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共出現了400多位帝王,規模相當於一個營,若派去打仗,誰適合做營長?

觀景天下


這個問題腦洞極大,非常有趣。總所周知,皇帝可都是領導者,很少有直接領兵打仗的,除了那些開朝換代的皇帝,大部分皇帝對打仗一竅不通。那麼我就發揮一下我的腦洞,列出幾個人選。

我們按照一個營配備三個連來看。

一連長:劉裕。

連長領導一百多人的作戰小隊,在戰爭中基本上是主力尖兵,所以對連長的戰力值要求極高,不僅自己武力高超,而且應變能力和指揮能力也要夠強。劉裕在所有皇帝裡面可以說是戰鬥力爆表,他出身貧寒,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大大小小無數次戰爭中磨礪出來,一步一步走到權力的最高點,而且他能靠的只有他一個人,沒有別的人可以幫助他,替他分擔,他代晉而自立,北伐也幾乎要成功。讓他做一名營長實至名歸。



二連長:趙匡胤。

趙匡胤出身于軍人世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軍事培養,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武力值非常高,有人還說他是武功第一的皇帝。在投身軍旅之後,他很快就做到了禁衛軍首領的位置,之後就是取代後周建立宋朝。建立宋朝以後,他更是憑藉其強悍的作戰能力,統一了南方各國。只可惜在北伐的過程中由於契丹人的騷擾,一直沒有成功,直到他去世。但是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三連長:劉秀。

劉秀作為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到他這一輩時,根本沒有享受到劉邦子孫的半點好處,已經是平民了。在王莽新朝的統治下,天下群起而起義,劉秀也加入了起義的隊伍中。這位牛背上的開國皇帝,騎著牛開始打天下,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在昆陽一戰中,劉秀大發神威,帶領一千多人為前鋒,衝入四十二萬人的王莽軍中,反覆猛衝,殺敵無數。隨後又帶領三千人從側面衝擊敵軍大本營,最後覆滅敵軍。之後的統一征戰中,數次親征都凱旋而歸,他的能力有所共睹的。



副營長:李世民。

對於這個位置,本來還有兩個人選,分別是劉邦、朱元璋,他們三人的能力和功績都非常高,領導能力都非常強,所以很難選。之所以選李世民,主要是看他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李世民不管是行軍打仗的能力,還是為人處世的氣度都是一等的,而且他沒有另外兩個人那種兇狠的心腸,所有跟著他的部下都得到了善終。



營長:秦始皇嬴政

營長選嬴政,這個是鐵上釘釘的了。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地位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撼動得了的,他的威望、他的氣度、他的手段都是所有皇帝裡面最高的。雖然他武力不行,但是作為營長級別的根本不用衝鋒陷陣,他只用發號施令,統籌全軍,作為一個精神領袖就足夠了!


博古論今天


劉邦衝著秦始皇招了招手:嗨,老始。上面叫咱倆兒把這幫皇帝小子們組建成一個營。

秦始皇:我年齡大了,當不了營長啦!

劉邦:上面也沒說叫你當營長。他們說了咱倆兒都是名譽營長。

秦始皇:還不是因為一碰到硬仗你就跑!

劉邦:那還不是因為項羽。別說,叫這項羽擔任尖刀排排長還是不錯的。想當年項羽破釜沉舟把你們秦軍打得……

秦始皇:這個話題到此為止。我只提一點建議,姓趙的和姓高的那幫人都去當最普通的士兵。

劉邦:是因為趙高的原因嗎?

秦始皇:你是不是傻?姓高的那一幫子都是什麼人你不清楚嗎?對了,五代那幫子人也去當兵。趙匡胤連個班長都不能給。

劉邦:趙光義當個參謀還可以吧?聽說他每次打仗前都事先做好部署……

秦始皇:你難道沒聽說過燭光斧影嘛!

劉邦:咱們別點著蠟燭不就行了……

秦始皇:得想個辦法才行!要不叫劉徹當指導員吧!

劉邦:秦皇漢武,我就知道你們倆兒能合得來。

秦始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從劉徹開始的。我是叫劉徹好好教育教育他們。

劉邦:要不再叫上雍正乾隆他們吧。聽說他們文字獄搞得不錯。

朱元璋:我反對!

秦始皇和劉邦嚇一跳:你怎麼進來的?

朱元璋:我哄孫子朱厚照玩呢,他領我偷偷進來的。

秦始皇:哄孫子?在哪兒呢!

