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地里不种庄稼,反而栽起了树,怎么回事?

新大风歌


农村地里不种粮食,栽树,有果树有绿化树等,说白了种树比种庄稼赚钱,效益高,所以,到处栽树了。

我的老家在关中腹地,三十年前,都是麦子和玉米两茬庄稼,而且都是人工收获,就是为了解决温饱,在有点富裕粮食卖了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大部分去城里打工了,种地全是老人的事情了,收割机也普及了,可是一算账,还是划不来种地,于是,出现了土地流转,别人把土地流转过去,就要想办法赚钱,所以,大片老家地里,出现了果园,出现了绿化树等。

承包土地的人,大部分是外地人,他们信息灵通,所以,种啥赚钱就种啥,当地人也跟着种,老家土地庄稼地减少了,村人种点粮食够吃就好,这也是庄稼地减少的原因之一!


漆水河文艺老孙


前些年农民栽树都以山坡地.及土壤较差地块,栽培各种果树,如今的农民栽树风暴,遍及全国各地区己成不可否认的事实,其实农民栽树这股风,折射出农民内心真实的无奈,农民心中都明白,为啥利用好的平整土地不去种植粮食,反而去栽各种果树.及各种景观绿化树木,结果让肥沃粮田耕地变成了树林。那么农民在耕地上栽树能怪农民吗?

在较好的基本农田栽培各种树,会不会影响破坏土壤耕作层和以后土壤质量?是不是减少我国种粮土地总面积?会不会削弱我国粮食生产基础能力?能不能危及到我国粮食生长安全问题?如何发展好农业不光呼口号,要切合实际,怎样做让农民对种地产生较高积极性,让土地发挥出更高能量和经济效益,一系列问题怎样解决和落实?





微笑117359766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出门务工

粮食不赚钱,又没有太好的从土地里赚钱的门路,很多农民都出去务工了,想想出去干一个月赚的钱能顶的上好几亩地的收入。土地闲置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用,所以索性就种上点树吧,以前种点速生杨,还能卖给造纸厂。


占着地

有很多农村人还是不太自觉的,看着别人不种的地,就给人种上了,被占久了,就难要回来了,所以在地里种上树,别人就不好动了。

种点果树

我家搬出农村以前,把地送给我大爷家了,过了几年发现我家的地被种上了苹果树,因为家在山东烟台,可以生产苹果,虽然很累,但是也能卖点钱,比种粮食好很多很多,虽然有违反规定的嫌疑,但是没有人管,毕竟赚钱还是比较重要的。



这种把种地的土地更换成种果树的人还是很多的,因为比种粮食赚钱太多,农民的劳动力是不算成本的,而且也不吝惜体力,所以什么赚钱种什么。

种风景树

丈母娘家的旱地里种了几株朴树,闲置的地,长了五六年,然后有人看上了非要买走,开始开价2500,后来3000,最后3800,烦不过,卖掉了,几株比较小的没卖,反正地也不准备种,就让它慢慢长着吧。


所以农民在不种的地里种上一些价格比较高的树,等到可以卖的时候,也是一个收入。


农科小孙说


农村庄稼地里不种粮食、却种上树这是什么原因、谈点个人亲身感受: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我国农村大地、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极大的鼓午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成倍增长、解块了农民吃饱肚子的问题。但是、年复一年、由于粮价低、农民缺钱用、加上农民看病、读书、送人情、等各种开支、就是把粮食卖光了也不够开支。那时家里有剩余劳力的就外出务工、他们把钱拿回来修房子、买家电日子好过。很多务工人员还有剩余的钱存银行。于是就兴起了一股外出打工潮、这股潮流越来越大、加上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不愿回农村、很多人在城里买房、结婚生子定居了下来。就是没买房子的也租房过日子、觉得总比农村强、于是农村大片的土地就无人种粮了。有的种上了果树、有的土地就荒废了长了野树杂草。随着中央对农村的政策、土地流转、合作社、大型种粮户的出现、农村正出现深化改革的局面。但是客观上农村现在是人少地多、荒废了不少士地、年青人不愿再回农村、有的地方成了空心村。但我们一定要相信中央对农村的政策、在不久的时间、农村一定会出现新局面。有知识有文化的有志青年会到农村去投入新农村建设。到时候农村还是大有作为的。


快乐村776


有些农村里地里不种庄稼反而栽起了树。对于这种现象。可能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原因。我来说一说,我们河北衡水,我们这边种树的原因吧。

第一。我们村里鼓励种树。

去年我们村里还在鼓励人们种树。并且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还会有一些补贴。所以有些人家里因为劳动力少。所以就响应了村里的号召,种起了树。

