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Pistol”是指连发手枪,这个响亮的外号就是恭维马拉维奇那身无法阻挡的进攻火力。你应该没有看过他的比赛,但是,你绝对要认识这名球员,马拉维奇,外号“连发手枪”,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虽然锻造,但却经典!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马拉维奇在1974年某次专访中,曾提过自己可不希望在联盟摸爬滚打10年后,在40岁就因心脏病过世,偏偏最后不幸言中。马拉维奇打了10个赛季后就早早退休,虽然仍有一些主持篮球训练营的活动,但自他离开职篮后就没有任何复出打算,只在1984年明星赛受邀参加老球皮表演赛及担任NBA首届灌篮大赛的评审。

马拉维奇是1988年1月5日在加州体育馆内与朋友斗牛时,因心脏病发去世,享年仅40岁。当年后来2月举办的NBA明星赛有其相关纪念活动,当时明星赛代表队还有各自的制服与编号,由于马拉维奇过往在新奥尔良爵士队(现犹他爵士队前身)穿的背号是7号,而当时获选明星球员的爵士前锋马龙正好与西区同队的魔术·约翰逊32号球衣撞衫,所以他改穿7号球衣来向这位英年早逝的球队前辈致敬。

如果天堂里也有篮球队的话,马拉维奇是第一个报到的50大球星,他同时也是至今以最年轻身份入选名人堂的篮球员。他好像什么都比别人早一步,我们知道姚明在休斯敦打拼的第一年就有“姚明进行曲”来让球迷加油,但马拉维奇可是在还没打职篮之前就有乡村歌手简金斯为他写了首“连发手枪之歌( The Ballads of pistol pete)",而当时他只是个在路易西安那州大还不满22岁的小伙子。

马拉维奇的造型很有趣,一头褐色乱发及松垮的长袜就是他的注册商标。他在大学时期以不可思议的得分能力红透半边天,知名度几乎直追前两年名满全美的超级中锋阿尔辛多,也就是后来的贾巴尔。 只是一般评论认定贾巴尔才是真正的篮球员,是足以改变球队体质的栋梁,而马拉维奇充其量是比较趋近一个做秀型的球星,保证精彩好看,但未必能替球队战绩带来正面冲击。无论如何,最后马拉维奇还是在1970年首轮第三顺位被鹰队选走,并签下五年190万美元的新人合约。在当时,那是前所未有的纪录。

再一次的,马拉维奇又是比同梯队球员更早获得高薪,即使在他大学毕业30余年后,绝大多数NCCA男子篮球的得分纪录也仍旧是由他的名号高悬其上。那其实根本就是望尘莫及的差距,因为当时规定新生不能打校队,而且那还是在没有三分球的年代,结果马拉维奇在大学三年总数83场的球赛中有28场得分超过50分,平均是遥不可及的44.2分

是的,你没看错,平均44.2分。

当然,在那三年马拉维奇都是雄踞全国得分榜首,路易西安那州大在他还没上场前战绩是3胜23败,到了大四那年则进步22胜10败,并获邀打入全国邀请赛,然后一路杀到总决赛才出局。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手枪”马拉维奇在NBA一共征战10个赛季,其中前4个赛季效力于老鹰,生涯场均砍下24.2分4.2个篮板5.4次助攻,5次入选全明星首发阵容,4次入选年度最佳阵容,以31.1分的数据夺得1976-77赛季联盟得分王,在1987年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马拉维奇的风格

路易西安那州大当时教练是马拉维奇的父亲,老马曾在NBA前身BAA及NBL联盟都有出赛纪录,之后转为大学教练。这对父子携手带来了全国级的注目,路易西安那州大不是强队,但的确是全美最受瞩目的球队,大家都想知道这台得分机器能只手把这支球队提升到甚么程度。

其实马拉维奇不是不会传球,只是球队那时更需要他的火力,老马教练甚至向外宣称,若要让球队赢球,他儿子要每场出手40次以上才行。那是一支为马拉维奇量身打造的球队,虽然成功地向世人展现“连发手枪”般的进攻火力,但球队战绩乏善可陈,他的评价在很早就被定型,而且像诅咒一样跟定一辈子。

大家都同意马拉维奇是个历史级的伟大射手,个人球技也几乎没有任何不能忽略的缺陷,但就是没有本事让队友变得更好,连带的也没有人会认可他是个领导者,更不会被当作是赢家或是胜利者。

遗憾的是,马拉维奇始终没有办法以行动与表现做出辩驳,他在大学篮坛虽留下无数不可能被刷新的纪录,只是路易西安那州大连角逐NCCA冠军的锦标赛都没打过。而在自身闯荡NBA的10个赛季中,马拉维奇曾四度入选年度第一队及第二队,五度被选为明星球员,个人是收集了不少荣耀,但生涯打过的球队只有两次有超过五成的胜率,而且其中还有一个赛季根本已退到板凳上当配角。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从马拉维奇的生涯纪事来说明。在1970年选秀会上选进他的鹰队,当时是战绩48胜的劲旅,他们透过交易弄来这个探花选秀权。马拉维奇在大学时代的背号是23号,在进入鹰队时因与队友哈德森相同,改穿号球衣,然后在职业生涯首季回报球队联盟第九高的23.2分,不过球队战绩却比前一年退步了12胜,当然与新人王无缘。

