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差,一点小事就能慌慌张张的,怎么破?

万卷书一里路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心理素质差,一点小事就能慌慌张张的”,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在这里,我分析两个原因:

一、小事唤起了曾经的负面记忆,潜意识中觉得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于是,意识层面更加努力,结果最后小事也没做好。

反复几次后,形成固化思维方式:遇到事情,非常着急,但是慌张和着急,不是在于事情本身,而是在于事情的速度以及别人的看法。

我身边有个朋友就和我说过,她在小的时候,有一次去拿锅盖,没想到,锅盖特别烫,她一拿起来就忍不住扔了,结果她爸爸听到响声,跑过来看到地上的锅盖,非但没问她是否受伤,还训斥她:做事情慌慌张张,这点小事情都做不好,你还能干啥。

从此以后,她当着自己爸爸的面,再也做不好事情,只要她爸爸在场,她就会,洗碗,碗砸!拖地,垃圾桶翻了!……

她说:我很想向我父亲证明,我其实是能做好事情的,但是我却实实在在变成了一个心理素质差,听不得别人说我不行,越想证明越慌慌张张的人,到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就是负面记忆,这种负面记忆带给人的感觉一旦唤起,不管是遇到什么类型的事情,只要触碰这个点,就会让人变得心理素质差,遇事慌慌张张。

二、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不可能去改变什么,或者认为自己无力改变。

习得性无助最经典的心理表现,是王菲的一句经典歌词:“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

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模型:动物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因此,当它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

一直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信号音一响,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已经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相反,它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

表现在人的身上往往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当一个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后,可能就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过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

比如,你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孤独中,你就会渐渐认为孤独才是人生的真实,从而更加放弃与他人交流。

另外一种就是题主所提问的这种形式:感觉自己心理素质差,一点小事慌慌张张。

人在情境之中的选择,都会下意识的趋利避害。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是人的身心认为当下对自己最有利的反应。因此,遇事情慌慌张张也是自己潜意识的一种反应。

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教育太严格或者太溺爱;没有自主权;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经历过自己控制事情发生、发展,并最终取得成果的历练;对解决事情的难度“夸张化”,不能正确评估事情的难度系数。

我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一. 如果是因为负面记忆造成的心理素质差,遇到小事慌慌张张,那么,可以找到负面记忆,然后对负面记忆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人在孩子时候受到的伤害,也许在成人后往回看,会觉得微不足道,但是要知道,就算再微不足道,对于“孩子时候的你”来说,就是天大的伤害。

所以,要回头看,让自己正视这个负面记忆,并在如今新的境遇之下,清醒的认识到,事情本身可以与情绪分割开来,从而有利于改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如果因为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心理素质差,遇到小事慌慌张张,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给自己足够多的正面积极心理暗示。
在冷静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处理事情的理想流程和状态,并尝试在真正遇到事情时,应用上这个流程和状态。
从生活小事出发,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
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
一定不能忘记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最后,我想说,心理素质差,遇到一点小事就慌张,也许对于题主来说,你眼中的小事,其实是人生中的大事呢?这也未尝可知。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在生活中去调整、去重构,但是,要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被爱照亮的生命,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任何问题都有解决之道。

我是小马哥,专注解决各类情感和心理问题,如果你也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击关注!


小马哥心理学


电视报道,有一位六十多岁老人,一次遭遇网络诈骗,公安人员前来帮助她,她竟然万分恐惧紧张,整个人陷入崩溃状态。

这是什么原因?这么大年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因为他长期在安宁、固定状态、环境中生活,一生从未遭遇此经历。

这就像一个人,因长期没生病,而十分自信,某日突然遭遇一个重病,顿时措手不及!整个人心理上崩溃!

