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让签“管”与“不管”协议,两个极端,可把家长难住了,怎么办才好?

码农wu师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认为,学校这种看似极端做法的背后,往往流露出许多无奈之情!

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现在的老师,也不敢管。

老师管严了,家长有意见。老师管松了,学生出不了成绩,家长还有意见······

如此这般,这不是难为了学校和老师?

我想,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校才让学生签“管”与“不管”协议的吧!

我们先来看一下题主的描述,如下:

学校明确说明,只要家长签了管的协议,老师可以管孩子一切,只要不听话就可以批评教育惩罚,家长不能闹事!如果签了不管协议,那么无论孩子上课睡觉,不听课,逃课等,一律家长自己管,老师不负责!

(一)该校的做法,确实有点走极端。与其这样,还不如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来!

之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曾召开过一场听证会,教师、学生、家长、心理专家、律师受邀参加,讨论学校当时即将出台的惩戒制度。

学校拟定了7种惩戒情形和8种惩戒方式,对于这样的做法,还是得到家长认可的。

该校不妨参照常州这所学校的做法,如此一来,家长签字也舒心,老师管的也放心!

倘若家长不签字,老师就不管学生,我想,学校这样的做法到哪里都说不过去啊!


(二)作为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可过于放纵与宠溺,要让孩子适当地接受挫折教育,让孩子尽早懂事。


(三)作为学生,理应听从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调皮,不做违反班规和校规的事情。


(四)教育惩戒权,正在赶来的路上。或许它的出台,能解决当前这一尴尬的现状。

目前,教育部正在抓紧修订《教师法》,归还老师合理的教育惩戒权,届时,这一难题或许会得到有效解决。


【结束语】管,是有作为的表现;不管,是不作为的表现;如何管,是智慧的体现。管得如何,那就要看家校间配合程度了。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穆说语文


我这学期接受的是一个新的班级。对于学生和家长,特别是家长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所以我在对待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是非常谨慎的。


今天课堂上有几个孩子没有认真听讲,或者是开小差,我对他们进行了处罚,但是比较简单,就是站到后面去,当然也可以把凳子搬到后面去坐。其实我也知道让他们站到后面去,这应该是体罚,所以才会说如果需要,可以把凳子搬到后面去,可以选择坐的方式,接受我的惩罚。当然这些孩子并没有把登子搬到后面去,却乖乖的站在后面。


因为我知道仅仅是放到后面站一会,对这些孩子来说不痛不痒,他下一次仍然可能犯同类的错误,所以我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张大概是20道题左右的计算题单发给他们,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做,先让他们放在自己书包里面。下来以后我再和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把情况给他们说了一下,明确告诉他们,我给他们发了提单是惩罚性质的,不是很多,只需要10分钟或者20分钟就能完成,是否让他们继续完成,完全由家长决定。我得到家长的回答是完全支持,而且还认为这样的处罚太轻了,可以加重,可以进行肉体上的体罚。当然我知道家长的态度,但我不会这样去做的。毕竟我们的目的是提醒孩子注意上课的听讲,不要因此而落下很多课程,到了高年级的话再想提高成绩真的很困难。

我觉得题主所说的现象可能有些误解,可能有一些具体内容,并不是说完全的管或者不管那么简单。如果是我的理解的话,应该有一些具体的条款,实际上就是把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决定和方式告诉家长,让他们来表达他们对哪些行为是接受的还是不接受的,这样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保护我们老师。


杨锅来了



虽然这个协议听起来有些唐突,但是仔细一想,这个协议也不能说完全不合理。特别是暑假五莲二中杨老师以及安徽周老师的事件已经给校长和老师的心里留下了严重的阴影。

在现在的教育形式下,老师管与不管似乎都不对。管,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害人又害己;不管,又感觉对不起学生。

这学期我刚接任一个毕业班班主任,这是全校闻名的“脏乱差”班级。以前教室里随时都是垃圾,教室后面像垃圾场,经常都有刺鼻的零食袋气味;学生寝室更是乱成一团;学生打闹是小事,还经常做些违反纪律的事情;各科成绩都比另一个班平均分低十几分。

开学报名时,一个家长进教室就是:孩子交给刘老师了,刘老师要多费心了。我直接告诉他:“我知道你家孩子不爱写家庭作业,但是你要明白在学校刘老师应该管,孩子周末回到家,我总不能到你家里去管,你要明白孩子是你自己的。”当时那位家长就有些尴尬,因为我早听说他跟孩子他妈分分合合,根本就不管孩子。所以,我提前得告诉他规矩。


开家长会时,我就给家长明确要求,告诉他们刘老师有些严厉,我不会打学生,但是屡次犯错肯定会受处分,要么蹲马步,要么跑步,要么去帮七年级同学冲厕所,并对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周末时监督孩子把作业完成,特别是以前不写作业的孩子;不能给孩子拿太多零花钱,不让孩子吃垃圾食品;周末不让孩子玩手机等。

