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長大後是沒有家的,希望你永遠不要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秋染林


女兒出嫁的時候,父親要告訴女兒: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家;你走到哪兒哪兒就是家。


用戶3619嚯嚯嚯


我很反感這句話,但我也不得不承認這句話是對的。嫁了人,結了婚,孃家就不再是自己的家了,而是親戚,去了以後別人家只是問什麼時候來的?而不是什麼時候回來的?我聽了後覺得刺痛卻無力反駁。

而婆家也算不得家,尤其是婆家爺爺說我是外人後更加覺得心酸,每當家庭聚會的時候,他們在一起說說笑笑,自己被晾在一邊,這時候唯一的感覺就是,自己就像是浮萍,沒有家沒有歸宿。

等到有一天自己家房子裝修好了後就搬出去住,我自己的地盤我做主!!!


藍維公子


隨著女孩年齡的增長,可能會步入不同的人生階段。從而,我們可能會有三個家——孃家、婆家、自己的家。

有的女孩有智慧,善於經營。能平衡三者之間的關係,三家親如一家。而也有一些女性,不懂得處理這些關係,從而變得“裡外不是人”。

孃家

我同事小月前不久剛結婚。

小倆口工作都忙,不太會燒飯。於是,孃家爸媽經常喊小夫妻去吃飯。

這本來是好事。但是,經常去孃家蹭飯的結果就是小夫妻倆已經一個多月沒去過婆家。這讓婆家有點微詞。

其實,婆家也經常喊小夫妻倆去吃飯。但是小月不願意去。

因為,雖說是丈夫的爸媽,但是小月和他們還不是很熟,沒有在孃家輕鬆自在。

這時,小月的爸媽好像認識到小月經常往家跑的不恰當之處。於是,主動和女兒女婿“約法三章”:

一、三、五在孃家吃,二、四、六在婆家吃,週日打包菜回家。

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別看這只是吃飯的小問題,但是,也能看出,小月爸媽的智慧之處。

結婚從來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也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互相體諒和理解,維持孃家和婆家的平衡,很有必要。

婆家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是說新婚媳婦在婆家的生活。

天天早上,要婆婆喊才起床;

吃飯不上桌,搞一份飯菜端到新房去吃。

家裡來了親戚,也不出來。躲在新房裡玩手機。

結果丈夫實在氣不過,兩人爆發爭吵,以至於要離婚。

後來,我發現,很多女性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都已經結婚了,當然要做真實的自己,在孃家什麼樣,在婆家就什麼樣。

這當然不行。婆家就是婆家,你可以尊敬,可以客氣,但是就是不能把婆家當做孃家。

有的人說,婆媳是天敵,但我想說,有的家庭的婆媳矛盾是自找的。

自己的小家庭

有的女性是關起門過自己的小日子的。外面紛紛擾擾,我自巋然不動。

我姑就是這樣。我姑父家兄弟姐妹一大堆,什麼事都要來找大姑父這個大哥來幫忙。

我姑從來都不吵不鬧也不管,隨著大姑夫折騰。結果,大姑夫自己幡然醒悟了。自己在家吃糠咽菜,結果其他兄弟姐妹在買車買房。從此之後,他家裡那些破事,就再也不插手了。

姑父在這個時候,才看到身邊目不識丁的老婆有多智慧。

對方家的事情交由對方處理,不插手不插嘴,婆家滿意,丈夫開心。

過好自己的日子,雖平淡但溫暖。

結語

其實,從本質上來講,無論是婆家還是孃家,都希望你們的小家庭過得好。

在把自己的小家庭經營好的前提下,平衡婆家和孃家的關係,做到換位思考,多理解包容。

這樣,對很多女性來講,你不會沒有家,你將收穫三個家。


脈脈情語


是告訴你女孩子長大了,不論到孃家還是婆家永遠都是外人,希望你不要懂是希望你不要遇到這樣的待遇。

給你說這麼幾個場景吧:

場景一

女孩子家裡有哥哥或者弟弟,父母有一些重男輕女,一直信奉的觀念就是養兒防老。

但是呢,女孩子結婚之後呢,生活過得稍微好一些,總要方方面面的去照顧孃家的父母和哥哥或者弟弟,覺得這是自己的家人。甚至有一些孃家至上的結婚十年依然只把孃家當家,甚至用私房錢補貼父母。

但是,如果有一天父母生病了,需要對治療方案、手術與否做出抉擇的時候,女孩是沒有發言權的。決定權在哥哥/弟弟那裡,父母商量也只是和他商量,女孩子只是被告知一下就不錯了。

所以,孃家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就是外人了。父母去世之後,在哥哥/弟弟家裡你更是個外人。

場景二

結婚了,你希望和老公過二人世界。看到好看的、打折的衣服、好吃的總會買回去一份。為了營造自己的小家費盡心思。

可是不論婆媳關係如何,也不管當時氛圍如何,低情商的老公總會在最溫馨的時段提一句給媽媽(你婆婆)買了嗎?給弟弟、妹妹(你小叔子/小姑子)買了嗎?

通過他一系列的問題你會發現他完全沒有小家大家的概念,他覺得這都是一家人,你有的家裡一家人都得有。

其實對你來說那一家人和老公是不一樣的,你覺得你倆的是小家,所有人一起組成的是大家。

對於他們一大家人來說你也不是家人的,因為他們經常一家人坐在一起回顧過去、規劃未來,沒有你什麼事,但是他們就這樣要求你為這個家負責。

所以說,在你老公、婆家一家人都不認可的情況下,你新成立的小家是不存在的。

那麼這個婆家的大家庭是你的家嗎?請往下看。

場景三

你好不容易接受了,婆家也是你的家,學會了不拿自己當外人,可是,總有一刻會讓你清醒。

婆婆生病了、小姑子要結婚了、家裡要投資什麼買賣了等等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只要你的意見、建議和別人說不一致的,你的老公都會在旁邊踩你一腳,為了是告訴你——這些話不是你該說的?

為啥不是?因為你老公覺得你是這一家的外姓人,說了會得罪人的。

PS小劇場:

你有一個好婆婆,平時待你不錯。你甚至覺得親媽也不過如此了,但是現實告訴你,想多了。

兒媳婦:媽媽(婆婆),這工作太累了。天天加班到十一點,真不想幹了。

婆婆:放心吧,沒事。我在家給你看好孩子、做好飯,你只管上班就行。要不去哪裡能賺這些錢呢?

兒媳婦:確實是啊,謝謝媽,幸好有你。

女兒(大姑姐):昨天下班又十點了,回來孩子都睡了。

媽媽:這麼累,別TND幹了,讓XX(女婿)自己幹,看你都累瘦了。

兒媳婦:……(為啥不對我說別幹了)


Abbey


當懂了這句話後,說明你經歷過了。

女孩長大後結了婚,離開了原生家庭,再回去時就成了客人(若你婚後的條件不好就是不受待見的那個人),在婆家你是外姓人(相處不好就是敵人)。如果有幸不用跟婆婆一家住一起,有自己的家,多數也是男人為主,吵架了被吼:滾出去的那個人也是你。

這樣的經經歷過後,你終於明白,女孩長大後真的沒有家可以安放自己。

希望女孩們不要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希望女孩永遠快樂幸福,孃家,婆家,都是跟自己的家一樣充滿了關愛和快樂!跟祝你幸福如意一樣的意思。



藍天7261969291918


初識不知此話意,再見已是話中人

這句話意思多數女孩子出嫁了,再回孃家終究是客人。在婆家也很難融入,所以希望長大的女孩子們永遠不要懂這句話的含義,永遠是在孃家還是公主,在婆家就是多了一個家的港灣。

懂了這句話的女孩子一般都是歷經生活。婚姻的冷暖,一直不懂的,就是特別幸運的。得到了一直的保護!





