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嗨,大家好,我是懷禪,很高興我的文字能為大家所閱。

電影解讀

前不久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創造了一個韓國電影的新紀錄。這個時不時就搶我們的文化遺產去申遺的國家,冷不丁的就拍出一部被世界認可的電影,也引起了網上對國內電影的一些反思和討論。今天,我們先來看看這部電影要講的是什麼。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寄生蟲是一種在宿主或寄主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發育或者繁殖所需的營養或者庇護的生物,這是生物界對於這種生物的定義。電影取這個名字,很顯然也是在討論人類社會里類似這種行為的人。簡單來說其實還是社會底層的窮人與社會高層的富人的關係。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這是一個有味道的wifi信號


從電影來說,男主一家在早期其實並不是現在的樣子。他們開過炸雞店、臺灣古早味蛋糕店,倒閉後還幹過代駕,但最終還是淪落到住地下室,沒有wifi手機停機、女兒沒錢上學的悽慘光景。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這給人樂觀的錯覺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男主的父親不再有計劃,變得毫無鬥志,像條鹹魚一樣躺著。並且還有種心安理得的快樂。貧窮極度壓抑了一家人慾望,哪怕是連上了wifi這種小事,都成了可以慶祝的事件。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男主因為同學出國當交換生而獲得了進入富人世界的機會——給富人女兒當英語家教。雖然男主的同學跟他說了喜歡富人女兒,並信任他,但男主後來還是堅定的跟富人女兒交往了。藉由這次機會,這個“騙子”一家展現出了驚人的表演能力。男主情景設計和臺詞功力深厚,妹妹的不僅有P圖工藝,演技更是一流。父親也不僅是鹹魚,開車也開的不錯。鏈球冠軍的媽媽是力量擔當,也能入得廚房。就這樣各自扮演不同的人物,通過一連串的配合運作之後,四個人擠掉了富人家裡原來的僱傭,順利會師。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電影到這裡讓人有種類似看搶劫題材電影的暢快感,天衣無縫的配合有點過癮。但一場大雨,一個意料之外的變局改變了一切——原來地下室已經住著一條寄生了四年多的“蟲”,而被擠走的原來的管家是他老婆,搞笑的是這個人也是借錢開了臺灣古早味蛋糕店倒閉了才淪落至此。(不知道導演跟臺灣古早味蛋糕店有什麼仇什麼怨)於是,兩撥“寄生蟲”展開了搏鬥,男主一家最終在老闆回來前把前管家他們打回了地下室藏起來。這場大雨不僅讓對手浮現,也淹沒了男主一家在地下一層的房間,他們只能到桑拿房跟居民們一起過夜。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因成功接觸到富人而升起的一絲自豪感,在一片狼藉的現狀面前又崩塌了。是否怎麼樣也改變不了人生?人性的複雜顯現了出來。生存的慾望,卑微的尊嚴,各種人性開始交織。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雨後陽光明媚,豪宅裡舉辦了一個生日派對,房主請來了好多朋友,個個體面而自信,男主的內心的因為自卑陷入自我懷疑中。而男主的父親因為越界的聊天,再次被老闆給與了鄙視的眼神和言語警告。男主帶著石頭準備下到地下室去了結一切,沒想到被前管家的老公反殺,慘遭石塊爆頭昏迷。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本來以為掛了,結果完整康復


此時的前管家老公因為前管家的死而充滿了復仇的怒火,他持刀來到慶祝的人群裡,一刀插入了男主妹妹的胸口。男主的媽媽仗著鏈球冠軍的力量在一番激鬥後也殺了前管家的老公。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而男主的父親又因為老闆聞到前管家的老公身上的臭味時嫌棄的表情而勾起來自己那因為自卑而膨脹的尊嚴,撿起來刀來殺了老闆。人群早已經各自逃命。男主的父親趁機逃回了那個隱藏的地下室,躲過了警察的追查,在裡面過起來寄生生活。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男主康復後經常從山上用望遠鏡觀察這間房子,從燈泡閃爍呈現的摩斯密碼收到了父親寫給他的信。(地下室有一個控制大廳一顆點燈的按鈕,那個被殺的管家老公就經常通過點燈發求救信號,然而這個家裡沒人懂)然後,男主就立下了一個宏偉的計劃,他發誓努力賺錢走向人生巔峰,然後買下這個房子,讓父親從地下室走出來(不用爬了),享受陽光。然後,鏡頭又切回男主住的地下一層的家,理性總是很美好,現實依然很骨感。

寫在最後

這是一部具有典型韓國範的電影,雖然是現實題材,呈現的方式卻不是直接的狠辣,但是凌厲的轉折讓人在觸不及防,而後又發人深省。片子裡的兩個寄生家庭都因為生意的失敗而導致的悽慘下場,在現代社會,貧富差距不斷加大,成功的成本越來越高。一個不好難以翻身,這在我們身邊也是常有的事。有個詞叫中年危機,在你人到中年,事業失敗年紀不小,在這個時候又有什麼雞湯是可以拯救的。缺乏適當的底層救助體系,老百姓的生活就缺乏安全感。寄生在社會縫隙本已經勞其筋骨、空乏其身了,來自於內在的自我否定更是內心深處難於去除的寄生蟲,貧窮成了一切不和諧的源頭。比物質貧窮更可怕的是心靈的貧窮。希望我們都能脫貧,生活和諧快樂。

寄生蟲不只寄生在社會之中,也寄生在內心深處,我們需要面對陽光

多曬太陽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