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提高南美白對蝦抗病力才是能養殖成功的關鍵


水產養殖:提高南美白對蝦抗病力才是能養殖成功的關鍵

隨著南美白對蝦養殖業的發展,放苗量、放苗密度都逐年提高,但病害所導致低成活率一直困擾著廣大蝦農,其中病毒病是目前對蝦病害中危害最大的疾病。病毒性疾病發病急,危害大,而且抗菌素藥物治療無效,病菌、病毒二重感染後,很快就會出現暴發性流行病害。病毒一般經鰓和口腔進入蝦體內,破壞對蝦的造血功能和消化功能,導致對蝦死亡。

EM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廣泛認可。但是EM菌發酵好的原液使用起來成本較高,而且經過廠家經銷商長時間儲存,菌的活力也會下降。近幾年市場上比較受到養殖戶歡迎的是EM菌菌種。養殖戶購買回去後可以自己擴培。自己發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來成本低,而且現發酵的的菌液數量多活性好。那麼在選擇EM菌菌中的時候大家要關注菌種的好壞。一般而言,判斷菌種好壞有一個最簡單的指標pH值。因為EM菌種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較低說明乳酸菌含量豐富,也就意味著整體的EM菌活性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種,如果可以達到3以下就算是質量特別好的EM菌種了。


水產養殖:提高南美白對蝦抗病力才是能養殖成功的關鍵


對蝦感染病毒後,病毒在細胞內進行繁殖,直接破壞對蝦血液和肝胰細胞功能,導致對蝦死亡,然後把病毒釋放到水中尋找新的宿主。

當前在我國南方養殖的南美白對蝦,感染的病毒病病原主要有:托拉病毒(TSW)、白斑病毒、毒桿狀病毒、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症病毒。病毒只能寄生在對蝦活的細胞內,它通過細胞破裂或從蝦體細胞膜表面出芽的方式傳播到其他細胞,也可通過一定的途徑感染給另外的對蝦個體,從而使對蝦的組織器官功能降低或喪失,造成對蝦死亡。

如何提高白對蝦的抗病力

養殖南美白對蝦應該首先立足於強化營養,提高蝦體的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縮短養殖週期的健康養殖方法。在整個養殖過程中,營養全面的優質配合飼料是對蝦高產穩產的關健因素之一。南美白對蝦以生長快速受到養殖戶的歡迎,顯然生長快就必須有足夠的營養提供其吸收長大,低劣的飼料蝦不喜歡吃,而且汙染水體,蝦易生病而死亡。所以養殖期間選擇優質營養全面的飼料是頭等重要的。營養全面的飼料可增強對蝦免疫力,提高抗病力,使對蝦迅速健康生長。那麼如何餵養呢?具體養殖原則是前期壯苗,中期防病,後期營養強化,全程的病害防治。

水產養殖:提高南美白對蝦抗病力才是能養殖成功的關鍵


1.前期健苗:南美白對蝦食性雜而且食量大,蝦苗剛從蝦場放人蝦池養殖,如果營養不能充分保證就會給整個養殖過程帶來病害的威脅,就是SPF(無特定病原)蝦苗也難以確保養殖成功,所以在早期營養保健很重要,為增強南美白對蝦抗病能力泣定期投餵高效、無殘留的藥物,免疫多糖等,對提高蝦苗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效果顯著。

2.中期防病:南美白對蝦食量大。投餌量可按其生活習性進行調整,每天可投餵5-6餐,白天投餵量佔日投餵量的35%,晚間投65%,飼料中可建議添加營養性免疫飼料藥物。

3.後期催肥:在養殖後期,由於對蝦生長速度快,採食旺盛,投餌量對保證對蝦生長性能發揮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對蝦攝食旺盛的傍晚和深夜,加強高效優質配合飼料的投餵,並增加投餵次數,適當提高蝦塘的池水鹽度,促進對蝦蛻殼和硬殼,這樣可以提高商品蝦的質量,但此期間由於生長速度快,容易出現營養性疾病,抗病保健不能忽視,建議選用一些低殘留的抗病藥物,降低養蝦風險,增加養蝦的經濟效益。

水產養殖:提高南美白對蝦抗病力才是能養殖成功的關鍵


4.病害防治:引發蝦病的原因多種多樣,一旦暴發,常引起大面積死亡,是長期困擾養蝦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在發病期間一般都很難找到立竿見影的有效辦法,以預防為主便被視為最根本的途徑,養殖過程中需對水體定期消毒,增強防範意識,發現異常,及時找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分析處理,提前消毒預防,有備無患。