朱厚照:在這兒呢!我藏的嚴實吧!你們都找不我吧!

劉邦:老始,就叫朱厚照負責偵查吧!

秦始皇:不錯!

劉邦:朱元璋,你負責伙食!

朱元璋:你叫我負責伙食?

秦始皇:他會做飯嗎?

劉邦:他要過飯!

秦始皇:又不會做飯,負責什麼伙食?

劉邦: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打仗最怕的就是斷糧。真到了斷糧的時候,只有朱元璋能給弄來吃的。

秦始皇:吃的有了,武器怎麼解決?

劉邦:朱元璋還有個孫子,一手好木匠活兒!

秦始皇:那就叫他負責器械吧!

朱元璋:我還有個孫子會煉丹。叫他負責傷員怎麼樣?

秦始皇:那就叫他……

劉邦打斷秦始皇:聽說咱們這一行裡面有個女的。叫什麼武則天。

秦始皇:那就叫她找幾個不好女色的,組建個衛生班吧!

劉邦:我有幾個孫子都喜歡男的。

秦始皇:就他們吧。

劉邦:孫子們不用衝鋒嘍!

秦始皇:你說什麼?

劉邦:沒說什麼!

朱元璋:……

朱元璋:你弄得那一套也太枯燥了。沒有仗打的時候,可不可以叫他們娛樂娛樂?

秦始皇:有什麼人選嗎?

朱元璋:我有個孫子會鬥蛐蛐兒!

劉邦:就叫他領著那幫唱戲的、寫詞的、畫畫的吧!

秦始皇:咱倆兒都是名譽營長,咱們先把營長的人選定下來吧!

劉邦:我有個孫子叫劉秀,一直運氣很好。

朱元璋:我的兒子朱棣……

李世民忽然闖進來:營長只能我當!

劉邦:這麼些狠角色,還輪不到你!

李世民:所有有資格當營長的都被我搞掉了!

劉邦:……

秦始皇:……

李世民:你們要是覺得我不夠資格,可以先讓我當代理兩天也行!

劉邦:孟德!(曹操字孟德)你……

朱元璋踩了劉邦一腳。

劉邦:我宣佈,營長就是李世民!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中國皇帝一大把,真正有才的並不多。

  能當統帥的人也有幾個,最佳人選自然是祖龍始皇帝。身為統帥,要目光長遠,善於用人。始皇帝廣納賢才,制定帝國方略,後世帝王都不過是在他定下的框架中修修補補。

  營長之下,可以設置幾個連長。連長要求能征慣戰,李世民、趙匡胤、曹操都是文武兼備,並且親自領兵作戰,且打仗大有成效的君王。

  像項羽、成吉思汗這樣的,可以搞一個尖刀班、突擊隊,讓他們衝鋒陷陣去。

  隋文帝楊堅、宋真宗都很擅長理財。隋朝藏富於國,建國幾十年,收攏的錢糧吃了一百多年,一直吃到唐玄宗年間。宋真宗更牛,直接將中國王朝的年收入推倒一億貫錢,登上中國古代史巔峰。

  其他如劉邦、漢武帝、康熙帝、明太祖,都有一技之長,當個連長、副連長什麼的也都可以。

  


葉之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將古代的帝王全部集合在一起去打仗,這樣的想法腦洞真大,在我們的古代從秦始皇到溥儀,加上被追封的帝王,一共有著皇帝尊號的人494人,當然想安祿山和袁術這樣的人是不被歷史承認的,400多人的規模,在軍隊中大約相當於一個營的建制,一個營包括一個指揮部,以及三個連隊構成,大約的人數也是在500人,而在現在的軍隊中,營級別建制的軍隊主要作戰任務就是衝鋒陷陣的,比如《亮劍》中李雲龍是一個團長,而他的手下張大彪就是營長,不是經常帶著士兵衝鋒陷陣嗎?

