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遵從內心深處的聲音享受真實生活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遵從內心深處的聲音享受真實生活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英國偉大的詩人、劇作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如果我們生命的天平秤上,一邊沒有‘理智’的秤盤平衡另一邊‘情慾’的秤盤,那麼我們身上下流的慾念就會把我們引導到荒唐透頂的結局。”

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說:“人類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則人生趣味剝削無餘……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這是一道給材料作文題。從材料內容看,兩則名人名言觀點相反,材料中,莎士比亞觀點的前提是如果完全沒有理智的情況下,“情慾”的瘋狂結局;而朱光潛的觀點前提是如果完全信任理智的情況及情感生活勝於理智生活。審題立意可“求同存異”,即:找出兩則材料的共同點與差異,根據共同之處確定寫作範圍,根據差異結合自身實際確定寫作角度。由此可以參考以下立意:

一、過度的放縱,不用理智加以控制,就會走上歪路

二、在不違背道德的情況下,人應活得感性一些,這樣的人生才更有趣味。

三、人生需要理智和情感的完美融合


2020年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遵從內心深處的聲音享受真實生活

【佳作賞析】:遵從內心深處的聲音享受真實生活

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過,人類如果要完全信任理智,則人生趣味剝削無餘。確實,人活一世,不過百年,已有許多無形或有形的規則需去踐行,那何不活得隨性一些,瀟灑一些,在不違背良心的前提下,遵從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呢?

跟著自己的心走,是一種曠達,一種坦然。才華橫溢的“詩仙”李白初入長白便深得皇上的賞識,年紀輕輕卻平步青雲,真可謂“萬千寵愛在一身”。試問:哪匹千里馬不希求得到伯樂的青睞?哪個才子不渴望仕途得意,展帆宦海呢?這一切,李白得到了,而且似乎是不費吹灰之力。他本可以謹言慎行,收斂鋒芒,在險惡的官場中保全自己,穩妥為上,安度一生……但他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

於是,他終日沉迷於飲酒賦詩,他戲耍貴妃身邊的“紅人”高力士……他沒有讓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終於,他被“賜金放還”,他又成了自由自在的“仙人”——這才是真正的李太白!正因為他遵從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才有瞭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般不羈的詩句,才成就了這瀟灑的“謫仙人”。

跟著自己的心走,更是一種“舉世皆醉我獨醒”的冷靜,是一種“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執著。“竹林七賢”之阮籍,擅用“青白眼”,被人視為“異類”。他時常駕著牛車,任牛隨行,直至無途乃返;嵇康常半月不洗面,數日不更衣,赤身裸體,以天為蓋,以地為席……如此狂放之人當然不為世俗所容,可他們依然我行我素,因為他們遵從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既然我改變不了我身處的社會,那我就用我的言行來控訴!“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世俗之人枉活一世,從不敢逾矩一步,哪怕明知自己迷失了方向,也不願甚至不敢面對。因為,他們的理智壓抑了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寧願渾渾噩噩,也不敢做真實的自己。只有那些能跟著自己的心走的人,才是真正清醒與勇敢的人。

如今的社會,人們深感“壓力山大”,前不久舉行的“國考”更是成了“香餑餑”,一環衛工的職位被數千大學生爭搶,不是因為他們喜愛這個職業,而是因為這是一碗“公家飯”。大學生初入社會,本應活力四射,敢闖敢拼,可為了這“鐵飯碗”,他們不得不冷卻自己,用理智為明天鋪路。這樣的理智本未嘗不可,但於青年而言,也許更多是種壓抑。

我更欣賞那個敢於放棄高薪職位與人們眼中的“大好前途”而選擇做一個自由登山者的嚴冬冬。他的選擇一定不是最好的,卻一定是他最喜歡的。他遵從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成為了最幸福的人。即便生命已經結束,嚴冬冬卻能用他曾經歷過的精彩人生將生命延續。

停下腳步,聽聽你的心,別讓“問理的道德”完全勝過了“問心的道德”。要享受生活中的趣味,就要遵從內心深處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