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离开妈妈就大哭不止?这是病,得治

最近看到好多妈妈都在说,一出门,孩子就会哭闹不止,举着双手要抱抱的现象。

这种情况最明显的时候就是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和妈妈抱着,哭的像个小泪人,让人心疼极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那就是婴幼儿的分离焦虑,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

这也标志着,宝宝已经开始进入到自我认知的时期了。


孩子离开妈妈就大哭不止?这是病,得治


分离焦虑的表现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一般发生的时间是宝宝六七个月开始,到三四岁才会结束,有些宝宝可能持续的时间更久些。

那么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出现了分离焦虑呢?

小伙伴们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由于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分离焦虑的表现会有些许不同,但是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

这一阶段的宝宝表现最为激烈,他们通常会大声哭闹,甚至还伴有肢体冲突,总之,他们会用尽一切方法来反抗家长的离开。

2、失望阶段

这一阶段的宝宝相对于反抗阶段的宝宝来说,会相对的冷静一些,大声哭闹的情况明显减弱,但是,他们通常会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出现不理人,一个人发呆的情况。

3、超脱阶段

这个阶段的宝宝基本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了,他们会开始与周围的人互动,会自己开始玩耍,但是看到最亲近的人的时候,又会露出悲伤的神色。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送宝宝去幼儿园。

在大门口的时候,宝宝哭的撕心裂肺,紧紧抱住父母的大腿。

好不容易进入到教室里,又开始一个人坐在小椅子上发呆,对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反应。

放学后,再见到父母,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孩子离开妈妈就大哭不止?这是病,得治


那为什么宝宝为什么会患有分离焦虑呢?我总结了如下几个原因:

1、成长的必经之路

每个宝宝从出生的懵懂,到长大成人,都会经历认知期。这是对自我的认知,也是对周围人和事物的认知。

所以,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这么一个分离焦虑的过程,家长们不用过分担心,但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时,也要加以正确的干预,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分离焦虑期。

2、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宝宝依赖父母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但是过度依赖就会导致宝宝加重分离焦虑感。

就比如,爸爸很少带娃,娃娃的所有事情基本都是妈妈做的,那宝宝离开妈妈肯定会不适应的。

还有些宝宝是父母“包办派”的,所有的事情全都是父母做好的,这种情况下,离开父母对周围的事物都会不适应。

3、社交恐惧

宝宝没有接触过除了亲人以外更多的人,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和陌生人接触和交流,这会让他们很没有安全感,自然就不愿意离开父母和亲人。


孩子离开妈妈就大哭不止?这是病,得治


分离焦虑是一个阶段,那如何做才能帮助宝宝快速的度过分离焦虑期呢?

1、分离时间逐渐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短时间的“离开”宝宝。

比如说,在孩子玩的时候,可以先躲在孩子身后,逐渐增加时间,慢慢的可以过渡到,离开一些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然后再回来。

2、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除了亲自抚养孩子以外,可以经常告诉孩子“你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宝宝”,经常性的表达对孩子的爱意,不要随便开一些“我不要你了”的玩笑,这样会让宝宝对父母带有害怕的情绪。

也可以多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来告诉孩子,“消失的妈妈”是会再出现的。

3、道别要有仪式感

当父母要出门时,一定不要“偷偷摸摸”的离开,要对孩子说明离开的原因,和明确的回来的时间。

孩子太小,可能分不清时间的概念,可以用“你吃了午饭,妈妈就回来了”的方式明确具体时间。


孩子离开妈妈就大哭不止?这是病,得治


4、离开时不要拖泥带水

有的父母在离开时,不忍心听到孩子的哭闹声,所以,走了几步还会回来再抱抱孩子,这是大忌!

此时的孩子会认为哭闹有效,所以他就会一直不停的哭闹,直到你再回来为止。

所以,只要离开家门,就要毅然决然的离开。

5、回来时可以准备小惊喜

父母外出回来后,可以为孩子准备点小礼物,来奖励孩子在家的乖乖表现。

有了奖励,在下次分离时,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分离焦虑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快就会度过这一阶段。

所以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爸爸妈妈都不要过分紧张,给与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独立又强大的内心,才是在这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往后日子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用文字记录苦辣酸甜,用爱感悟世间冷暖。

我是熙熙妈,一个正在带娃的小兽医,愿与屏幕前的你分享生活,一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