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不是一直從政的,比如川普,當選後,是如何迅速瞭解和決策軍事經濟文化等問題的?

qishing


美國總統並不需要各個行業都精通。能選美國總統的人首先要有錢,其次是己有一定知名度,再次是己有較高學歷。能否選上關鍵在造勢,拉選票,找準適合大眾的議題。在競選時候選人早己準備了內政,外交,國防等各方面的班子。總統當選後並不需要他各行都精通,各方面議題自有專門班孑提供,特別是金融方面根本不需要總統操心。象特朗普這樣的企業家自然也能把總統當的有滋有味,只不過質量高低只能在下次大選時來評價了。


asd1555282


美國總統外界通常稱謂“美國老大”或者“世界老大”,前者純屬有調侃和玩耍,後者有點靠譜。事實上美國總統某些方面是最沒有權力的國家元首,比如,財權——沒有國會批准總統幾乎沒有一美元隨便挪用的權力,即便有了也是後患無窮,隨時隨刻被國會眾參兩院行使調查質詢權力所管束。

有這樣一句話,“美國總統不是痴呆都能幹!”這就是美國”先知”在修憲過程中,把總統權力完全侷限在一個“可控”的框框內,意味著總統絕對不能把自己的意識貫穿於國家行為裡面,就是說,美國總統是服務於美國,而不是領導美國。這才是美國為什麼在短短的230多年裡就能領導世界的根本原因。

一,美國總統的財政權力

美國是嚴格執行財政預算的國家,每花一美元都要有國會眾議院審查通過,且都有“法案”備份。比如,特朗普想修建一道192公里的隔離牆,只需57億美元,眾院就是不批准,總統又是“關門”,又是宣佈“國家緊急狀態”,最後只給13億美元。如果是他國這還算事嗎?

二,美國總統的人事權力

總統有最大的人事權力,就是提名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但也是很幸運才能遇上。因為,9名大法官是終身制,要麼個人辭職,要麼被參院彈劾卸職,再沒有機會行使其權力,也要通過參議院投票表決過關後方才有效。大多美國總統可能幹了8年,還沒有機會行使這一特權呢!特朗普有幸提名了一位,且在爭爭吵吵中總算過關。

特朗普有提名內閣人選的絕對權力,同樣國會參院要通過,參院有彈劾的權力。外界好像以為,特朗普把自己的女兒女婿任命為白宮的高官是吧!其實並不是,他們都是涉外事務的高級顧問,不拿一美元薪水,出事了還要擔責任滴。就是說,美國總統可以攪亂他國事務,但不能攪亂國內的任何大小事。

三,美國總統是三軍總司令,聽起來想打誰就打誰,事實上他無權調動一兵一卒。對外運兵的實際權力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總統有召開會議的權力,委員會通過了總統提議行成法案,國會通過或者不通過,總統是最終的簽署法案和發佈命令的權力。不過一旦造成不利於美國的後果,總統要擔當全責。因而,想用兵修理伊朗特朗普左思右想就是難以決斷。

美國有一套相當成熟的政權運作體制,相當完整的政策制訂機制,總統只是其中的一份子,沒有完全的決斷權,且必須都要形成法案,有約束機構時時刻刻盯著,一旦發現偏差,立即停止執行且進行修復補救。特別是總統的個人意志不能彰顯在國家意識裡面。總統的決策來源於成熟的方方面面的“智庫”,而不是總統個人。因此,特朗普一位地產大亨,無需政治經驗,可以胡鬧但無權出格,他沒有權力,不聽從或不服從正確的決策意見,隨時準備走人。


何由之


特朗普是商人從來沒有從過政,他又是怎麼迅速瞭解和決策美國在軍事經濟方面的問題的?

