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大国技术与战争思维

戴旭:大国技术与战争思维

毫无疑问,美国仍然是世界军事革命的“旗手”。美国国防部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战争不可避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加速人工智能战争科技和新一代智能化准备的开发工作,并在2050年前将完成美军整体作战体系的机器人化。

美军设想30年后自己的军队全是变形金刚、超人和钢铁侠及阿凡达,别的国家当然不会用活生生的鲜活生命跟他对拼。所以,美国不仅为自己,也为世界特别是它的对手们,指明了未来军事发展和战争演进的方向。

美军设想的机器人战士,主要分为作战机器人和保障机器人,这是根据现在人类战士的主要军事职能划分的。作战机器人取代人类战士执行作战任务,首要的考虑是节省生命,第二位考虑,是可以降低军事门槛。

比如,2019年6月19日伊朗击落一架美军全球鹰大型无人机。如果这是一架美军的大型有人飞机,几乎可以肯定,美国国内舆论将会汹涌,而美军将会展开报复。但由于“无人”,这一事件最终停留在外交层面。而由于不太容易激发战争开关,所以,无人兵器因此也就成为军事临界手段。

戴旭:大国技术与战争思维

第三,由于机器人的“不知疲劳”,可以加大战斗强度,这就必将使人类战士时代的一切战术,都要进行升级和革新。至于这种革新的具体面貌,则要等到大量机器人进入实战后才会“应运而生”,在此之前则只能进行实验室模拟。

以往的事实表明,美军一旦决心下定,在执行层面速度之快,很多情况下是超越计划的。

比如几年前美军计划建立100支网络部队,结果建立了133支,而且还在继续建设中。现在,五角大楼已经将人工智能战争确立军事战略核心,美军已列入研制计划的机器人超过100种。美国国防部机器人项目负责人曾表示,在美国陆军的改革中,以机器人士兵取代越来越多的美国士兵走上战场是未来战斗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也是美军机器人化的关键所在。

美国空军和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机器人化,也在紧锣密鼓。除能化作战平台,美军还同步发展支撑智能化战争的决策和信息支持系统,以及定向能、高超声速、仿生、基因和纳米等新型武器。这实际上已经显露出后智能化时代的特征了——即各种现有技术和战争空间的融合。

美军计划到2035年前初步建成智能化作战体系。对这一趋势感到急迫的,首先是俄罗斯。这是由它第二军事强国的现实,以及不甘落后、不敢落后的心态和传统决定的。

俄罗斯在以往的机械化军事革命、核武器革命中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和强国的阵列,在信息军事革命中落在了美国后面,在智能化机器人时代,俄罗斯正在拼命追赶。由于被美军在20世纪的军备竞赛中误导并抛在身后,曾经威震世界的苏军轰然倒地。在苏军基础上重新站立起来的俄军,在21世纪的新军事时代,正变得更加积极和聪明。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当今俄军在其组织层面的新军事变革完成后,正大力挺进智能时代的“无人战区”。

戴旭:大国技术与战争思维

游牧民族的基因,稀少人口和庞大领土的现实和频繁大规模战争的历史,使俄罗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重视军事的传统。近现代以来,俄罗斯不愿意落后于每一次技术和军事革命。它赶上了机械化和核及太空革命。现在,俄罗斯已经制定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其中,军事领域的人工智能受到特别重视。

2016年,俄军召开“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机器人化”军事科学会议,2018年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前景》,俄国防部制定2025年前俄军无人系统装备计划…..这种快马加鞭大刀阔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俄罗斯从相对于美军的落后中感到危险,同时,也从机器人战士可以根本性弥补俄罗斯人口不足中看到战略机遇。冷战中,苏联是以庞大的装甲集群威慑欧洲,以庞大核武器威慑美国的,未来,俄罗斯将会用庞大的机器军团,对付它认为的敌人。

今天的俄罗斯正在世界军火市场大力销售有人战机和S-400等有人操作防空导弹系统,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清理仓库存货的行为。在俄罗斯的军工生产领域,军用机器人及其支持系统,正在成为优先发展方向。

陆军方面,俄罗斯生产的陆战机器人(主要是无人驾驶履带战车),从1吨到十几吨,已经可以在遥控状态下完成巡逻、侦察、追踪、阻截、攻击等任务;俄军还有快速奔跑的机器人运送弹药给养,还有铲车式机器人可以救护伤员。。俄罗斯建立无人军队的设想,正在被实验室的结果所支撑,所缺的只是大规模实战的印证。而叙利亚战争的小实验也在进行中。

戴旭:大国技术与战争思维

俄罗斯作战机器人骑摩托会普京

海军方面,无人潜航器也正在成为俄罗斯海军战略威慑中的关键力量。2018年,俄海军开始对“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进行水下测试。“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可携带200万吨当量的核战斗部,足以摧毁敌方大型沿海城市、海军基地和其他设施。相应配套系统也在研发、实验中。

空军方面,俄空天军的航空兵,已经配备了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和自动指挥系统;俄电子战部队、防空兵也开始配备人工智能系统。俄罗斯部分导弹已装有人工智能设备,可在飞行过程中发现、甄别并自动转向攻击更大价值目标。此外,俄军“树冠”太空目标监视雷达等导弹预警系统,也已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俄罗斯还在进行机器系统参与军事行动在伦理层面的研究。

在美俄之后,被称为“人工智能积极分子”的日本、加拿大和新加坡,以及印度、巴西、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接连提出自己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当然,中国也在其中。

有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人工智能民族主义”问题,并将其定义为“一种新型地缘政治,因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而在发达国家中迅速扩张”。论点称“人工智能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引发了新的不稳定……这一竞争独具特色,且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包括在核炸弹和洲际导弹方面的竞争”。

将人工智能竞逐上升到核武器和洲际导弹——美苏军备竞赛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足见这次新工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浪潮,在西方激起怎样的惊恐和重视。

西方国家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此次人工智能的先启者。他们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设备的多功能性,能够提升几乎所有后工业化领域和活动的效率(最近的通用性典型就是电的普及应用)”;并“基于以往军事经验,推断人工智能的潜力将导致革命性突破:首先是研发出全新的军事技术系统方案,其次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制更加先进的战区军事报知系统、军事后勤和战斗指挥系统(包括改变各兵种传统的模式,比如,航母从侦察机,甲板炮,引导飞机的运输船成为一个浮动机场,能够非常有效地独立遂行军事任务);更加有效解决核遏制问题(根据古时候牛仔的智慧,重要的是要善于先敌开枪)的可能性。

西方学者不仅还谈到“人工智能殖民主义”,还用一种疑惑的眼光看着中国的人工智能何时以及如何成为新的“杀手锏”,并且在杯弓蛇影的心态之下,认为“最多再过十年,中国就会依靠所收集数据的绝对优势,战胜美国的民主制度”。他们还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两个世界领导者——美国和中国——拥有完全相反的战略:中国——无论如何继续做“事”;美国——采取一切办法阻止中国做“事”。

戴旭:大国技术与战争思维

政治还是当年的政治,技术和军事已不再是当年的形态。因此,从战略的角度,未来战争是可以判断的,而从战术的角度看,未来战场则只能靠不断的推演,才能大致看清战争之神的真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