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這群人在守候什麼

凌晨四點,這群人在守候什麼

凌晨四點,這群人在守候什麼

@採寫/楊舒 李艾霖

指導老師/庾月

凌晨四點,夢鄉深處的人們是否想過,此時的武漢,此時的協和醫院,是怎樣的場景。

截至2月19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55名,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佔比98.2%。在這裡,廣東馳援湖北醫療隊員和湖北本地的醫護人員並肩作戰,日夜和死神爭奪生命。

來自中國南方另一座“英雄城市”的逆行者,以“他鄉”為“吾鄉”,度過了一個個難忘的“凌晨四點”。

凌晨時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醫療隊員,頂著江城的寒風,從駐地出發奔向協和醫院。武漢街頭的空曠寂寥,恐怕只有他們天天見到。

“有人問我緊張嗎,其實根本沒時間緊張。”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醫生王娟說,一踏進協和西區ICU的大門,肉眼可見的高強度和高負荷撲面而來。

“如果說我現在最想做什麼,那就是摘掉口罩,好好呼吸一下大自然的空氣,和同事一起,在武漢的街頭走一走。”在隔離區的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的護士趙瑩瑩,因為隔離區沒有護工,她身兼三職,每天幫患者做完治療之外,還要幫他們打水、送飯、打掃衛生、清潔病區,以及寬慰他們。“雖然累,但看到病人恢復就很有成就感。”

2月20日,廣東省第21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共101人啟程前往湖北。截至當天,廣東馳援湖北醫療隊2249人。

廣州同樣是一個“晚睡”的城市。在這裡長大、工作的陳言,是一名事業單位負責內勤的普通職員。她從未想到自己會和這兩千多名前線的“白衣戰士”如此緊密相連。她所在的單位廣東團省委,和前線醫療隊按醫院等逐一建立了微信群,她是“群主”,負責守群,登記前線人員的每一個需求,反饋解決結果。“前線醫護人員時間太緊張,他們發出信息來,我一般都是秒回。這樣他們可以放心做其他事。”

凌晨四点,这群人在守候什么

團廣東省委工作人員與湖北前線對接物資需求

“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有人在前線做保障工作,但面對兩千多人,肯定顧不過來。所以我們就逐一建群直接聯繫、迅速響應,盡最大努力幫助醫護人員解決一些不便,讓他們少分心。”陳言單位的負責人表示。 “需求各種各樣,大到醫療物資,小到防水鞋、衝鋒褲,(需求)提出的第三天未徹底解決,我就會跟同事亮黃牌。”陳言說。

這一刻,我們都是“守群人”

在志願者餘莎的印象中,武漢不是一個多雪的城市,一般一個冬天也就一兩次,而且往往雪下得極小,堆不起來,很快就化了。 2月15日,武漢卻下了場不小的雪。第二天出門前,她找出一件厚厚的羽絨服,把臉藏在口罩和衣領後面,緊了緊帽子,出門前仍然打了個哆嗦,“好冷”。每次深呼吸一口氣,眼鏡上就蒙上一層薄薄的熱氣。

“需要5名有駕照、車技熟練的志願者將車輛送到漢南碧桂園鳳凰酒店(廣東一醫療隊駐地)。”微信群剛跳出消息,她便報了名,承擔這次任務。

“我們下班沒有準點,醫院離駐地較遠,如果趕不上班車,要多等一個半小時甚至4個小時。”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邱逸紅在微信群描述,“確實大大影響了休息。”醫療隊往返醫院和駐地,多數還是採取定時班車制度,醫護人員多有不便。

陳言馬上把這個事和單位說了。一番周折,單位和某租車平臺談妥了,調動該平臺在武漢本地的車輛資源組建應急車隊,根據各醫療隊需求落實車輛調度安排,保障醫療隊員交通往返便利。截至2月21日,25輛車的需求就這樣解決了。

由於疫情管制,從租車平臺的門店取車,再送去醫療隊所在的酒店也成了問題。而餘莎和其他志願者的角色,就是車輛“搬運工”。2月15日這一天,通過微信群得知,等待他們搬運的商務車有5臺。