第二。土地承包商种的树。

十里的娘家村,大部分村民把土地都承包给了一个承包商。然后每年都会把承包费用在秋天里的分别打到农户的银行卡里。土地的承包商就大面积的种植的是树。

第三。靠种树增加经济来源的农民。

我们这边种树的还有一些既不是村儿里让种树。也不是承包商种的树。因为最近今年玉米麦子的价格偏低。一些农民靠种植果树来增加经济收入。

像我们隔壁村儿有种植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还有葡萄树。而且还有一户是种植树苗的。经济效益,也挺不错。

第四,种植了几十年的树村。

记得小时候,在我们附近村就种植苹果树。那时候好多人都去那个村里买苹果。十里也跟着家里人去过。现在20年过去。那里依然还在种植着苹果树。虽然苹果价格啊,在中间也出现了起起落落。但是那里的农民丝毫没有改变种果树的初心。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这边一些村里不种庄稼,反而栽起了树的原因。

我是农人十里。我们这边是这样的情况,你们那边是怎样的呢?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留言。


农人十里


首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说说这几年农村的变化,就说说我们周边吧,有的农村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去了,有的就是老人在家带孩子,然后年级很大,然后年轻人也不会让老人干太多的活,现在家里条件都不像以前了,所以很多地都荒废了,再赶上现在的好政策,像我们这边,所有土地里面政府都弄了农村灌溉用水,每一块土地里面都有好几个水龙头,浇地直接拿水管接上来就可以。

现在一般每个地方都有承包土地的补贴,然后农村老人种地又种不动,很多荒废的就被公司集中承包,像我们这边以前种粮食的土地都被载上了桃子,葡萄,青脆李等等,因为我们这边不是平原属于丘陵地带,都被种上了水果,我们这边还盛产橘子,各种品种,因为这几年水果行情比较好,又挣钱,就是没有承包出去的,自己都改种果树了,现在人们条件好了,对水果要求高了,吃的也多了,相对于粮食来说,水果产值比较高,因为我这里属于丘陵,不适合规模化粮食种植,所以种水果居多,带来的效益比较,这是我个人看法,谢谢!




川农桂琼


说说我家,我和我姐都40岁以上了,没有兄弟,家里老人都70岁了,但土地不能丢,我们都在城里上边,请假种地不现实,回农村来回种地不合适,不能让土地荒废,所以都种的树,我们家附近都是一辈子老邻居了,超不多一样情况孩子都不在身边,所以种树不需要管理,感觉很合适,过几年就可以卖1万元左右 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种粮食春收,晒麦子,秋天晒玉米都是老人们不能完成的任务,运回家更不可能 ,所以种树合适,给钱就卖不用自己动手,价格高卖,不高留着也没事


邱天妈妈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定要讲一下,因为我们这边就有这种情况。

说起这件事就要追溯到10年以前,那时候粮食的价格虽然不高,但也还算是比较稳定,但后来为什么不种粮食而载成树了,这要从两方面讲起;

1就是在那个年代有一个退耕还林的词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然后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那边有很多农耕地都种成了树木。



2就是对农村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每个村的农耕地基本都在自己的村边上,而农耕地呢又有很多都是和小树林挨着的,然而这种情况就会对树林旁边的农耕地造成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产量降低,种啥都不长,因此和树林挨着的这家村民就会想着把自家的土地也种成树,不然等旁边的树长起来了,歇着他家地连种树也不会长了!就这样一家一家一家,然后慢慢都种成树了。


3就是现在种地不挣钱,很多农民不愿意种,都进城打工去了,可以把土地荒在哪儿又实在可惜,干脆就种成树吧!

以上这3点只是简单描述一下我们这里的一个情况,其它地区不太了解,但我想应该都差不多吧!

我是 喜欢更多三农作品的,请给我点个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关于农村的一些新鲜事物和风俗文化,感谢您的支持!


雷小杨


前几年老爹身体还可以。自己种着点儿口粮地,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爹就把地交给了儿子,指望着儿子也能跟他一样,把土地伺候的干干净净,地里的庄稼长的茂茂堂堂,垄沟之间没有杂草。邻居们从地边走的时候,都夸奖说这庄稼摆弄的真好,一点儿草没有。

地交给了儿子后,老爹的希望落空了。第一年的时候,我弟弟根本没有时间去地里种庄稼,半亩多地就在那晒太阳,雨水过后。里面长满了杂草。老爹看着地里长满了杂草,心里实在是着急,一早一晚的去把地里的草除干净以后,就打电话给我说,你弟弟没时间摆弄地,还是你回来种着吧。随便种上点什么,总比地空着长草要好,地里长草让人家笑话不说,闲着地也可惜了。所以,为了不让老爹心疼那半亩地,我回家种上了红薯。



