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

自古人倫親情就是我們生而為人,最基本的一種感情。但是就是這最基本,最平凡的感情對帝王之家來說卻是難得可貴。歷朝歷代的帝王之家,由於權力之間的爭奪使得父子反目,手足相殘十分常見。

漢高祖劉邦作為一個草根逆襲成功的一位帝王,他的雄才大略以及王者的為人之道都值得我們去好好研究一番。劉邦作為帝王值得欽佩,但是作為父親又十分可憐。或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註定帝王之家親情的涼薄。同時也註定了,他劉邦能夠撐起大漢的江山,卻擔不起一個父親的責任。為何劉邦的八個兒子中七個兒子都下場悲慘?為何唯獨他卻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劉邦劇照

一劉邦的兒子都有誰

對於劉邦來說他的前半生屬於田野,只有後半生的短短几年屬於帝王,身為帝王的他,身邊的女人自然是應有盡有。劉邦身邊女人雖多但是子嗣並不是很多,劉邦一生只有八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分別是長子劉肥,為曹氏所生

二子為嫡子呂后所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呂后一共生有一兒一女,除了劉盈還有魯元長公主。三子劉如意是劉邦寵妃戚夫人所生,四子劉恆後來的漢文帝是薄姬所生。其中五子劉恢、六子劉友、八子劉建這三個人生母不詳,史料並無記載。七子劉長生母是趙王的美人。八個兒子,七個兒子下場悲慘。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劉肥劇照

二七子悲慘,一子善終

劉邦的八個兒子,唯獨一人得以善終,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他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不僅在呂后屠殺劉姓宗室的時候,逃過一劫,最終還做上了皇位,最終得以善終。雖然說漢文帝的皇位不是劉邦傳下來的,但卻朝中大臣推舉而來的,漢文帝劉恆的成功少不了母親薄姬的教導,薄姬原本是魏王魏豹的寵妃,後被劉邦看上收歸後宮。

但是歷史上的薄姬並不太受劉邦的寵愛。所以一直都相當於編外人員,因此在呂后當政以後並沒有受到迫害,漢文帝劉恆最早被封為代王。封地在代國,代國是當時西漢的邊疆地區,與匈奴接壤,劉恆在代國期間,政通人和,邊境地區很少有戰亂髮生。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漢文帝

在薄姬的教導下漢文帝養成了,寬容平和,仁厚低調的性格。也正是因為漢文帝的性格讓他成為了繼漢惠帝劉盈以後,皇位最好的繼承人。最值得讚揚的還是漢文帝劉恆的孝心,劉恆在位期間以孝治天下,曾為母親嘗湯藥,一度成為了天下人的典範。

漢文帝為母嘗藥一直流傳至今,並被載入了《二十四孝》之中。八子之中唯獨漢文帝一人,善終到老。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薄姬劇照

這不僅因為他是後來的皇帝,同樣劉邦嫡子漢惠帝劉盈也是皇帝,但他的一生卻充滿了不幸。在彭城之戰,劉邦敗退,在他狼狽逃亡的路上遇見漢惠帝劉盈和魯元長公主,但是劉邦的做法,卻給這對姐弟留下了深深的陰影,劉邦在途中曾兩次將這對兒女踢下車去。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有人說劉邦為了減輕車重,但是兩個孩子又有多重呢?也有人說,劉邦是為了救他們,但後面就是項羽的大軍追兵,就算項羽大軍沒發現他們,那兩個孩子又能去哪裡?這只是漢惠帝劉盈的悲慘冰山的一角。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劉盈劇照

漢惠帝劉盈天生謙和、懦弱,也曾讓劉邦動過廢太子之心,但是由於眾人的反對,沒有成功。父親討厭他的懦弱,母親呂后又因為他的懦弱,爭奪他的權利,漢惠帝劉盈在位死期間,母親呂后大肆屠殺劉姓諸侯王。

其中劉邦長子劉肥,因為呂后的強勢,不得不向呂后妥協,在任齊王期間曾割地求存。奉獻城陽郡為皇姐魯元公主湯沐邑,免於受到誅殺,但是不久後就鬱鬱而終了。三子劉如意因為戚夫人的原因,最終被毒死。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呂后與劉盈

劉盈與劉如意關係十分的好,為了保護劉如意劉盈曾與劉如意同寢同食,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躲過呂后的爪牙。劉如意的死對漢惠帝劉盈打擊也不小,更讓他無法忍受的的卻是呂后竟然會讓他娶了自己姐姐魯元長公主的女兒為皇后。

那個是漢惠帝劉盈的親外甥女,這種違揹人倫道德的事,讓漢惠帝劉盈無法忍受的,史料記載,漢惠帝劉盈皇后張嫣死時,依然還是處子之身。呂后對於戚夫人的殘酷,更是讓劉盈看在眼裡,在強大的壓力之下。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張嫣劇照

漢惠帝劉盈整日酗酒解憂,抑鬱而終。年僅二十四歲,就結束了短暫的生命,雖為帝王,卻從無實權,一生都活在母親呂后的陰影之下,可悲,可憐。

在七子之中不僅有悲慘帝王,還有無辜諸王。這些原本的手足兄弟,都在這政治權力下失去了原本的親情。其中,五子劉恢,六子劉友皆因呂氏而亡,呂后派人毒死趙隱王劉如意後,劉友被封為趙王。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劉肥後代

為了生存下去,被迫娶了呂氏之女,推測為呂后侄女,呂后八年時,因劉友寵愛其他姬妾,呂氏之女便心生妒忌,便向呂后誣告劉友想反叛。最後呂后大怒,將趙王劉友軟禁起來,並斷絕糧食,被軟禁餓死。以平民禮節下葬,諡號幽王。其實本意很明顯,無非是呂后誅殺劉氏皇族的一個藉口。

至於五子劉恢的死,顯然有些無奈。因為趙王劉友餓死,劉恢便被改封為趙王,同時被迫娶呂產的女兒為王后。之後呂產之女毒殺劉恢的寵妃,劉恢自此悶悶不樂,於同年六月,殉情自殺。而呂后也正好借題發揮,以他為因婦人而死,廢黜其嗣。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楚漢傳奇劇照

漢文帝時期為其平凡追諡為恭王。八子劉建雖未被呂后所殺,但他與趙姬唯一的子嗣卻被呂后所殺,最後封國被廢除。

劉邦一半多的兒子都因呂氏而死,唯獨還有一人是因為自己作死,他就是劉邦第七子淮南王劉長。劉長並非是被人害死,而是自殺而死,漢文帝時期,劉長借與漢文帝交好,就驕縱跋扈。還常常與帝同車出獵,在封地不用漢法,自作法令。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淮南王

之後還與匈奴、閩越首領聯絡,圖謀叛亂,但是後來事情洩被拘。漢文帝交給朝臣討論希望以死罪論處。

然而文帝念在兄弟之情將他赦免,只廢了王號,命全家遷往蜀地,在去往蜀地的途中因不堪羞辱,絕食而死,諡號厲王。

漢高祖劉邦的七個兒子為何個個下場悽慘,唯獨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劉邦

三最是無情帝王家

生出帝王家,卻難以立足生存,不知是他們的幸運還是他們的不幸。很難想象,劉邦看到這一切會做何感想,不知道當他得知這一切的時候,是否會放棄稱帝,選擇安穩一生。這一切禍源都是政治權力的爭奪。

歷史就像一本厚厚的書籍,當我們翻開時,則會將赤裸裸的人性顯露,合上時,又會讓人們產生美好的幻想。如果你做劉邦,得知這一切的結婚後,你會選擇親情還是權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