宠物猫被老鼠追着跑。

经历过了,经历多了,就不怕。开车三年,经历诸般遭遇,就坦然从容。没有开过车的,一旦驾驶自然会恐惧紧张。

有一看上去威猛大个子青年,从小因父母保护,袒护、溺爱过份,加上开玩笑者逗哄吓,越发不敢动,仿佛玻璃瓶中长大,形成胆小习惯,工作中,遇事紧张恐惧,学了开车不敢上路。后意识、领悟到笔者言“一胆二识三本领”中胆识的重要,才有意识、循序渐进地进行胆识、历炼训练,逐渐有了成效。

关在玻璃中的猫怏怏不乐,丧失了先天能力,流浪野猫,上逮空中飞鸟,攀墙上树,下捉洞中老鼠,战无不胜。

如今,平安,稳定,舒适,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胆识、阅历、经历的锻炼,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内容。如同学会游泳,就不怕水一样道理,循序从固有安逸中走出,成为一只丛林中有生存力“流浪野猫”,标志着一个人的成长。






启心武道


一点小事就慌慌张张的,感觉自己心理素质差?其实我想说的是,遇到事情慌张可能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心理素质只是其中之一。


怎么办呢?


下面我分为两个部分来回答,其中有心理学方面的分析,也有我自己的经验,也希望能对你提供借鉴。


一、为什么遇事会慌张

1、缺乏经验

经历多了,有充足的经验,面对事情的时候,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知道怎么去处理,甚至知道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那你肯定就不会慌张了。


当面对未知,心里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慌张也是正常的反应。


2、平时思考较少

除了经历以外,思考比较少,也会导致面临事情的时候慌张。

有句俗语,叫“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意思是,没尝过,还没见过吗;没亲自经历过,也听说过。


思考得多的人,虽然有些事情他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他听说过,甚至分析过怎么面对这种事情。已经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当面对事情的事情,也就不会那么慌张了。


3、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怎么理解这个词?

大概意思就是人面临事情时的心理反应。

心理素质好的人,面对事情的时候充满了信心和勇气,满满的正能量。

而心理素质不太好的人,有点事情就惊慌失措,忐忑不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即使有些人知道事情怎么去做,因为心理素质差,也会慌张。



二、怎么才能不慌张

1、多找机会去历练

人生历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但你很明显发现历练不足的时候。就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去锻炼。


别因为性格上的内向或者懒惰的习惯,而放弃一些锻炼的机会。多历练,增长了知识和经验,才能消除遇事慌张的情绪。


2、多出去看看,开阔心胸

不要总是宅在家里,要多去跟人打交道。


同时到外面走一走,看看名山大川,开阔心胸。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其实很小,无关紧要,只是你自己把它看重了。


心里对事情有个明确的判断,碰到一些小事情,也就不当回事了。也就不会有慌张的情绪。


3、多思考,多尝试

我们有时候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但是我们听说和看到了一些报道,就可以去分析如果是自己经历这些事情,你会怎么样,时间一长,这也会成为你经验的一部分。


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就不会匆忙以至于慌张了。


4、遇到事情时进行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对人进行自我肯定,会有利于鼓起人的勇气、发掘人的智慧。因此,遇到事情的时候,给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鼓励自己,告诉自己一定看的。藐视困难。


慢慢这么锻炼,你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已经习惯了用正能量来暗示自己。那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


总之

我们要多找机会锻炼自己,不要宅在家里,多去和打交道,开阔心胸,多思考。同时不要忘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给自己进行自我暗示,告诉自己不要慌张,自己能行的,可以应付得来。


慢慢你就一定能沉得住气,所谓气定神闲,悠然自乐,没有什么可以让你紧张起来。怕是那时候你有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觉。会再来有一问:“为什么我对事情都没有感觉了呢”。


坚持十分重要,坚持去做,一定会有效果的。


私享参谋


朋友你好。这里是心理咨询师老友手札,很高兴回答朋友你的问题。


一点小事就慌慌张张的,这往往是因为这些因素:

1、缺乏足够的经验与历练;

2、身心比较敏感;

3、缺乏足够的信心;