微信群,成了連接廣東與湖北的一座小橋。廣東團省委發起“青春情暖——白衣戰士致敬行動”,火速與廣東馳援湖北的醫療隊建起了35個“支援前線醫護人員”的微信對接群。前線人員有需要但又不便通過前方指揮部協調的,就會在群裡“求助”。

“每‘消滅’一個需要,我就會在本子上貼一朵小花。”陳言打開貼滿小花的筆記本。“有一些問題,我們必須依靠當地團委和志願者幫手。”陳言的手機上,與醫療隊對接微信群同時“新誕生”的,還有和湖北、武漢兄弟單位及志願者建的溝通群。

“微信群裡不討論和發佈與支援工作無關的話題,不刷群……非必要情況不得主動添加前線醫療隊員的微信……”陳言的同事甚至起草了“支援前線醫護人員微信群工作規範”,對什麼人入群、承擔什麼角色都有明確的規定。“我們和湖北方面聯手,醫療隊所提的需要基本兩天內能解決。很多事,兩省的志願者幫了大忙。”

2月16日,本來計劃中午1點出發,為了早點將車送達,武漢的志願者們決定上午10點就出發。

10點多抵達租車平臺的王家灣店時,兩臺車因為一個多月未使用,電量嚴重不足,充電半小時後沒有絲毫反應。考慮到沌口的兩臺車也可能存在同樣問題,志願者們分頭行動,2人到沌口,3人留在王家灣。

經過兩小時的充電,終於在中午12點多,車子全部啟動了。志願者們顧不上吃飯,立即開車前往漢南,1點鐘左右將車送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駐地。

凌晨四点,这群人在守候什么

志願者們從租車平臺站點取車後,將5臺車送到醫療隊駐地

有意願的志願者不少,有時甚至還要靠“搶”才能接到任務。特殊時期,他們也成為了“守群人”,不在前去完成任務的路上,就是守著微信群等待分配志願服務任務。招募一發布,不多久就能滿員。

“我不想休息,想多做事。”馮豔是武漢漢陽區團委招募的志願者之一,也參與了送車給廣東醫療隊的任務。這些天,她從未停下腳步,幫忙運送物資、分派物資。成為志願者後,她看到了太多的感動和心酸。而前線緊張、高效,承載著希望。

手套戴了不到一小時,因為不透氣,馮豔已經感覺到手出了不少汗。但常往返前線的她,觀察到一線醫護人員的手套是基本不摘的。“一定特別不舒服。”2月14號,馮豔結束一整天的忙碌後發朋友圈,“一生中最特別的情人節。”

“你們還需要什麼物資,我這邊聯繫聯繫”

“還需要哪些生活物資,我去商場去要一下”“那我再去找批發市場的人聯繫,我們倉庫有橫槓杆,可以給醫護人員晾衣服”“我可以開車送到,包送!”沐沐是武漢某運動品牌服飾店的店長。這些天,她也和志願者馮豔一樣,忙活了起來。

凌晨四点,这群人在守候什么

佛山志願者按醫院需求和碼數分揀羽絨服

2月14日,氣象預報湖北將氣溫驟降,多地會有降雪,廣東醫療隊員們沒有準備足夠的保暖用品。廣東佛山一家針織企業通過當地團委為廣東援鄂醫護人員捐贈1125套羽絨服,16、17日兩天,佛山市氣象臺的寒冷黃色預警升級成了橙色預警,仍然有12名志願者分秒必爭,根據醫療隊隊員的性別、碼數,分揀出千餘件羽絨服緊急送武漢。佛山青年志願突擊隊志願者譚豔玲說:“我們隨時待命,團市委發出招募,我們馬上行動,只希望羽絨服能快點到醫療隊員手中。”

凌晨四点,这群人在守候什么

千餘件羽絨服裝車寄送武漢

考慮到降雪後可能出現的路面情況,志願者們也協調多方買了一批雨靴和鞋墊給醫療隊。廣東省二醫援鄂醫療隊隊長說:“武漢今天非常冷,雨夾雪,但收到了從廣東寄來的羽絨服,心裡暖暖噠!”

