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淺談生命的輕與重


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淺談生命的輕與重

我高中畢業時,同學給我送了一本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他說這本書很出名,讓我可以好好讀一讀。當時我被書名和目錄當中的“輕與重”“靈與肉”所吸引,當天上午開始讀,中午就果斷放棄了,因為看不懂情節,更不明白作者的思緒。

很多好書,年少時分,讀不懂。類似的還有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還有梭羅的《瓦爾登湖》。

如今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突然就明白了書中人物的困境,明白了作者所思考的點點滴滴。想來也是閱歷和積累使然,有些思緒,總要等到成熟後才能慢慢品味。

昆德拉說:“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這是他關於生命輕與重的最本質的思考,負重前行的人更貼近大地,而背叛一切的人會因為完全沒有負擔而缺失了真切實在的生命。我們都知道一定程度的重會壓垮人,但其實輕到極致的生命,也會失去生命的意義。

原來,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於鴻毛,卻讓人難以接受。

回到書中,作者用很多筆墨所描寫的特蕾莎,她對於愛情忠貞而專一,她嚮往著自由而美好的愛情,但卻因為自己所愛之人托馬斯的生活習慣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可以說,特蕾莎更多代表的便是生命之重,而與她相對的,便是一次又一次在背叛中享受著不需要承擔責任的生命之輕的薩比娜。

這兩位書中的女主人公,她們的生命重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在下文中,我將主要以她們為例,去探析生命的輕與重。

當然,在開始之前,我還要再申明一點,特蕾莎代表的生命之重與薩比娜所代表的生命之輕,並不是說百分百如此,而是在她們各自生命的大部分當中,輕與重的比例相對比較單一而已。

生命是複雜的,從來不能一概而論。


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淺談生命的輕與重


一、生命之重: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

正如昆德拉所言,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所以在現實生活當中,重其實是和必然、價值、責任、義務等一些列詞彙聯繫在一起的。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

作者在書中強調了一個信念,他說: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人的偉大在於他扛起命運,就像用肩膀頂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樣。

回到我們今天所講的第一個女主人公特蕾莎,她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女人,將愛情和婚姻看成了自己生活的中心。無論是自己當初離開家鄉,還是自己之後的一系列選擇,她都在圍繞著這個中心來經營自己的生活。

當初在小鎮出診時,托馬斯認識了特蕾莎,而後特蕾莎先後兩次到布拉格拜訪托馬斯。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愛情,特蕾莎離開了家鄉和自己的母親,她帶著對愛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走進了托馬斯的世界,並把托馬斯當成了自己的全部。

這是特蕾莎的選擇,她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形成的固有觀念中,認為靈魂與肉體是一體的,所以她把身體獻給托馬斯,其實便表示著講自己的所有都給了托馬斯,並且和過去的生活一刀兩斷。

另一方面,特蕾莎也是一個軟弱的人。

當她發現了托馬斯的不忠行為時,最開始她無能為力,忍受不了時她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讓托馬斯明白她的想法和情緒,進一步,她被一系列的痛苦和噩夢所折磨。

再看特蕾莎時,她其實活得很累,她寄託全部的男人托馬斯,在一段時間中放下了重而選擇了輕,將愛情看成了與女人點到為止的性友誼。她夢中和現實中的情敵薩比娜,一生都在追求生命之輕,不斷地背叛,一直在往前奔走。

但只有特蕾莎,雖然她嚮往著自由的生活,但在現實中卻承受得最多。她承受著托馬斯的愛卻又因為愛得沉重而倍感壓力,她承受著原生家庭的影響而一直苦苦思索靈與肉的結合與分離,她在努力探索生命意義的過程中承受著生命給予她的一切重負。

她在堅定中感受著愛,又在迷茫中擔心失去愛。

在《感受愛》這本書當中,作者強調了一個觀點:許多孤獨、悲傷、憤怒和焦慮的感覺反映出的是我們在無法感受到他人的愛時所產生的空虛感

這種空虛以及空虛背後更深層次的焦慮,其實一直伴隨著特蕾莎。

她當初來找托馬斯時,身上攜帶著一本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她的想法很簡單,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像書中的安娜一樣暫時脫離困境。當天晚上她發燒了,而托馬斯也認為她像是被人放在籃子裡,順水漂流而來的禮物。

因為生活習慣和個人的價值觀,雖然結婚,但他們在很長時間內並不能理解對方的愛。他們的愛情無疑是美好的,但也很累人:總要瞞著什麼,又是隱藏,又是假裝,還得講和,讓她振作,給她安慰,翻來覆去向她證明他愛她,還要忍受因為嫉妒、痛苦、做噩夢而產生的滿腹怨艾。

為了對抗托馬斯的不忠所帶來的痛苦,她企圖以出軌的形式來讓自己安寧,但這樣做不但沒能讓她快樂,反而給她造成了更大的痛苦。

沒有靈魂的肉體,終歸是不健全的,在生命的重擔之下,特蕾莎一次次被壓得無法喘息。


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淺談生命的輕與重


二、生命之輕:輕於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薩比娜的一生,如果找一個關鍵詞來概括的話,那應該是背叛。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中享受著不需要承擔責任的輕,直到最後身邊的人都離她而去,空虛一場。

背叛一直吸引著她,脫離原位,走向未知,在薩比娜看來,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

在少年時期,她對抗自己的父親、老師和學校。他的父親和學校不允許她像畢加索那樣作畫,但她偏偏喜歡那樣的風格。

她嫁給了一個平庸的布拉格演員,原因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那個演員有著離經叛道的壞名聲,壞到雙方父親都認為他不可接受。後來她母親過世,父親因為傷心而自殺。

