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俱樂部什麼時候才能自給自足?成為真正的職業俱樂部?

我是於同學


這個問題還是從中國整體的足球環境來看。

前一段時間,有位退役的中超球員匿名發表過聲明,從三線隊再一步一步走到職業隊要花多少錢。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中國足球的現狀,真正喜歡,熱愛足球的人,根本擔負不起高昂的足球學校的學費,不給教練送禮,就不能上場比賽。培養一名球員需要的費用,哪個家庭可以出的起?那些能負擔的起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又是真正的熱愛嗎?

足協的管理問題,一直飽受詬病,從國家隊糟糕戰績開始,足協一直有充分的理由為自己開脫,黃種人天生不適合這種運動,那麼日本和韓國的足球發展,又為何能發展到如今的水平?

中超能否真正成為職業的足球比賽,只有從足協開始整改,將風氣轉換為真正對足球的熱愛,對足球的尊重!


妙總說體育


想自給自足是需要客觀條件的,並不是說自己想怎樣都行。

縱觀全世界的職業俱樂部,可以分為豪門和中小球隊,收入包括商業推廣、球票、轉播收入、聯賽分成等多個領域。

中超現在的轉播權分成已經漲了不少,但是因為足協的瞎折騰,每天都在影響和干擾聯賽的影響力,導致這個收入未來可能不穩定。

只靠這個沒法自給自足,中小球隊的球票收入沒有保障,必須靠賣人。像青島中能、遼寧宏運等球隊,都曾經靠賣人養活了多年球隊。

(青島中能連續幾年賣掉姜寧、鄭龍、劉健、宋文傑、朱建榮等人。)

(遼寧連續賣掉了楊善平、胡延強、金泰延、孫世林等多個球員)

青島、遼寧等球隊連續多年靠賣人+商業贊助等可以維持球隊運轉,甚至有盈利,但問題是成績越來越差,而且青訓難以為繼。

在歐洲固定的模式中,交易是階梯式的,一層一層買賣,很多靠賣人盈利的歐洲黑店,都是到處挖掘半成品,培養之後賣出,更小的球隊在更低的消耗中才會從真正的青訓做起,一級一級不能斷檔。青島遼寧等球隊即使一直保持青訓的強大,也不可能保持一直產出球星,必須需要時間積累,這導致這種模式根本沒法維持,沒有更小球隊不斷產出青訓人才讓他們吸收。同時,恆大、上港等球隊還在不斷爭搶青少年資源,導致根源上都斷了。豪門不光吃大魚,把整個渠道都佔了,中小球隊怎麼活。

恆大上港等豪門則有另外的問題,歐洲豪門的收入一個大頭來自歐冠,歐冠的鉅額分成加上商業效應,可以給各個球隊帶來鉅額收入,他們每年夏天全世界參加熱身賽,同樣有鉅額出場費。

亞冠現在的量級太小,沒法提供鉅額收入。這些球隊想自給自足也非常困難。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廣州恆大投資足球雖然花了上百億,但他們靠足球獲得的廣告效應,絕對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恆大投資足球不虧,球隊本身也不需要承擔太多後果,這其實是中國足球的特殊模式。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滿足了自給自足的要求。


數據為王夜先生


首先回顧下中國足球的職業化進程。

1994年,第一屆職業化的甲A聯賽開始。

職業化的甲A聯賽、甲B聯賽一共進行了10年,2003年賽季結束後,改製為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和中國足球甲級聯賽。中超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仿照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等歐洲先例,由各職業聯賽俱樂部自主管理和運營賽事,逐漸脫離中國足協的管理。中國足協轉而負責各級國家隊比賽、青少年運動員培養等任務,以及組織足協盃等其它賽事。

在2017年1月,中國足協就號稱要管辦分離,但是一直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可實施的可行性。

看看現在的中國足球的大環境,

廣東華南虎解散,上海申鑫、四川FC成為歷史,大連千兆、延邊北國和吉林百嘉等東北兄弟同時謝幕……即便不算上幾度上演歸去來鬧劇的保定保利,2020年的這個冬天,也已經有10支球隊退出了中國足壇。如果把時間軸拉長到2年,這個數字會變成驚人的20家。可以說,中國的足球聯賽正在一步步走向死衚衕。與此同時,以恆大、上港領銜的“不差錢”俱樂部,將聯賽引入了“高消費”的階段,泡沫越來越多。

在這個時候,似乎再也無人提及管辦分離,更沒人再去想職業聯盟。足協在聯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注入冠名、四大帽、歸化球員使用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俱樂部失去了繼續下去的動力,退出,成為了這個寒冬的主基調。

所以我覺得什麼時候真正實行管辦分離,成為民間組織,中國足球的俱樂部才能有成為真正的職業俱樂部的可能。看看現在的籃協,在姚明的治理下,中國籃球真正走向了職業化的道路!



