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大城法院干警朱凤松:当好"贤内助" 全力战"疫"

多亏了有他这样的'贤内助',才让我们放心无忧,安心战'疫',此'疫'必胜。"身处防疫一线的干警这样评价他。

朱凤松,大城法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后勤服务岗位的"老兵",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4日河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意识到疫情的严峻形势,他坐不住了,单位里需要准备些什么?有没有足够的防控物资?人员车辆如何安排?……一连串的问题在他的脑子里不停地打转。没等到年夜饭上桌,他跟家里的老人、妻子说出了自己打算返岗的想法。

妻子说:"家里的事不要有任何顾虑,有我,只有'大家'安稳了,才有咱们幸福的'小家'。"

年迈的父母叮嘱:"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团圆年,咱们下次再聚。"

满怀着对家人的感恩、对岗位的责任、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毅然决然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除夕夜以来,一直默默坚守着岗位,不分昼夜、不畏风雪,全力战"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返岗当天,针对防疫防护物资紧缺的现状,抱着有备无患的想法,朱凤松第一时间开始着手安排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的购置,奔走于大街小巷,跑遍了县城的医药公司和大小药店,发动多方力量,把能联系的朋友、同学都联系了一个遍,电话不知道打了多少个,才终于筹措到了5000个口罩,并采购了一批84消毒液、酒精、应急药品、红外测温仪、一次性手套、喷壶等消杀用品。盘算着这些防疫物品足够配发全院干警了,他悬着的心这才稍微放下了一点儿。

战

严把机关防疫"关口"。悬挂防疫宣传标语、安排机关门口设卡、调配值守人员、配发防疫物资、细化出入人员测温登记流程、办公楼、审判楼、机关餐厅每天3次全面消毒,严格落实外出人员登记报备、全员健康日核查通报制度……一张严密的防疫网络,在朱凤松匆忙的脚步声、细致的叮嘱声、一次次沟通协调的电话声中逐渐织就,各岗位人员、各类防疫物资迅速就位,投入工作。但他的脑子里还是时刻紧绷着一根弦,一遍遍梳理防控细节,反复思考各环节的防疫部署是否存在疏漏和不足,想到了就马上行动,立即补足,确保不留死角。他说:"疫情当前,处处是前线,我们的防疫措施落得越细越实,全院干警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更充足的保障,不容闪失。"

战

高效保障一线干警所需。1月29日按照全县防疫部署,法院住宅小区、新华家园北面平房区确定为大城法院疫情防控责任片区,根据院党组安排,带队党组成员、法警队干警分赴抗"疫"一线展开防疫工作。朱凤松率办公室其他人员一并前往,为疫情防控点安置桌椅、配备警用车辆,协调住户接通居民用电,确保移动警务站24小时通电,配备测温仪、医用口罩、检测手套、消毒液、喷壶等消杀用品的同时,还细心为防控干警准备了方便面、矿泉水、开水壶、简易折叠床等生活用品,为一线干警安心战"疫"打牢了基础。

防疫期间,朱凤松始终与防控点执勤干警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天定时为站点派送宣传资料、防护消杀用品、日常给养等各种物资。作为法院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的他,多次带领支部党员亲赴战"疫"前沿,为值勤干警分忧解难,积极参与防疫一线值勤值守、排查登记、日常消毒、宣传引导等各项防疫工作,为他们送上了内心的温暖。

"还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我来想办法"是他常常对值勤干警说起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全力服务好一线值勤干警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战

分饰"多角",组织宣传助防疫。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除疫情防控员外,朱凤松在文件编写员、机要收发员、政策通讯员、数据统计员、信息宣传员等多个角色间自如转换。协助院党组制定《大城法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每日排查汇总全院干警身体健康状况,按要求上报有关数据;为适应分散办工需要,倡导采用电话、网络等现代化通信手段开展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及时传达防疫工作安排,发布工作通知,推送疫情防控政策、科学防控知识,提升干警防疫意识;收集总结全院防疫有效措施、经验做法,做好防疫"传声筒",传递信心和力量;发动干警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自我防护知识,有效营造了众志成城、联防联控的浓厚氛围。

一名党员一面旗,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朱凤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畏惧,不退缩,敢于担当,竭尽全力,用一个个具体而实在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生命的敬畏,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是这些天一直萦绕在朱凤松心头上的一句话。每每看到抗疫一线医生护士、党员干部无畏付出与英勇牺牲的故事,他都会眼噙泪水,他说:"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激励着我,自己要以他们为榜样,相信大家齐心协力,阳光终将驱散阴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