4、着急、不淡定。


缺乏足够的经验与历练,那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增加尝试、增加自我挑战。

尤其是,一些让自己害怕、不淡定的东西、事情,我们自己要有意识的去做一些面对。

通过面对让自己熟练,熟练让自己有控制力,控制力让自己冷静,冷静便可以让自己淡定。


身心敏感,往往会使我们对外界出现的一些刺激,有比较大的反应。也就是说的不淡定。

而身心比较敏感,有很多原因,但大都可以通过进行自我调整,也就是充分的放松。

通过放松,让自己从紧张、防御、敏感的状态中走出来。


缺乏足够的信心,也是一个很普遍,但很有趣的现象。

缺乏信心的时候,我们在面对现实中出现的一些境况,就往往会陷入焦虑中,使得自己在本来的反应中,增加了焦虑的反应。也就是显得不淡定。

这时候就需要树立自己的信心、不惧失去,让自己能够坦然面对外界的刺激。


一些性格本身就着急、不淡定的人,在遇到问题、自己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很多的反应。


那这时候为了让自己逐渐淡定起来,就需要考虑从:丰盈内在;安静练习;提高认知;减少着急,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努力了。


慌张并不是问题,朋友不需要给自己压力。压力越大,也就越难以改变,所以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要尽可能的少,因为生活、外界本身就已经给我们压力了。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协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祝好。


老友手札


为什么会慌张?

通常来讲,说一个人做事慌慌张张是说他做事毛糙,不稳重。而引起做事慌张的原因也有很多,像是当我们要迟到的时候会慌张,工作没有完成会慌张,去做一件心里没底的事时会慌张。尽管导致慌张的原因看似有很多,但从本质上来讲,我们慌张的原因无非是担心我们已经或者将来要犯得错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就很着急的想要弥补或者避免过错的发生,导致我们过度的专注在某一件事上,而忽略了身边其它同等重要的事情。这种主观上的忽略就导致我们。导致我们做事毛糙,不稳重。比如我们为了弥补上班迟到慌慌张张出门的时候就很可能忘带手机或者重要的文件。看似上班迟到是一件题主所说的“小事”,但是如果题主认为这件事可能给他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会因此而感到慌张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会因为所谓小事而感到慌张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差,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为某件事而感到慌张的话,那么这件事就是一件大事。只不过所有人对于“大事”的衡量标准有所不同罢了,题主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和别人的标准不同而感到困惑。


如何做到临危不乱?

尽管如此,做事慌张总是不好的,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避在遇到困难或者犯错的时候 慌慌张张呢?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只要能够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冷静的思考并作出理性的判断,我们就能够做到临危不乱。简单来讲就是不要让我们面前的危机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决策和判断。比如尽管我们马上就要上班迟到了,但也要跟平常一样检查自己的公文包。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在主观上杜绝慌张的情绪而避免因为慌慌张张犯下更多的错误。至于让人冷静下来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不过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深呼吸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我由内而外的放松。


如果我的答案有点帮助的话就点个赞吧,还有问题的话也欢迎评论和留言,谢谢啦。


问题不大


[碰拳]认识到问题,就着手解决问题。

遇事慌张,不算什么缺点,

原因是经历的风雨太少,心里没有底蕴,所以才会慌张。

“解药”:多接触人,多经历事,

多实践,多总结。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就有机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不要着急,从小事做起,多为父母做些事情,慢慢也就学会处理事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与君共勉



方舟启航


遇事会慌张,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它并不能就此判定为心理素质差。

一个人的心理是多样的,每个人的承受能力和个人观点都不相同,处境不同就会造就不同人不同的心理,。有的人过的无忧无虑,他不会因为些许小事而影响自己,所以他能以他最真实的想法去坦然面对这件事,并不担心其结果如何。有的人为生活奔波,他们有需要自己的家人,没办法任性为之,他们考虑的会更多,因为他们知道,有些事没做好或者只顾自己意愿去做,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会直接影响到家人的,所以他们再面对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时,都会有些许心慌,他们害怕事情的结果并不美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心理素质差,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处境,无法站到他人的处境去看待,也不知道他人承受着怎样的压力。



当每个人的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活来源不同,就必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站的角度不同,思想的方式不同,所需要的不同,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素质。但我们能就此说明谁的心理素质强谁的心理素质差吗。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句话也说明了现实的生活情况,当我们评价他人素质差时,又怎知别人需要承受什么呢?