賣初感001的仙女


每一個女孩子都是一朵嬌豔的花,在家裡被捧成公主,但女孩子長大了始終都是要嫁人的,嫁過去以後在婆家成了外人,再回孃家成了親戚,所以女孩子結婚的那天,她的父母心情是最複雜的,當把女兒交給男孩子的那一刻,父母的心裡一定是五味雜陳,有擔憂,有牽掛,有一種被人連根拔起的感覺,不是有人說過嗎,精心養的一盆花,那一天被一個男孩連盆端走啦,所以家有女孩的父母要操更多的心才能讓女孩度過一生的安穩現世,從小就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獨立的思想,有辯別是非的能力,有獨當一面的魄力,既使生活一地雞毛,也擁有讓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願天下的女孩子都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後花園!不管你有幾個家,都不要忘了你永遠有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家,那就是你的精神之家!


老家的梧桐樹


大家好,我是清清囉囉。女孩兒長大後是沒有家的,希望你永遠不要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初看稍稍有點偏激, 細細想來,真是這樣的話,那無疑是最悲慘的境地。

阿媚是個聰明可愛的姑娘,自小學習成績優異,父母駒在身邊,不捨得讓她下地幹活,也不讓她同那些掛著鼻涕的髒孩子們玩耍。她從來都是被打扮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規規矩矩的坐在父母身旁,或剝花生,或剝棒子,媽媽念念叨叨:好好學習啊,不期望你養老,以後自己享福。

其實,阿媚的家庭並不像表面顯現的那樣和諧,幸福。爸爸高小畢業,在那時候的農村,這就是高學歷,父親的嬌慣讓爸爸不善也不願做農事。說到底,也就是有點懶。媽媽脾氣火爆,勤勞能幹,二婚不得不嫁進窮山溝。因為爸爸的懶惰不時燃起戰火。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媽媽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兩個女兒身上。

阿媚很爭氣,以優異成績考上了省城大學。畢業自己找了份穩定的工作。實習期待遇一般,但比上學時,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自己尋了個憨厚老實的男朋友 ,高高興興的帶回家見父母。媽媽一直覺得自己的女兒聰明漂亮,將來不嫁個當官的,也得嫁個有錢的。冷不丁帶回來一個又黑又憨的窮小子,怎麼都接受不了。阿媚好話說盡,才爭取到父母的默許。父母本就是愛挑理的人,再加上心裡不滿意,幾經波折 兩人才踏入婚姻殿堂。

阿媚結婚,母親拿了2000塊錢。阿媚覺得家裡經濟條件不好 妹妹還要讀書,就把錢又還給了父母。借了幾萬塊錢,交了首付 訂下了一套小房子。倆人婚後倒也你儂我儂,甜蜜幸福。老公寵著阿媚,家裡什麼都是阿媚說了算。妹妹考大學轉專業,一下子就要三千,阿媚和老公毫不猶豫就掏了腰包。

不久, 阿媚懷孕了。本就挑食的她,更是茶飯不思。無奈之下,求了母親來班忙。母親進門,拿了個大大的編織袋子。阿媚驚訝:“這是什麼。”母親回說,是衣服。“怎麼這麼多衣服啊。”阿媚幫母親安頓好。有了母親的照顧,阿媚胃口明顯好轉。

由於阿媚懷孕,家裡常備水果。每次飯後,老公總一人分一個。香蕉啦,蘋果啦,偏偏母親倔強,每次說什麼都不吃。這一天 母親買菜回來,得意洋洋的向阿媚炫耀:看,我花五毛錢買了三根香蕉。香蕉又短又小,還沒有成人手指長,表皮烏黑,有的地方都爛了。阿媚看向自家餐廳黃黃的大香蕉,憋不住問媽媽,你買這個幹啥。晚上,阿媚夜不能寐。媽媽為了照顧自己,糟這麼大罪,連吃個香蕉都不好意思。

阿媚跟老公商量,讓媽媽回家休息, 免得在這兒不自在。幾周以後,阿媚收到一封老家的來信。封皮是爸爸的筆跡,內容卻是媽媽寫的。媽媽小學就唸了兩年,字都認不全,更不用說寫信了。這會兒滿滿寫了兩大張。控訴女兒白眼狼,翅膀硬了,不認父母。說阿媚母親進門就巴不得趕老媽走,嫌棄媽媽帶行李多,害怕媽媽常住;媽媽吃個香蕉都不捨得。阿媚嚎啕大哭。到孩子出生,眼淚就沒斷過。