所以基於這樣的作戰任務,也就說明營長並不是作為一個統帥存在,而是要求不但能夠帶兵衝鋒,也能夠出謀劃策,也就是有勇有謀了,而古代的帝王在軍事上有突出能力的人並不多,很多帝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來到戰場之上,所以能夠選擇的面也就不會太大。

先來看看古代能夠統兵打仗的帝王有哪些吧!首先就是劉邦、劉秀、南朝宋國的劉裕、當然還有十六國時期的劉淵、南朝的陳霸先,隋煬帝楊廣、李淵、李世民、柴榮、宋太祖趙匡胤、朱元璋、朱棣以及康熙,如果算上追封的帝王,還有曹操和成吉思汗了,也就是說如果選擇帝王營的營長,也就只能夠從上面這些帝王中間做出選擇了。

劉邦最開始僅僅是一個泗水亭長,在秦末起義之後被推舉成為首領,不過劉邦的軍事能力並不突出,而他能夠取得天下靠的主要就是識人,尤其是蕭何、張良和韓信的使用,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這就說明帶兵衝鋒劉邦不行,謀略也不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彭城之戰,劉邦40多萬的大軍竟然被項羽三萬騎兵打得落花流水,還差一點被項羽給斬首了,所以劉邦也就排除了。

再來看看劉邦的後人劉秀,劉秀帶兵取得了昆陽之戰的勝利,並且後面統一河北,並且建立了東漢,最後利用12年時間統一全國,不過除了早期的昆陽之戰之外,劉秀統兵作戰的經歷並不多,更多的是依靠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掃蕩群雄,所以劉秀也還是差一點意思。

劉裕可以也是劉邦的後人,更是從大頭兵做起的,參加東晉最出名的北府軍成長起來,最後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並且帶兵收復了很多失地,在成為帝王之後更是要御駕親征,只是因為生病病逝,讓人遺憾,可以說劉裕做過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成長起來,並且還取得過北伐的重大戰果,這樣的人絕對是營長的一個備選了;而劉淵一個少數民族的首領,帶兵打仗自然沒有問題,不過謀略不是他的擅長;而陳霸先建立了陳朝,不過在建立南陳之後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自然也就將他排除了;而楊廣雖然帶兵統一了全國,消滅了南陳,不過他僅僅是一個統帥,而且還是一個名義上的統帥,所以也不合格。

李淵建立唐朝,不過他主要是統帥,無論是早期攻佔長安,他很少親身犯險,所以也要排除在外;而李世民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帝王,李唐的江山是在他的手中打下的一大半,並且李世民不是僅僅帶兵,更是帶兵衝鋒,在史書上經常能夠看到李世民帶著他的玄甲兵衝鋒,而且李世民非常擅長弓箭,可以說是百發百中,在攻打洛陽王世充的時候,李世民親自帶著十幾個騎兵去偵察敵情,最後被單雄信看到,李世民就是帶著這十幾個人邊打邊退,當然最後也因為有著尉遲敬德的出現才讓他脫險,但是這足以說明李世民的個人能力,並且他十分擅長帶兵衝鋒,尤其是在虎牢關攻打竇建德的戰鬥,就是李世民帶著騎兵衝鋒,所以李世民絕對是一個備選。

而後周的柴榮也是行伍出身,並且長期擔任軍事統帥,不過他更多的是統兵,這一點和趙匡胤其實很像,不得不說兩個人都是非常出名的名將,不過要帶兵衝鋒的話,還是不太合適。

而朱元璋也是從大頭兵做起,最後一步步成長為軍事統帥,更是成為帝王,而且手下的徐達和常遇春等人打仗的時候,往往都是朱元璋教他們怎麼去打,這麼看的話,朱元璋能夠統兵衝鋒,也能夠出謀劃策,也是不錯的備選人物;而朱棣在作為燕王的時候,北伐蒙古,還有打動靖難之役,但是他是一個統帥,而康熙的情況差不多,雖然他有著御駕親征的行動,不過軍事上康熙的能力並不突出;最後就是曹操和成吉思汗了,曹操能夠在官渡之戰領兵偷襲,也能夠自己寫兵書,所以也很符合營長的標準,而成吉思汗謀略方面就是差上一些了。

綜上所述,能夠符合營長標準的人選也就是劉裕、李世民、朱元璋和曹操,如果要是從這四個人中選擇的話,從戰績上去看的話,無疑是李世民戰績更加突出,個人能力非常突出,並且謀略上也非常厲害,其次就是朱元璋了,偉大的毛主席都說過: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然後就是曹操了,雖然敗仗很多,但是曹操的能力不容小覷,如果以上三人都不能夠選擇的話,也就是劉裕了,所以如果要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人選無疑是李世民更合適一下,他喜歡帶兵衝鋒,非常符合營長的標準,就算是選擇一個統帥的話,李世民和朱元璋也是最佳的選擇。


