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學校三個教師、兩個學生,每個教師工資六七千,你怎麼看?

雪城依戀


記得前年看過一個新聞,關於日本的。一個日本女孩子家在農村,每天都要做地鐵,還是火車還是軌道火車去上學,而這個火車呢?嗯,是準備停掉的,為了這個女孩兒,能夠上來嗯,小學畢業,這個火車專門每天為這個女孩服務,想想我們中國農村孩子越來越少,但也沒少到,只剩一個,既然會想到合併學校讓孩子大老遠集中到一個地方去上學,想想這些小孩才幾歲,每天不能睡到自然醒,還沒來及吃飯,就爬起來了,冬天那麼冷,而且現在路況交通也不好,我感覺中國應該向日本學習怎麼方便孩子怎麼來!


依然天然


這是農村學校十分普遍又令人十分頭疼的現象,這些年來,如果說我們有失誤的話,肯怕這就是其中之一!

實不相瞞,我就是這樣學校的老師,目前我帶著五個六年級的學生,被戲稱為“博導”!我們學校並不十分偏僻,離縣城不足十公里,交通談不上十分便利,但也決不閉塞。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在七八十年代鼎盛時期六百多人的中心小學,現己“妻離子散",目前全校只有二十七個學生,十一個老師!

我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屆大學畢業生,按說也是半個文化人,本來在縣城的一所重點高中教英語,八十年代中期,懷著振興鄉村教育的熱情,當然也是為了照應多病的母親,主動申請到本鄉支教。那時,沒有舉家進城的意識,如果是現在,把母親接過來不就得了!

誰知,事與願違,無論我怎樣努力,我的學生們紛紛離我而去,最近垮掉的是鎮中學,我退守小學,小學也行吧,畢竟每班還有三十來人,足以調起上課的激情!還正快退休了,就這麼湊合吧。

很快便“湊合"不下去了,儘管我走村串戶,挨家挨戶地勸說,我的學生們還是一個個的隨著父母進了城!

作為老師,講臺下沒了學生,這是多大的恥辱!我在悲憤中掙扎!更因沒有為教育事業盡力而羞恥!我該怎麼辦?





老呂教育


我是一名退休教師,我也教過書,我剛參加工作時,一個人教小學五個年級,近三十名學生。那時農村小學教學條件十分艱苦,校舍十分簡陋,一個教室放不下,佔用兩個教室,教了這個教室的學生再教那個教室的學生,晚上還要在煤油燈下批改作業,一天下來累的筋疲力盡。工資待遇一個月村裡給記三十個工分,國家給每月補助五元錢。但是,從來不敢發半點勞騷,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被上綱上線,什麼時候工作都是小心翼翼,兢兢業業,生怕惹上是非。

如今,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作為一個老教育工作者,打心眼兒裡感謝黨的好政策。我對於教師的待遇沒有異議,但是,對於學校學生少教師多的局面十分堪憂,這種現象絕對不正常,上級部門不知是否瞭解?


好人好報hrhb0982


有些地方學校三個教師、兩個學生,每個教師工資六七千,你怎麼看?

題主,你的問題裡面主要有兩個質疑點:

一、”每個教師工資六七千“是不是太多了,合理嗎?

正式在編教師的工資是按國家標準發的,不是你覺得多了,就少發一些,你覺得少了,就多給一點。教師的工資是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教齡津貼、地方補貼、鄉村教師補貼等組成。

1.崗位工資:崗位工資是和該教師的專業技術職稱關聯的,如果這個教師是中級職稱的一級教師(以前稱高級教師),而且在聘任八級的崗位上,那麼他的工資就可以超過大多數在職沒有達到這個崗位教師的工資水平二三千元。(可以參與下圖)

2.薪級工資:實際就是按工齡計算的工資。在邊遠落後地區,一般很少年輕教師願意前去任教,大多一些中老年的工齡較長的教師。這些教師工作年限長,薪級工資也比較高。

3.績效工資:本應該由當地教育部門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的教師補貼,但多因地方財政困難,反倒從教師基本工資里扣除30%再分回給教師,教師不一定能拿回這30%。

4.鄉村教師補貼少量。至於第十三個月獎勵工資,已然成了一種過去的傳說。

因此,只要這些教師專業技術職稱不會太低,加上教齡、鄉村補貼等,六七千元是可以達到的。儘管如此,像這樣的老邊窮地區,人煙稀少,一片荒蕪,也很難留得住教師了。

二、“兩個學生”配備“三個老師”的現象,合理嗎?

