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波:堅守“疫”線當先鋒

特約記者譚華

宋晓波:坚守“疫”线当先锋

宋曉波與醫護人員入戶為居家隔離人員檢查 。

宋晓波:坚守“疫”线当先锋

宋曉波為村民配送春耕生產物資。

宋晓波:坚守“疫”线当先锋

宋曉波在交通勸導點值守 。

排查返鄉人員,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勸離聚集人群……

在恩施市抗疫前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闔家團聚的春節,義無反顧地扛起黨旗,奔赴一線,與群眾心手相連,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恩施市城市管理執法局駐盛家壩鎮安樂屯村的第一書記宋曉波就是其中之一。

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請‘尖刀班’所有成員於正月初一中午前到村報到。”1月24日晚,正在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宋曉波突然收到工作微信群內的這一信息,憑藉多年在基層工作的經驗,他預感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

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艱險,召喚就是命令。宋曉波看見信息後,簡單地跟父母說了幾句,轉身便和愛人收拾出發的行囊。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 當大家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慶氛圍中時,宋曉波匆匆告別父母、妻兒和親人,從巴東驅車出發,趕往300餘公里以外的恩施市盛家壩鎮安樂屯村委會,與同事們集結在一起。

一線就是戰場,防控就是責任,更是每一名黨員的責任與使命。

“當務之急是摸排信息,全面掌握全村返鄉人員的基本信息。”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返崗後的宋曉波迅速和村支“兩委”召開碰頭會,研究怎樣開展防控工作。

宋曉波提議,村支“兩委”幹部、黨員、“尖刀班”隊員各負其責,挨家逐戶聯繫,重點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外地滯留村居人員和有發燒咳嗽等症狀人員進行全面排查登記。

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安樂屯村是盛家壩鎮最大的村,常住人口有1883戶、5927人,人口流動性強。面對艱鉅的工作任務,宋曉波與全體幹部積極行動,僅用3天時間,走訪5969人次,排查出涉漢人員253人,有症狀人員19人,滯留人員76人。

走訪中,他們耐心勸阻準備外出走親訪友的群眾,向他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為後期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把好每一道關口

“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宋曉波與村支“兩委”利用村村通廣播、流動喇叭宣傳車、貼標語、拉橫幅、短信、微信轉發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加強疫情防控宣傳。

每天,宋曉波與村黨支部書記覃章崇一起駕車跑幾十公里,入戶引導村民不信謠、不傳謠,增強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使疫情防控政策及知識深入人心,村民的防控意識得到增強。

防控,關鍵是加強對人員和車輛的管控,把好“入口關”。

隨著疫情防控戰“疫”的不斷升級,為有效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宋曉波協助村幹部在安樂屯村各個進出口設置17個交通勸導點,廣泛發動山長、路長、組長、本村及返鄉的州及恩施市直單位黨員幹部,組成一支234人的志願者隊伍,實行輪班制度,下沉到全村各個勸導點,共同抗擊疫情。

“您身體狀況怎樣了?”

“您的生活物資還夠嗎?”

在疫情防控期間,回訪群眾的身體狀況,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關注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在村委會及其他重點區域、重要路段噴灑消毒液,勸導村民不舉辦各種婚喪喜慶酒席,為過往群眾做好解釋工作,這些都是宋曉波每天的必修課。

當好群眾的貼心人

“要求群眾不出門,我們就要做好上門服務工作。”為解決因隔離導致人民群眾的生活物資需求問題和困難,宋曉波提出成立物資配送志願服務小組,事先收集群眾需求信息,集中代為採購所需物資,並派專車專人配送。

截至目前,已累計為該村村民配送肥料120餘包,配送生活物資必需品240餘人次,協助辦理返鄉證明18人次,慰問困難群眾8人。

越是重要節點,越看擔當作為。宋曉波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將行動落實在“最後一米”,與當地的幹部群眾合力守護這方熟悉的熱土,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

白天值勤,晚上值守,宋曉波已經20多天沒有休息了。就連每天與女兒視頻通話,都成了他工作之餘的奢望,更別說輔導在家中上網課的女兒。

宋曉波的父母年紀大了,妻子在恩施城忙工作,輔導上網課的孩子就成了他的“心病”,尤其是當孩子遇到網絡學習困難只能多方求助時,他內心感到十分愧疚。

“宋書記,你們真是太辛苦了!”但當群眾說起這句話,宋曉波心裡又感覺暖暖的。

“鬥疫情,搶時間,安民心,是擔當,也是使命!”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宋曉波說,在非常時期堅守一線,儘自己所能,預防疫情蔓延,守護好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所在。只要大家都健康,一切努力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