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术后,还用做基因检测吗?

牛眼小切口


早期肺癌术后,需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网络信息时代,多数人都会去网络检索,检索一下肺癌,关于靶向治疗、基因检测的信息出来很多。很多早期肺癌术后的患者因此也会顾虑是不是需要做基因检测?医生为什么没有推荐口服靶向药物?

先说一下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作用:对于中晚期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呢?因为基因检测的结果不同治疗方案不同。ALK突变的人用ALK抑制剂效果特别好,用其他靶向药物就没有作用;EGFR突变的人群用EGFR抑制剂效果好,用ALK抑制剂无效。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没有突变的人群,靶向药物不是首选,免疫、化疗是目前最有效的选择。

再说一下为什么早期手术患者暂时不需要基因检测。早期肺癌患者包括I期、II期。目前肺癌筛查做的越来越好,所以很多被早期发现的都是I期患者,这类患者复发概率很小很小。手术切除后就是正常人,Ia期患者甚至不需要做术后辅助化疗,更加不需要长期口服靶向药物,因此也不需要做基因检测。如果肺癌术后有高复发危险的,例如IIIa期肺腺癌,可以考虑先用手术标本做基因检测,或复发后用复发病灶再活检标本做基因检测。


医疗科普徐医生


早期肺癌,这只是一个模糊的说法,要确切地说第几期,是1期,2期,3期,4期中的哪一期?就基因检测来说,不管哪一期,非小细胞肺癌建议常规做基因检测,但也必须明白,对于1期和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做基因检测对治疗没有什么指导价值,也就是说,不管基因检测结果如何,术后要么是观察随访,要么是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也不取决于基因检测结果,根据基因检测来选择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是不靠谱的也是不推荐的,但还有医生这样做,说明不够专业,通常不是肿瘤科医生。而如果是3期肺腺癌,由于有临床试验结果,如果有相关的EGFR驱动基因突变,可以考虑术后辅助口服靶向药物(目前仅限吉非替尼,不要随便想当然替换为其他的TKI),但辅助化疗仍然是优先选择(1类推荐),所以,如果3期肺腺癌术后不想辅助化疗,也可以考虑根据EGFR基因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辅助口服吉非替尼,但化疗仍然是第一选择。

如果是4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这个不用说,优先推荐做基因检测,如果有相应的驱动基因突变,优先选择靶向药治疗,比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克唑替尼等。如果没有相应的驱动基因突变,没口服靶向药可用,则考虑化疗/或免疫治疗。

小结:1、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建议基因检测,但不做强行规定,对治疗无指导价值(仅3期肺腺癌可视EGFR检测结果考虑吉非替尼辅助治疗);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先推荐口服靶向药,前提是要做基因检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