語說漫談


答案只有一個:劉秀。原因有三

其一:位面之名不虛,天災退敵史上少有

劉秀可是被稱為位面之子,啥意思呢,就是受到上天特殊眷顧的人,簡單說就是運氣爆棚到撿個彩票都能中頭獎。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子孫,祖上是很尊貴的,可是到他父親這一帶就沒落到只能做個縣令,而劉秀最擅長的是種地。如果沒有出現亂局,也許劉秀會是一個出色的莊稼把式。劉秀的位面之名最突出的要數昆陽之戰。當時,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率領精兵四十二萬進攻劉秀所在的宛城和昆陽。當時昆陽守軍加上援軍一共才兩萬六千人,實力相差極為懸殊。劉秀親率千餘精銳衝往敵陣,這看起來很像是送死的舉動,卻恰逢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漲,王莽軍隊慘敗。有這能力的領導,啥軍隊都會所向披靡啊。

其二:劉秀有格局,政治眼光長遠

劉秀在家鄉時,並不是很出彩,反倒是其兄長劉縯喜好結交天下俠士,果敢幹練,頗有乃祖劉邦的風采。及至劉縯無辜被殺,劉秀的表現出乎所有人意料。劉秀既沒有起兵為兄長報仇,也沒有逃跑避禍,而是到領導那裡謙卑的請罪。搞得領導也想到了劉秀兄弟的功勞,自覺愧疚,封劉秀為武信侯。

其三:劉秀會用人,善待功臣武將

劉秀善待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為列侯,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權。跟著這樣的領導沒有後顧之憂,也不必擔心被清算。


歷史不只是故事


刨去元、清兩朝殖民統治時期的皇帝,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絕大多數沒有什麼軍事能力,能打仗的基本上是開國皇帝或者朝代早期的皇帝。

一個營的營長,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他既要訓練、管理、指揮全營,但又不像軍長、司令員主要在二線指揮,用不著親自投入戰鬥。因此,在歷代皇帝中挑選營長,比選統帥更難。

營長:李世民。李世民具有高超的戰役指揮能力,同時自己又是神箭手,屢次親率騎兵衝鋒陷陣。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既善於納諫,又遇事果斷;既寬宏大量,又鐵石心腸,足以充當一營之長。

教導員:劉邦。劉邦極具人格魅力,待人大方,善於團結各類人才,而且知人善任、賞罰分明,可以協助李世民拉攏人心。同時,劉邦早期當過遊俠,個人武力值不差,也能指揮十萬以內的兵馬,當營教導員最合適。

副營長:劉秀。劉秀運氣爆棚、文化水平高,善於經營管理,也很有親和力,而且打仗十分勇敢。當副營長主管後勤保障絕對稱職,而且一旦李世民不能指揮戰鬥,他能立馬頂上。

副教導員:趙佶。宋徽宗趙佶雖然是個昏君,但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有藝術造詣的皇帝(李煜只是割據政權的君王,不算皇帝)。趙佶可以發揮自己的文藝特長,豐富全營的文化生活、鼓舞士氣,同時也可以彌補教導員劉邦不拘小節、大大咧咧的短板。劉邦+趙佶=最強的思政老師。

一連長:趙匡胤。趙匡胤個人軍事能力出眾,行伍出身、接地氣,又有組織能力,當主力連連長最合適。

二連長:朱元璋。朱元璋純屌絲出身,能與士兵打成一片,個人武力值不差,心狠手辣,當連長綽綽有餘。

三連長:朱棣。朱棣雖是二代,但從小在軍中歷練,後來又鎮守邊疆,然後造反“清君側”,長驅直入佔領南京,有冒險精神。

至於漢武帝劉徹,此人軍事能力太差,指揮對匈奴作戰,結果把爺爺老爸兩代人積累下來的財富耗盡,導致民不聊生,人口減半。如果他不是皇帝的太子,而是像劉邦、朱元璋這樣白手起家,早就死了一百遍。如果不是運氣好,他就是漢代的秦二世、隋煬帝。

當然,歷代皇帝中,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者不在少數,因此,就算有李世民、劉邦領頭,這個營戰鬥力也不會很強。獅子領著羊群,可以打敗綿羊領著的獅群,但打不贏獅子領著的獅群。



江南俗士1972


營長 嬴政 教導員 李世民 副營長 朱元璋 副教導員 趙匡胤 三大皇帝軍事家 嬴政 李世民 朱元璋必須入選 至於趙匡胤 太適合做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 而且 打仗也還可以