習慣了背叛後的她,在父母去世後,再次背叛了自己的丈夫和婚姻,並否定了自己先前的背叛行為。她認為丈夫身上已經看不到乖張的浪子,因此她要“判己所判”,再次背叛。

在她身上,背叛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或者說是一種形式。就像作者所言: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連鎖反應,一次次使薩比娜離最初的背叛越來越遠。

這裡面其實最矛盾的點在於:她通過背叛去尋找自由,在一次次不負責任中體會到了生命之輕,但回過頭來再去看時,所有的背叛本身便是沉重的,無邊的輕帶來的便是極度的空虛。

重於泰山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輕於鴻毛的生命,同樣可以把人壓垮。

因為虛空,比沉重,更加可怕。虛空意味著和世界沒有聯繫,沒有親人,沒有存在,沒有價值,沒有意義。

所以當薩比娜與這個世界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的情人托馬斯去世時,她感覺自己與過去的最後一絲聯繫也斷了。那一瞬間她有些悔恨,悔恨當初的不耐心,悔恨當初的意氣用事,但是早已為時已晚,生命沒有彩排,只能一次到結局。

原先的勝利,到後來看,有點落寞,也有點可悲。本以為不用負擔任何責任,但沒有任何責任的人生,竟然空虛到讓人可怕。

回看薩比娜的一生,當初背叛父親,她腳下展開的人生就如同一條漫長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既像一樁罪惡又似一場勝利,時刻在誘惑著她。她不願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不願重複同樣的生活,自我陶醉,無法停止。

在她的一系列背叛中,不僅有父親、學校、丈夫,還有國家、情人。她當初所以覺得有意義的背叛,最後總會以感覺無意義再去背叛一次。而這條路總有終點,有朝一日總會走到盡頭,永遠背叛的結局,便是一無所有。

在薩比娜的晚年,背叛所帶來的不是生命的意義和美好,而是一種更加沉重的虛無。

這種虛無看似輕飄飄,實則重到不可承受。


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淺談生命的輕與重


三、輕重交織:我們從不能真正地站在輕與重的某一端

無論是特蕾莎所代表的生命之重,亦或者是薩比娜所代表的生命之輕,她們的一生並不是完全存在於輕或重的某一個極端,因為輕與重的兩端都延伸至無邊的痛苦。

特蕾莎最後和她最愛的托馬斯生活在了鄉村,找到了屬於她的愛情,並且擁有了幾年田園牧歌式的幸福愛情。最後她和托馬斯因車禍而去世,但在靈魂與愛情上,她體驗到了自由和解脫。

可以說,這是作者昆德拉給她的堅守賦予了美好,並且為她和托馬斯安排了一個美好的結局。

薩比娜一生再追求生命之輕,但是她不斷奔向生命之輕的原因卻是因為生命之重。她的童年和青年時代的一系列事情給她帶來了殘酷的影響,因此她想脫離這種命運,靠自己的力量,去尋找生命的自由。

“每次參加五一節遊行,她都無法跟上步伐,氣得走在她後頭的女生直罵她,故意踩她的腳跟。該唱歌時,她又從來記不得詞,張著嘴卻不出聲。不料被人發現 ,把她告發了。打從青年時代起,一有遊行她就害怕 。”

這是她生命中恐懼的真實寫照,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恐懼,她才選擇了一次次的背叛。回過頭再去看時,她的背叛其實不是勝利,而是一次次慌亂的逃跑罷了。

背叛本身就是一種生命之重,這種重,將會在輕到虛無時,加倍奉還。

同樣,作為特蕾莎老公和薩比娜情夫的托馬斯,他一生也在生命的輕與重之間遊走。

早年他被婚姻傷害,從此將與女人的聯繫看成保持距離的性友誼,但他在遇到特蕾莎之後,跟著愛情和心靈的引導選擇了與之結婚。這是他從選擇輕到選擇重的開端,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糾結,不斷思考,不斷徘徊,並在命運和愛情的召喚下,最後作出了選擇。

可以說,托馬斯的一生是生命輕重交織最典型的體現。

他離開“重”選擇輕(與原配離婚後的混亂生活),從“輕”又走向“重”(和特蕾莎結婚),輕重徘徊(婚後還和很多情婦往來),最後徹底選擇了“重”(離開城市,與特蕾莎一起生活到了鄉村,並在那裡結束了生命)。

他在原先婚姻的“重”當中感受到了痛苦,渴望逃離。後來體驗到愛情的美好後又發現了一味沉溺於“輕”中的虛無,從而最後放棄職業,放棄大城市,安穩踏實且幸福地和特蕾莎過了幾年田園生活。

如果說生命的責任是一種堅信,那麼偉大的愛情也是一種堅信。托馬斯的一生,就是徘徊在到底是選擇輕還是選擇重中,並最終選擇了承受重。

他看開了,想明白了,所以最終獲得了生命的圓滿。

生命是輕重交織的,我們無法完全站在某一端,而我們的選擇,彙總起來,其實就是我們的命運。


【結語】

人生像一張草圖,只能活一次,沒有任何方法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每個人對於生命的輕重以及意義的追求是不同的,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們在快樂中痛苦,在痛苦後快樂。

生命的輕重,其實就是我們最現實的生活。我想,這就是昆德拉對於人的生存境遇,最想探討的內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