南美白對蝦養殖週期為2月~3月,這期間,如何做好穩定水質和控制病害的發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關注“三不”與“四看”,現把一些看法闡述如下,供參考,本文主要講一下“三不”。

一、不起藍藻

“三不”當中的第一“不”,如何不起藍藻。我們首先要知道藍藻是怎麼形成的,它是氮磷比例失調導致的。為什麼在養殖前期不會起藍藻呢?在前期,投料量比較少,浪費的也不是很多,有些被水中的植物所吸收,那麼到了1個月後,投料也會逐步增多。這個時候飼料量加大,蝦便也多,水體裡面的氮磷含量偏高,就導致了起藍藻。當然有時外源水藍藻多,也容易引起藍藻大規模爆發。

其實不起藍藻的辦法很簡單。有的養殖朋友,一般養殖到第二個月的時候,水溫就開始升高,蝦也逐步長大,這個時候都不敢放芽孢桿菌。其實芽孢桿菌對抑制藍藻是個挺好的東西,可以適當分解一部分藍藻。因為現在的常規性藍藻,就是指銅綠藍藻和微囊藻這兩種為主,這些常規性藍藻死亡後是有毒的,在這個過程也會讓水中的pH值升高,希望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怎樣才能不起藍藻呢?首先,我們在施肥的時候,儘可能使用大廠家好的氨基酸、有機肥、肥水膏,同時配合一些芽孢桿菌來調水。

市面上的有機酸林林總總,建議大家選擇含量高的,且最好濃縮,使用時一般用量較多,方便攜帶。超濃有機酸,超濃配方,五倍濃縮;解毒排毒,調水淨水;適應於處理農藥殘留、藻毒素中毒、重金屬超標、水質異常等場景:緩解養殖動物中毒及應激反應,加速體內毒素排出,提高水體透明度,穩定水體pH值


那麼,如果已經有少量的藍藻怎麼辦呢?處理方法很簡單,就是用優質的黑土(大廠家生產的),一般1畝使用1kg黑土,再加一些芽孢桿菌就可以打掉藍藻,之後再來施肥,重新培藻。這種方法對於處理少量藍藻很有效。

水產養殖:提高南美白對蝦抗病力才是能養殖成功的關鍵


要做到不起藍藻,從第二個月開始,就要加強底質的改良。藍藻的生存,離不開兩大因素。一個是有機質偏高,第二個是浪費的飼料,讓水中氮、磷元素升高,形成了培養大型藻的優勢。那為什麼藍藻是在高溫的情況下才會爆發?因為藍藻是多細胞藻類,我們所培養的綠藻當中的小球藻、硅藻、隱藻,這些優質藻主要是單細胞藻類,在高溫當中很容易死亡,而藍藻是多細胞藻類,不容易死亡。如果不及時補優質肥和菌,單細胞的優質藻類就容易死亡,從而爆發藍藻。

藍藻還沒形成規模之前該怎麼做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看水了,根據需要定期施放氨基酸類的優質肥料。這個肥料怎麼應用?很多人用肥料都有個習慣,“我這個水很肥啊,不需要用”,或者說“這水太差了,要加倍用。”這就是養蝦習慣犯的一個通病。真正用肥 水產品時,水質正常按產品說明書使用就可以,比如說一瓶氨基酸用五畝就夠了,用的時間是5天~7天,根據需要變動。不管水質肥還是不肥,都可以施下去。與其說是控制藍藻,還不如說提前在應用肥料上做足文章或用活菌上做好文章,不讓藍藻產生。用活菌配合肥料,再加上改底,這三個方面能做到的話,藍藻一般是不大容易生成的。

在用肥料的過程當中,真正的高手能看到,水能堅持10天還是15天再補肥。但是對於沒這個水平的大多數養殖戶朋友來說,就要每間隔5天~7天定期地補肥、補菌,不要讓藻類發生大的變化,這個時候,一般的單細胞藻類不會大量死亡,藍藻也很難形成優勢種群。所以定期補肥補菌、改底,能有效防止藍藻的產生。總而言之,對於藍藻,我們做的工作不是治,而是防。

