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莫泊桑

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一生》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它是茅盾推薦中國讀者要讀的37部世界名著之一。

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衰落貴族家的17歲純真少女雅娜從修道院出來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渴望浪漫的愛情順著海風來到自己身邊,但實際進入成年人的旅途以後,她卻經歷了對愛情的失望、丈夫的背叛、父母離世以及孩子的不辭而別的一系列變故。

初次讀這本小說完全是因為它的名字和路遙的《人生》很相像,但讀完之後才發現它比《人生》的故事情節要悲慘得很多。

為女主嫁錯男人而感到惋惜;為她被丈夫的背叛而憤憤不平;為她到最後孤苦伶仃的樣子而落淚。

這篇十幾萬字的小說把女人一生所遭遇的不幸全部講述出來,讀者彷彿切身感受到雅娜生活的苦楚,也從她的身上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小說中女主雅娜悲慘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我認為她所遭遇的每個階段都會給現代女性帶來啟迪。

01:理想的愛情很豐滿,但現實是骨感的

情竇初開的年紀,雅娜從修道院回到家裡以後,她居然渴望遇到真愛。有一次當地的神甫看她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便把一位帥氣的小夥兒於連介紹給她,說來也巧,他們初次見面就對彼此產生了好感。,進而頻繁的交往。

從他們第一次見面到結婚還沒超過三個月,雅娜父母也同意這門婚事,原因是未來的女婿無父無母,可以入贅到女方家。雅娜在結婚前幻想愛情有多麼美好,但婚後才看清丈夫本來的面目。

婚後,於連自從掌管了莊園的管理權,他撕下了溫柔爾雅的面紗,露出醜惡的嘴臉,對待妻子非常的冷漠。他對金錢吝嗇,限制雅娜的花銷;對伴侶不忠,與其他女性有著越過雷區的行為;脾氣暴躁,敢對雅娜的父母大吼大叫。這樣自私的男人,雅娜對此很是失望,可木已成舟,只能麻木的接受。

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小說中理想的愛情與現實愛情發生衝動是因為阿雅在根本不了未婚夫於連的情況下與之結婚,用現代社會的說法是閃愛閃婚。

閃婚對於女人來說是一場不確定的賭局,贏了,生活會幸福;輸了,只能默默承受苦果。

婚姻可以說是女人的第二次重生,不要輕易地去邁進去,要了解透這個人再決定是否嫁給他。別什麼都不瞭解,只覺得他對自己好,會甜言蜜語哄著你,你就忘乎所以。女人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裡,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愛情是美好的,但只存在幻想之中,由於女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她們喜歡幻想美好的東西。阿雅因為被於連熾熱的愛感動了,她無法走出用愛包圍的陷阱,最後只能經歷一場悲劇的婚姻。

02:丈夫背叛婚姻,女人繼續隱忍著

小說裡女主人公雅娜與於連結婚沒多久,她父母也離開了莊園,有一天她發現身邊的使女羅莎莉懷孕了,這時候丈夫的舉動有些異常,很憤怒想把這個使女趕走,可是雅娜和羅莎莉像親姐妹一般情深,她沒忍心。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丈夫與羅莎莉在同一張床上,她接受不了,想跳崖了結年輕的生命。縱身預跳的時刻她彷彿看到自己死後父母悲痛欲絕的樣子,最後她放棄了輕生的念頭。丈夫的背叛了自己還不承認,無奈之下,他們使用計策終於讓於連現原形。

她那時候想離開於連,但神甫和父母勸慰她男人都是這樣的,讓她忍忍,可能是當時環境男尊女卑,雅娜妥協,任由丈夫在外面與別的女人有染,只是他們不再同床共枕。

有句話說的好,出來混的,早晚都得為此付出代價,於連和伯爵夫人有染被伯爵發現了,將他們推下懸崖下,粉身碎骨。

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男人背叛妻子有著不忠行為,女人知道後,不應該聽從別人的勸慰,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做主,如果忍受不了,給彼此自由,沒有必要再繼續耗在一起。雅娜是個沒有主見的女人,她如此悲慘是太相信父母的話,相信丈夫真心愛自己,可是實際卻令她萬般失望。

回到當下,有很女人依然像雅娜這樣,丈夫背叛了自己,她們害怕離婚以後給孩子帶來影響,覺得應該為了孩子委屈自己。其實她們忘記了,如果一個家庭給不了孩子溫暖的時候,那麼還不如離婚,讓孩子不再生活在經常吵架、打架的冷漠的氛圍中。

女人不要覺得原諒了背叛過自己的丈夫,這個男人會感激涕零,他們把你的包容當做無底線的縱容。一個男人犯了所有男人會犯的錯誤,這不是理由,對另一半的忠誠證明的是自己的人品,他或許沒有觸犯法律,但卻觸碰了道理底線。

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03:太過溺愛孩子,終將釀成苦果

小說裡雅娜的丈夫去世以後,她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她想讓這個孩子天天圍著自己轉,孩子需要什麼,她都一一滿足,甚至孩子討厭學習,她也想答應孩子的請求。孩子上學以後,她一天見不到就像魔怔似的。

雅娜的生活重心一直以孩子為主,但孩子被嬌慣的不成樣子,學不上了,和一個身份低微的腐女走了,而且還不能自食其力,每次寫信回來不是要錢就是要錢,直到最後她把家產變賣沒了,再沒有能力拿出一分錢時,她兒子還繼續想從她身上要錢。

雅娜到了老年的時候,身邊一個親人沒有,唯一的兒子除了會在信上說幾句好話以外,根本不回來,最後身邊只有一個懂得報恩的使女羅莎莉陪著,因為雅娜原諒了使女的過錯,畢竟都是丈夫於連的問題。

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雅娜的兒子從小衣食無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長大以後沒能適應社會,這都是她嬌慣孩子造成的,而羅莎莉的兒子從小就生活在貧窮當中,懂得感恩,對母親也孝順,所以長大以後特別的獨立。

如今社會,有很多父母依然溺愛孩子,不培養他們的自食其力的能力,等到孩子有一天不得不離開自己身邊的時候,他們是沒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有一句話說的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從小就懂得感恩,長大以後才能獨立支撐生活。

過分地溺愛孩子等於將他一點點推向深淵,孩子認為只要自己撒撒嬌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那麼到了社會上,誰還會給予他施捨呢!作為父母,從小培養孩子有意志力,讓他們懂得感恩,這樣他們不在父母雙翼的庇護下,也可以活的很好。

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莫泊桑這本《一生》把一個女人所經歷的悲慘事件栩栩如生講述出來,看他的書,彷彿不是讀故事,而是在剖析自己的人生。或許大家覺得女主是軟弱的,她要是堅強一點,不把生活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可能結局不會這麼悲慘。

雅娜太過荒涼的一生應該給現在女性帶來啟迪,不要遇到一個一見鍾情的男人就迫不及待的想嫁給對方,更不要嫁給男人以後沒有了自我,要記住一句話“一個沒有思想的人,和行屍走漏沒什麼區別。”

夫妻之間在一起,但他們也是有各自的思想,正如雅娜說的那樣:

他們畢竟是兩個人,不可能從靈魂深處完全溝通,縱使他們並肩而行,或者擁抱在一起,都不是真正的合二為一,一個人在靈魂深處,永遠是孤獨的。

作者簡介:白楊,自由撰稿人,希望我的文字可以給你帶來力量和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