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享」印度的地缘战略构想与地区基础设施联通政策(3)

作者楼春豪

【研究分享】印度的地缘战略构想与地区基础设施联通政策(1)

【研究分享】印度的地缘战略构想与地区基础设施联通政策(2)

三、印度地区互联互通政策的新进展

历史上,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因素,印度在地区互联互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佛教传播到香料之路,再到英国殖民时期与整个英属印度地区的广泛联系,印度在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尤其是人文交流)中从未缺位。但是,1947年独立后相当长时期内,印巴矛盾及印度对周边邻国的强势政策,制约了印度与南亚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印度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受到冷战格局的影响。以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孟加拉湾为例,有学者表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孟加拉湾新独立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联盟体系,依据政治边界设置壁垒,追求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模式,该地区的共同体意识几乎完全被侵蚀。”直到20世纪90年代,印度推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政策,并以“古杰拉尔主义”和“东向政策”等改善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印度与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才逐渐提升。目前很多已启动但尚未完成的互联互通项目都在该时期启动,比如印度对尼泊尔德赖地区公路网的庞大援助计划、备受关注的印度—缅甸—泰国高速公路等。2013年以来,中国、美国、日本等相继推出互联互通战略或倡议,印度通过地区互联互通实现其上述地缘战略构想的诉求更加强烈,其地区互联互通政策出现新进展,逐渐呈现陆海统筹、内外整合、辐射印太的格局。

「研究分享」印度的地缘战略构想与地区基础设施联通政策(3)

老编曰:

其实仔细一想

其实做到印度几个大城市的互联互通

再接驳上周边国家就可以了

其他小城市嘛

意思意思都不用呢

首先,以公路、铁路、内陆水道等为重点,大力推进陆上互联互通。

不丹与尼泊尔都是内陆国,对外联通完全依靠印度。印不之间原有六个公路连接点和15次航班,印度政府现正着手进行铁路联通的可行性研究。印不互联互通最大的亮点是水力发电,目前印度政府已经援建完成三个水力发电项目,其中3/4电力输往印度。2014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将不丹作为上任后首访对象国,参加一座水电站的奠基仪式,双方还签署政府间协议,以合资形式新建四座水电站。尼泊尔方面,2014年8月莫迪首访尼泊尔时,宣布提供10亿美元信贷额度,援助尼泊尔政府优先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就高速公路、铁路、机动车协定等互联互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于当年11月莫迪再访尼泊尔时签署信贷和机动车两项协定。近年,印度和尼泊尔的互联互通合作屡开先河:2014年10月签署«尼印关于电力贸易、跨境传输和电网联通的协定»,为两国电力贸易提供制度框架;2014年11月启动首个德里—加德满都国际巴士,此后又相继启动瓦拉纳西—加德满都的“印度—尼泊尔友谊巴士服务”、坎昌普尔—德里、博卡拉—德里的直达巴士服务;2015年,印度和尼泊尔修订了«过境条约»,首次允许其他国家途经印度进入尼泊尔,并确定四个边境点;2018年4月签署«通过内陆水道开启新的互联互通声明»,并于同年7月举行首次内陆水道互联互通会议。

孟加拉国方面,2015年6月莫迪访问孟加拉国签署22项政府间文件,其中9项涉及公路、港口、航运、内陆水道、通信等领域的联通项目。印度政府同意新增20亿美元信贷,帮助孟加拉国发展电力、铁路、公路、信息科技、船运等“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领域”;更新«双边贸易协定»和«内陆水道过境与贸易议

「研究分享」印度的地缘战略构想与地区基础设施联通政策(3)

老编曰:

仅仅是民用的话

这些设施的规划还是有益的

定书»,强调通过陆路、水路、铁路等多途径促进两国贸易,并允许通过对方的内陆水道与第三国开展贸易;签署«印度国营通信公司与孟加拉国水下电缆有限公司协定»,提高印度东北部网络连通水平。2017年11月9日,印度总理、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和孟加拉国总理联合启动两国间一系列互联互通项目,包括铁路、桥梁等。为有效推进与上述三国的互联互通,印度发起并推进了BBIN机制,在BBIN框架下讨论电力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合作。印度—缅甸—泰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有所提速,且印方希望延伸到越老柬三国。同时,加叻丹多模式交通运输项目旨在形成缅甸实兑港—印度加尔各答—印度米佐拉姆邦的海陆通道,目前也在推进过程之中。

