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以揭露韩国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和阶层差异为内核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和导演奉俊昊,成为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这个消息自然令韩国上下欢欣鼓舞,连韩国总统文在寅第一时间在推上发文祝贺,表示要全力支持韩国电影发展。

不过,韩国人也没有忘记在奥斯卡上郁郁不得志的隔壁的中国人,韩国搜索门户网站Naver(类似百度)的首页就以《寄生虫横扫,中国网友很羡慕》为标题,暗戳戳地踩了中国人一把,想来他们应该是觉得中国人不仅仅羡慕,而且嫉妒恨了吧。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中国人当然羡慕了,就在奖项公布当天,微博上就出现了"#奥斯卡#"、"#寄生虫#""#奉俊昊奥斯卡最佳导演"等多个热门话题,说明大家也很关注。

不过在这些话题下的留言中,中国网友绝大部分是对寄生虫和奉俊昊获奖表达了祝贺,并给与奉俊昊导演及韩国电影高度评价。

除了一些习惯性的键盘侠,大部分中国网民的心态其实很平和很大气,没有跪舔,也没有攻击别人的成就,而是有祝贺有反思有自我激励。

在豆瓣上关于Naver这则消息下面,网友们的评论也是出奇地平静,“中国网民”这种“羡慕”的情绪可能令韩国人有点失望吧。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当然,中国网友中也有人指出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大环境和行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肯定也都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桎梏。

但是,由奥斯卡引发的如此多的讨论和批评建议中,其实关于奥斯卡是否依旧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词,从中国官方到中国网友似乎都已经给出了答案。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这里,先说说最佳外语片的选片口味了。

奥斯卡虽有“电影界的奥运会”的称号,但早期颁奖对象都是美国电影,为提高国际关注度,奥斯卡在1947年开始设立最佳外语片奖。

最佳外语片奖有个重要的参选原则,“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是按国家(地区)分类,每个国家(地区)每年只能申报一部”;

还有一项特殊的规定,“报送国必须证明,该片的艺术控制主要掌握在该国公民或居民手中”。

另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项只颁给电影导演,但通常被认为是对出品电影的国家的奖励。

目前,获奖最多的是意大利和法国,日本也有三部武士片获奖,中国获奖的影片只有一部,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我们不妨通过《卧虎藏龙》看看最佳外语片的口味。

不同于奥斯卡自己的其他奖项,最佳外语片都是超越普世价值,传达真实人性的。

李安的《卧虎藏龙》,就是披着武侠的外衣,传递着人的情欲斗争。

在翠绿欲滴的竹林中,你不会忘的,是玉娇龙眼神中的情愫;在李慕白离世时,你记住的,也是他的那段经典告白:“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游荡在你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你,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

《卧虎藏龙》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刻画。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因此,有知乎网友特意把《卧虎藏龙》与《战狼2》进行了对比:

《卧虎藏龙》很好的戳中了奥斯卡的G点,神秘的,具有新鲜感的东方文化,李安诗化的镜头语言,再带上功夫和一点点突破禁忌的情感。

对于奥斯卡评委来说,这就是一部充满异国情调的优秀送选片,简直充满竞争力。

反观《战狼2》,影片本身是火爆的动作戏,快速凌厉的剪辑,充满正能量的主题。但这些组合起来像什么,像一部优秀的爆米花电影,而奥斯卡什么时候青睐过爆米花电影,从来没有错。

人性与温情,就是最佳外语片一直离不开的话题。

意大利写实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是早期最佳外语片的获奖作品之一,穷人经常被逼迫得走投无路,好在不幸的生存法则中,还残存着温情。

还有2007年获奖的德国电影《窃听风暴》,讲的就是八十年代的东德,人人自危,但麻木的人性开始慢慢复苏的故事。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记得去年从《大唐玄奘》到《战狼2》,这种毫无疑问会出局的电影都被选送奥斯卡。

