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戰“疫”,人民網又要幹件“大事兒”

人民網將在2月下旬正式發起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甄選和激勵一批在抗擊疫情中作用顯著,在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具有較大潛力

創業項目。


人民戰“疫”,人民網又要幹件“大事兒”


當前的形勢,無論對政府、企業還是投資機構都是一次大考,考驗我們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擾下,能否有效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面對挑戰,應該如何應對?


21日下午,由人民網指導,人民網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智見創客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天使聯合會協辦的“人民戰‘疫’——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創投行業成長”線上論壇如期舉行。來自上海、瀋陽、淄博、寧波、餘姚等地的黨政領導,知名投資人和企業負責人,分享了在疫情影響之下,如何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促進產業發展之道。


人民戰“疫”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產

 

目前,國內大多數地方都在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這是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論壇中,來自不同城市的地方領導,在線對話,分享復產復工經驗。


“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業,設定不同的復工復產條件,主推‘不見面審批’‘零跑動審批’。”上海市楊浦區副區長趙亮表示,楊浦區復產復工管理聚焦三個方面:一是條件管理,只要符合條件,企業就能復工復產,不受數量限制;二是備案管理,復工復產企業只需在政府備案,不用申請審批;三是加強監管,把責任具體落實到部門、企業和個人。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寧波保稅區管委會書記、主任嚴榮傑說,寧波保稅區在復工中重點關注事前把控、事中監管、事後服務三個環節,為打贏疫情防控戰爭打下了基礎。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浙江寧波保稅區企業復工619家,復工員工28814人,重點外貿企業、工業、服務業、物流企業基本達到100%復工復產要求。


同樣在浙江,餘姚市規模以上企業已經復工1253家,達到了99.8%。根據產業結構特點,因地制宜推動復產復工,促進了餘姚經濟整體保持比較穩定的基調。


“餘姚是寧波的一個縮影,是以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城市。”餘姚市招商中心主任勵成亮介紹,在復工保障方面,餘姚首先保證規以上企業復工,同時積極推動民生消費行業復工,基本保障了百姓民生需求。


“逆勢生長”


疫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疫情給一些行業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一些現實困難,特別是與創投領域緊密相關的中小型企業,但是,生鮮電商、在線教育、網絡遊戲等行業卻逆勢上揚。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遇,是這次疫情留給地方政府、投資人、創業企業的一道考題。


“在疫情中抓機會,逆向投資最可貴。”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表示,人工智能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更廣泛應用,在疫情中抓住機會,投資人就能夠逆勢成長。他認為,疫情過後要關注四個方向:一是人工智能;二是先進製造,包括芯片、發電科技、機器人等;三是雲服務,包括雲視頻、雲娛樂等;四是生命科技。


民生、衛生等領域有投資好機會。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在論壇中表示,受疫情影響,國家一定會加大在民生、衛生等領域的投入,松禾資本會在這些領域投資尋找機會。同時,他建議政府能精準扶持,借這個機會,調整產業結構,讓資金更多流入新興產業,流入更有發展潛力的企業。


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夥人陳瑋判斷,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很大,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政府在貨幣供給量、直接投資上會加大力度,包括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證監會等各個部門會進一步推動中國創投行業的發展,所以,今年私募股權投資的募資環境會有所改善。


“疫情,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觀察市場、‘鍛鍊內功’的機會。”博雲CEO花磊表示,博雲本身是給這些中小型企業做私有云的創業公司,客戶對於雲計算的需求大量增加,讓他們對雲、saas領域產生了更大期待。


“產業鏈問題對實體企業影響很大,物流停運、產業鏈消失,會造成客戶流失、復工成本高。”“葉檀財經”創始人葉檀認為,效率最高的企業,往往是經過市場考驗的高科技企業,而這些企業代表著未來。


人民創投副總經理段欣毅說,這次疫情給企業提供了檢驗自己、暴露短板、解決不足的契機。在這次疫情中,部分產業或行業出現逆勢增長,如果企業能把握機會,就能實現線上線下雙佈局。疫情的出現,會讓消費者養成新習慣,激發新需求,這給企業提供了完善產品與服務的機會。


“這波疫情演進過程當中,內容變成了驅動銷售一個很重要的抓手,消費行業出現了新的銷售方式、消費業態,比如內容電商、社群電商……”智見創始人兼CEO、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郭煒指出,當需求迴歸線下,這些場景還在不在,值得我們反向思考。


疫情之下,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探尋轉型升級機遇。瀋陽市和平區副區長楊楓認為,疫情將引發技術變革,並帶來消費習慣、消費理念的轉變,從而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他看來,數字化不僅是優化企業生產的關鍵性技術支撐,也是連接市場、滿足消費者需求、更好服務消費者的重要方式。


淄博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袁暉透露,淄博高新區計劃每年支持一批技術改造項目,建成一批智慧工廠、智能車間項目,使一批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加速湧現。此外,淄博高新區還將堅持以重大工程的新舊動能轉換為引領,大力實施產業賦能行動,加快推動電子信息、醫療健康等高端產業園區建設,打造具有創新驅動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餘姚也看到了一些新的機遇。勵成亮表示,疫情之後,不僅餘姚,浙江大量企業意識到機器換人、智能化、智能工廠是必須之路。


凝聚眾志成城


創投企業共克時艱,探尋高質量發展


困難是暫時的,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在疫情得到控制後,經濟會很快回歸正常增長軌道。


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的正能量,是本次論壇舉辦的重要目標。人民網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葉蓁蓁表示,在創投領域,眾多投資界精英長期站在新經濟發展的前沿,在發現和培育優質企業、推動經濟創新升級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應踴躍地貢獻才智,為創業企業渡過難關獻計獻策。


公司活下來最重要。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認為, 對於現在正在煎熬中的企業,比如像旅遊、餐飲、線下教育等,就需要儘快的做非常大力度的開源節流。現金流特別緊張的,不排除要考慮休克模式,讓公司成本降到最低,能夠挺過這一段特殊週期。


元禾控股總裁劉澄偉在論壇上表示,通過對104只基金管理公司調查顯示,目前疫情對被投企業的主要的影響是無法復工,超八成的投資管理公司認為短期內會對行業有所影響,但是中長期不會。


投資管理人最期盼的是什麼?劉澄偉表示,大部分GP提出,希望管理機構能夠進一步放開資管新政,並減稅、抵稅,在稅費等方面能進一步明確與優惠。他說,支持創投行業與高質量發展大方向掛鉤,最核心的條件是源頭要有“水”。


企業需“止血”“造血”“輸血”齊發力。春光裡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豐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守彬指出,“止血”是要降低成本,減少支出,以應對長期的挑戰。而“造血”意味著要積極地面對問題,開發適合疫情特殊時期的營收工具、方法和系統。如果企業面臨現金流壓力,還可以選擇融資,即為“輸血”。他還表示,這次疫情給創投行業在短期內造成巨大影響,從長期來看,或將引發全領域、全行業的升級。


金慧豐投資董事長周麗霞認為,疫情之下,最考驗企業家領導力,包括對危機的應對能力以及對團隊的感召力。在這場抗疫過程中,企業正好可以去覆盤過去在戰略、產品、服務,還有組織、業務體系、人員結構等方面的不足,檢討自己的企業是否具有佈局線上產業的能力。


面對疫情,人民網也在積極行動。一方面積極幫助被投企業渡過難關,另一方面,也希望以多種形式,與更多企業深入合作,共克時艱。人民網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編輯潘健透露,人民網將在2月下旬正式發起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由此去甄選和激勵一批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作用顯著,在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具有較大潛力的創業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