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去世後,500名親衛世代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堅守

成吉思汗去世後,500名親衛世代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堅守

1162年在漠北草原上伴隨著一聲啼哭,一代帝王降生了。他就是孛兒只斤·鐵木真,草原遼闊天高地遠,成群的牛羊,奔跑的馬兒,蒙古長調悠然迴響,馬頭琴的聲音源遠流長,草原一片祥和,大草原是蒙族人的家鄉,是蒙古人民世世代代守護的神靈,各個部落在草原上安家落戶,悠閒自在。那麼,在養育遊牧人民的草原上,鐵木真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戎馬一生,驍勇善戰

鐵木真的戎馬一生戰爭60餘場,輝煌無比,鐵木真的野心何在?他曾說過:"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他南征北戰最後統一草原部落,各部落首領對他聞風喪膽,紛紛臣服於鐵木真,只要鐵木真的鐵騎到達之處,就沒有他踏不平的草原,統一部落之後你以為他就滿足了?沒有。他野心勃勃的開始向外擴張,二十餘年與西夏的征戰,他善於謀略,沉穩行事,胸懷大志,用兵得當最終一舉殲滅西夏。

成吉思汗去世後,500名親衛世代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堅守

區區一個西夏可並沒有滿足可汗的野心,緊隨其後,他又開始進攻金國,親自領兵開始了長達24年的蒙金之戰,鐵木真的勝仗無計其數,除了他的領導才華,還有他鐵一般的紀律,他曾說:"沒有鐵的紀律,戰車就開的不遠。"正是因為有了鐵的紀律,狼的精神,在一次一次的征戰中他才會取得大獲全勝。後來忽必烈把這位建立蒙古帝國的可汗尊稱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你"身在何方"?

在蒙金之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成吉思汗就派最強勁的手下繼續討伐金國,自己親帥騎兵開始西征,經過了七年的征戰,最終花剌子模被他的鐵騎踏在腳下,可是在他回到草原時,主將的去世讓他在64歲高齡時還不得不親自出徵西夏,後因西夏無力抵抗選擇投降,可汗才帶兵回草原。

可就是在這次戰役回程中,成吉思汗高燒不退,最終病逝途中,享年66歲。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生於草原,歿於草原。

成吉思汗去世後,500名親衛世代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堅守

成吉思汗曾說過自己死後秘不發喪,在征途中,源於草原的習俗,這位英雄人物被安葬在草原,長眠地下,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推移,成吉思汗下葬的地方從表面看越來越不明顯,而後來隨著下葬成吉思汗的知情人相繼去世,成吉思汗葬於何處也就成了不解之謎。

史料中也並沒有成吉思汗肉身的陵墓位置標註,後人在幾百年的尋求下也沒有確定成吉思汗當然葬於何處。所以至今,成吉思汗身在何方大家還在繼續探索。

世代"守陵人"

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草原中部,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有一座氣勢磅礴的成吉思汗衣冠冢,忽必烈為了紀念這位草原的祖先建立了這個規模龐大的成吉思汗陵,至今還有全國各地膜拜成吉思汗的人紛紛前來祭拜,每逢佳節,或者草原的那達慕大會,也會有蒙古族人民前來舉行盛大的朝拜會。

成吉思汗去世後,500名親衛世代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堅守

在成吉思汗陵裡有這樣的一族人,他們被忽必烈稱為"達爾扈特"人,用漢語翻譯出來就是"擔負使命的人",這一族人是在成吉思汗西征去世之後由八位有功將領的後代組成的,他們都是成吉思汗的愛將和建立大業的有功之臣。他們500名親衛世代相傳800年為成吉思汗守陵,至今猶在。

八百年的傳承,傳承的是一種敬仰,傳承的是一種精神,傳承的更是世世代代的使命和責任。雖然他們不用服兵役不用繳納稅款,可是他們的生活依然很拮据,但是至今他們都沒有放棄,依然做著成吉思汗的守護者。他們就像成吉思汗陵裡的長明燈一樣,會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從一開始的500人到現在的幾千人。

成吉思汗去世後,500名親衛世代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堅守

有一位76歲的老人守陵60年,是第三十六代傳人,他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他小時候很不明白父輩們為什麼每天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為什麼沒有像同齡人一樣出去工作,而自己每天也學著祭祀的禮儀和各種事物,他的父親回答他:"我們都是達爾扈特的後人,祖宗的東西我們不能丟,我們是有著使命的傳承者。"這一守就是六十年。

還有一位是成吉思汗陵第四十代的守陵人,他是目前成吉思汗陵最年輕的守護者,他給大家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做這個工作,要耐得住,太有文化的人,耐不住寂寞的人,做不了這個工作。"多麼樸實的一句話,聽得我們潸然淚下。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世代忠誠,守信,且堅定不移。

成吉思汗去世後,500名親衛世代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堅守

從有了達爾扈特人之後,成吉思汗陵墓前的聖燈就從未滅過,在誦經祈福中他們世世代代守護著成吉思汗的殿堂,和來來往往的祭拜這誠心禱告,沒有成吉思汗就不會有現在的草原,他們從不後悔自己是一位達爾扈特人,他們以自己是達爾扈特人為榮,他們深知他們的祖先是成吉思汗最忠心的將領。

草原人民把成吉思汗當做祖先供奉,他的身體化為了這片美麗的草原,雄鷹在藍天上翱翔,駿馬成群在草原上馳騁,風吹草低,草原的風都是如此甘甜。

成吉思汗去世後,500名親衛世代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堅守

我覺得草原上的人眼睛裡更清澈,像是裝滿了整個天空,成吉思汗曾經對部下說過:"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戰馬就馳騁多遠。"因為他有這樣的心胸,他才會有人生的豐功偉績。而當我看到達爾扈特的後人時,他們的眼睛裡除了清澈更多的是深邃,彷彿眼睛裡有口口相傳的信仰,有代代守護的生靈,他們的深邃寫滿了一代又一代守陵人的故事。

信仰是心中的綠洲,思想的駱駝隊是永遠走不到的。——紀伯倫 正是因為有了信仰,他們才會一直堅守,我們要向達爾扈特人致敬。或許許多年後,會有一位可愛的孩子躺在遼闊的草原上問起父親自己為什麼是達爾扈特人,他的父親會回答:"因為你身下躺著的草原是我們世世代代守護的神,我們守護的那個人就是這片幅員遼闊的大草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