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体楷书的折笔,大多圆润,请问大咖们赵体圆润的折是怎么写出来的?

张明国


赵体楷书的折笔非常有特点,是赵体的标志。要搞清这一笔是怎么写出来的。首先对赵体书法要有个基本了解。

书法历经唐、宋至元,在赵孟頫看来,古法已衰,他大倡复古,提出书法以“二王”为宗。他的著名书论“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相传”。其实就是他的书法思想的结晶。

赵孟頫的这一书论思想贯穿与他书法始终。在笔法上,他直追“二王”“肤肌之丽”、“意在笔先”之理念,摒弃唐书的“习气”和“匠气”,矫正宋书的姿意,参入魏体之浑厚,形成赵体书法之风格。

而在结体上,赵孟頫主张,因时因人而异。故他的折笔,就是遵循“二王”为宗的笔法,遵循他们创造的以笔势连贯为结体的原则,并融入个性,而形成圆润而婉转的折笔,这既不同于“晋人的含蓄,唐楷的圭角分明,又不同于魏碑的锐气。

有观点认为,赵体的书法妍美,主要就是这一转折过于委婉。

由上可知赵体的由来,然后再来分析此笔笔法的由来。

晋人书法虽说是中锋用笔,其实并非完全正锋,而是笔尖与纸形成一定的角度,这种握笔姿态,极易形成侧锋,书写时通过掌力和腕力控制,达到正、侧锋互相交替,在运笔过程中完成调锋,完成点画书写。赵孟頫继承了此用笔法,书写时也并非完全正锋,也是以掌力和腕力控制,气足势满,一气呵成完成整个字体的书写。赵孟頫书法的转折就是在这样一种笔势下形成的,故他的书法能日书万字,与此笔法有很大关系。

所以,有人认为,赵体不宜初学,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对习书者要写此折笔有帮助。






如石书艺


折笔体现出来的形态都是方的,圆的形态用的笔法是转笔。

你说的“折笔”,应该是指转角的地方。圆角所用的笔法是转笔。转笔即圆转回旋之意。


转笔的书写要领,中锋暗过,不能顿,以腕牽动锋毫转向运行。此法即颜真卿所说的“折钗股”。钗子为金属圆棍所制。一头粗,一头细。我们把它折弯,它的转角处不会有方棱的折角。在书法中这样形态遒劲圆润,富于张力。

圆笔与方笔,在书写时不能全用一种。一个字中要有方有圆,才能刚柔相济。纯圆则油滑无骨,纯方则刚佷无韵。笔圆体方,内圆外方,天圆地方,阴阳互变,方为至道。



子衿书法


转时勿提按


迈克尔赵赶驴


说起来,赵体的楷书自带着行书的流动之美,要真正学起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时时临帖,字字琢磨。尤其是那折笔,无论是横折、横撇,还是竖折、撇折、撇点,都要以圆为主,笔锋宜藏不宜出,棱角不要太明显,整体看起来有音乐节奏的灵动感即可。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你一定会写出一手漂亮的赵体楷书来。


赵老师是超级奶爸


赵体的折,以圆为主,棱角不明显,横折行至横尾时,顺势向右下稍顿即转向下写竖,如“中、田、吾”等字。


滋补中华


赵孟頫写的楷书完全中锋用笔,好比毛笔峰铺开后紧紧的贴在纸上走,而且赵孟頫一般都是行楷,有一定的速度和力量,形成的各种线质。他的竖钩和卧钩是通过笔锋铺开的程度以及书写的时候手腕的转动和笔力所造成的,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如果单单追求形的话很不自然了,而折在写的过程中应用单毫笔。


铁血墨缘


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新华通迅


赵体楷书的折还是有棱角的,只是较柳体、欧体要圆润一些,书写时用力轻一点;行书就以圆为主了,转折几乎是一笔写成,转折的力度则依照字句本身的语境,比较自由。




一个人的电影院



心雨286661738


临摹的有八分。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