“兩個學生”配備“三個老師”這種比例的配備應該是沒有的。

以下是我去年寒假時參觀的一個老區邊遠山區鄉村的一個教學點。教學點有5個學生,分讀一二年級,只有一個50歲左右的教師任教。教學點所處的村落大多數農民都外出務工,家裡的田地有的丟荒了,有的流轉出去了。有很多人都在鄉鎮或縣城裡面買了房子,舉家搬離了。村子裡只剩下幾戶人常住,平時都是老人和小孩子。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要到鎮裡的學校去讀書,在學校吃午飯,晚上接回來。

這麼少的人口,寥寥幾個學生,但國家沒有丟下他們不管,也修建了教學樓,購置了教學設施,投放了教師,這體現了一種責任、一種良心。這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一個也不能少》。


師雲風馬牛


我剛參加工作就在一個大山的獨立村子教書,一個人教十七個學生,一至四年級語數體政音樂美術全包乾。當時還很開心,工資六元一個月,還記點工分。工作半年收入就買了一臺收音機。現在那個村子拆了所有人搬家了。從那裡培養出來了一位北斗的設計師。我回想那些日子還是很高興。雖然苦,一下雨就得抱著被子去隊長家躲雨。但那裡的學生勤奮給我帶來了工作的動力。如今三個教師教兩個學生的在農村是不可能的,在大學有可能,前蘇聯培養頂尖科學家就是這種模式,幾個科學家培養一個更年輕的科學家,用堆沙原理培養人才。你這樣提出問題不知何意?


數學老師41


我下鄉時當過民辦教師,全校四名老師,六十來個學生。五個年級。一個教室兩個年級,我給二年級學生講數學後又給五年級學生講語文。音樂課只能教唱熟歌,無人識譜。體育課也一起上,分開課時安排難。

我們水平本不高,還教珠算,拼音,農村兒童多有十三四才上三年級,家長常讓孩子拔豬草看弟妹,最令人頭痛。達不到入學率擔心每月七元錢被扣。

當時幾年教齡正式教師每月工資四十五元左右,他們很大氣,常請菸酒。見到現在六七千我為他、她們高興。非常累,就放學後的工作多,家訪做工作,追回逃學生,,,,,,


李287275412李澤祥


你提的情況我們這不會出現,政府絕不允許。就是讓學生跑十萬八千里也要撤,並。

你提這問是要說明什麼問題?是說老師清閒?是說性價比太低?還是說…?我以前看到一故事(真假不知):在日本,有一農家小孩家住半山腰,上小學上學放學不方便,這小孩就不去上學,結果政府就在他家附近修了些宿舍,安排了全套老師上去教他一人,整個社會都支持並被感動了(我真心希望這只是故事,是人編的)。日本資源匱乏,他們只能更加珍惜可能出現的人才來彌補,小孩誰說得清他將來是蟲是龍,每個小孩都值得投入,最大限度的讓他們不要因沒有受到教育而失其彩。資源再多經不起浪費,人才再多經不起漠視。


無名270456086


這就是不少偏遠農村的教育現狀。如我家所在鎮,3.5萬人口,由原38個行政村撤併為22個,現一中心小學,4片完小,7所村小(教學點),有的教學點1個教師2個學生(2個年級),有的片完小8一9個教師丨一20個學生。適齡學生有一批去省、市、縣上學了,而大部分集中到了鄉鎮所在地的小學(多半由祖父母租房陪讀)。學生少的學校己經過30年來的陸續撤併,現存的教學點是因為太偏又有群眾要求保留。所謂的民辦教師都是6一70年代入職的,一半辭退,一半轉為公辦,基本都已退休(只少數85年前入職的,也接近退休)。象這樣不宜撤的教學點,也招不來教師(在簽約時也會放棄)。說到每月領6一700D元,年輕人是不可能的,教齡30年且評上高級職稱的,再加山區補助,可能吧。


閒言碎語話多餘


樓主,不排除三個老師兩個學生的,但我講講我的情況,我當特崗教師的時候,我們小學兩個老師,兩個班,四十幾個學生。一個學前班,一個一年級。

至於工資,我新參加的,工資2500、五十一的老師工資4700。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三兩個學生,也要老師去教?這不是資源浪費嗎?

你可知道,這樣的學校註定是最偏遠的,交通最不便利的,一直是老師們不願意去的,去了也要辭職走人的。但為什麼依然還要保存著學校辦學呢?

一切為了孩子!學校是啟蒙啟智的地方,那裡留下的農民們,都是沒辦法走出大山,或者很多原因制約的。你說讓他搬到鎮上去讀書, 他靠什麼生活?你說讓他每天接送,山路彎道雨天路滑,摔死人的事不是沒有。

當今很多地方都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期,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去解決偏遠地區的貧困問題,而教育,絕對是響噹噹的。

兩三個老師,駐紮學校,很多情況一去就是一個星期。還要給學生煮飯,打餐。

而且,很多都是才參加剛走的年輕教師,特別是幼兒園的教師。他們真是大山中的燭光。試想一下:沒有幼教專業的老師怎麼帶幼兒班呢?手工、舞蹈、唱歌、行為習慣、區域活動等,這些必須是師範專業的幼兒教師才能專業帶領孩子們成長。

這些年來的特崗教師,多數紮根在了這樣的教學點或者偏遠學校。

在大山中,兩個老師,就是兩盞燈火。


白鬚貓


我都存就這樣,整個學校就倆老師,兼任校長。就一二年級,兩個班,一個班級二十個孩子。今年打算招幼兒園的,結果報名的不到五個,開了幾天也關門了。。。現在孩子都去城裡上學了,或者去鎮上。這倆老老師都快六十歲了。工資接近六千。看著家裡的孫子孫女,給學生上課,一點不耽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