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大城法院幹警朱鳳鬆:當好"賢內助" 全力戰"疫"

多虧了有他這樣的'賢內助',才讓我們放心無憂,安心戰'疫',此'疫'必勝。"身處防疫一線的幹警這樣評價他。

朱鳳松,大城法院綜合辦公室主任,後勤服務崗位的"老兵",一名有著十多年黨齡的黨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4日河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意識到疫情的嚴峻形勢,他坐不住了,單位裡需要準備些什麼?有沒有足夠的防控物資?人員車輛如何安排?……一連串的問題在他的腦子裡不停地打轉。沒等到年夜飯上桌,他跟家裡的老人、妻子說出了自己打算返崗的想法。

妻子說:"家裡的事不要有任何顧慮,有我,只有'大家'安穩了,才有咱們幸福的'小家'。"

年邁的父母叮囑:"要注意安全、保重身體,團圓年,咱們下次再聚。"

滿懷著對家人的感恩、對崗位的責任、作為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他毅然決然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除夕夜以來,一直默默堅守著崗位,不分晝夜、不畏風雪,全力戰"疫"。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返崗當天,針對防疫防護物資緊缺的現狀,抱著有備無患的想法,朱鳳松第一時間開始著手安排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資的購置,奔走於大街小巷,跑遍了縣城的醫藥公司和大小藥店,發動多方力量,把能聯繫的朋友、同學都聯繫了一個遍,電話不知道打了多少個,才終於籌措到了5000個口罩,並採購了一批84消毒液、酒精、應急藥品、紅外測溫儀、一次性手套、噴壺等消殺用品。盤算著這些防疫物品足夠配發全院幹警了,他懸著的心這才稍微放下了一點兒。

戰

嚴把機關防疫"關口"。懸掛防疫宣傳標語、安排機關門口設卡、調配值守人員、配發防疫物資、細化出入人員測溫登記流程、辦公樓、審判樓、機關餐廳每天3次全面消毒,嚴格落實外出人員登記報備、全員健康日核查通報制度……一張嚴密的防疫網絡,在朱鳳松匆忙的腳步聲、細緻的叮囑聲、一次次溝通協調的電話聲中逐漸織就,各崗位人員、各類防疫物資迅速就位,投入工作。但他的腦子裡還是時刻緊繃著一根弦,一遍遍梳理防控細節,反覆思考各環節的防疫部署是否存在疏漏和不足,想到了就馬上行動,立即補足,確保不留死角。他說:"疫情當前,處處是前線,我們的防疫措施落得越細越實,全院幹警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更充足的保障,不容閃失。"

戰

高效保障一線幹警所需。1月29日按照全縣防疫部署,法院住宅小區、新華家園北面平房區確定為大城法院疫情防控責任片區,根據院黨組安排,帶隊黨組成員、法警隊幹警分赴抗"疫"一線展開防疫工作。朱鳳松率辦公室其他人員一併前往,為疫情防控點安置桌椅、配備警用車輛,協調住戶接通居民用電,確保移動警務站24小時通電,配備測溫儀、醫用口罩、檢測手套、消毒液、噴壺等消殺用品的同時,還細心為防控幹警準備了方便麵、礦泉水、開水壺、簡易摺疊床等生活用品,為一線幹警安心戰"疫"打牢了基礎。

防疫期間,朱鳳松始終與防控點執勤幹警保持著密切聯繫,每天定時為站點派送宣傳資料、防護消殺用品、日常給養等各種物資。作為法院機關第一黨支部書記的他,多次帶領支部黨員親赴戰"疫"前沿,為值勤幹警分憂解難,積極參與防疫一線值勤值守、排查登記、日常消毒、宣傳引導等各項防疫工作,為他們送上了內心的溫暖。

"還有什麼需要,隨時聯繫我,我來想辦法"是他常常對值勤幹警說起的一句話,在他看來,全力服務好一線值勤幹警是使命所繫、職責所在。

戰

分飾"多角",組織宣傳助防疫。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除疫情防控員外,朱鳳松在文件編寫員、機要收發員、政策通訊員、數據統計員、信息宣傳員等多個角色間自如轉換。協助院黨組制定《大城法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每日排查彙總全院幹警身體健康狀況,按要求上報有關數據;為適應分散辦工需要,倡導採用電話、網絡等現代化通信手段開展工作,減少人員聚集;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及時傳達防疫工作安排,發佈工作通知,推送疫情防控政策、科學防控知識,提升幹警防疫意識;收集總結全院防疫有效措施、經驗做法,做好防疫"傳聲筒",傳遞信心和力量;發動幹警廣泛宣傳《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自我防護知識,有效營造了眾志成城、聯防聯控的濃厚氛圍。

一名黨員一面旗,越是艱險越向前。在抗擊疫情的實踐中,朱鳳松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畏懼,不退縮,敢於擔當,竭盡全力,用一個個具體而實在的行動,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對生命的敬畏,對初心使命的堅守。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是這些天一直縈繞在朱鳳松心頭上的一句話。每每看到抗疫一線醫生護士、黨員幹部無畏付出與英勇犧牲的故事,他都會眼噙淚水,他說:"他們的勇氣和奉獻精神深深感染、激勵著我,自己要以他們為榜樣,相信大家齊心協力,陽光終將驅散陰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