对冲奥拿奖这件事,国产电影早就放飞自我。

但即便台前自家土生土长的片子不受奥斯卡的待见,以往财大气粗的中国金主爸爸们也往往能在幕后的投资人名单中刷出一波存在感。

而今年提名名单中,除了阿里影业一家,已难觅中国资本的身影。

无论是台前国产电影的消失,还是幕后中国资本的退潮,中国影视行业与奥斯卡所代表的美国主流电影,正在渐行渐远。

中国资本逐渐隐退

你我本无缘,全靠我掏钱。这句话说的不仅是偶像与小粉丝,更是曾经要“买下好莱坞”的中国资本。

中国资本第一次走进好莱坞最高的电影圣殿,是在第88届奥斯卡。

那一年,奥飞娱乐作为《荒野猎人》的联合出品及发行方之一,助小李子赢得满堂彩。而拿下最佳影片的《聚焦》,由来自万达旗下的AMC出品。

第89届奥斯卡上最出风头的中国资本则是电广传媒。

2015年便与狮门影业达成3年15亿美元的拍片协议的电广传媒,坐拥《爱乐之城》、《血战钢锯岭》等奥斯卡大热影片以及获得最佳视觉效果《深海浩劫》,堪称中方资本在奥斯卡的“高光”时刻。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而第90届奥斯卡,可谓是中国资本的奥斯卡滑铁卢。

虽有华谊兄弟与美国STX联合出品的《茉莉牌局》入围最佳改编剧本;

华纳兄弟、传奇影业、腾讯影业联合出品的《金刚:骷髅岛》入围最佳视觉效果;

青春光线影业联合出品的《金钱世界》入围最佳男配角,但中国资本队还是遭遇了一次集体失利,颗粒无收。

到了第91届的奥斯卡,中方资本的身影已经寥寥无几。

从热闹到冷清,中国人在奥斯卡幕后的消失,也是中国资本近年来逐渐撤出好莱坞的最好证明。

而回顾中方资本的奥斯卡轨迹,可以看到,以2017年第89届奥斯卡为分水岭,中国资本对好莱坞电影的投资逐步降温。

数据上的对比则更为明显,2016年,中国对美娱乐产业的投资高达47.8亿美元,而2017年仅为4.89亿美元,缩减近9倍。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受2017年外汇管制收紧影响,一系列国内资本对好莱坞的合作与注资都搁浅或停止。

安徽铜企鑫科材料放弃收购Voltage Pictures;

万达被迫放弃以10亿美元收购迪克·克拉克制作公司;

联合睿康放弃了以1亿美元购得好莱坞千禧年影业;

而上影、华桦传媒对派拉蒙的三年注资计划也最终告吹了。

如果说2017年政策上的外汇管制还只是让新锐中国影视资本停下了在“好莱坞”买买买的步伐。

2018年国内的影视行业寒冬则使得老牌影视公司也开始勒紧裤腰带。

2018年文化影视股跌跌不休,崔永元事件再到限薪令,自家后院着火,自然没有闲钱继续对好莱坞进行爱的供养。

中国电影放弃了奥斯卡

自从赵小丁2005年凭《十面埋伏》获最佳摄影奖提名后,近10年的时间,中国大陆导演再无电影入围奥斯卡任何奖项。

虽然中国电影市场在飞速发展,钱也是越赚越多,票房也是越来越高,但是电影内涵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成长。

喜剧片,武侠片,特效满天飞的商业片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文艺片鲜少有人问津。

“中国人不喜欢看悲剧”这似乎成为了所有电影人的共识,这也是中国导演不敢再接触文艺片的事实,“拍了没人看,赚不回钱”成为了阻挡中国电影前进的最大障碍。

10年,中国电影票房在飞,观影人数在上升,电影制片人先考虑的不是提高影片的内涵和质量,而是先想着如何利用人数多来赚钱,这着实让人心寒。

长此以往,10年,20年,50年,100年后,中国电影将变成快餐式的“垃圾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