備,向現在製造業轉型。

企業業務轉型的方向很可能會是物聯網、智慧城市、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這些領域的抗風險能力更高。

09

高標準的生活服務將會爆發

疫情期間,由於人們不願意去大超市,社區便利店、生鮮電商等企業,都出現了集中爆發。

還有一些配送服務,美團、百度外賣等,業務都出現井噴。

可以說,疫情催生了“宅經濟”。未來,同城物流,跑腿服務等會進一步崛起,未來的人會變的越來越來“懶”,越來越“宅”,越來越不喜歡跟人接觸。

但人們的訴求並不會降低,生活服務不僅僅停步於“在線買菜”“在線點餐”等初級階段,而是向著更多樣化的趨勢發展。

比如,4人的火鍋食材搭配、半成品菜、甚至上門炒菜,上門家政服務、家庭整理師等高標準、特色化服務,都會逐漸崛起。

10

生命醫療行業,將成為極大的風口

除了健康產業之外,中國的生命生物技術市場需求巨大。這場疫情,暴露出中國醫療資源的不足,以及應對危機能力的欠缺。

當下,日本、美國在生命醫學領域走在世界前端。

日本的幹細胞技術,不僅能夠治療疾病,還能用來抵抗衰老。通過幹細胞的再生醫學,可以重建膀胱、肝臟甚至心臟,有科學家分析認為,人類活到120歲不是夢。

美國的生命生物技術也是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美國政府把60%科研經費用於生命科學研究。在MIT(麻省理工學院)每年評選的全球最具價值、改變未來的重大科技突破中,生物科技經常佔據30%多。

疫情之後,中國市場對生命生物技術的需求,將越來越呈現爆發趨勢。這將推動中國三方面的進步:一是原研藥的加速;二是5G下智慧醫療的需求;三是高端生命生物技術的創新。

相關的企業,可以在這些領域儘早投資,儘早佈局。

11

心理諮詢及一對一心理陪護

疫情期間,很多人天天刷新聞,出現了恐懼、焦慮等情緒。

疫情之後,將會有大量的人需要私人心理醫生、私人心理陪護。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人的心理需要撫慰,線上諮詢服務會逐漸興起。

12

參謀機構及智庫

疫情使得中國的企業面臨很多困難,開工難、資金鍊斷裂、貸款問題、疫情期工資等問題,成為大量中小企業面臨的難題。

但每個地方的產業不同,企業的實際訴求也會不同。地方政府在收集民間建議,出臺相關政策的過程中,會更加務實,也會越來越多地參考專業參謀機構或智庫等第三方獨立報告。

同時,疫情也是一個警鐘,一些風險評估機構、預警機構等,會逐漸浮出水面。

所以說,隨著中國的改革深入和政府的透明化轉型,這些智庫、參謀機構等,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

13

餐飲和旅遊行業,

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儘管當下,餐飲企業受到的挫折最大。但疫情結束之後的1、2個月,餐飲和旅遊行業,都會出現大規模的爆發性增長。

因為“宅”是一種對自身訴求的壓抑,是原本的消費訴求受到了遏制。

如果疫情控制樂觀,疫情之後的五一小長假、端午假期,甚至十一黃金週,都會出現旅遊和餐飲消費旺季。畢竟,該去的地方還得去,該見的朋友還得見。

旅遊就是一種短缺經濟,在家裡呆膩了,就想出去看看,在外面呆久了,就想回家陪父母,這是人的特點。

春節期間,很多人在家裡覺得“吃飽了撐的”,開始想出各種娛樂辦法,甚至有些人憋壞了後,就不道德了,把鞭炮綁在狗尾巴上玩,結果狗跑進屋子裡,把整個屋子都燒沒了。

所以說,人類就是一種短缺經濟。疫情一結束,一定會有大批“憋壞了的”人,跑去全國各地、全世界去看看的,消費的“報復性反彈”是可以預見的。

14

結語:疫情期是一場大考

當挑戰來臨的時候,對於有頭腦的人,對於有準備的人,很可能是一種機會。

但是未來的商業,兩級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聖經·馬太福音》裡的那句話:“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使他多餘;沒有的,要把他剩下的也奪走。”

頭部的企業將在寒冬之後蓄勢待發,而那些主業不夠集中的企業,很可能面臨更慘烈的冬天。

所以,疫情期是一個機會,需要深度思考自身企業的未來。



幣圈輝哥


大家好,今天就簡單給大家聊一下在2020年如何抓住轉型的一些機會:。 2020年,需要的是“抱團”

而不是,殘殺你死我活

所謂的,抖音,快手等紅利,已經進入

第三階段,只有抱團搞矩陣才有機會

80%的人,都會被割韭菜,尤其是上半年

2020年,是存量用戶深耕的一年

下半年,所有靠投機爆粉,快速收錢的機會都沒了

所有玩小聰明,認知差,信息差的朋友,統統會被打出“原形”

而且從2020年開始,資源一步一步在開放,行業平臺在崛起,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所有擁有核心能力的個體,都將崛起

再往後面,一個人活成一家公司,一家公司活成一個人,都將是正常現象,因為你就是個人IP,你就是擁有核武器,你就是一方行業的霸主

“平臺+個人”,“資源整合”等詞語會越來越火爆,因為這 就是 大勢所趨

好了今天就簡單給大家聊到這裡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阿鋒在線


如果是職員,無論職務高低,最主要的是要領悟職位所在的要求,明確公司或上司對你的期望,希望你做成什麼?

建議深度地和上司溝通一下他希望你達成的目標,討論一下你達成目標的路徑過計劃。這樣你開展工作會更有底。

建議充分表達你要與公司一起共度難關的意願,並且希望你是真心這麼想的,當然前提是這份工作值得你這麼去做。只有這樣,當公司打了勝仗後才有享受更多勝利果實的資本。

如果2020公司有新的轉型方向,並決定轉型,建議你盡最大努力提供支持配合。



大司馬陳果


2020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挑戰與機遇並存,不要試圖逃避挑戰而專門去尋找機遇,機遇總是和挑戰在一起,你接受了挑戰,也就接受了機遇,你戰勝了挑戰也就贏得了機遇,你是一名員工就要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和公司同進退,過了難關你就會越來越好。你要是老闆,不要放棄,在危難時候要做兩件事,一是想辦法保住資金不斷流,活下去。二是,在危難面前正是打品牌的好時機,在衛生安全上面做功課,讓自己成為行業內最放心的公司,疫情過後你的業務就會爆增。你要是醫生,不單是要治病救人,還要下功夫研究,多寫論文,多發文章,在疫情面前脫穎而出,一戰成名。你若是公務員,就要積極主動,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不為私利,大公無私,對國家對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你若是學生,不要浪費光陰,要利用這一段時間彎道超車,可以事半功倍。


融冰說是


1、穩固老客戶,拓展老客戶的資源。

2、和現有客戶共進退,盡力做到價值共享,資源共享。

3、開發食品健康,醫藥衛護,快遞物流,線上教育的客戶資源。

4、打鐵還需自身硬,努力提升自身行業的縱深領域。

5、努力跟進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尋找相關市場。



威名周英群


本來是賣野味的,轉型賣醫療保險[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