特朗普16年前是個商人土豪,當選後其實就是個政治新手,其實在美國的政治精英階層是看不起特朗普的,比如小布什是絕對不把特朗普放眼裡的,小布什父親葬禮請了所有前任總統講話,唯獨特朗普這個在任總統被冷落。


【小布什】

特朗普又是怎麼從商人身份迅速擔當起政治責任的。

其實覺得在美國當總統不管你以前是做什麼的都可以迅速適應。更何況特朗普曾經也是大老闆,在決策決斷上有一定的經驗。總的來說美國的總統就跟當老闆是一樣的,總統就是白宮的主人,由自己來組建自己的內閣團隊成員,手下官員都由自己來提名,如果別人做的不好也是可以隨時炒他魷魚走人的,你說美國總統是不是跟做老闆很像呢?


【特朗普軍事問題團隊中的安全顧問博爾頓】

再說了在特朗普團隊裡不光有各級分管部長,在自己身邊還有特別助理,高級顧問,問題專家無數,這樣就形成一個白宮的各級智囊團;如果是軍事問題可以直接與安全顧問,國防部長,國務卿開個會研究討論一下就行了,同樣經濟問題就與經濟方面的專業官員,助理;部長進行開會討論就行了,特朗普只是個最後參考各方意見,拿定最後主意的人,這與他以前當老闆是非常相似的;只不過特朗普在施政這幾年缺少了政治人物的信仼,總喜歡出爾反爾缺乏誠信,不得不讓美國在國際信譽方面掉了不少價。

【美國伊朗問題專家代表】


【國防部長沙納漢】

其實做總統沒什麼難的,相信我,如果有機會你照樣可以把握全局,做一個總統。


牛頭馬面兩鬼


從政就是做管理,區別在於以前管幾萬人,現在管理幾億人,但是,他本質上管理的人還是差不多的,都是上層的那幾十個人,通過金字塔層級管理,所以,沒什麼區別。

你讓曹、任去管理一個省,完全沒問題,遊刃有餘,同樣,你讓大型國企的老總,去管理華為,同樣沒問題,甚至,你讓他們去管理軍隊,一樣可以。

管理並不需要專業技能,曹不需要會做玻璃,任不需要會做CPU,將軍不需要功夫好。

在古代,文人治軍、武人從政,文武不分家,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人多了去了吧?唐朝以前的臣子大多如此,並不是諸葛亮的專屬,唐朝以後文人治軍的大有人在,比如范仲淹、王陽明、年羹堯。

另一方面,治理一個國家,君主通常是檯面上的人而已,握有權力就行了,不需要什麼都懂,人只有專才,沒有全才,遇到問題,他們背後都有規模龐大的智囊團隊,從古至今,古今中外皆然。

智囊團的作用就很大了,囊括的範圍也很廣,任何具體事物,他們都能替你提供專業意見,你只需要選擇一個,並且執行就行了。

在那種政治成熟的國家,副職篡位的事不可能,內部叛亂的事也不可能,坐這個位置,相對容易得多,他只需要想著怎麼做得好。

看過他寫的自傳的人都知道,這貨從小就是標準的政治家做派,或者說資本家做派,他沒有任何道德、法律、規則的觀念,不受任何道德的約束,只要能賺錢,可以拋棄任何東西,而且是明著來的,毫不掩飾,小人手段,小人作風,這從他這幾年的行徑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說,他本身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可以毫無顧忌的做任何事,連磨合期都不需要,