二、不倒藻

“三不”當中的第二“不”——不倒藻。不倒藻跟治藍藻的方法有點相似。

至於怎麼樣才能做到不倒藻,這個需要一定的功夫,平時要勤巡塘。首先問一下,什麼叫肥水。到中期,第30天~60天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水很濃,透明度低於10cm或者只有10cm的時候,整個水面上已經形成了泡沫(或者是死藻),很多人都覺得這水是很肥的。實際上這種水只能叫濃而不是肥。什麼水才叫肥水呢?實際上,肥水的透明度相對是比較高的,一般是可以做到20cm~30cm,這是透明度,第二個是肥水的寬度。什麼叫寬度呢?就是從池塘邊上往中間看,比較嫩的藻的寬度有多少公分,有人做到寬度達到1m的,如果水的透明度在20cm~30cm,寬度在30cm~50cm以上,就是我們說的真正的肥水。

水產養殖:提高南美白對蝦抗病力才是能養殖成功的關鍵

肥水當中通過水色的判斷也分為幾種,第一類是茶褐色水,主要以硅藻、小球藻和隱藻組成的,這種水非常穩定,如果養蝦能從頭到尾培養出這樣一種水,基本上,養蝦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第二類水就是黃綠色水,黃色水主要以小球藻為主,真正小球藻水色是黃中帶綠,偏黃一點。如果它稍微再綠一點,變成深綠色,一般是以綠藻中大型藻類,或者少部分藍藻組成(這個時候藍藻不會爆發),這個時候我們叫它翠綠色的水。茶褐色的水是最優質的,其次是黃色水,還有一種優質水是硅藻水。硅藻水基本上是發紫的紅色,類似於紅茶的顏色,與裸甲藻的水色有點近似。那它們區別在哪裡呢?裸甲藻水基本上一清到底,而硅藻水是紅色水,它的形成要求是一定要有鹽度,在3度~5度的鹽度之內,很容易形成,純淡水當中很難形成硅藻水,就是形成了,也保持不了幾天。不過,硅藻水有一個缺點——維持時間不長。尤其在高溫期間,最多的有維持過1個月的,一般一個星期它就會變色。

說到優質水,它是怎麼形成的?怎麼來調節它?這個就要求我們首先要選擇優質的肥料,中期的時候可以使用氨基酸+肥水膏,或者氨基酸+有機肥。氨基酸的特點就是來的效果比較快,可能上午放下去,下午就肥起來了,但它的肥效不太持久,一般好的廠家也只能維持一個星期。至於加了肥水膏或者有機肥,可能維持10天~15天。

三、不浮頭

要蝦不浮頭就要從根本上解決水質惡化問題,營造良好的水體養殖環境。合理使用增氧機也是方法之一。

如果水質透明度比較低,水色過濃,水面有泡沫或有死藻,應該怎麼來用肥料?這個時候可以先用氨基酸潑下去,但是切記,最好不要同時用氨基酸和芽孢,更不能先用芽孢桿菌,因為芽孢會迅速將一些老化的藻類提前弄死,水反而清得更快,肥不起來。所以筆者建議,第1天如果是晴天,用氨基酸或者肥水膏來培新藻,第2天再來下芽孢桿菌。這是在實踐當中得出的一個經驗,大家可以參考。

那要怎麼去判斷水色能維持多長時間呢?在看到一池水的時候預測以後會發生的事情,關鍵是看水。怎麼看水?它什麼時候會倒藻或轉藻?有個從實踐中得來的方法。養殖池塘裡一般都有增氧機(一般是葉輪增氧機或水車增氧機),當增氧機在開動的時候,觀看水面的泡沫(主要指的是不散的泡沫),一打起來之後不散開,就形成真正的泡沫。泡沫漂的距離跟增氧機的位置相比,如果只漂了1m~2m就破裂了,這個是優質藻形成的水花,不存在倒藻的風險;如果泡沫漂得很遠,7m~8m,甚至已經漂到池邊都不破,這說明很快就要倒藻了。

如果泡沫只漂3m~4m遠,這個時候採取補肥或者補菌措施肯定來得及,時間上甚至可以延緩1天~2天;如果泡沫漂了7m~8m,需要趕快補肥;如果已經漂到岸邊,刻不容緩,要立即補;如果漂到最遠,岸邊出現很多死泡泡的時候,天氣好,趕快去補肥,如果天氣不好,就採用氨基酸,因為就算是陰天,沒有陽光,藻類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這時施肥也可以起到穩定水的作用。

每個養殖戶都不容易,選好正確的“養殖用品”很關鍵!點擊文章下方“瞭解更多”,瞭解更多水產養殖優選“好物”,祝願大家年年有個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