足球裝備情報


要解決這問題,就應該採用世界通行做法,取消一股獨大,採用各個獨立股東參與的股份制運作,盈利分紅,虧損補價或注資、出讓。任何決策必須經股東投票決定,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核算,定期公佈業績。


儲能量


距離中國足協要求的2020年之前完成中超球隊中性化隊名整改的時間還剩半個月不到,不知道需要更改隊名的9傢俱樂部是否已經有相關的準備了,也不知道足協對此事是什麼樣的態度,是嚴格按要求落實還是暫緩實施,畢竟,這個時候足協也不好做,想要推行的新政好像遇到了什麼阻力一樣,始終沒有與球迷見面。

個人認為,中超球隊隊名中性化確實是我們最終的方向,但是現階段我們國內的足球環境還不支持這樣做,如果都改成中性的名字,足球投資人的企業不能冠名球隊,少了廣告效應,會大大減弱投資人的投資慾望,加上國內的中超、中甲球隊並不能自給自足,所以,現在強行實施中性化隊名確實不是時候。

在歐洲主流聯賽當中,確實很少見到球隊的隊名有贊助商的元素,大多數球隊的隊名都是中性化的,甚至有很多球隊直接選用了球隊所在地作為隊名,例如利物浦、巴薩羅那等豪門,絕大多數是地名+中性詞的模式,例如馬德里競技、拜仁慕尼黑等。在亞洲範圍內,日本、韓國、澳洲的聯賽的球隊都是使用中性隊名。這也讓中國足球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所以,在2017年的時候就發佈了這樣一條政策,推廣中超的球隊使用中性化隊名。

在新賽季的中超聯賽16支球隊當中,共有9支球隊需要改隊名,不需要改隊名的球隊分別是: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山東魯能、天津天海、大連人(大連一方)、天津泰達、河南建業。按照足協的規定,上述這7支球隊自從甲A時代一直沿用現在的隊名,可以當作是中性化的隊名使用,而八冠王廣州恆大則需要改名。

對於足協的這一政策,個人感覺還是為了提升聯賽的品牌著想的,如果真的全部改成中性化的隊名,確實有利於聯賽的發展,但是,因為我們的情況跟他國不一樣,聯賽的起步也較晚,所以,現階段還是以地名+贊助商的模式會很好。

之所以說現階段還不能實施中性化隊名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球隊根本不能自給自足。不論是中超、中甲還是中乙的球隊,都是依靠球隊投資人無時無刻的輸血才能生存,2019賽季的天津天海(天津權健)的案例就非常好地展現了這一問題。如果沒有投資人的金錢輸入,僅僅依靠地方體育局的話,一支球隊根本不會生存,中超、中甲不少球隊經常面臨的欠薪和解散等傳聞,也就是沒有投資人的輸血造成的。

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實施中性化的隊名與國際接軌呢?其實,那一天我們的球隊能夠自給自足,就可以實施這一政策。據傳聞,2020年初,中超職業聯盟即將成立,如果真的如足協所說的一






凌嗷率


目前中超俱樂部還看不到能贏利前景,主要後備人材稀少,足協不重視培養青少年人材,官員和俱樂部只看當下,沒人關心將來。

其實足協官員只要不看任內成績,埋下頭搞青少年青訓和各城市各省和全國青少年比賽,一年拉網式上下半年各一次,5一8年肯定能起來,有人材了各俱樂部選材人數大了,倒逼現在各個大佬,技術體力都不行還拿高薪當大爺,這樣俱樂部成本自然下降,由於從事足球人群多,影響範圍肯定大增,贏利才能變為可能。

個人建議:足協不用管當下聯賽,各級聯賽俱樂部自己組織,自己訂規則,足協劃個圈,各聯賽過程中不出這個圈就可以,出圈了有司法紀委管。足協就拿各聯賽產生的屬於自己的贏利和其他費用到各市各省和全國組織青少年訓練和比賽,這樣5一8年中國足球應該能重新站起。