可以說,他是該國這四五十年來,最優秀的總統,沒有之一,可以預見的未來,也是最優秀的之一,只是已經沒有什麼用了,阻止不了衰退。


南朝居士


美國總統管理決策的都是影響世界的大事,但是當選總統的人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怎麼當選後立馬就能夠熟練行使大權,尤其是特朗普連從政經驗都沒有,怎麼能夠將各類複雜且影響深遠事處理好?題主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其實不光這個事,普通人的生活與工作中這類的事也是很常見的,比如一個剛畢業從事教育職業的新教師帶出了全校最好的班,剛提拔上的新經理管理水平比有多年經驗者高的多,幾乎從來沒有做過菜的寶爸偶爾嘗試做一頓飯,口味秒殺多年經驗的寶媽.......這類的事只要想找,隨手可以舉出一串例子。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很簡單,任何一事件都是由表象與內在運行邏輯組成的,表象是大家看到的樣子,內在邏輯是事件產生髮展的決定因素。就拿蒸饅頭為例,蒸饅頭整個過程就是對於酵母菌的利用,和麵將酵母菌均勻混入麵糰內,然後保持一定的溫度來促進與維持酵母菌的繁殖與生長,其在生產過程中吃進澱粉在有氧與無氧不同的環境下分別分解成二氧化碳、水、酒精,部分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又能生成酸,所以最後再加點鹼,酸鹼中和反應減少饅頭酸的口感,生成的二氧化碳又使饅頭更暄軟。一個從來沒有從事過的饅頭加工的人,只要他對於酵母菌的習性很瞭解,很快就能上手蒸出好饅頭,因為他了解掌握了蒸饅頭的內在運轉邏輯。這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一樣的,都有自己內在的運轉邏輯,掌握了其內在邏輯,就是很好處理這件事的前提,當然還需要個人自身的一些特質,比如耐性、協作溝通能力、意志力、魄力等。美國總統需要處理的事當然也是在這個範籌之內,特朗普雖然沒有過從政經驗,但是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年齡也七十歲了,對於美國與世界的運轉是有自己的理解的,肯定也明白內在運轉的邏輯,再加上一些幕僚協助,處理這些也不是太難的事。其實美國總統更像一個司機,只要認路就可以駕駛上路,至於汽車怎麼從燃料化學能轉化了機械動能,怎麼通過方向盤控制車輪的方向,是不需要駕駛員來操心與解決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不理解這些東西呢,因為現在社會選拔機制都是測重於經驗,尤其是企業更是唯經驗論,使得很多人認為無論什麼技能都需要拜師學習、或者需要經驗,在這很多方面是正確的,但是不適用於全部,尤其是越高端越不適合。任何人掌握的技能都是搞懂其內在運轉邏輯後才能掌握的,拜師學習,實踐經驗是學習掌握的最有效的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所以現在人才選拔才會從學歷與經驗著手,這個方法是風險最小效率最高的,雖然會錯失優秀人才,也會選上庸才,但是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識別人才是一項高深的技能,非一般人能為也。


蓑笠子


美國的政治體制十分特殊。

美國政體十分特殊而複雜


雖然同樣實行多黨制,但美國的多黨制和歐洲大不相同,實際上是“兩黨制”,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選舉機構,加入這個或那個黨並不需要辦理什麼手續,只要自己說是哪個黨便是哪個黨的,只要黨內得到足夠的推舉票,哪怕前一天剛入黨的人也能代表這個黨參選聯邦和州的各種選舉職務。比如特朗普現在是共和黨籍總統,但歷史上他卻曾是民主黨人,還代表一個叫“改革黨”的小組織參加過總統選舉。由於兩黨制是如此“霸道”,美國“第三黨”在戰後從未通過選舉獲得過美國聯邦議席,“第三黨”的總統候選人甚至連拿到一張選舉人票都幾乎不可能。

驢和象


在這種情況下,從黨內初選中脫穎而出的兩黨總統候選人,會在決選前精心組織一個由黨內各領域行家裡手組成的智囊和幕僚團隊,幫助候選人“惡補”各領域的知識,並作為“參謀”出謀劃策。

一旦這位政黨候選人當選總統,他就可以提名內閣部長和其他成員,組建政府班子。美國是純總統制國家,部長不能是聯邦議員,且總統可超越黨派,遴選自己屬意的任何一個政黨成員加入內閣任職,如奧巴馬是民主黨人,但他的首任國防部長哈格爾卻是如假包換的共和黨人。這種組閣形式可以讓總統跨越黨派限制,任用最適合的各部長人選,也有助於總統迅速瞭解和掌握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問題,不至於瞎指揮。同時,總統可以建立俗稱“西翼”的龐大白宮幕僚團隊,這個團隊裡同樣精英薈萃,是總統在各重要領域決策的顧問,他們可以幫助總統儘快進入角色,不至於“外行指揮內行”。

