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图文丨赵泽伦

我是一个人去的丽江,独行,独处。

动车进入丽江地界已是晚上,窗外早蒙以夜色,醒来,像是一头扎进了黑雾之中。飞驰前行,与之俱携的是一闪即过的灯亮泛黄和星点余光。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天气没有想象中的暖和,比起广州,身上的衣服显得紧张。晚上九点才步入丽江古城,在客栈住下,裹起外套便钻了出来。风带三分寒意,料峭夜袭,把对丽江的温和印象冲了个趔趄。“吭哧,吭哧”,皮鞋在石板上踩踏出高低起伏的节奏,和着稀疏的晚拂,慢慢也熟稔起来了。光影斑驳,古韵丛生,小桥流水,鲜花烂漫,转悠着,石板指路,顾盼着,小巷通幽,热闹与宁静扎堆,各自俏语伴捶。剥去冷淡,内心升腾,满大街的形影流散,原来我们都是游子相期,待青灯掌起,笼上一层泛着毛边的温和,夜光旖旎,又何所谓彼此。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第二天赶早就起来了,准备上雪山。驻足古城边际,随性一瞥却惊呆了脚步,一面临巷古屋,晨启清明,灰瓦沉色,一大截身子懒在荫凉中,二楼的玻璃像是抹平的方镜,映照通灵;一面白墙弓身后推,蜿蜒开外,背靠那一丛丛绿树红花,争向古城抹彩。抛向远视,雪山之巍峨恰浓缩在巷子尽头顶上,映白天际,寒却古城,清凉了人间。不染一丝的干净,通达着内心的触点,且留待回忆浮光重现。

从雪山归来,再入古城,是透亮爽心的节奏。

是古城便生古韵,这古韵大抵由那古色古香的巷子、石板和客栈所聚拢。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古城大,故能容措下各色的精致。街道巷子横生妙趣,带着高低起伏的脾气,比起乌镇,更添活泼的率性。街道总体显宽,两边屋檐前垂,拆开的门板让铺子一览无余,二楼装着古式玻璃窗,萦人以思绪,楼上云阿谁?也有一边是热闹的进进出出,另一边低几个台阶,连接着古井、溪流,或是搭一木桥,提溜一下便窜到对岸,换了境界。街道两边兴隆着,盛以商铺,茶叶铺,民族服饰铺,银饰铺,小吃店,手鼓店等,争相热闹。

茶叶铺,大厅摆开一摊,茶饼摞起老高,里头设一茶盘,茶座。来者都是客,无论是真懂茶还是看新鲜,可先到里头品上一品,甘冽爽口。闲的时候老板自会与你絮叨,天南海北,买不买茶似乎要待歇下来再说。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民族服饰铺,点缀在街巷的四处,彩布耀眼,各色夺鲜。女人们对这样的店铺是热情的很,图个新鲜,照个镜子,套上衣服还得挑个帽子,搭个围巾又想换身衣裳。天性的绽放并没有埋没她们的理性,往往是看得多,哄在一起评头论足的快活,果当了真买的,所见是绝少。

银饰铺,我喜欢看那老师傅坐在木凳上敲敲打打。工匠上了年岁,一丛碎剪的发丝着染些霜白,但每个佝偻的身影又何曾不都是翩翩少年?门口置有加热的炉灶,挂着老花镜,一板一眼,一轻一重,那“叮哐,叮哐“的细嗦声彷佛是古城的韵脚,从那千年隧道中摆渡而来,晃悠着时光之橹,把古城敲进了岁月长河。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小吃店,烟火炊生,“哔哔啵啵“的声音增补了几分闹腾。一个小铺,几方小桌,三五个游客围着,聚合着一股子期待。我吃过街边的包浆豆腐,外焦里嫩,皮点红粉,热乎黏心,但吃急了,常有豆腐掰拉洒到地上的隐患。当然在古城,不吃上点现烤的花饼是要落寞的,但一个人捧着那玫瑰花饼,既无人可赠,又无言可搭,嚼着馅儿闷生无端的寂寞和思绪。

手鼓店,闻声而寻见。铺子门户并不宽大,里面堆满了手拍鼓,但真正定住我的是那老板。女生,二十来岁,清秀的脸庞上滑落着刘海少许,双腿夹鼓,半迷着眼,配合双手拍打的节奏,是那脆婉的歌声,一丝一丝吐出,民谣和风。隔了门槛,她没有关注路边行人,更何况我,有点微醺而入神。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连接着街道的自是那迷情的巷子,曾见一文《迷失在丽江的街巷》,质朴告白,这巷子倒成了通有的情人。比起街道的热闹,转入巷子,一下误闯了宁静,与”惊起一番鸥鹭“不同,这算是吹皱了一滩沉寂。窄窄的平行,夹逼着青砖隔出了一团柔性,在巷子里可独步于斯,纵容心情,可鹿鸣,亦可雀跃。若有人来,打个照面也是欢喜的,人生便是初见,流落一厢缘分,载满人间。来丽江的情侣不少,相依互偎,窃窃私语,笑面桃花,走过,荡漾出层层清波,撞击孤寂的墙,回旋阵阵羞动的涡流。而我,和巷子,一起沉默,看,足迹渐多。