不過現在中國人太難了[捂臉],誰上去都想立馬衝出亞洲走上世界,俱樂部是能買就買,只要願來,不管牌多大錢多高,都不是問題,足協只要誰能保證出線,啥招都可以,結果越衝越往後面跑,本來還可以在東亞混混,現在倒好衝到緬甸老撾越南泰國柬埔寨了。


風箏急旋風


個人認為,自給自足並不是成為真正職業化俱樂部的必要條件,無論你提出的是人員方面的自給自足還是資金方面的自給自足。

從足球強國的幾大聯賽來看,還沒有那隻被譽為強隊的俱樂部已經可以達到自給自足的水平。

足球,需要多元化的融合與發展,是想如果五大聯賽沒有各國球員之間的相互補強,估計哪個聯賽都會遜色不少,而這必將影響到各國聯賽的觀賞性,同時影響到足球市場的國際化推廣及各個商業環節的延展,也就是削弱了各聯賽的商業價值,俱樂部的職業化也就無從談起了。

其實,對中超俱樂部要求自給自足只是一個自我心態扭曲的表現。恨鐵不成鋼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過於苛刻的要求也略顯缺乏理智。

中國的足球職業化確實走過彎路,原因複雜也無法理清責任更談不上要誰出來接受責難。

現在的任務是給當值者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施展他們的想法,用人不疑,也許未來的五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足球給我們展現出新的希望。


發黃的粉筆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在我們的體制下是不可能讓一支球隊靠自己來盈利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國足協壟斷了市場,如果按照國外俱樂部的賺錢模式來看,一般有這麼幾條,1.門票收入;2.周邊產品;3.球隊廣告;4.電視轉播權;5.球員轉會收入。我們的球場都是地方政府的財產,一場比賽和球隊的分配不是很清楚,但肯定不高,周邊產品也很匱乏,只有球衣和圍脖算是球隊周邊,但這個銷售收入是否計算到球隊收入也不得而知,球隊廣告基本上都是擁有球隊的企業自己的廣告還有球場周邊的廣告牌,這個收入應該屬於球隊一部分。電視轉播這一塊估計是不會給球隊提供資金的。球員轉會收入,這一點其實是那些中小俱樂部可以賺到錢的一個很重要途徑,反而是那些財大氣粗的俱樂部,在這方面時賠錢的。所以,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現在沒有看到任何一直球隊是賺錢的,未來也很難。上港俱樂部宣稱去年是盈利狀態,但我不相信。



喝口水嗆著了


根據我對中國需求這十幾年的瞭解來說,中國足球說如果做到自給自足,這是一個長遠的過程,至於說具體時間,我感覺這還是個未知。

一直以來,中國足球可以說是完全不職業的,外國球員都知道來中超能賺大錢,也有的球員把這裡當成養老的地界,像保利尼奧,奧斯卡,胡爾克這種當打之年的球員也在我們的中超,但是他們能在這裡踢球的代價是什麼,答案我想就是高投入,這種投入也會激起整個中超的投入,再加上國內俱樂部能自己造血的俱樂部少之又少,這也就引起了國內球員的薪水也是很高的,所以在每年結算的時候,盈利的俱樂部,也就少之又少。

在新的足協班子上任以後,也退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像限薪令了,究竟能被實行成怎樣,這是個未知,中國足球一直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像引援調節費,下面有2000萬,像u23的漏洞,這都是考驗足協的,職業聯盟到現在也沒有成立。

個人有一些建議,像歐足聯一樣,成立收支平衡,加大青訓投入,中國踢球的人太少,沒法做到競爭,有個好的年輕人到一隊就是高薪,中國足球好不好,還看足協怎麼搞




一個球迷的快樂生活


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考慮一下

1.青訓方面是一個重點,雖然見效慢,但是可以從根源上解決目前,球員身價虛高的現狀,俱樂部自己如果可以培養出來球員,可以省掉一大部分買球員的花費,還可以通過買一些球員掙錢。青訓上我認為首先應該培養本土的青訓教練,也可以引進優秀國外教練與培養本土教練結合著來搞。再一點應該規劃好青訓球員的出路問題,如果踢出來怎麼辦?畢竟競技體育競爭是很殘酷的,從培養的時候就應該多方面考慮,讓不能踢職業的球員有其他的就業渠道。

2,足球相關產業的開發,有俱樂部版權的玩具,球衣,運動服,球鞋,球迷會員制,也可以搞訓練基地的旅遊業,足球愛好者,也可以有體驗職業球員的訓練生活機會…… 加大多方面的盈利能力,打造足球生態! 這些都需要好多人力來做,那些踢不上職業球員也可以到這些方面來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