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肺活量的方法有哪些?

廣州律師吳勇波


第一點:多做些擴胸運動,能夠打開胸腔,使能夠吸入肺部的空氣體積增加,從而增加肺活量。

第二點:有氧運動,就是讓氧氣充分的參與身體的運動。

第三點:慢跑在提高肺活量的同時,還能夠增強體質,改善身體狀況。

第四點:游泳,水對於胸腔的擠壓,會使自己努力的擴張自己的胸腔,從而吸入更多的氧氣來增加肺活量

第五點: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氣體吸入。呼氣時,肚皮收緊,氣體呼出。

純手工打,忘採納。


中國影視小生


終於到了我的拿手題了,2013參軍(男人總想多經歷一些)之前我的肺活量4200,退役時5900。肺活量是指鍛鍊期間最大攝氧量。



部隊的訓練大家知道的,有氧和體能訓練非常多。相當於每天都在做CrossFit,至少也算是HIIT了。新兵時期我們班的班長特別喜歡變速跑,說這樣可以快速提高跑步成績。一百米的變速跑,大家都聽過,五公里和十公里的變速跑就少見了吧?



他就這樣帶著我們在1000米的大院裡500米加速,500米慢跑這樣訓練,在那個春天我們五公里都跑出了十分半以內。同時肺活量自我感覺真的是很強大,洗臉的時候憋氣能憋到2分左右。



最後總結肺活量是怎麼提升的:

心臟變強

間歇訓練使得心臟在緩和穩定的狀態和激烈興奮的狀態之間切換。每次衝刺都把心臟逼上絕路,促使強大的泵血輸氧能力。



呼吸

三步一呼或者三步一吸的跑步呼吸模式會讓呼吸,又深,又長。關注自己的呼吸,這個節奏不能亂。短粗快速的呼吸無法讓肺部攝入足夠的氧氣,於提高肺活量無益。



最後要補充的是

其實主動的強迫自己快速恢復,也會提升肺活量。班長帶我們訓練的時候,即便500米衝刺很累,也要在下一個500米慢跑中強迫自己快速的調整呼吸,把呼吸拉長,以準備下一次衝刺。即便特別喘也要強制自己抑制激烈的呼吸。


我相信這三點會對你有用的,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點贊評論轉發,為健康打個call吧


PT哥的健身臺



減肥一一跑步就行


大家都知道,肺氣通於天,肺通人體百脈。練習肺活量,其實不一定必須刻意去定時定量的鍛鍊,這樣反而給自已造成了過多的負擔和壓力,當一個人心裡總是想著我怎麼樣才能練習好肺活量呢?長期以往,人的身心就得不到放鬆了, 人在不放鬆的情況下,自身的意識發揮不出來,人與大自然的能量就永不可能獲得更多互換的機會,肺內的濁氣得不到徹底的排出,新的氧氣吸不進來,肺泡不能長期充盈,肺氣就不足以宣發到人體的四肢百骸,健康也就無從談起了。

肺與大腸相表裡

我認為把一項鍛鍊,運動,或是工作的生活方式,自然的和呼吸相結合,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肺活量自然就提升了。比如,走路——邁開雙腿,抬左腿時,自然吸氣,步行兩、三步後,當左腳跟落地時,自然呼氣,然後換右腿。

根據自然的步伐的快慢而定,一定掌握一個原則,無論是哪個腿,抬的時候,吸氣。下落時一定腳跟先著地,伴隨呼氣要輕,要緩。當我們在家裡,抬一個重物,比如,將一個花盆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我們抓住它,提起的時候,深吸一口氣,在另一個位置放下時,自然的呼氣。保持呼吸平穩,自然,順暢。

走路時,足跟先著地,輕柔而緩和

唱歌也是一樣,儘量用腹音,不要用嗓音,腹部深呼吸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利用我們的橫膈肌,上下移動,擠壓腹腔內的氣流上行,起到按摩心肺的功能,讓肺部以下2/3部位也充分有效的鍛鍊。(人們常用的胸式呼吸多一些,一般不用腹部鍛鍊,這樣長期以往,也只是開發了肺部的上1/3而已,下2/3就永遠是閒置的、停用的,肺部積壓的毒素,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得不到清理,肺活量越來越低)。