巷子有曲有直。直通的巷子清爽利落,步入其里,是穿门串户的快意,感觉回到孩时,发小伙伴正藏匿前头,等着唬人作弄;扭扭曲曲的巷子却生出许多情愫,看不到尽头,是盼望着,是期待着,一排排青砖随着余光黯淡,而前方总似蒙上了薄纱。弯曲的巷子适合恋人漫步,牵着彼此去接受幽静中的惊喜。我一直认为戴望舒的《雨巷》应该是有曲度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装扮着巷子的委婉惆怅,而巷子承载了她优柔的气韵。我来的时候,丽江并没有雨意,倘是细雨着意,青石带滑,百花湿身,这古城绝是醉却雾柳万千,泼墨一纸江南。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诚然,巷子都带着温和的诗意,而我最钟情的还是万古楼往四方街去那段顺着坡斜下的巷子。黄昏赶着夕阳,略过背后玉龙雪山的苍茫,挂灯初芒,偶有的盆栽依墙往上,整个儿街温情而暖。石墙上图画着纳西族的文字,舞动如生,象形逼真,充溢而张扬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动能。这个巷子是边下坡边转弯的,扭着腰,横卧在山岗,曼妙的很。静谧是这里的气质,慢慢端详,有不少惹人喜爱的遇见。有些门框上朱红色的刷漆早已零碎,露出灰白的木质,靠墙归整的门板透过深凹的木纹向外张望着,反显得怀情有味;有的白墙,上了年纪,透以并不均匀的黛青,冲刷出黑白胶卷的光感,模糊了时代边界;有的二楼栏杆纯是木头拼接,那颜色是土得掉渣的回味,再配以“浪费一生”的牌匾,心头倒稳沉了。另一有趣所见,巷子边仍外申着其他野巷,拾阶而上,青藤已爬满木窗,在石墙上为乱,屋檐下点以灯光,那一盏小小的微黄,是旷野外豆大萤火的玩伴。有三块门板堆靠石墙,冲着前方,透空仰望,一块画布被挣力扯开,借以纯净的天空做底色,两棵枯树呜呜渣渣参差其上,顺着树干是无尽的枝丫铺张,瞅着久了就像那羽翼生长,乘着良辰,怕是要随风度远方。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在巷子里,一个人,走着,是会起念想的。巷子曲径通达内心,深处的温情会在一瞬间迸发于瞧不见的幽静,撑开手掌,指缝流沙,大抵会拈起曾经青涩的初恋,已成沧桑,抑或是呡一口暗思的苦酒,愈醇风霜,思念的痉挛最后报以恬淡的忧伤。浅浅的笑,是自己的立场,这辈子或许没有谁就认定了情长,只是一起走着,习惯了,便没有了左顾右盼的迷茫,踏出的脚步终究筑成人生的长廊。

撑起古城,网住街巷的就是那一块块铺在地上的青石板。石板并不平整,小的坑坑洼洼不少,很光溜,也不知沉睡了多少年。漫步其上,和着闲情雅致,有种说不出的惬意。满眼的幽青,并着那耷拉在溪流上的石桥,倒想起《楞严经》中阿难的苦情,“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凄美的承诺,现在只剩下现实与梦幻分割,不知那姑娘是否动心,曾来,走过?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丽江的客栈很是出名,就在街边,一块牌匾,一户人家,走进去是自家的景致。有的在街下溪流边,走一段路,在石墙侧面,或以木桥相连,全是绣花藏针的买卖,发现即惊喜;有的垒在斜坡半边,引出一条石头路,接通门户,闪亮招牌;大部分开门即街坊,也许不待进门,满眼的风物已然矜持其中,修竹扶墙,摇曳于灰瓦之上,挂花成锦,流溢于一室之间,吊篮寻趣,小山成秀,木梯拾阶而上,一脚下去,整个阁楼都带有震感,恍似错了时光,在汴京迷乱。诚然,经济冠以文化的名义,便有了情调,这客栈是今人所建,而这底蕴怕是千年沉降。古城中很多客栈顺带可以观景,推窗而晏,团坐藤饼之上,淡茶嗅香,近则嘻闹之声下闻,过往即倩影,装饰遐想之断章;远则雪山之清正纯,洗尽浮尘,物与我而相忘。呵!要住在那半坡上,开窗即入心,这一城的热闹与停歇就整个的收揽了。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水在古城随处可见,张耳即闻。街道连着溪流,石砖为墙,底以自然青泥。但古城的溪流秉着两种性子,一种静悄悄,平缓而行,怕是搅了游人的清梦,舍不得放一丁点的响动;一种则是哗啦啦的闹腾,扯着嗓子吆喝一般,像春暖破冰那样炸裂,把整个古城都给哄抬起来了。在溪边还有一怡情的设计——古井,并不大,也不深,半月成形,筑石而方,汩汩而出的清泉,喷涌着自然的灵动,偏僻所在,纯纯一细腻绽放的绝世美人。

