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今天说的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前六个女子。介绍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写在了一首判词中。)



<strong>一、林黛玉和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① 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出现在了同一首判词中,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点,因为除了黛钗之外再没有别人被作者这样安排了,或许在作者心里,这两个女孩子地位同等重要,根本无法排出顺序。

②玉带林反过来读就是林黛玉。金簪指的就是宝钗,雪的谐音是薛。

③这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停机德,一个是咏絮才。

停机德指的是乐羊的妻子,因为乐羊读书没有恒心,半途而废,所以其妻子失望的割断了自己织的布,还停了织布机,乐羊深知妻子是为了自己的功名,所以从此以后发奋读书。

咏絮才说得是东晋谢家的才女谢道韫,有一天谢安问子侄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可是谢道韫说出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被称具有咏絮之才。

④薛宝钗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时代大家族当家女主人的最佳人选,她会督促贾宝玉好好读书,劝他上进,考取功名。所以用停机德来暗指薛宝钗。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小戏骨红楼梦薛宝钗


⑤林黛玉就是拥有自己独特人格的才女,出口成诗,后来大观园的孩子们结诗社,林黛玉的诗总是数一数二的。所以用咏絮才夸赞并且怜惜林黛玉。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小戏骨《红楼梦》林黛玉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作者苏莓手写



<strong>二、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元春嫁到皇宫,身为贵妃,地位尊贵,却不能和家人团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宫内的明争暗斗,“二十年来辨是非”,可以看出元春二十岁左右就死了,在她生前,贾家和她一荣俱荣,就像石榴花一样火红耀眼,光彩夺目,可是在她死后,贾家也随之没落。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小戏骨《红楼梦》贾元春


后来的迎春,探春,惜春这三个春也再也没有谁能超过姐姐的风头。

“虎兔相逢大梦归”,有学者考证是说元春是在虎兔交接的那年中间去世的,尚无定论。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作者苏莓手写



<strong>三、贾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她最后的结局是远嫁到了藩国做王妃,其实对于她这个庶出的身份和面对贾家的腐朽,远嫁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 归宿。

“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的才气和领导能力也都说得上是拔尖儿的,如果说凤姐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那么探春还比她多了善良慈悲和文化素养,只是没投胎到正室的肚子里,才会一直被她的生母拖累。

旧社会对于嫡庶尊卑分的是很明晰的,像赵姨娘(探春的生母)这种只会呼天抢地的内宅女人,不仅给不了探春高贵的身份,还会给自己的女儿带来嘲讽和无助。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中间是贾探春


年节之时或许探春也会望着家乡的方向拭泪,但是对于她来说真的是个好的结局了。整个贾家也就探春还真心为家族的未来考虑,但也只是“生于末世运偏消”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strong>四、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是四大家族的史家的一个女子。

出生之后父母双亡,贾母很疼爱她就接她来贾府住,生性大大咧咧,不像一个女孩子。

后来嫁得很好,丈夫才貌双全,可是英年早逝,也就只剩下湘云这个断肠人对着夕阳西下哀叹命运造化弄人。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strong>五、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她是一个清高的女孩子,因为被抄家之后无家可归,被贾家收留在自家寺庙中做了尼姑,有一次刘姥姥到庙里喝茶,用过的杯子她就要让人扔掉,被宝玉拦下,说不如就送给刘姥姥。

后来的下场也不好,被匪徒掳走。所以说可怜你是金玉之质,最终也是陷入污泥之中。

作者似乎也并不是很赞同妙玉这种看不破悟不透的态度,“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就是说你想要洁净无瑕,又何曾真的能做到纤尘不染,整日把参禅的四大皆空放在嘴边,又到底能不能真的做到呢?如果真的可以做到,又怎么会在乎谁用过这个杯子?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命运为什么体现在判词中?

可以先看前三期回顾,下期再会朋友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