後來,孩子出生半年了,母親過來帶孩子。小兩口商量爸爸一人在家,生活沒著落,就一年給家裡6000塊錢補貼家用。妹妹畢業前一個學期的學費也是倆人出的。雖然兩人工資不高,新添了人口,再加上房貸花費很大,還是託人花錢幫妹妹找了份工作。妹妹畢業後暫住家裡。

沒想到這個決定成了阿媚至今最後悔的事兒。妹妹也從小嬌生慣養長大。啥家務活都不幹,吃完飯碗筷一推就看電視。平常拜託妹妹買個青菜,都是阿媚掏錢,否則,媽媽就不高興。為了照顧老公情緒,阿媚把家務做了分工,妹妹洗碗,阿媚買菜做飯 老公拖地。媽媽不捨得妹妹幹活兒,每次都搶在前面。

更糟的是,妹妹要找對象了。媽媽在阿媚身上沒實現的願望一定要在妹妹身上實現。不斷催著阿媚給妹妹介紹對象。阿媚發動了周圍所有的朋友,一年介紹了二三十個,母親總看不上,她老覺得,那些掙普通工資的小年輕跟妹妹在一起,無法負擔以後的生活。再加上妹妹工作不如意,回來哭哭咧咧;媽媽嫌棄阿媚作為姐姐不關心妹妹的婚姻大事;妹妹找對象不熱衷。家裡整天吵吵鬧鬧。好不容易孩子一歲,母親帶回家教養。妹妹還是住在家裡,妹妹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母親到處找人幫忙介紹對象,條件是隻要掙錢多就行。阿媚無法清淨,母親經常打電話埋怨阿媚不盡心。孩子剛滿三歲,阿媚就送去了幼兒園。雖然老公無暇幫忙,自己又倒夜班,阿媚還是咬緊牙根堅持著。阿媚給父母的生活費已經提到一月一千,還不包括每月六七百的藥費。雖然阿媚自己日子不富裕,睡衣經常幾個洞都不捨得換,但母親每次見面都說錢不夠花,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孝順,給多少錢。想到父母的養育之恩,想到父母給自己看孩子,咬咬牙,給了。

其實,阿媚也很迷茫,那個家,還是自己的家嗎?除了母親每次跟自己要錢,現在感受不到多少關愛。阿媚晝夜照顧寶寶,難免憔悴,每次回去 ,母親都嫌她“丟人”。這也許就是母親表達愛的方式吧。

我有點同情阿媚,這也許就是作者說的, 女孩兒長大後是沒有家的,那個家不在像小時候一樣純粹的包容你,關愛你 , 夾雜了許多世故,許多心酸。希望每個女孩兒都不要讀懂長大後就沒有家了這句話,太傷心了。


清清囉囉


父母給自己女兒灌輸這種“女兒長大了是沒有家的”思想很迂腐,是你生的女兒為什麼就不肯給一個家給她?哪怕她長大成人結婚生育,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她的家這是改變不了的,只要父母立場堅定就不可能怕什麼哥哥弟弟的排斥,作為父母都看不起自己女兒那你生她幹嘛[發怒][發怒][發怒]


-攀攀-


女孩子長大後就要結婚,結婚之後,都會貶值,活得很心酸,結婚之前是家中的小公主,結婚之後是家中的小保姆,不但要賺錢養家,還要帶孩子、做家務。 女人結婚後,回不去孃家,融不進婆家,感覺自己沒有歸宿。

結婚以後才明白,男人應該少一點口頭承諾,多一些實際行動, 這個世界上,最甜美的是愛情,最苦澀的是婚姻,婚姻生活不幸到了一定的程度,一丁點的愛和溫暖也製造不出來。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如果一段不幸的婚姻,就是讓愛情沒有歸宿。

有成千上萬的女人,嫁出去之後感覺無家可歸,受了委屈無人可說,嫁出去的女人,孃家不再為你撐腰,婆家不會慣著你,真的是無家可歸。

結婚之後,再苦再難只能自己承擔。畢竟婆家不好融入,孃家不好回去。

希望女孩子們往後餘生,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