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援黃石隊員李卿:明知血濾風險大,越是艱難越向前

經歷了之前的電話採訪3分鐘就掛斷趕去開會、多次約採訪時間、改採訪時間……終於在2月19日深夜11點多聯繫上了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黃石市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業務主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李卿副主任醫師。瞭解情況後才發現,她比想象中更忙……

一天在醫院待了13個小時,防護服上身近6個小時

“我今天是坐晚上9:15的班車從醫院到駐地的,剛剛吃完晚飯,現在才有點時間,稍微休息一下。早上8點多就到醫院了,這樣算下來,今天在醫院待了13個多小時了,在隔離病房也不能帶手機進去。”李卿一上來就跟記者說道,一語道破了這曲折採訪的原因。


江蘇援黃石隊員李卿:明知血濾風險大,越是艱難越向前

李卿在查房


擔任鄂東醫療集團市中醫院(市傳染病醫院)重症醫學科業務主任的李卿介紹,雖然病房裡還有空床,但是8個病人都是比較危重的,其中4個有創機械通氣,2個無創機械通氣,2個高流量吸氧。

李卿一般早上8點多到病區,跟夜班醫生了解了晚上病人情況後,便換上防護衣進入隔離病房。“我帶著上午班的醫生一起查房,病人一個個過。因為基本上是危重患者,查房時間會比較久,一般一待就是一上午,快12點才能從隔離病房出來。”查完房後,接著就是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有時候下午我也要再進隔離病房看看病人,今天上午在裡面待了3個多小時,中午都沒顧上吃飯,下午又進去了2個小時左右。待久了,走路都感覺在喘粗氣。”李卿說道。

危重病人要做血濾,為救命風險再大也要上

這天的查房中,遇到一個棘手的患者。這是位46歲的女性患者,病程時間較長,在接通氣的情況下,二氧化碳分壓明顯增高,達到140,血液的PH值7.0,出現明顯的酸中毒。“肌酐480,出現急性腎損傷三級,尿量減少,整個人腫得很厲害,伴有急性呼吸衰竭,這會影響病人的氧合,後面情況會越來越糟。必須上血濾機,事不宜遲!”憑藉著多年的重症患者救治經驗,李卿快速地進行了診斷。隨後,李卿向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醫療救治及專家組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黃英姿請示上報,這一想法得到了黃英姿組長的肯定與支持。

當然李卿也深知,疫情當下,她面對的又是位危重患者,為患者進行穿刺、上血濾機,風險自然增大。但是如果不上血濾機,患者的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因此對於守住患者生命最後一道防線的重症醫生來,李卿決定這一關必須要闖一闖。

說幹就幹,李卿找來血濾機,準備進行操作。然而這一在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裡已經習以為常的操作,此時卻變得異常艱難。由於眼睛外面要隔著近視眼鏡、防護鏡、面屏,再加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防護鏡上佈滿了水汽,視野一團朦朧,基本上看不見。怎麼辦?血濾機必須要上!李卿沒有後退的餘地,只能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上。於是,就靠著與病房外通話手機的手電筒的燈光作引導,慢慢地摸索進行穿刺、下深靜脈、穿血濾管……終於成功裝上了血濾機,這也是黃石中醫醫院疫情發生以來上的第一臺血濾機。

然而上了血濾機只是調整治療方案的開始,還要隨時根據患者情況,調整呼吸機參數,每調整一次,就要做一次血氣檢查。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黃石市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業務護士長、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李曉青護士長也專門派了有經驗的護士,進行血濾機管理。終於,患者有所好轉。之後的幾天,李卿帶領團隊又為2位患者上了血濾機。

擰成一股繩,攜手渡難關

李卿知道,危重病人的病情瞬息萬變,因此醫護必須時時刻刻要關注。她內心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把危重患者給拉回來。因此李卿對每一個班次的每一位醫生,都要細緻地交代患者病情,囑咐治療要點,提醒要關注的監測。幾天下來,李卿對每個病人的情況瞭如指掌,每個病人的重要指標,她更是能精準報出來。

為此她也在人員安排上作了調整,在原來上午、下午、夜班的基礎上,上午和下午又各安排一個加強班。雖然這一安排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得到大家的支持,全部準點上班,沒有任何抱怨。江蘇-黃石醫護擰成一股繩,攜手渡難關。

一起來黃石的中大醫院的同事們,也是互幫互助。“早上為了讓我們多睡會,程科萍主任和丁明老師會輪流幫我們把早飯帶回來,放在門口。晚上我們回來的晚,但是張薔主任也會幫我們把晚飯打包回來。”這些生活上的細節,讓李卿感到親人的溫暖。

我把媽媽借給你們治病,你們一定要早點還哦”

一般吃晚飯的時候,李卿都會跟家裡視頻通話報平安,第一天來的時候,4歲的小女兒跟李卿在視頻裡說:“黃石的人,你們注意了,我把媽媽借給你們治病,你們一定要早點還!”聽到這,李卿白天女漢子的堅強一下子軟了下來,眼淚奪眶而出。


江蘇援黃石隊員李卿:明知血濾風險大,越是艱難越向前

李卿兩個女兒為她作畫加油


其實從通知報名到出發,時間很短,但是李卿的行李很早已經準備好了,她的先生王勇知道,只要有機會,妻子一定會主動請戰。“前一天李卿是夜班,第二天我把行李箱送到他們單位去的。小孩也暫時在老家,沒接回南京。其實,前段時間她也會旁敲側擊問我的意見,問過好幾次,我說你想去就去,我支持。”

“作為一名重症醫生,這是職責所在”

由於李卿在重症肺炎、ARDS、膿毒症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也有過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經驗,成為馳援隊員也成為意料之中的事情。

知道要報名出征時,李卿多次向組織要求一定要去一線,當問及為何積極報名時。李卿說道,“我們是重症醫學科醫生,這是職責所在,只有你願不願意去。”李卿當如選擇當一名重症醫學科醫生的時候,就暗自下定決心,“只要國家需要,我必定要去!”(劉敏 程守勤)

���MP�M_�V��F\u0017P\u0001@\u0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