生活中的方式很多很多,只要悟到了,就是自已的生活方式。

呼吸健身,快樂人生

最後,談一個比較有興趣感的方法,就是腹式呼吸訓練法。當你有閒暇時間的時候,找來一摞書,不要太多,三五本即可,16開本最好,要有一定的重量,先讓自已平躺於床上,把書置於腹部神闕穴上,也就是肚臍眼。然後練呼吸,呼氣的時候,書的自重會向下壓,不用擔心,呼氣畢,自然吸氣,書會慢慢抬起。

起初力度很小,因為你的腹部,腹肌還不夠強勁,隨著時間的推移,書本的起伏會不斷增大,久而久之,血脈通暢了,肺活量自然也提升了。肺活量的鍛鍊,其實就是通調人體三焦之氣的上焦部分,上下通氣,人的體魄更強健。

所以我始終認為,呼吸療法——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呼吸健身法


一、深呼吸法

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氣,使肺的下部充滿空氣。吸氣過程中,由於胸廓向上抬,橫膈膜向下,腹部會慢慢鼓起。然後再繼續吸氣,使肺的上部也充滿空氣,這時肋骨部分就會上抬,胸腔擴大,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秒鐘。最後屏住呼吸5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可以捋屏氣時間增加為10秒,甚至更多。肺部吸足氧氣後,再慢慢吐氣,肋骨和胸骨漸漸回到原來位置。停頓一、二秒鐘後,再從頭開始,反覆10分鐘。練習時間長了,能成為一種正常的呼吸方法。

二、靜呼吸法

將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有意識地想像空氣是朝前額流去的。當肺部空氣飽和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氣10秒鐘再呼出。然後按住左鼻孔重新開始。每邊各做5次。

三、睡眠呼吸法

躺在床上,兩手平放身體兩側,閉上眼睛開始做深呼吸。慢慢抬起雙臂舉過頭部,緊貼兩耳,手指觸床頭。這一過程約10秒鐘,雙臂同時還原,反覆10次。此法還可助您安然入睡。

四、運動呼吸法

在行走或是慢跑中主動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慢吸時隨著吸氣捋胸廓慢慢地拉大,呼出要快。每次鍛鍊不要少於20次,每天可若干次。


明姑娘有點二


要想提高肺活量,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影響肺活量的原因有哪些?



1,年齡:小孩和老人的肺活量較低,成年人較高。

2,性別:男性肺活量大於女性。

3,肺部疾病:比如肺結核,肺葉切除,肺不張等會影響肺部的擴展。導致肺活量降低。

4,含胸駝背:胸腔擠壓,呼吸機得不到伸展,導致吸入氣體減少,肺活量降低。

5,呼吸機力量弱柔韌性差:相關呼吸機比如胸肌,肋間肌,腹肌等肌肉。

根據什麼原因分析,年齡和性別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如果是疾病導致的一定要及時治療。可調控因素主要就是體態,呼吸肌肉力量柔韌性。

練習肺活量的方法有哪些?

有氧運動

能夠不斷的調動呼吸機運動,提升呼吸肌的功能,比如跑步,游泳,騎車等。



深呼吸法

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氣,讓腹部隆起,繼續吸氣使胸腔也擴展開,保持5秒,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再緩緩吐氣復原。憋氣的這段時間可以很好的拉伸撐開呼吸肌,增加呼吸肌柔韌性。這項練習要經常練習才有效。

睡眠呼吸法

躺在床上,兩手平放身體兩側,閉上眼睛開始做深呼吸。慢慢抬起雙臂舉過頭部,緊貼兩耳,手指觸床頭。這一過程約10秒鐘,雙臂同時還原,反覆10次。此法還可助您安然入睡。

運動呼吸法

跑步過程中可以採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式。富有節奏感的呼吸方式。

徒手力量訓練法

比如俯臥撐可以練習胸肌,卷腹練習腹肌,這些都是與呼吸相關的肌肉,要多加練習。



·姿勢糾正堅持抬頭挺胸直腰的正確姿勢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坐、站或走路,如能長期堅持挺胸抬頭直腰的姿勢,肺活量可增加半成至兩成,含胸駝背限制了氣體進入肺部。除了姿態看起來不精神外,氧氣供應減少也是導致萎靡不振的原因。



