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甄嬛親妹妹,玉嬈一生幸福,玉隱卻悲劇收尾,從一開始就輸了

01

反反覆覆看《甄嬛傳》,每次看都會有一些新的想法。

比如,玉嬈玉隱,這兩個甄家女子,同為甄嬛的親妹妹,一個一生幸福,一個卻悲劇收尾,究其根底,難道真的只因為玉隱自私嗎?

其實,玉隱一生的悲劇,早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02

甄嬛、甄玉嬈都是甄家名正言順嫡出的小姐,不說怎麼樣,她們至少有著堂堂正正的身份。

同為甄嬛親妹妹,玉嬈一生幸福,玉隱卻悲劇收尾,從一開始就輸了

甄嬛傳

而玉隱呢?同樣是甄家女兒,但是她的出生是不光彩的,母親未嫁生子,在禮教森嚴的古代來說,她名不正言不順。

她的父親不敢光明正大的認她,只能讓她做長姐甄嬛身邊的一個丫鬟。彼時,她叫浣碧。浣碧流朱,都是甄嬛身邊丫鬟的名字。雖也動人卻終究不是甄家女兒該有的從玉從女的名字。

甄嬛輕易丟棄的名字中的玉字,卻是當時的浣碧,做夢也得不到的。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甄家厚道,甄嬛也並非是那種會刁難人的主子,浣碧該是知足的,畢竟她在甄府的吃穿用度,是未進宮前的安陵容都比不上的。

可偏偏,浣碧從一開始就清楚自己的身世,她的比較對象從來都不是流朱,也不是安陵容,而是甄嬛。

這讓浣碧從來就意不平,也讓她清楚的認識到,想要什麼,就一定要靠自己去爭取。

03

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裡,為了爭取自己想要的,浣碧有做過三次動作。

一次是不甘心在甄嬛身邊做個小小侍女,也想要成為皇上的嬪妃,從此出人頭地,告慰母親。浣碧屢次盛裝打扮,想要在皇帝面前露臉。然而皇帝一句穿紅配綠,俗氣的很,輕易的就讓浣碧沒臉;

一次是受曹琴默挑撥,私下和曹琴默交易,出賣甄嬛,本想以此換得自己的前程,卻沒想到輕易就被甄嬛識破。

同為甄嬛親妹妹,玉嬈一生幸福,玉隱卻悲劇收尾,從一開始就輸了

甄嬛傳

被識破之後,甄嬛和浣碧有一次交心,浣碧才知道,原來對自己的身份,甄嬛一直是心知肚明的。甄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浣碧痛哭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對甄嬛表了忠心。

誠然,浣碧這一番作態,有被甄嬛打動的原因,但也是在心裡經過權衡計較的結果。她太知道,怎麼保全自己的利益;

一次是愛慕果郡王,卻也知默默等待,永遠無法達成心中所願。於是,使了點計謀。在眾目睽睽之下,故意撞掉果郡王懷中的甄嬛小像。賭上甄府所有人和果郡王的性命,來成全自己的私願。浣碧這盤局賭的太大了,無論是甄嬛還是果郡王,都不得不陪著演下去。

使了那麼多次手段,這是她唯一成功的一次,她不僅收穫了果郡王側福晉的身份,就連在甄家的身份也終於明朗了起來,她成為了甄家的女兒,她的母親的牌位,也終於可以列於甄府。

所有她追求的一切,愛情、地位、榮耀、似乎她都已經得到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04

成為甄家女兒以後,浣碧也終於可以改個甄家女兒的名字。

然而,遞上來的備選名字,皆是從玉不從女,她終究不是甄家的正經女兒,擔了個甄府義女的身份,規矩還是一定要將她區隔開來,她只能叫玉隱。

同為甄嬛親妹妹,玉嬈一生幸福,玉隱卻悲劇收尾,從一開始就輸了

甄嬛傳

這似乎也揭示了,玉隱,和玉嬈,終究是不一樣的。

玉隱費盡心思得到了果郡王側福晉的身份,然而,於果郡王而言,這是被逼無奈的選擇,他可以給玉隱明面上的側福晉身份,卻給不了他心裡妻子的位置。

玉隱婚姻的底色,始終是悲劇的。

而玉嬈呢,她得到的卻是慎貝勒獨一無二的妻子的身份,無論是名份上還是心上。

玉嬈的婚姻,是美滿的。

05

她們之間的差別,僅僅是身份上的差別嗎?

確實,對於自己嫡親的,一母同胞的妹妹玉嬈,甄嬛是更為上心的,她費心的為玉嬈籌謀,總想著,自己得不到一份美滿的人生,總要讓妹妹得到。

但是,縱然比不上對玉嬈親厚,對玉隱,甄嬛也是想給她一個好的歸宿的。只是,玉隱下手更快,她等不及甄嬛為自己安排,就已經籌謀了自己的歸宿。

同為甄嬛親妹妹,玉嬈一生幸福,玉隱卻悲劇收尾,從一開始就輸了

甄嬛傳

這才是甄玉嬈和甄玉隱人生差別最大的影響因素。

面對皇帝的勢在必得,甄玉嬈毫不畏懼的說出

“只想做獨一無二的妻子,不想成為三千後宮中的其中之一”,“只要是姐姐的,就絕不沾染”。

才能最終不辜負甄嬛對她的成全。

而甄玉隱呢?她管不了果郡王唯一不唯一的妻子,甚至,她和玉嬈是完全相反的,玉嬈可以不求身份地位,只求心中唯一;玉隱卻是不想管什麼心之所向,也一定要成為果郡王明面上的妻子。才有了她這樁悲劇的婚姻。

這才有了甄家這兩姐妹完全不同的人生走向,一個婚姻美滿,一個撞棺而死。

06

而這樣的走向,追根溯源,其實從最開始,玉隱就輸了。

都說玉嬈大氣堅定,才能追求到自己想要的人生;而玉隱自私狹隘,才釀造了她最終的悲劇。

可是從一開始,她們所成長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就是不同的啊。

同為甄嬛親妹妹,玉嬈一生幸福,玉隱卻悲劇收尾,從一開始就輸了

甄嬛傳

玉隱倒是也想眼界開闊,倒是也想志向高遠,然後她的成長經歷,註定她不會有這樣的見地。她淺薄的教育素養,撐不起她一個廣闊的視野。

這是她最開始落後於甄家姐妹的地方,即使她後來獲得身份地位榮耀,依然和甄家姐妹存在的,如鴻溝一樣的差異。又豈是,一個簡單的從玉不從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