民主黨總統奧巴馬的第一任國防部長哈格爾卻是如假包換的共和黨人


此外,美國參眾兩院的選舉都是和總統存在“錯位”的,參議員任期6年,每兩年僅更換1/3,眾議員任期僅兩年,總統4年任期內就要換一茬,可以制衡總統,不讓他“亂來”;司法體系的大法官總統有權提名補缺,但一旦任職除非重大過錯或自己辭職則不能撤換,而國防部長雖是總統提名任命的文官,參聯會主席以下各級軍官卻自成體系,獨立於行政體系之外,他們的相對“超脫”,同樣有助於制約總統“任性”,促使其更多信賴“西翼”和內閣中的專家。


陶短房


誇張一點說,美國總統有沒有都沒有任何關係。美國政府不是還經常關門沒嗎?只要美國政府,美國的“三權分立”沒有崩潰,任何人都可以當總統。

簡單說,在美國當總統並不需要什麼從政經驗——總統可以認命或者聘請各種專業人士當顧問,還可以叫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幫忙——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美國總統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其實權利非常有限,有國會的制約,有反對黨的障礙,有媒體的批評,有部下的離心離德。

説極端一點,美國總統無非就是一個“傀儡”,時時處處受到選民的控制——選民支持率高了,可以隨心所欲;支持率下降心急火燎。

具體說到特朗普;他是房地產商人,當然諳熟美國的法律;當過主持人,選過“美國小姐”,對美國娛樂圈也並非陌生。

至於說起軍事,就更好辦了——反正有國家安全顧問,還有國防部長,國務卿——看著順眼,繼續幹下去;不聽話,解僱就是。

總之一句話,在美國當總統,並非一定要有從政經驗,美國的法律,美國的監督制度,選民的支持率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明天更美好154837567


川普作為一個政治素人,通過大選成為總統,很多人可能對他的執政方策頗有微詞,各種爭議不斷,那麼,作為一個政治素人,到底有沒有權利那麼,作為一個政治素人,到底如何迅速的瞭解總總應該面對的國家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政策。

其實,這與美國的政法體系有很大的關係。通常任何的立法、提案、會議決策等都是提交國會,提案提交國會之後,由眾議院投票進行決定,中醫院通過之後再提交參議院,參議院通過之後再提交總統,由總統簽字蓋章,然後法律生效。除此之外,白宮還有各類的政治,經濟顧問,他們都為總統提供合適的策略和建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總統分析的清清楚楚,最後有總統進行決定。

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總統的權力,也保證了國家的覺民主決策不受侵犯,總統的權力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並不是說總統希望的政策就可以實行總統不希望的就不能實行,大多數都要通過議會投票表決。比如此前川普一直希望在墨西哥邊境修建邊境牆,國會就是不支持他的撥款提案,總統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他們的政治或者經濟主張並不一定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通常都是國會投票決定,也就是說國會大多數人同意才可以。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能夠行使美國總統職權,靠的可不是特朗普一個人,特朗普只是外在的表現,要讓整個美國總統系統運轉,需要的是這麼多人:



這個大樓,就是美國總統行政大樓,是一堆總統辦事機構的所在地。


美國總統是通過總統行政辦公室運轉的,這個所謂的“辦公室”是美國實際上的第一大機構,在這個大樓裡面工作的有如下機關:


  1. 經濟顧問委員會

  2. 環境質量會委員會

  3. 國家安全委員會

  4. 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

  5. 國家毒品控制政策辦公室

  6. 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

  7.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8. 總統情報顧問委員會

  9. 白宮辦公廳

  10. 副總統辦公室


而其中,第九個白宮辦公廳,又由以下機構組成,包括:


  1. 內閣事務辦公室

  2. 白宮辦公廳主任辦公室

  3. 聯絡辦公室

  4. 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辦公室

  5. 第一夫人辦公室

  6. 法制辦公室

  7. 管理和行政辦公室

  8. 橢圓辦公室行動辦公室

  9. 政治事務辦公室

  10. 總統人事辦公室

  11. 公共預約和政府間事務辦公室

  12. 新聞秘書辦公室

  13. 日程辦公室主任

  14. 高級顧問辦公室

  15. 秘書辦公室

  16. 白宮法律顧問辦公室

  17. 政策研究辦公室

  18. 白宮學者辦公室


因此你表面上看到的是“特朗普”,而實際上圍繞著特朗普運轉的,有一大堆的美國機構,有一堆的美國總統辦公室機構,以及美國行政的各個部門,這些行政部門也同樣在總統的領導下,它們分別是:

國務院,財政部,國防部,司法部,內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勞工部,衛生和公眾服務部,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運輸部,能源部,教育部,退伍軍人事務部,國土安全部。

這還不包括各式各樣的遊說機構,智庫等等等等。


美國行政機構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機構,一切都是圍繞著“總統”這個職位運轉起來了。


所以特朗普不必去了解什麼“軍事政治文化”,他只需要瞭解他信賴什麼人,他找哪些人來當這些機構的領導,這些人自然會把他的意志給貫徹下去。


李建秋的世界


其實美國總統在競選時就已經開始瞭解假如作為總統如何決策了。美國是四年舉行一次總統大選,在美國的總統大選年的年初到年中,一般是各政黨的黨內初選,美國除了傳統的兩大黨美國民主黨和美國共和黨之外也有一些其他小黨,但是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其他的小黨候選人或者獨立候選人基本沒啥競爭力,主要是美國的民主與共和兩黨的總統提名人在競爭,例如在美國2008年的總統競選中,美國的憲法黨、綠黨、自由黨都推舉出了自己的總統提名人參加了該年的總統大選,另外還有一名獨立候選人拉爾夫納德也參加了該年度的總統大選,但是以上四者推舉出的總統和副總統的候選人均沒有獲得一張選舉人票,所以美國是事實上的兩黨制。在總統大選年的七月或者八月份,美國兩黨會確定本黨的總統以及副總統的候選人,然後兩黨的總統以及副總統候選人會開始在美國全國各地開展馬不停蹄的正式競選活動,在該年的十一月份進行總統選舉投票。美國是個聯邦制國家,各個總統參選人需要在每個州進行總統候選人的登記,爭取該州的總統選舉人票。

那麼在這接近一年的競選時間裡,有意競選美國總統的人以及在成了他們所在黨派的總統候選人後,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不斷向本黨支持者以及全國的選民解釋自己的施政綱領,他們在成了美國總統之後的內政和外交政策是如何的。在這個過程中,在智囊的幫助下,美國總統候選人其實就已經開始瞭解作為美國總統如何進行決策了。在美國總統競選中,總統候選人都有專業競選團隊在全面協助,專業競選團隊中一般會有美國政府前高官。

其實不僅是是美國的總統,包括其他世界各國的總統或者行政首腦都只是政府體系中的一個職位,並且各國的法律都規定了在總統或者行政首腦不能履行職位時由什麼樣的人暫時履行總統職務,一般是副總統或者議長,然後直到產生新總統為止。國家結構形式一般分為單一制和聯邦制,在單一制的國家,地方政府的權力來源於中央政府的授權,比如法國就是單一制,法國本土有13個大區,這13個大區又包括了96個省,法國中央這一級有絕對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權力。聯邦制國家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治實體組成的,這些政治實體可能叫州、邦或者共和國,在聯邦成員單位中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各個聯邦成員把一部分權力讓渡給聯邦政府,同時自己保存很多管理內部事務的權力。

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聯邦制國家,大體分為聯邦政府、州政府、郡政府、市政府、村鎮政府,美國各個政府之間是分權的關係,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關係。無論是單一制還是聯邦制,每個國家的政府(在美國就是聯邦政府和他的地方政府)在做決策時都有科學和嚴密的體系,並且也有很多專業人士的參與,總統或者行政首腦只是最終的拍板人。美國聯邦政府這一級的政府文職僱員大約在200萬以上,美國總統也只是其中的一員,是整個美國聯邦政府系統中的一個最高職位。所以美國總統不一定需要一開始就有從政經歷或者經驗的,美國前總統里根也是好萊塢演員出身,烏克蘭現任總統澤連斯基之前也基本沒有從政經歷,只是個喜劇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