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直击|武汉-广州远程“头脑风暴”,十多位专家视频连线为危重症“把脉问诊”

2月21日晚7时许,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驻地武汉某宾馆的一间简易会议室里,一场武汉与广州的高级别多学科会诊正在紧张进行。

当晚,中山一院医疗队队长朱庆棠教授及相关专家与中山一院本部10多位专科专家通过视频连线,为武汉两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脉问诊”。

武汉直击|武汉-广州远程“头脑风暴”,十多位专家视频连线为危重症“把脉问诊”

两例危重症患者都是来自武汉协和西院,63岁的女患者合并高血压、二型糖尿病,66岁的男患者则持续性病情加重伴呼吸困难,目前病情危急。

应国家卫健委要求,2月7日,由队长朱庆棠带领的80位中山一院医护人员从广州出发,接管武汉协和医院一个新开的病区,当天就迅速收治了50多位患者,且大多是重症患者。

武汉直击|武汉-广州远程“头脑风暴”,十多位专家视频连线为危重症“把脉问诊”

“由于武汉协和医院只有一个ICU病区20张床位,难以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而普通病房设施简单,无法为重症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朱庆棠说。

“强化生命支持,从死神手里抢人!”中山一院医疗队员利用一切能够使用的资源,迅速在该病区搭建起一个“高级生命支持单元”。

“所谓‘高级别生命支持单元’就是一个简单的ICU,具有ICU功能,不过条件稍微差一点。”朱庆棠说。

大家立即分头行动,在朱庆棠与协和西院临时指挥部协调沟通下,副队长、副主任医师罗益锋调配医疗人力安排,重症一科副主任刘勇军准备相关设备、技术、药物,护理部主任成守珍着手调整护理人员,将有ICU经验的护士调整到高级病房,肾内科医生郑勋华负责血液滤过设备搭建。

很快,一个装备了无创呼吸机、氧疗仪、多功能监护仪床边超声机、床边心电图、输液微量泵、可视喉镜、正压头套、运药机器人等设备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便运作起来了。

“目前该生命单元有四张病床,优先给那些症状较重的危重症患者使用。”朱庆棠说。

“高级生命支持单元”投入使用后,迅速开展了包括有创呼吸机支持(气管插管)、血液滤过以及俯卧位通气等多项技术,多位危重症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从“高级生命支持单元”转出到普通床位,目前有一例患者已达到出院要求,正等待出院。

“使用这样的网络远程多学科会诊,希望可以集思广益,一方面可以商量制定危重患者的综合救治方案,另一方面也为广东救治提供经验。”朱庆棠介绍,这样的两地远程多学科会诊将进行常态化运作,并定于每周三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