一連長 劉徹 這傢伙也適合當營長 就是脾氣有點大 指導員 劉秀 他的人格魅力就不說了副連長 冉閔

二連長 忽必烈 指導員 劉邦

三連長 朱棣 指導員 柴榮

偵查排長 朱厚照(喜歡冒險 其實很有軍事指揮能力) 副排長 努爾哈赤

其他排長人選 劉裕 拓跋燾 楊堅 楊廣 李隆基 皇太極 朱瞻基 陳霸先 劉備 孫權

後勤及其它 劉恆 劉啟 劉詢 康熙 雍正


木易1989


中國曆代皇帝400多人,不乏雄才大略,能征善戰的人,如果按他們性格、特長、愛好等,綜合考慮,取長補短,把他們編為一個營,那肯定是戰鬥爆表的。我感到這樣組合:

營長:秦始皇,負責全營的整體謀劃工作,重點是作戰籌劃、排兵佈陣、軍事指揮等。

教導員:武則天,協助營長工作,積極提建議、當參謀,重點做好全營的思想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士氣,提升戰鬥力。

一連連長:成吉思汗, 二連連長:李世民, 三連連長:康熙。這三個連是主戰連隊,能貫徹營部作戰意圖,能征善戰,善打惡仗、險仗,各連既能獨擋一面,而且能相互配合,形成戰鬥力。

加強連連長:劉徹,全營的總預備隊,做為機動,隨時增援各連的戰鬥,必要時,也可做為主戰連隊使用。

突擊連連長:劉邦。在戰爭打到激烈壯態時,讓劉邦率連突擊,他足智多謀,沉著冷靜,關鍵是不按常理出牌,手下又敢打敢拼不要命,會收到意外效果。

如果這樣組合,這個營肯定天下無敵,不敢說是能征服世界,最起碼是所向無敵。你認為呢?





zj史海拾貝


營長:嬴政 毋庸置疑

政治委員:隋文帝 指揮官最好是開國皇帝,要不然子孫帶兵的話,如何帶領自己祖輩行軍?這裡選隋文帝做營政委是因為他是開國皇帝,而且文武雙全,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最重要還是他和嬴政沒有仇恨,而且性格相對溫和。

一連長:劉邦 教導員:李淵

副連長:朱棣

二連長:朱元璋 教導員:趙匡胤

副連長:劉徹

三連長:鐵木真 教導員:劉秀

副連長:李世民

營警衛班長:康熙

這樣排,就是避免同姓後輩指揮先輩,避免前後王朝之間的恩怨,較為合理的平衡各個帝王的勢力。

軍隊指揮官一般軍事才能顯著,而教導員一般在歷史上都有一定的好名聲。

哈哈,簡單的表達下想法,不喜勿噴啊。


忘詞33562595


如果按照普通簡裝步兵營的編制話400人基本夠用,但是如果按照重裝步兵營的話,就算在二戰時期人數也是不夠的。既然開一下腦洞,那我就試著把這四百多個皇帝整編成一個戰力強大的現役八八制機械化合成步兵營。

編制如下:

營部,三個裝甲步兵連,兩個坦克連,一個炮兵連,一個後勤保障連,一個支援連。

營指揮車



營部:合成營是最小的作戰單元,因此,除營長、教導員外,還有一位參謀長和四位參謀組成的參謀組,編有營指揮車和炮兵指揮車。

營長:唐太宗,理由: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教導員:漢武帝。作為下最後決心者,具備很強的決斷力。

參謀長:秦始皇,從他滅六國時候不慌不忙的作派就知道極其善於組織和排兵佈陣。

參謀人員可以由隋文帝,康熙,雍正和明成祖朱棣組成。理由:有較高的專業素質,是培養未來參謀長的苗子。



每個裝甲步兵連裝備10輛重型步兵戰車。

三個連長可以由光武帝劉秀,南朝劉宋的皇帝劉裕,西夏的李元昊擔任。



09式步兵戰車



坦克連,每連10輛99A坦克。

坦克連長由後唐莊宗李存勖擔任。作為著名的能衝鋒陷陣的騎兵連長,開著99A坦克衝鋒陷陣正好合適。



炮兵連裝備六門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炮兵連連長理應由忽必烈同志擔任,理由是他很早就開始使用火炮攻城,有豐富經驗。

05式輪式迫榴炮



履帶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還有不該忘記的經歷戰火考驗的130毫米自行火箭炮



保障連,下轄運輸,衛生,炊事等分隊。

任命武則天同志擔任連長。不打仗時候可以和營長在一起敘敘舊。

支援連,下轄偵察,通訊,工兵等分隊,配備無人機。

劉邦和朱元璋裡面挑一個吧。

合成營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