·伸展拉伸運動

多做一些擴胸伸展運動,伸懶腰運動,伸展拉伸胸肌腹肌這些呼吸肌。增加柔韌性,提高胸腔和腹腔的容積。

吹氣球練習


運動康復王帥


肺活量是體現一個人的最大運動量,也可以看出你平時是否在運動,以及身體的某些狀況。同時也反映出一個人的整體健康水平。那麼肺活量該怎麼練呢?如何提高肺活量?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肺活量怎麼練

1、深呼吸。你可以增加你的肺部的空氣量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吸收,運動或訓練中沒有一個長期的投資。訣竅是深深呼吸平穩。

2、濺水在你的臉上。在你的臉上潑水會加速的心動或放緩心臟速率。

3、嘗試冥想,或閉上眼睛。

4、選擇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的地方,用鼻緩緩吸入新鮮空氣,當吸至最大限度時,再用嘴慢慢呼氣。呼氣時,兩唇微張,嘴角後咧,舌尖抵住上下牙間的縫隙,默讀“噝”字,使氣從舌兩邊排出,待氣全部吐出後,再用鼻吸入清氣,這樣一呼一吸,連續36次。

5、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下,雙臂自然伸展,手掌向外向上,引導手臂向外上方緩慢展開(即斜上舉),此時深吸氣,慢慢吸氣,使肺部吸足氧氣,吸到不能再吸時停一兩秒鐘。手掌轉向前,手臂向前弧形落下,然後身體儘量向前下方屈曲,緩慢呼氣,儘量排盡肺裡的濁氣,呼到不能再呼時停一兩秒鐘。反覆做50次。

6、可在室外選一干燥,最好有花香的地方,練習腹式呼吸,雨天可在室內進行,但要打開窗戶。全身放鬆,取自然坐式,意守下丹田,緩慢深呼吸。吸氣時,意想大自然的清新之氣,進入下丹田,小腹部自然地緩緩鼓起。呼氣時,腹部儘量往內縮,氣要緩緩地往外呼。每次練習不少於15分鐘,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最好能保持在每次練習持續30分鐘左右。

7、雙臂伸直向前上方舉,緩慢而有力地向頭後方伸展,上體也可輕微地向後彎,儘量讓肩關節達到最大活動幅度,使肩關節有明顯的“後震”感,隨後雙臂收回到身體兩側。雙臂上舉時吸氣,雙臂收回時呼氣,反覆做30~50次。

8、雙臂伸直,手掌向下,向前平舉,保持手掌向下,緩慢而有力地分別向兩側做展胸動作,然後從兩側收回到身體兩側。雙臂上舉時吸氣,雙臂收回時呼氣,開始練習時,可反覆做50次,逐漸增加到100次。

如何提高肺活量

1、吹氣球是一個很好的增加肺活量方法。當你走路,或者在家裡做家務時,練習吹一個氣球一直到把氣球吹爆炸。練習的次數多了以後,你應該能感覺到你每次能吸入更多的空氣了。

2、嘗試數到100。只關注你數的數字和100的目標。保持注意力在數量上一直到你再也不能屏住呼吸為止,下次的時候把目標定在高於這個數字上,慢慢增加。

3、在水中運動做運動,因為在水中用水壓的存在,使得你的身體在吸入同樣的空氣時要更費力,這樣能使肺得到很好的鍛鍊。水最好要淹沒自己脖子,如果你在水中運動持續時間足夠長,並且經常這樣做,你的呼吸系統會變得更有效率,從而增加肺活量。

4、在海拔較高的工作。高海拔地區因為空氣相對稀薄,空氣含有更少的氧氣,使得你的身體要吸入更多的空氣才能滿足身體需要,這樣能使肺得到很好的鍛鍊。當然,這樣要小心不要在高海拔訓練太辛苦,不然會發生高原反應。

5、玩管樂器是鍛鍊肺活量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因為它能讓你的肺有規律的運動同時又能玩音樂。學習木管樂器或黃銅儀器如大號、小號、長號、雙簧管、單簧管、薩克斯、長笛等等。這個活動將幫助你控制呼吸和擴大你的肺活量。