这就是典型马拉维奇的风格,个人表现与球队战绩总是不相干的分离。在他效力鹰队四年内,只有在1972-1973年球季战绩超过40胜。那应该是马拉维奇在亚特兰大,或者说是整个职业生涯唯一能被当作成功的赛季,他那年与犀利的射手队友哈德森取得相当成功的平衡,两人分居联盟得分榜的第四与第五名,马拉维奇甚至创下生涯新高的6次助攻成绩。但除了这一季外,他对球队的贡献就是没有办法在实战中上展现出来。

团队化合

在宾主尽不欢的情况下,马拉维奇与鹰队走到了该分手的阶段,当时新奥尔良爵士队正在进行筹组,这个爵士乐的发源地(也就是爵士队名的由来)就位于犹他大学时代闯出名号的路易西安那州,不会有人比曾在这里叱咤风云的马拉维奇更适合当作这支球队的核心

爵士队为了将他纳入麾下,几乎掏光了身家,他们送给鹰队两名球员外加两个首轮选秀权,另再附赠两个第二轮的选秀权。事实上,很少有扩张球队在首季就能有这样的大将压阵,但毕竟是从各队被列为战力外的球员中资源回收后成立的杂牌军,那年爵士队总计登录了22名球员轮流填满上场时间,他们没有任何意外的在联盟垫底。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孤掌难鸣的马拉维奇经历了生涯最糟的火力示范,谁都知道这支球队没有任何其他球员能得分,他在众家好汉肆无忌惮的包夹下以41.9%的低命中率攻下仅仅21.9分,这以连发手枪的标准来看,当然是不及格的,不过可供慰籍的是他在篮板及抢断上都创下个人新高。这从来都不是马拉维奇擅长的领域,也许他真的不是什么具备领导能耐的带头大哥,但他真的是不惜代价一心想为球队争取胜利。

爵士队的挣扎阵痛期一直没有结束,直到他们在1980年移籍到犹他州之前,这支球队每年都是打完82场常规赛后就放暑假。

马拉维奇在爵士队还在新奥尔良的这段时间,虽然两度入选年度最佳五人,但球队从来没有过胜多于败的球季,不过他好歹是队史上第一位明星球员,也是第一个穿着爵土球衣拿下联盟主要奖项的球星,他曾在197-1978年球季以平均31.3分拿下联盟得分王。

似乎就是拍板定案了,无论马拉维奇打的再认真,表现的再杰出,球队一样是战绩低迷不振。他不是没有好的队友,而且生涯平均5.4次助攻的成绩也说明他并不是个自私的球员,但有种叫做团队化合的东西,就是始终无法存在于马拉维奇与队友之中。他会一个人在无人的体育馆内反复锻炼自身已纯熟至极的动作,模拟一切会遇到的防守待遇,预测所有球赛可能的发展,但真的到了比赛时候,他总还是处在单人练习的情况,无法了解场上还有四名队友存在的需要。同队的球员也许能协助累积出漂亮的助攻数字,但就是没有办法融合成强大的团队战力。

与胜利无缘

爵士队与马拉维奇到了1979-1980年球季终于缘尽,那年爵士队离开新奥尔良西去犹他州的盐湖城,由于不再需要与路易西安那州地方父老搏感情,而队上单打艺术家丹特利又足以担负得分重责,爵士队就将当时伤痛缠身的马拉维奇无条件释出。曾贵为球队广告牌的球星遭遇如此待遇是在令人唏嘘。

直到马拉维奇在1984年访问中国台湾时,访谈中还是不难察觉他对当时老东家的无情感到愤恨不平。说起来,那年也是个相当特别的球季,他们当年阵中除了马拉维奇与丹特利外,还有生涯得分超过两万分的金恩 。这三名球员都分别在自身职篮生涯里拿过联盟得分王,但最后球队战绩是不忍卒睹的24胜。

到这里还不是马拉维奇职篮生涯的终点,他之后以自由球员身份与凯尔特人队签约,当时绿衫军队在超级菜鸟大鸟伯德领军下正从谷底翻身,冀望马拉维奇的经验能为这支团队导向的球队带来一些冲击,不过他仅仅在26场出赛中交出平均11.5分的平凡表现。比较有意义的是,马拉维奇在这季终于打到了东区决赛,虽然个人表现已对战局无法造成重大影响,不过至少还证实“连发手枪”还是有资格升格成远射程的来复枪。马拉维奇在这个NBA首度启用三分球的球季中,三分球表现是投15中10,堪称重质不重量的优质表现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打完这季后,马拉维奇就宣布退休,虽然知道在波士顿是很有机会拿下冠军的,但骄傲的马拉维奇显然没有搭顺风车的打算。讽刺的是,绿衫军就在这年之后拿下睽违多年的冠军,马拉维奇就是与胜利没什么缘分。