开学一周,男生寝室连续几天晚睡纪律糟糕,已经给他们讲了好几天道理,好像都没用。昨天就让几个在寝室里反复闹的孩子在操场上跑了一会儿步,当然,跑步时我一直在观察有没有孩子脸色差;昨天午休有两个孩子不睡觉,跑别人座位上玩,蹲了几分钟马步。

不为别的,因为这个班再不管就真的毁了所有的孩子,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少不在小学阶段欠太多的账,我只能多陪伴,多讲道理,多用制度管人。孩子压力大,老师责任更大。

说这么多,我其实就是想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必要的惩戒是应该有的,不然就会像我接手的这个班级,不然会害了孩子。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学校也是被逼无奈了,管是对学生好,想让学生成才,是真的想让学生家长放心。管学生是学校的责任,现在有些家长太难伺候,学校不管学生了,家长说老师不负责任,学校管的太紧了,家长就护短,说学校虐待学生 ,如果学生在学校出事了出现问题了,家长立马就各种找学校的麻烦!有些学生进学校真的不是学习的,各种奇葩理由都有,上课就是混日子,打牌玩游戏是他们的主业,完全不理解父母让他们去学校的意义,家长的心血都白白浪费了!

我儿子上高一的时候,班级本来是分配五十几个学生,后来加塞送礼进去十几个,导致班级超员。这些学生进去以后实在是跟不上学习进度,本来底子就薄,还不好好学习,大声说话吵闹玩游戏成了家常便饭。到了高二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指望了,就为了混个高中毕业证!这些学生不学习,还影响了爱学习的学生,后来老师气不过,只能给他们划底线:你们可以不学习可以玩游戏,但是不能影响别人学习!看看,老师是多么的无奈了?

有些学生家里经济条件好,上学就是一个幌子,因为家里有钱,上学就是一种负担,上学不上学的都有钱花!再也没有积极进步的动力!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家长直接教育孩子,在学校不能吃亏,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如果有人欺负,家里有人能出气能摆平,这就给孩子造成了一个不怕事的心理,天不怕地不怕了,没有任何约束了!进了学校就生出许多事端!

所以,本人支持学校和家长签协议,让学校管就好好管;如果不让管,那就任由学生自己约束自己,出问题学校不承担!


故乡的红枣树


这都是些什么问题啊?孩子上学当然要服从管理啊,我能理解学校为什么让家长签字,那是因为现在的家长和孩子有些事儿真是让学校不得不防。但是我不理解的是家长,这还用想吗?当然是签管啊,说白了现在的孩子你家长自己管不明白,还不让学校和老师管,那你让他上学干什么?做为学生你学习可以不好,但是连纪律都不好的话,还不让学校老师说,那你干嘛来了?家长你自己愿意养祖宗,麻烦你领回家自己供着去,别给别人找麻烦。别跟我扯什么心理阴影什么的,怕得心理疾病,你自己看去。我儿子从小到大没少让老师收拾,没看他有啥心理疾病。家长你只要足够关心孩子的状态,他就是在学校有问题了,也会及时和你沟通的。现在有一部分家长本身就是个有心理疾病的,把孩子当婴儿养,都初中了还怕他饿着,冻着,被人欺负了的,可怕他家孩子在外面吃亏了。在不就是只知道挣钱,给孩子大把钱花,确不知道孩子一天天的在外面和学校干什么的。真替这些家长上火。


心态要好1314


我家孩子四年级,我直接给班主任说了,该收拾就收拾,你收拾不住给我说,我来收拾,无规矩何以成方圆,小孩没有完全的分辩力和自治力,某些错误,不进行适当的惩戒,下次还会犯,小错不纠,积累下去,等成了大祸,后悔都来不及。手扳上,屁股上痛一阵,帮孩子长个记性,及时修正偏差,才能更好成长。


雪豹72926721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对比我们小时候上学,不听话老师可以罚站,罚写作业,罚放学留校,可以骂,可以打手心,但你看现在就有一些家长闹事,而且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没有底线的,学校也是出于无奈。如果是我,肯定选择管,但是有一条,孩子可以打,但只限用尺子打手心,打肿了我都不会怪老师,其他的罚站罚跑都是小心科,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龚夫熊猫灬


我认为校方在签定这份协的条款,应该吸收学生家长的代表参加。我认为这样作比较公平公正,如果按照校方单方面制定的协议执行的话。我认为有失公平,因为这样作在以后会出现更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和纠纷。

这样作校方领导会认为有了这份协议,放松对于老师的管理,因为人们的性格和品德不能一样。有性格柔顺的人品端正的,也有性格暴躁的品德差劲的。在教师队伍中也是一样,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委会应该吸收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共同制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张榜上墙,真正作到有规必依。