6、堅持慢跑,或做游泳、踢球等耐力運動訓練。在鍛鍊時注意調節呼吸,逐步使呼吸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機能。每天堅持做一些擴胸運動,提高胸部肌肉力量,能起到擴大胸腔能力,增強呼吸深度的作用。

7、可以採用調節呼吸法,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下,慢慢吸氣4—5秒,使肺部吸足氧氣,再緩慢吐氣,練習5—8分鐘。

肺活量大的好處

1、肺活量與健康的關係。生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氧,機體只有在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正常工作。人體內部的氧供給全部靠肺的呼吸來獲得,在呼吸過程中,肺不僅要攝入氧氣,還要將體內代謝出的二氧化碳排出。可以這樣認為:肺是肌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容積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是檢測肺功能的最直觀、也是最客觀的指標。

2、肺活量檢測數值低(與正常數值相比),可說明肌體攝氧能力和排出廢氣的能力差,人體內部的氧供應就不充裕,機體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一旦機體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情況(如長時間學習、工作、劇烈運動時)就會出現氧供應的嚴重不足,從而導致諸如: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不良反映,這不僅僅只是影響了工作與學習,而且會給身體健康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損失。

肺活量的標準值是多少

優秀:男75ml/kg以上,女74~70ml/kg;良好:男69~64ml/kg,女63~57ml/kg;

及格:男56~54ml/kg,女53~44ml/kg;不及格:43ml/kg以下。

計算公式為:肺活量體重指數(ml/kg)=肺活量(ml)/體重(kg)由於肺活量的測定方法簡單,重複性較好,故是健康檢查常用的指標。測定肺活量因不限呼氣的速度,而測不出呼吸道通氣不暢的疾病,因此採用時間肺活量測定法,作為肺功能的動態指標較為理想。時間肺活量就是最大吸氣後用力作最快速度呼氣,直至呼完為止。同時分別記錄第1、2、3秒末呼出的氣量。正常人應分別呼出其肺活量的83%、96%和99%。患肺阻塞性肺部疾病者往往需要5~6秒或更多時間才能呼出全部肺活量;呼吸運動受限的許多病理狀態下,第1秒時間肺活量增加,並可提前呼完全部肺活量。

結語:關於肺活量的問題,小編就給大家講到這裡,同時小編建議大家,平常沒有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多加鍛鍊身體,增強自身的抵抗力以及肺活量,這樣對身體的健康有好處。


女王朱瓊


1,可以在家吹氣球,儘量深吸一口氣後完全吹進氣球裡,一天練五組,一組20個,吹氣球大小逐漸增大和個數增加為鍛鍊有效的指標。

2,呼吸器訓練,如下圖:根據說明調節阻力進行訓練。

3,進行間歇跑和或爬樓訓練。



陳彥光800808


除了能正確掌握標準方法以為,能提高肺活量的方法其實有很多,我總結為以下四點

1、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菸,必須經常健身

2、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比如長跑或者游泳,並且長久的堅持,讓心肺功能得到特別大的提升。

3、部分力量練習,包括胸、腰腹、肩、臂這些地方進行力量練習

4、還有平常經常可以隨時練習的方法就是:朗讀和唱歌。唱歌、朗讀可以起到擴胸作用,通過對橫膈肌的運動,將氣吸入肺部,氣息衝擊聲帶,產生的聲音經過共鳴腔體,進行綜合調節。無論是唱歌還是朗讀,呼吸量的大小、快慢節奏,都是根據曲調和文章情感需要,進行高低、大小等變化來調整呼吸,這就能讓肺氣得到調養。但這個方法必須使用適度,用科學的發聲方法鍛鍊,而不是一通亂喊,否則適得其反。





搞笑獨行俠


首先我先說說肺活量,肺活量就是一次盡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氣體的用量。所以呀有很多訓練都可以提高。

我是阿飛,熱愛健身,至此終年。

1.深呼吸法


2.靜呼吸法


將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的用左鼻孔深呼吸,有意識地想象空氣是朝前額流去,當空氣飽和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邊鼻孔按住,屏氣10秒再呼出。然後按住左鼻孔重新開始。每邊各做5次。

其他方法

1.堅持每天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

2.堅持參加適當的體力活動。


3.堅持每天做擴胸動作。

4.少抽菸,防止有害氣體傷害我們的肺部。


我是阿飛,熱愛健身,至此終年。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