后来弟弟跟我说,不要回家种地了,这么远不够来回的油钱,明年把地里种上树。第二年春天,弟弟就把地里种上了几棵核桃树,还有栗子树。弟弟说,不管种植什么农作物都不划算,吃苦受累不说,还浪费时间。辛辛苦苦收那么点粮食,卖不了几个钱。有那功夫,还不如出去做点儿买卖赚钱。即使不做买卖,出去打工也比在家种地划算的多。种两亩地要累死累活,到最后也挣不了一两千块钱。出去打工要不了半个月的时间,起码也能够挣一两千块钱,如果做买卖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从小生活在农村,让地闲着又觉得太可惜,那就只有在地里种上树。树跟农作物不同,不需要经常浇水施肥,也不需要经常去打农药,进入伏季以后还要每天去除草。特别是种植玉米,越是到了伏季最热的时候,地里的杂草越多。人钻进玉米密不透风地里锄草,热的气都喘不过来,真的是遭罪。而种树就不一样了,只要在刚栽树苗的时候多浇点儿水,以后不能说再不需要去地里看了,只是偶尔有空的时候,可以去到地里转一下,看看小树长得怎么样。



我弟弟在地里种了核桃和栗子树,因为也就半亩地,所以种了没有几棵,主要是为了到秋天的时候,兄弟姐妹几个收了自己吃。其实如果种的树多的话,到秋天收了核桃和栗子,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所产生的价值一点不比农作物少。

我们村也有人在地里种了果树,或者是花卉树木,不管什么树木,都比农作物省心省力,而且到最后要比农作物赚钱。现在在农村,的确有部分年轻人,都不在地里种庄稼,而是把地里种上了树。他们的观点是,让地闲着不像话,种庄稼有不划算,剩下的就只能种树了。


灵子


今年开春植树节前后,我和父亲购买了一批果树,回农村老家把不种粮食的土地都种上了果树

我们老家是在农村,80年代分土地的时候,我出生得晚,轮不上分土地,我家所得的私人土地没多少。其中水田只有几分地,旱地山地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但是我知道是肯定不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回去在旱地上种果树的原因。

80年代末期我们家是在农村老家种过一段时间地的,农民嘛,在农村不种地能干什么?但是我们这边属于丘陵地带的农村,水田能种水稻,但是几分地的水稻,种出来都不够一家人吃,还要买米,国家还分配给回销粮给我们村,我们每年都有粮票去镇上的粮所领取米粮,有了这一点补贴就少买了一点米粮。

在我们这边的旱地,种植的农作物只有花生,红薯、玉米、木薯这几种,红薯是比较少种的,因为销路少,自己吃不了多少,只有养猪的人家才种多一点,花生种出来是看着有不少,但是卖不了,也不能卖,因为要榨花生油,榨的花生油够一家人一年吃就好了。

▲小时候这些山头上都是木薯地的,如今都是松树了


所以能种来出售的只有玉米和木薯了,花生和木薯,一年到头,经常要打理,我家里那可怜的一点地,种出来的玉米和木薯卖得的钱,还不够给我们小孩准备学费,农村小孩每家都有几个的。

在我老家农村,几乎家家都这样,大家的家庭都差不多,种的地没多少,饿不着,勉强吃饱了,但是不能增加经济效益。

于是在8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后,农村老家的人包括我家,都举家往外走,出外面打工讨生活去了

人们离开了农村老家,水田和荒地,刚离开那几年,农村还有部分人留下种地,这些地都给他们种,像我们家的地,给同村的兄弟种,只要每年收稻谷的时候给一两包大米我们就好了,也不要其他钱,因为地丢着也是荒芜浪费。

但是这样给人家种也没几年,因为种地的人也老去了,年轻人也都是往外跑,打工去了。最后我们的地都是丢荒了,不论是水田还是荒地,都丢荒了。

▲有些山头上面,离人们饮用水比较远的地方,还是有不少人会种上速丰桉。

以前山地还能大家集合在一起出租给那些木材老板种桉树,但是后来发现桉树对土地环境不好,大家又不给种了,于是地就这么丢在老家。

▲对面的山头和我脚下的山头,我小时候还来拔过木薯,如今要么丢荒,要么种桉树了,图片左下角山下那些水田,绿油油的可不是水稻,那是野草,田已经好几年没人种了,听说准备有人要养鹅。


最明显的是每年清明节回农村扫墓祭祖,那时候正逢开春播种的时候,但是回到我们老家,山上,田里,都是丢荒,基本没什么人耕地了。

▲我说上图这左右两边是以前的木薯地,你信吗?这么多年没人种,竹子长得一大片,比人还高很多


我和我爸说,几十年了,我现在对咱们自己家有多少地都不知道,更别提我的孩子以后会不会知道,要不我们回去种点树,区分我们的地,当作做标记。

于是我们家就买了一批果树回去,找到自己家的土地,种了一圈果树。


在我们老家,不单单是我们这样,其他相亲也是,能种速丰桉的还是种速丰桉,不能种的也种松树或者杉树,反正农村人现在都不靠土地吃饭了,但是也不会让土地白白丢着,还是想办法种点少打理的东西,以后卖树也是一笔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