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血濾、血漿置換,你可分辨清楚?

【小編按】血液淨化

是所有連續或間接清除水分或溶質的治療方式的總稱,包括超濾、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吸附、血液濾過、腹膜透析、血漿置換、分子吸附再循環系統等。血液淨化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代謝產物和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質,維持和調節機體內環境的穩態,而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漿置換則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三種方式,轉過腎內科或者 ICU 的小夥伴們可能常常會遇到,但是,這三個相近的名詞又有什麼區別呢?

血透、血滤、血浆置换,你可分辨清楚?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

原理

不同血液淨化技術的理論基礎不同,血液透析之所以被稱為血「透」,是因為其原理是依靠半透膜進行彌散和滲透。半透膜兩側的溶質濃度差就是驅動溶質移動的原動力,溶質從濃度高的一側通過平衡膜向濃度低的一側(彌散作用),水分子移向滲透濃度高的一側(滲透作用)。

不過,不是所有溶質都能通過半透膜的「考驗」,半透膜有著「鐵面無私」的篩選原則:膜上孔徑平均3nm,僅有小於這個孔徑的分子,也就是分子量小於 1.5 萬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可以通過,而蛋白質、血細胞、細菌等均會被拒之膜外。

方法

透析器就是一個體外「人工腎」,血液和透析液藉助半透膜進行水電解質的交換,從而達到吐故納新的目的(圖1)。

血透、血滤、血浆置换,你可分辨清楚?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圖 1. 血液透析

適應症

回顧一下急診透析指徵吧,即「AEIOU」:

  • Acidosis(酸中毒):嚴重酸中毒;

  • Electrolytes(電解質紊亂):尤其是血 K > 6.5mmol/L;

  • Input(攝入),攝入可引起腎衰的物質,如某些抗生素;

  • Over Transfused(負荷過多):如容量負荷過多引起肺水腫;

  • Uremia(尿毒症),指尿毒症及相關症狀:如頑固性惡心和嘔吐、神志改變、心包炎、神經疾病病變、癲癇發作。

此外,血液透析還可應用於一些急性藥物或毒物中毒、高尿酸血癥等。

血液濾過(Hemofiltration, HF)

原理

如果把血透比作「人工腎」,那麼血濾則是「人工腎小球」。血液通過機器泵或者血壓流經體外濾器,在「人工腎小球」跨膜壓的作用下,液體從壓力高的一側向壓力低的一側移動,通過對流的方式獲得超濾液。但只有腎小球是不夠的,與人體內環境成分相似的置換液充當著替代腎小管功能的作用。這裡與血透利用溶質濃度及半透膜孔徑濾過有著本質的不同。因此血濾對中分子物質比血透有更高的清除率。有資料表明接受HF治療的高危患者,其存活率較 HD 高。

方法

血濾所用濾器的基本結構類似於透析器。濾過膜是高分子聚合材料製成的超薄膜,具有組織相容性好、高濾過率、不易吸收蛋白等優點,這也是它扮演腎小球濾過膜角色所必需的特點(圖 2~3)。

血透、血滤、血浆置换,你可分辨清楚?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血透、血滤、血浆置换,你可分辨清楚?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圖 2~3:血液濾過

適應症

與血濾基本相同,但在以下情況下更推薦血濾:高血容量所致心衰、頑固性高血壓、低血壓和嚴重水鈉瀦留、肝昏迷等。

血漿置換(Plasma exchange)

原理

血漿置換,也就是「置換血漿」,是把患者體內的血漿與血細胞分離並棄去,以等量的新鮮冷凍血漿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換液取而代之。棄去的血漿中存在大大小小的代謝毒素,這樣一來,它們便被成功丟棄,而補充的置換液中存在凝血因子、白蛋白等必需物質則及時進入循環,尤其是對於肝功能衰竭的病人,這些物質也算是神兵天降,可以較好地替代肝臟的部分功能。

方法

進行血漿置換前,首先要建立動靜脈通道,將動脈端血液引入血漿分離器,淨化血液後,再從靜脈端輸回體內(圖 4)。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根據患者全身出血傾向選擇抗凝方式哦,後文就會提及相關抗凝技術。

血透、血滤、血浆置换,你可分辨清楚?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圖 4:血漿置換

適應症

由於血漿置換可以迅速清除體內的免疫複合物等大分子物質,其在免疫相關疾病的治療方面應用很廣,如:

  • 免疫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等);

  • 腎臟疾病(肺出血腎炎綜合徵、IgA 腎病、紫癜性腎炎等);

  • 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 神經系統疾病(重症肌無力、多發性硬化等)。

此外,對於許多急性中毒,尤其是毒素與血漿蛋白或血脂結合的情況下,血漿置換也是明智的選擇。由於血漿置換中,中、小分子也未能逃脫「法網」,許多因肝功異常而蓄積的代謝廢物也可被丟棄。對於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人,這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但是應注意的是血漿置換對大多數疾病都是對症治療,只能比常規方法更快地降低致病因子的濃度,因此應注重原發病的治療。

技術要求

血透、血濾和血漿置換都具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如良好的血管通路、完善的血泵、合適的血液淨化濾器、治療所需液體的選擇以及抗凝技術等。為了保證血液淨化過程中有效的溶質清除率及濾器/透析器足夠的使用壽命,無論是血透、血濾還是血漿置換,抗凝都是必需的。臨床上有不同的抗凝方法:

肝素抗凝

1. 普通肝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劑。

  • 全身肝素抗凝:首先將肝素注入鹽水中,對管道和濾器進行處理。治療開始後定時從血路中注入肝素。其間需要每 4~6 小時監測一次 APTT,維持 APTT 延長達到 1.5~2.5 倍正常值。

  • 局部肝素抗凝:將肝素在濾器前的血路動脈端泵入,防止體外的血路產生凝血,在濾器後的血路靜脈端泵入魚精蛋白,消除肝素的作用。這種抗凝方法利用魚精蛋白能中和肝素的抗凝活性,消除肝素的全身作用,減少肝素引起的併發症。

2.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裂解成的較短的多糖。比普通肝素半衰期長,對血小板功能影響較小,出血傾向小,不需監測。

非肝素抗凝

  • 局部枸櫞酸抗凝:在濾器前的血路動脈端泵入枸櫞酸,它們結合血中的離子鈣,起到抗凝作用,然後在濾器後的血路靜脈端泵入鈣,以補充血中的離子鈣。主要用於有高度出血傾向的患者。

  • 其他非肝素抗凝技術:如前列環素、前列環素類似物、蛋白酶抑制劑等。但尚未廣泛應用於臨床。

參考文獻

1.http://www.asahikasei.co.jp/medical/en/personal/cure/cure_01.html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alysis

3. Comparison of hemodialysis, hemofiltration, and acetate-free biofiltration for ESRD: systematic review. Rabindranath KS etc.

4.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Manual, Second EditionPaul N. Lanken etc.

5. Potential benefits of plasma exchange by apheresis o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IctericLeptospirosis: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Cerdas-Quesada C

*文中配圖來源自作者及正版圖庫。

質控:小二仙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