印度陆上联通的视野还拓展至中亚地区。早在2000年,印度、伊朗与俄罗斯就签署«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协定»(INSTC),促进三国及中亚国家间的互联互通,莫迪政府上台后重新将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建设提上日程。2018年2月,印度正式加入«阿什哈巴德协定»(Ashgabat Agreement),这一2016年4月即已生效的协定,旨在建立伊朗、阿曼、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运输和过境走廊,促进中亚和海湾国家的互联互通。

其次,以环孟加拉湾、东盟和印度洋岛国为重点,打造海洋共荣圈。印度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港口,但由于港口、航运等“大而不强”,其在印太海上互联互通网络中的作用并不突出。早在2003年,瓦杰帕伊政府就提出“萨迦玛拉”(Sagarmala)倡议,旨在通过升级港口、提高物流水平等促进港口经济发展,但鲜有进展。直到2015年3月,莫迪政府正式批准该倡议,同步谋求提升对外海上联通水平。

在环孟加拉湾地区,印度与孟加拉国签署了«印孟沿海航运协定»、«印孟使用吉大港和蒙哥拉港运送商品进出印度的谅解备忘录»和«印孟在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开展海洋经济和海上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此外,印度在“环孟倡议”框架下商议«沿岸航运协定»和«机动车协定»。

在东盟方向,2017年12月印度与东盟召开首届互联互通峰会,主题是“加强21世纪亚洲的数字和物理连接”,印度成为继中日之后第三个与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开展对话的国家。印度提议与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设立海上运输工作组,建立海上直航线路。目前,印度正与东盟协商«海上运输协定»,并将之与东盟互联互通规划对接。2018年5月30日莫迪出访印度尼西亚,双方发表«印度—印尼加强印太地区海上合作的共同愿景»,强调印度“东向行动”政策、“萨迦”倡议与印尼海洋政策、“全球海洋轴心愿景”的对接,有意凸显“萨迦”与“东向行动”政策的融合。目前,印度和印尼已经成立工作组,促进苏门答腊和安达曼岛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联合开发印尼西部港口城市沙璜。

此外,2015年莫迪总理提出针对印度洋地区的“萨迦”倡议,积极参与恰巴哈尔港建设,努力推动与西印度洋地区的互联互通。2016年9月,阿富汗总统吉拉尼访问印度,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快推进当年5月签署的印阿伊三边协议,利用恰巴哈尔港促进地区互联互通。

再次,寻求与美日等合作,推动互联互通政策对接。

日本是印度地区互联互通政策的重要合作伙伴。2017年5月,第52届非洲发展银行年会在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德巴德召开,印度总理莫迪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印度和日本将联手打造“亚非增长走廊”,“基于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并辅以数字化和标准的对接,通过产品渠道创新、现有价值链拓展和延伸,确保经济和技术合作有益于能力提高,促进增强亚非大陆人员流动,实现更持久的可持续增长。”该倡议有助于日印实现政策资源的优势互补,联手推进印太地区互联互通。2017年,日印成立“东向行动论坛”,主要深化印度东北部和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合作。该论坛2018年10月8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提出加快落实东北部的相关项目。2018年10月底的印日年度峰会上,两国领导人强调设立“日印亚非地区经贸合作平台”,加强斯里兰卡、缅甸、孟加拉国、非洲等第三国和地区开展基建合作。目前,日印在第三国互联互通方面已达成合作协议或取得成果,包括联合在斯里兰卡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在孟加拉国进行公路和桥梁修建等。

「研究分享」印度的地缘战略构想与地区基础设施联通政策(3)

老编曰:

尽管国内鲜有关注

但是不得不说

脚盆在大白象家的存在感

那是非常强的

此外,美国也将互联互通作为印太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及美日澳印四边机制的重要合作内容,“呼吁强有力的互联互通原则,促进互联互通项目”。2018年2月,美日印召开“三边基础设施工作组”会议,同年4月的三边外交部门局级对话上进一步强调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展等方面合作,日本甚至披露美日印已明确分工,即印度负责港口开发、日本负责工业园区建设、美国负责发电站建设。此外,为配合政府间互联互通合作机制的落实,美印商会和美日商会还推动成立“印太基础设施三边论坛”。2018年7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美国商会发表题为“美国的印太经济愿景”的演讲,提出美国将启动“基础设施事务和援助网络”(Infrastructure Transaction and Assistance Network),促进印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并加强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在印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2019年年初,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在出席印度的“瑞辛纳对话”时表示,澳大利亚将启动为期四年、总额2500万美元的“南亚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倡议”(SARIC),与印度联手推进南亚的互联互通。

「研究分享」印度的地缘战略构想与地区基础设施联通政策(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