管理学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了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管理,我们的心理素质也正是因为所需求的不同,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是心理素质较为好的人,不然又如何更好的生活下去呢!

如果要说心理素质差,我只认为容易想不开的人会差点,因为活着本就不容易。又或者是哪些喜欢报复社会的人,因为我认为他们会做出这些,正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已经崩溃了,如此不是已经没有强弱之分了吗?


小九心理


一、原因分析

慌慌张张的心理学称呼就是焦虑情绪,焦虑情绪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担心自己不能够应对即将到来的事件。因此遇小事也慌张其实就是:无论事情多小,都担心自己不具备应对这件事情的能力。

二、解决对策

题中问的是怎么破,那我们就重点说一下解决方法。

担心自己不具备应对事情的能力,其实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事情本身的难度大小;2、自己的能力大小;3、自己认为的事情难度大小;4、自己认为的自己能力大小。

将问题拆分至此,其实解决起来也就不难了:无非就是找到简单的事情练手,在练手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大小,同时提升自己评估事件难度的准确性(训练自己,不要过度夸大了事情的难度),同时还提升了自己评估自己能力的准确性(其实就是训练了自信心)。

在练手的过程中,我们能应对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的时候,就不会再一遇小事就慌慌张张的了。

欢迎评论,我会对每条评论进行回复。

【心理PM】专注于提供心理层面的解决方案,敬请关注~~


心理PM


我来讲几点。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木有见过大风浪,所以小沟里翻船。过去讲宁要大家婢,不要小家玉,就是这个意思。大户人家的丫鬟见识也广啊。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惊是因为曾经比翼齐飞,鸳鸯戏水,情深似海。

2失败是正常的,失误是难免的,干得越多,错误越多,木有完美无缺的人生,三穷三富活到老,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十全十美在画中。过分追求完美是病态。大哥只是传说,骑白马的不都是王子,也有唐僧。

3欲多则窄,欲少则宽。知足常乐,活在今天,做人不要好高骛远。天天弦绷得紧紧的,脑子要坏掉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4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嗜欲深者天机浅。傻人有傻福,难得糊涂,做人低调。木有发呆,就木有创新。

5世界上除了父母,家人。别人不会关心,在乎你的,你算那根葱!那棵菜。

6压力山大,影响发挥。其实,无用比有用更有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灵光乍现,豁然开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7做人,做事平常心,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十分聪明用7分,还有3分留子孙。一生聪明都用尽,子孙处处不如人。

8世界上没有大事,只有小事,大事都是小事组成的。

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凡事想开点,既往不咎,来日可期。

10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凡事想开点。

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无能的扎心君


怎么破?

不破为上!

人的最佳生活体验是对自己别无所求,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基本满意,看淡别人对自己的毁誉,不追求别人更加喜欢自己,也不刻意破坏自己的形象——讨人嫌。

对世界保持好奇,热衷于学习与实践。

心理素质差,确实会阻碍你探索一些东西。但是,总有现在的你可以去探索的,从它们开始;在探索过程中,你的心理素质也会逐渐提高,然后逐渐深入,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

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探索和体验,心理素质的改善只是副产品。如果反过来追心理素质提高,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忘了你努力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了。

就像现在我们总是强调努力工作,赚钱。却常常忘了工作的目的——难道不是让自己更快乐幸福吗?如果有条件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毕竟,我们把一天当中最好的时间用来工作了。如果非要等到赚到一大笔钱(到底多少才算)才开始做自己喜欢的,恐怕一辈子都要苦哈哈的度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