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多大了還喝奶粉,真不嫌貴”,是啊

1

有一天我去給蓁寶買奶粉,碰到一位熟人阿姨。

聽到我買奶粉,她很驚訝地嘟嚷道:“孩子都多大了還喝奶粉,真不嫌貴啊。”

我假裝沒聽到,對她笑了笑,走了。

說起來,我家倆孩子,喝奶粉都算少的。

以蓁寶為例,她剛生下來喝了幾天奶粉,後來出了月子鬧黃疸,喝了三天奶粉,其作時間都是母乳餵養,直到斷奶。

斷奶以後,看她吃飯、喝牛奶都問題不大,我也就沒想著專門給她買奶粉。

也是因為姐姐凌寶之前對奶粉不感冒,一直不喜歡喝,我也就沒想著讓蓁寶再試試。

“孩子都多大了還喝奶粉,真不嫌貴”,是啊

直到去年夏天,她突然積食了,什麼飯菜也不吃,只喝水,喝酸奶。我帶她去買酸奶,店長大姐好心地給我推薦了一個牌子的奶粉。

那是我們本地的一款奶粉,老字號了,不算貴。大姐說,如果孩子不喝,你們大人喝了,也不浪費。

我帶著試試看的心情買了一袋回去。沒想到,蓁寶還挺喜歡喝那奶粉。

我很安慰,也懊惱怎麼沒想過給孩子準備著奶粉呢。以後,家裡就常備著奶粉了,蓁寶時不時地也喝點。

後來換了別的牌子的奶粉,她也很喜歡喝。

凌寶小時候,我聽到朋友給孩子買奶粉,還有點吃驚,覺得孩子大一些了,怎麼還喝奶粉呢?

後來我想自己真是愚蠢,給孩子喝奶粉補充營養怎麼了?現在奶粉的種類這麼多,且不說孩子的奶粉,有一段、二段、三段的,孩子大了有兒童奶粉,青少年、成年人、孕婦、老年人都有相應的奶粉,喝奶粉不是很正常的嗎?

孩子願意喝,家裡有能力,那就喝唄,別人說什麼,管他呢!

前幾天,我因為這件事寫了一個微頭條,沒想到,引發了一大波網友討論。

大部分網友都認為,孩子喝奶粉,真不是什麼事。大家都認為,孩子喝奶粉可以補充營養,家裡有條件,孩子也愛喝,那就喝,沒問題。

評論區裡,不只是寶媽們在評論,不少成年人也來評論,說他們也在喝奶粉,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看到大家這樣說,我心裡更有底了。

“孩子都多大了還喝奶粉,真不嫌貴”,是啊

2

自從有了孩子後,我身邊就不缺少一些既熱心又愛指導人的大媽、大爺(主要是大媽)。

他們總是以過來人的名義、以我生過孩子帶過孩子有經驗來給我上課,或者各種提意見。

比如,凌寶幾個月時我抱著她出去玩,樓下大媽會說,怎麼不給孩子穿襪子呢?小心著涼啊!

呃,大夏天的,我覺得不穿襪子也可以呀。反正那個夏天,半歲多的凌寶一直是光著腳,也沒什麼不舒服。

比如,蓁寶一歲多時頭髮特別黃,有一位大媽見我一次唸叨一次,多給孩子理幾次發吧,不行就剃剃頭,頭髮就會變黑了。

其實剃頭髮這事,我真的做了,而且經常剃,可是妞的頭髮就是黃。現在蓁寶四歲多了,頭髮還是黃。

頭髮黃怎麼了,貌似也沒有什麼影響吧。

類似的指導還有很多,紙尿褲要不要穿,穿多久;要不要補鈣,補哪種好……

一開始,我礙於面子,總是很客氣地跟大媽們探討,或者真誠地謝謝她們。

然後,我還會想一下,她們說的這些,我需要嗎?可以借鑑嗎?別說,有的意見我真的在孩子們身上實驗過。

但是,養孩子這件事,有時候經驗是不能照搬照抄的。

後來,被指導得多了,我也有點煩。而且我發現,有些人並不是出於好心來提醒我,而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罷了。

後來,再有大媽給我提意見,我也就不那麼太認真了,表面上跟她們嘻嘻哈哈幾句,就過去了。

“孩子都多大了還喝奶粉,真不嫌貴”,是啊


我朋友芳跟我有同樣的感慨。

芳生了二寶後,有一陣喜歡帶著孩子去小區的小花園玩,不巧的是,她遇到了一位“好為人師”的大姐。

那位大姐大概四十多歲,也是位二寶媽。每次見了芳,總會熱心地指點她一下。

芳用揹帶揹著孩子,大姐認為孩子在揹帶裡很不舒服,肢體得不到舒展,應該把孩子抱出來;

芳用小車推著孩子玩,大姐認為小車沒有遮陽功能,二手車也不能太湊和,該給孩子買新的就買新的,別捨不得錢……

芳說幾次之後她都怕見那位大姐了,就怕她時常的指點,後來,她見了那大姐都繞著走。

都是熱心的好鄰居,我和芳苦笑。

“孩子都多大了還喝奶粉,真不嫌貴”,是啊


3

當一個孩子來到這世上,他的父母就多了一項甜蜜的任務。

這項任務,堪比升級打怪。因為父母們要面對的,是鮮活靈動的孩子,從小嬰兒到孩童,再到少年、青年、成年,有方方面面的問題要面對,大小不一,兼具簡單和困難模式。

可以說,養孩子,堪比萬里長征,漫長而又艱辛。

所以,父母們要學習,這是必要的。無論是買一些經典育兒書來學習,還是跟有經驗的人學習,都是有必要的。

但育兒這件事,外人的經驗真不能直接拿來用在自己家孩子身上。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所以,育兒這件事,我們可以學習、借鑑別人的經驗,但也需要甄別,只想著複製、粘貼是不行的。

當然,有些大媽太誨人不倦,太想把自己的經驗四處推廣,我們也別太慣著,該說就說,該拒絕就拒絕,沒什麼大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