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縣村級後備幹部在“疫線”接受考驗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透視基層,我們可以看到一批優秀的村級後備幹部,他們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實在崗位上。在抗“疫”一線,放飛青春夢想,像一個個被激活的紅色細胞,為基層組織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並肩攜手,夫妻雙雙築同心。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攜手並肩戰“疫”線的夫妻檔屢見不鮮,浮山鎮浮山村後備幹部方俊生和他的妻子徐莉芳便是其中之一。“他從大年初二返崗後,一直吃住都在村裡,好多天見不到他人。”談到丈夫,徐莉芳坦言,自己非常擔憂。看到方俊生和他的同事都忙得不可開交,徐莉芳就主動報名當起了志願者。就這樣,丈夫在片區巡邏,妻子在卡點值守,雖然同在一個村相隔不遠,但是又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每當看到方俊生巡邏的車輛,徐莉芳就遠遠地招手,兩人沒有時間說太多的話,只有口罩下溫暖的相視一笑。在距離浮山村不足7公里的女兒橋村卡點,後備幹部葉華蘭正在填寫來往行人的相關信息,她的丈夫吳保祥負責測量體溫、勸返外來人員。一上午從他們卡點進出的人員達到了200多人次,但是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工作有條不紊。一到飯點時間,葉華蘭就對丈夫說:“你先回去做飯,我在這裡守著,你吃完飯來替我,卡點不能出現無人值守的情況。”村裡人都笑稱他們是卡點值守的最佳搭檔。

  滿載牽掛,寶媽奶爸獻真心。後備幹部中有不少都是新手爸媽,春節期間他們本該多陪陪自己的孩子,然而疫情來臨,他們只能舍小家為大家。“連文藝隊隊員都上了前線,我怎麼能安心在家。”得知村裡防控人手不夠,浮渡村後備幹部唐燕毅然決定提前結束產假,將襁褓中的孩子託付給家人。正月初二一大早,她就出現在了辦公室,巡邏、入戶排查、卡點值守,到處都有她的身影。為了不把危險帶回家,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脫掉外衣清洗消毒,幾乎每天忙到夜深人靜才能休息。“非常時期,外來車輛不能通行!”在向陽村卡點,後備幹部鄒磊正在勸返外來車輛。1月初,他剛迎來了一個新的生命,內心既幸福又激動,想天天在家裡陪一陪坐月子的妻子,抱一抱剛出生的孩子,盡著為人父、為人夫的責任。然而疫情之下,他不得不丟下妻女回到工作崗位。跟同事輪流值班時,他也常說自己年輕些,主動要求值夜班。工作一結束,他就恨不得飛奔回家,可是看著孩子可愛的小臉,他不敢摸也不敢親。孩子滿月那天,鄒磊依然在村裡忙到很晚才回家,妻子有些不滿,他安慰道:“等疫情結束,換尿不溼、泡奶粉、哄睡這些事情我全包了。”

  轉換戰場,扶貧專幹持恆心。在脫貧攻堅戰中,擔任扶貧專幹的後備幹部是一線的戰鬥員,在疫情阻擊戰中,他們就地轉化,成了戰“疫”的急先鋒。春節前夕,白柳鎮龍井村確診了該縣第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扶貧專幹汪強隨即接到任務,要讓村內春節期間準備舉辦的紅白喜事全部取消。他感到犯難,“畢竟是喜事,採取強硬措施,有傷和氣。這可是頭一次遇到的事,勸阻能不能奏效,心裡一點底都沒有。”汪強只能硬著頭皮上門溝通,一家一家跑,從各地嚴峻的疫情形勢,講到現在縣裡發的幾個通告,少數老百姓一時不能理解的,汪強就動員人脈相近的鄰里鄉親輪番勸說。經過努力,龍井村累計取消了紅白喜事7件共120桌。官埠橋鎮官山村扶貧專幹王淑敏雖然任職時間不長,可她不光精通扶貧知識,計算機操作更是嫻熟。考慮到王淑敏家裡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這次疫情防控村裡只給她安排了信息錄入、數據上報等室內工作,可她卻執意要參加入戶摸排。“經過這次逐戶逐人摸排,我們對於村裡的實有人口、戶籍人口、外出人口、暫住人口,有了一個更加精確的數據。”不僅如此,官山村卡點也常常見到她的身影,“卡點是掌握第一手信息的關鍵點。只有我們將信息核對準確,掌握實情,才能為防疫工作做好保障。”

  再續忠魂,英雄親屬顯丹心。在樅陽,有人用自己的生命延續他人生命,有人紮根基層,倒在了脫貧攻堅的崗位上。他們都是英雄。在這次疫情來臨之時,他們的親人用行動去學習、去致敬、去傳承英雄的家族精神。胡飛是獲得全國“最美退役軍人” 、“中國好人”胡晨的弟弟,也是雨壇鎮雙豐村的後備幹部。當村里布置防控任務時,他主動提出去重點區域返鄉人員居家觀察點值班。在觀察點,他維持秩序,為居家觀察人員採購生活用品,定時測體溫、消毒。與雙豐村相鄰的先鋒村確診1例新冠患者後,有好心人就提醒胡飛離開危險性較大的觀察點,他說“跟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相比,我們承擔這點風險算不上什麼。”就這樣一直堅持到觀察點撤除。浮山鎮女兒橋村原選派幫扶幹部王太福2017年12月因公殉職,他的女兒褚倩是樅陽鎮老莊社區的一名後備幹部,平時工作繁雜,褚倩本想利用春節假期好好陪陪母親和女兒,但是疫情迅猛發展牽動著她的心。大年初一,她就在家裡坐立不安,時不時地拿出手機看信息。母親看出女兒心思,安慰道:“你去上班吧,年輕人這個時候更不能退縮。”有了母親的理解和支持,褚倩立即回到單位,投入到緊張的戰鬥中。她帶領轄區志願者開展地毯式排查,逐樓逐戶走訪。老莊社區的居民小區較多,而且大都沒有安裝電梯,整天上下樓摸排信息、宣傳發動,腿子發軟、喉嚨發乾,也不叫聲累。短短兩天,就將轄區內404戶950人摸排得一清二楚。說到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她笑著說“單位旁邊新開了一家餐館,最想帶媽媽和女兒過來嘗一下。”

  他們是全縣360餘名奮戰在一線的後備幹部的縮影,就是有這樣一群平凡的後備力量,他們在關鍵時刻衝在最前方,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猶如一面面鮮紅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給予了廣大群眾戰“疫”的堅實底氣和力量。(疏駿駿)

樅陽縣村級後備幹部在“疫線”接受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