凌晨四点,这群人在守候什么

醫療隊收到長筒雨鞋和棉鞋墊

“這邊還需要普通長筒雨鞋供工作時使用,41碼2雙,42碼5雙,43碼2雙,44碼1雙。”微信群裡傳來前線醫療隊的需求信息。“有無辦法快速買到手提電腦和打印機?辦公急用。”“我們急需A4紙一箱!”“能不能給我們提供63個晾衣架?”“有沒有防水運動褲?”……

湖北前線諸如此類細碎但不可或缺的需要還有很多。“中山一院需要的筆記本電腦及打印機,已經協調購買好了,明天下午就直送醫療隊。”武漢團市委對接人王博深夜在微信群裡反饋。

“給醫療隊的東西,我一定盡最快速度送,價格也會低很多”,沐沐在微信上說。 瞭解到前線醫護人員需要防水褲,但從廣東購買再寄送很不方便,陳言的搭檔李英在網上找尋到武漢本地店家沐沐。熱心的沐沐聽聞是為前線醫療隊準備,二話不說開出最低價,開車送貨到醫護人員手中,並提出要送厚打底褲、襪子等,甚至醫生出行有需要,她也張羅著幫忙。

“其實,到底能幫上多大忙,我們心裡也沒底。但能做一點小事,我心裡就覺得自己對得起武漢,對得起千里迢迢來武漢幫忙的人。”志願者領隊熊友明,在日記本上記錄下日常。

凌晨四点,这群人在守候什么

電腦和打印機等物資已送至醫療隊

莫問來路艱辛,只因前路光明。他們相信,“它已經睡了好長時間,它很快就會醒來。”

凌晨四点,这群人在守候什么

武漢本地店家沐沐熱心支持醫護人員

“來到武漢,我反而有了從沒有過的平靜”

“來到武漢,我反而有了從沒有過的平靜,很開心。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一點怕的意思都沒有,我都佩服我自己了。”2月18日晚上11:30,張凱在駕車從廣東前往武漢支援的路上,發了這條朋友圈。人稱“虎哥”的張凱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曾當過警察,現生活在廣東東莞洪梅鎮,是洪梅志願愛心車隊的“主心骨”。春節期間,他和車友每天在東莞接送醫務人員,緊急調撥人員、車輛……

凌晨四点,这群人在守候什么

春節期間,在東莞接送醫護人員的張凱

張凱的武漢之行並不容易。他多次向廣東省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申請,要去武漢做志願者,接送廣東去武漢的醫護人員上下班。但該中心出於志願者安全考慮,一直沒有同意他去,也就未曾幫他溝通去武漢的手續。

於是,張凱聯繫了武漢當地的朋友,居然拿到通行證,開著車奔過去了。但他的隊友就沒他幸運,開到武漢,手續不齊全進不去,又折回了廣東。現在,張凱和當地的車友一起,專門為醫院運送物資。空閒的時候,會接送有需要的武漢市民。

張凱在武漢也有不少“同行”。武漢空曠的街上,仍能見到各種私家車駛過,形成了這場戰疫中的民間志願者車隊。這些車隊如同武漢的“毛細血管”,把物資輸送到需要的地方,有時是防護服、護目鏡,有時是呼吸機、氧氣罐,有時是蔬菜、牛奶。他們之間,也都依靠一個又一個微信群連接。

而遠在980公里之外的廣州,陳言也一直在“守群”,一條條記下需要,再一個個地反饋,無論深夜還是白天。

同一時刻,廣東、湖北兩地的各種志願者群,又發佈新的任務,也會有新的志願者來“搶單”。 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醫生王娟,此時正在ICU忙碌著。 同樣忙碌著的,還有無數在交通站點、社區卡口、工廠車間……的人們。

僅志願者這一項,在廣東,截至2月21日,因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在“i志願”系統留下服務時長記錄的有61203人,報名的有94042人, “還有很多項目沒來得及在系統發佈,直接就幹了。”

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在守護。為武漢,也為自己。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餘莎、陳言、李英為化名)

責任編輯:陳敏申西審校:陳敏、劉曉終審:藺玉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