这位保有大学篮坛最传奇进攻数字的球星,在NBA只打了10季就郁郁不得志高挂球鞋。终其一生,他都在与评论对抗,因为球队瘦弱的战绩让他最多被认定为是绝佳的表演者,当众家奚落意其球技华而不实时,他还真的找不出足以回击的子弹,名教头帕特莱利就曾不客气地评价马拉维奇是有史以来最被高估的巨星。

公平吗?一点也不,要扮演马拉维奇这个角色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走在时代前端

当时身为史上最高薪又顶有无数记录的大学球星,要闯荡职业篮坛,不难想像来自各方的压力;队友会想知道这家伙何德何能吃下球队薪资及瓜分上场时间:老板会想了解花了大钱的投资报酬率;对手也会有兴趣凭什么这只菜鸟一进联盟就抢尽锋头;媒体更是热衷来计算他每得1分及抓下1个篮板可以拿多少钱。

当年鹰队友哈德森是这样说的:任何人在马拉维奇的位置都不会做得更好。光以天赋来说,哈德森就认为马拉维奇是无与伦比的,但他还是愿意花这么多心力在基本动作的苦练上来精进自身球技,他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球员。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事实上,老马从小就对马拉维奇进行魔鬼式的训练,这样的努力不是没有回报的,扎根在坚实的基本动作上最后绽放出让人无法想像的花俏动作,马拉维奇有种浑然天成的球感与挥洒不尽的进攻灵感,即使在全速带球推进的过程中,他靠着自身娴熟的控球技巧随时可以把球给到任何地方,包括篮框或是具有更好机会的队友。只可惜同队的球员跟马拉维奇并不是在同一次元打球,只能被动地被卷入他的攻势中而无法有相辅相成的发挥。

在场上,马拉维奇就是一把随时上膛的连发手枪,不间断的维持在攻击篮框模式下持续开火,而且他个人对传球技能很有领惬,从不勉强刻意去做出什么动作,就是意之所致,水到渠成。马拉维奇是用脑袋在掌握球赛进行,简直可以蒙着眼睛打球,他就是知道该把球送去哪里,看他毫不犹豫而恰到好处的分球,配合行云流水的步伐、灵巧果决的判断、再加上熟练敏捷的控球技巧,马拉维奇活脱就像白皮肤的哈林篮球队员,但他打的可是没有靶子队配合套招演出的强度比赛,在这种真枪实弹的搏斗中,其流畅华丽且不按牌理出牌的出手方式,着实能吸引球迷目光。

队友们经常会赞叹马拉维奇的创意,那些从来没在练球中看过的动作,总是能在比赛中毫不迟疑的表现出来。在那个电视转播还不强调立即精彩回放的年代,观众必须全神贯注去注意马拉维奇的一举一动,不然连错失什么样的精彩都不清楚。不过马拉维奇自己倒是不置可否,因为这些动作他在自己的脑海中不知已经演练过多少次,常见他将球随手抛出,其实心中早有盘算,他也许是在发明某种令人眼花撩乱的花招,或是更加赏心悦目的表演。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无疑的,这位比其他同仁更早看到未来的球星,是走在时代前端的,几乎近代所有具秀味的球星都自承深受马拉维奇篮球思维的影响,诸如魔术师·约翰逊及花招百出的托马斯都无异议地推崇马拉维奇枪无与伦比的原创性;而纳什与科比-布莱恩特 更是从不讳言自己从马拉维奇的动作里寻求如何的启发与模仿。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


马拉维奇虽然过世得早,但个人荣耀并没有在1996年入选50大球星后就画上休止符。2003年从夏洛特搬到新奥尔良的黄蜂队,在主场的第一场比赛,对手正好是23年前离开了新奥尔良的爵士队。在开赛前,黄蜂队重新退役了属于马拉维奇的7号球衣。这是黄蜂队退役的第二件球衣,第一件是在2000年暑假因车祸过世的菲尔斯。像这样辞世多年后仍不时有为他量身订做纪念活动的球星实在不多见,毕竟一个没有被表扬主角致词的仪式实在是很单调。

我相信这绝对是对马拉维奇篮球成就的最大肯定,不然总有人能解释何以所有跟新奥尔良沾上边的相关篮球活动,包括过去存在及现在运行中的职业球队,加上路易西安那州大,甚至连超级巨蛋体育馆在内,他们全部都有志一同的退休了马拉维奇的球衣呢?

连发手枪”马拉维奇,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篮球传奇。虽然短暂,但却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