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如果武將不答應,會不會變成鴻門宴?

紅紅火火講歷史


開國之君都會想方設法奪取功臣的軍權,做得暴力的有劉邦和朱元璋,處理最得當的就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便成為後世人津津樂道的美談。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要想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還能不流血、不傷和氣,實在很難。

公元961年,趙匡胤召來眾將士喝酒,在酒會之上,趙匡胤慷慨陳詞幾句,便讓這些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將們,放棄了手中兵權。重點不在趙匡胤所說的這幾句話,而在於趙匡胤處理的方式,和他的魅力與威信。

當時在座的都是幫趙匡胤打天下禁軍將領,如果將領們不同意趙匡胤的建議,這不僅是鴻門宴那麼簡單,或許將變成一場屠殺。

趙匡胤心思縝密

趙匡胤是開國之君中比較溫和的一位,他的家庭條件不錯,童年時也沒有吃太多苦,他沒有朱元璋、劉邦的苦大仇深,所以趙匡胤的性格相對完善,不容易衝動做事。

他老趙一家祖輩大多在朝為官,父親趙弘殷也手握兵權,五代的亂世,加上家庭的薰陶,使得趙匡胤很清楚戰爭的本質。趙匡胤從跟隨郭威的小軍官,到後周世宗時的殿前都點檢,這不是靠著嘴皮子,而是靠著實實在在的軍功。

立軍功就要殺人,軍功越大就需要殺更多的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如此。趙匡胤曾問過趙普:“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

意思就是自唐末開始,中原易手多次,戰爭從未停息,生靈塗炭,想要開創長久帝國,該怎麼辦?趙普回答:“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要想天下安定,那就得奪取重臣的兵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天下安定。在如何削去武將權力的問題上,趙匡胤一定是做了充分準備的,從內心深處,他絕對是想平和解決的,但如若發生意外、將領不聽命令,那麼必將刀兵相向。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最傑出的君主,也是當時最強的軍事統帥,荊南、後蜀、南唐等地盤不是充話費送的,而是趙匡胤一步步打下來的,一方面為了讓眾將領釋去兵權,趙匡胤做了充足的準備,而且有著後手,另一方面,趙匡胤並不畏懼武將會反叛。

武將們十分忌憚

宴會之上,酒酣耳熱之時,趙匡胤說話了:“我現在十分不開心,做天子真的很難,還不如做個節度使快樂!”

眾人很納悶,問其原因,趙匡胤繼續道:“眾所周知,我這個位置,大家都想要。”其實此時趙匡胤已經有威脅之意,大家都要想的意思就是說,你們當中或許也有人想做這個皇帝。

石守信等將領馬上跪下叩首,眾人也不是傻子,當時皇帝是趙匡胤,天子發怒那可是不是開玩笑。在趙匡胤軟中帶硬的話語中,眾將領選擇委曲求全,所以大家都跪下了。

趙匡胤繼續說:“你們或許沒有異心,但你們手下就不好說了,如果你們手下給你們來個黃袍加身,該如何是好?”眾將領這回不僅是叩頭了,很多人都哭了起來,這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為恐懼,生死或許就在一念之間。

史料記載“守信等頓首涕泣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

眾人即刻請皇帝指出明路,意思就是陛下您別擔心,您讓我們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這態度接近於懇求。見到如此場景,趙匡胤終於放下心來,拋出最後一句,那就是希望眾人能放棄兵權,置辦田產安享富貴,並承諾皇家婚約,眾人拜謝,這場戲才算是結束。

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等人都沒有了兵權,只有節度使的虛銜。趙匡胤不是神仙,他無法預測未來,況且人是非常善變的,趙匡胤雖然對部下們很有信心,但他也無法保證這些武將會同意削去兵權,所以趙匡胤必定會留有後手,從武將們畏懼的神態就可以看出。

總結

最終趙匡胤的計劃還是成功了,以他的經世之才和其無與倫比的智慧與魅力,趙匡胤做到了前人做不到的事,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百餘年的兵戈之禍。兩宋三百多年,藩王起義的很少,戰事大多來自外部,這正是趙匡胤努力的成果,他為大宋的璨爛墊定了堅實的基礎。


九魚亭


很可能會


用戶9759180290349


謝謝你的問題!

通過查閱《宋史》、《續資治通鑑》等史料記載,從當時的實際情況,我認為趙匡胤如果和武將們沒談攏,

也不會變成鴻門宴,趙匡胤不會當場殺他們,但是很有可能會秋後算賬,給他們穿小鞋。以下是我的分析:

  • 一、從軍事影響來看

和劉邦項羽的敵對關係不同的是:趙匡胤與石守信、高懷德等人是屬於直屬關係。項羽即使不殺劉邦,劉邦的部隊也不會聽他調配,但是石守信等人是趙匡胤的左膀右臂。如果當時就因為談不攏,把他們就地解決了,不等於是自斷手臂了嗎?萬一邊界又有敵人來進攻,難道次次都御駕親征嗎?另外,

石守信的手下們如果得知了他因為不聽話被弄死的下場,很有可能馬上就帶著他的禁軍要造反,趙匡胤不可能會給自己製造這種麻煩。因此,從軍事影響上來看,即便當時沒談攏,趙匡胤也不可能會弄的場面太難看,更不會殺了他們

於是召守信等飲,酒酣,屏左右謂曰:“我非爾曹力,不及此。”《續資治通鑑》

  • 二、從策略方法上來看

趙匡胤平定天下之後,心裡就一直不太踏實,畢竟之前的五代十國太混亂了,很是擔心自己搶來的宋朝江山也坐不穩。於是,在某個冬天的夜晚,趙匡胤來到丞相趙普家裡,訴說了自己心中的鬱悶。趙普認為:“之前局面太亂主要是各個地方的政權太大,軍隊太強造成的。只需要奪他們的權,扣他們的錢,收他們的兵就好了。”趙匡胤當時就恍然大悟了。

普回答:“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續資治通鑑》

按照趙普的分析,奪權是第一步,權不好收的話就扣錢嘛!沒有軍餉,有兵也沒用。所以從方法策略上來說,趙匡胤沒有必要直接殺他們,而應該是採取:誰不聽話扣誰錢,給你小鞋穿,讓你過的很不舒服,乖乖的逼著你把軍權交出來。

  • 三、總結

對於當代的我們,“杯酒釋兵權”可以當做一個職場問題來看待。對於員工的升降、調配等問題,領導應該像趙匡胤一樣站在下面的人角度考慮,儘量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同樣,作為員工也不能死叫著某一方面的利益不放,更不能脫離上級的管控。穩定和諧的職場氛圍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鉗工雕歷史 越雕越精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