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空海(日语くうかいKūkai,774年7月27日-835年4月22日),俗名佐伯真鱼,灌顶名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曾至中国学习唐密,传承金刚界与胎藏界二部纯密,惠果阿阇梨授其为八代祖。

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并在长安学习密教。806年回国,创立佛教真言宗(又称“东密”)。著有《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等书,保存了不少中国文学和语言学资料。

由他编纂的《篆隶万像名义》,则是日本第一部汉文辞典,对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另一部重要著作《文镜秘府论》,不仅促进了日本对唐朝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是了解汉唐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的书法史上有所谓“三笔三迹”名家,其中空海、嵯峨天皇和橘逸势三人被尊称为“平安三笔”,他们都是公元八世纪(中国唐代)的日本书法大师,而空海为最,被称为日本的王羲之。空海虽为日本人,学的都是中国经典,如《论语》、《易经》、《毛诗》、《尚书》、《左氏春秋》等。年轻出家,研究大乘教义。后与最澄(日本另一书法大师)和橘逸势一同到中国研修一年多,得传密宗正传。835年3月在日本圆寂,被封为弘法大师。

空海和尚在入唐前即已是大书法家,祖述王羲之和颜真卿,骨力雄厚而流动感强。他在中国研修期间,遍览名迹,搜集到不少欧阳询、李邕、徐浩的真迹以及王羲之书法的拓本,他自己说是:“窥得骨法”。其行书草书富于变化,有狂逸之美。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风信帖》是空海致最澄三通信札并为一卷的总称,是空海归回日本后最重要的书法代表作。《风信帖》由于卷首有"风信云书"四字而得名。第一通书札,挥洒率意的行书线条,自然且富于变化;第二通用笔雄健庄重、格调清新高雅;第三通以潇洒的草书为之,显得飘逸清澄,有白云飘浮秋空之感。

三通信札充分地显示出空海对王羲之式尺牍的娴熟纯正的笔法和晋唐风韵。此件作品被推定为空海四十岁左右时的笔迹,堪称大师遗墨中之上乘之作。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日本“书圣”空海大师《风信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