老师的正当权力应该得到保障,对于调皮捣乱和影响正常教学的学生。老师有权惩罚违纪学生,可以让他背多少遍书,罚站,戒尺打左手掌,教鞭打屁股等惩罚方法。绝对不可以猛煽学生的脸部和用硬物击打学生头部,如有违者给学生造成伤害的。一切后果应由违规老师自负,

对于学校按规定正常管理的,家长无权进入学校闹事。无理取闹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校方可以选择报警。或按校规开除闹事家长的孩子,孩子在校受到严重伤害的。家长可以直接到校委会申诉,以求得到合理的处理。

这种由校方和学生家长代表签定的协议,才能名正言顺的得到顺利实施。这不过是我的一个建议而已,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我们的教育抓好。

这就是我的一个回答,纯属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大家讨论。

感谢广大网友们的阅读和评论。




大掌柜237


在我看来,管与不管都只是学校和老师的无奈之举。一旦遇到极少部分,没有师德的教师,和极少部分无理取闹的家长,签与不签还不是一样。之所以造成今天这种局面,是当今教育系统的失败,和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不尊重。如果教育系统,能够严格选拔教师,多注重教师的德行操守,尽量杜绝那些托关系走后门的事情。提高教师的待遇,70.80年代,一个农村教师的收入,都可以养一家三口,现在的农村教师收入,也就只能养活自己,造成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进入教师这个行业,同时也造成很多教师,私自在外面收费补课事件。最后就是当今社会上的不尊重,在很大部分人的心里,教师只是一个没钱、没权、没势的职业而已,不值得去尊重,少部分自私自利的家长,就会觉得教师好欺负,可以无所顾忌的无理取闹。这难道不是现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导致教师现在只教书不育人,老师只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份责任的心态。这不得不说是我们中国,当今社会的悲哀。这些年我在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都待过,认识不少外国朋友,他们对待老师,那是非常的尊重,教师在他们国家,是一个非常受欢迎,受尊重的职业。然而我们中国却恰恰相反,对于教师不认可,不欢迎,不尊重。从整个社会这个大环境看,我们再回到教师管与不管,家长签与不签的话题上,所谓的管与不管,签与不签又有什么意义,又能起到多少作用?也就是治标不治本罢了。一点浅显的看法,可一起讨论,请别喷


惜缘随缘9536


学校让签管与不管协议,真是煞费苦心,这也是一种无奈情况下的另辟蹊径。

根据详细的描述,如果家长签了管的协议,学校就会对孩子严格管教,包括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家长不能以此为借口,找学校的麻烦。

如果签了不管的协议,学校就会对孩子放任自流,包括逃课,上课睡觉,老师都不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孩子的一切教育由家长负责。

咋一看这项规定,家长推入了两难的境地,这分明就是两个极端,怎么选择好像都不对。也有一些家长,对学校的做法产生怀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学校也有苦衷,近几年来,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护短,稍有不顺心就会到学校找学校和老师的麻烦,留的作业太多了,学生写不完,家长也要到学校告状,老师罚站学生,家长也到学校告状,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还要到学校告状。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犯一些错误的,学校是干什么的?除了传授知识以外,就是纠正孩子这些错误的,作为学校,看着孩子犯错误,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了,体罚是不允许了,批评几句重话现在孩子的自尊心受不了,管理的再严格一点,学生回去就告家长,家长不问实际情况就会找老师。

学校在无奈的情况下,想出了一个签订管与不管协议的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学校有推卸责任的想法。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对于那些签订不管的孩子来说,误了孩子的教育。

这件事解决起来需要双方诚信的沟通,互相理解。

对学校来说,要把对学生教育的方式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提前告知各个家长,比如,对于逃课,上课睡觉,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等,必须要给出相应的处罚措施,这些措施可以采取罚默写、罚背诵等形式,但这些方式要提前通知家长,说明情况。

对于老师来说,要行得正,凡事从真心教育孩子出发,及时采取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也必须是善意的,有惩戒性质的,不会对孩子身心造成大的伤害。

对于家长来说,要理解学校,理解老师,孩子不管是不行的,不要过分护短和溺爱,学生顽皮,被老师惩罚,这个事情自古有之,在古代会有戒尺,把学生的手打得都肿起来。所以对学生小有惩戒,但又没有对孩子造成实质性伤害的,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我们一定要理解,支持。

最后,学校可以探索一些其他的教育方法,比如:

1.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可以和家长的手机端进行联网,全程直播孩子的上课情况,让家长随时都能关注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2.可以采取上公开课的形式,一周邀请一位家长全程参与课堂教学,特别是对调皮捣蛋的学生,邀请其家长一块来上课,看看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最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家长和学校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这其中,双方会有一些矛盾不关键冲突,但是只要我们平心静气的沟通,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双方都能理解和支持,毕竟毫不讲理的家长是极少数的。

采取签管与不管,这种协议是最下乘的方法,因为这个协议只能约束君子,对那些极不讲理的家长来说,签与不签协议效果都是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