一座城非得有个牵挂才有意义的话,在丽江,那就以自己的名字幻取记忆,撑一根长蒿,击水落时溅花起。

迈过四方街的热闹,衔接酒吧街,听歌声与青春狂狼。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酒吧街的魅力全释放在晚上。嫩柳垂溪,鲜花簇岸,溪流把街道劈开分两边,被霓虹灯染得粉嫩异常,顺着溪流,唯有那份活力与躁动无处安放。我是不进酒吧的,坐在石凳上,顾盼左右,静候流动,下有溪水送落叶,不失一切风光。如幻的境地,若论灵魂,在这是十足的湮没了。灯红酒绿之下,到底光照了谁的生命?往里瞧,看不清晰,但酒吧“樱花屋金”舞台上坐着三个鼓手很醒目,两红一白,全是一袭长裙。这大红大白,想是以世间的至纯之色来烘托那份热烈。红衣者,带着几分婴儿肥,通体丰腴,她那高翘的鼻梁,十足的勾起了颜值,另一个则背向反面,唯有背影成怜;白衣者,显廋,几点倦容在脸上,迷失了鼓点。我是认真在看的,本是艺术的呈现,但像是只剩点技术在鼓捣。鼓手,应有灵魂,无论是心事把鼓声压扁,还是心情膨胀气压,旋律中当有表达。我们不能过多的苛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职业的第一定位仍在谋生,或是时间消磨了激情,生计抉择了态度,甚至更愿意相信我并不懂她们,不懂音乐。计较多了,世界哪还有混沌的模样,在这,就请,暂时,抽离灵魂吧。逆流而上,全是今晚的欢畅,里面的顾客是热烈的,或好友成双,啜一口闲情雅谈;或狂放激情,跻身蹦台跟随节奏,双手多姿,摇身颤抖;或独饮窗边,张望流连。门口的小哥,不时跟着哼唱,很深情,像是要把白天遗忘。一夜的热闹算是古城的心脏,隔门冷望,窗外装饰着各色的鲜花,随着屋里打出的灯光变色,纸醉金迷,亦已上瘾,低头右摆,至清的溪流,兀自向前赶着奔波,这满大街的歌声与惆怅不知听进多少,涤荡了几许。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在丽江,也有爬山的经历,那就是上文昌宫。我是下午就着暖阳上去的。在那宫门前有一大平地,足以观全城。圆弧形的平台,中心直立着一参天古柏,五百多岁。斜插着身子,只手触天,顺延而上,树干顶起的那片瓦蓝是童心般的动人,凝视着,真想把思念织进那瓦蓝深处,从此相知。坐在树下的石板上,背依文昌宫的光影,放不过古城的点滴,风华日月,替古柏守望这里,吸收城下的喧嚣与静谧,参悟过往,在风声中永期。

夜,悄悄的来,带着黄色粉末撒向古城,从窗户里奔出,在街巷中汇集,古城像那镂空的雕塑,架在柴火上,处处透漏出火苗。该是美的享受,站在高处望,阑珊处待光,引燃空气,光亮处等风,吹散这淡黄,丽江惦着步子入怀了。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过了今夜就将今夜忘掉”。那又何其难哉,时间可以剥夺一切,但梦应该是囚禁不了,劫掠不了的。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脚步声轻,路过一对老年夫妇,牵着手,很是温馨。这或许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气质,光照下的安详,跺着碎步,与丽江相融,携岁月相仿。清风慕情,紧跟着老人吹下坡去,而他们散发的真情是对人性,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和解,这一阵风估计是永远体会不来的。

披以宁静,我们都行走在夜里,时间被拨得很慢很慢,而我的丽江时光已被打散,记忆分离在古城的角角落落,需要时间的反刍,才能拾掇起一条一条的彩线,编织出那一年,知己红颜。

散文丨赵泽伦:我一个人走了趟丽江

来之前,大伙都说一个人去丽江没多大意思,要和恋人同路,而我倒觉得与丽江独处,岂不更胜却执手相望,一晌贪欢。人的心里要是都装着别人的眼光,便出卖了生活。不必执着于纷繁对错,人生本就是用来体验感悟。何蹉跎!背起行囊便把心之舵。走时,一缕思绪作响:

清晨,我撒下渔网

不待夕阳

便网起时光

漏下的

随生活的空想

一半丽江一半梦,阑珊夜意,晓风无力待春起,淡月向西,她,就在那里。我是个慢热的人,别人久了,或许会腻,而我,才刚刚着迷。

⬇⬇⬇美文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