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却是菏泽,你知道为什么吗?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芍药妖无格”夸赞了芍药艳丽却又说其没有格调,“芙蕖净少情”夸赞了芙蕖洁净,但又说其缺少热情。唯有这牡丹,才是这花中之绝色,花开时惊艳全京城的人。

刘禹锡是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这首诗大概率是赞扬洛阳的牡丹。不过,在2012年3月16日,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菏泽为“中国牡丹之都"。很多人可能要问,“牡丹之乡”的称号却不属于洛阳,而是属于山东菏泽,这是为什么?今天小编就为您解答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的不同之处!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却是菏泽,你知道为什么吗?

“洛阳牡丹甲天下”从何而来?

牡丹是一种很受关注的花卉,他对生存条件要求不高,可种植面积广,而其颜色艳丽,雍容华贵,力压群花十分气派,因此被誉为花中之王,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牡丹在秦汉时期是一种药用植物,不过因为开花以后十分漂亮,因此在东晋时期它就被顾恺之画入了洛神赋当中,也是这个时候大家逐渐的把牡丹当成了一种观赏对象,不过一直都是观赏的野牡丹。那以后牡丹文化就开始兴盛起来了,在唐朝时期牡丹更是成为了国家昌盛的一种标志,人们把种植、观赏牡丹作为一种情趣和时尚。此后不管是哪一个朝代,人们都对牡丹格外的钟爱,牡丹文化也就一直传承了下来。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却是菏泽,你知道为什么吗?

洛阳是牡丹文化的开始,自隋唐以来人们就已经习惯了在洛阳看牡丹,这里的牡丹文化传承了上千年。多少文人墨客为洛阳牡丹写下了赞美诗句,欧阳修就曾赞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因此洛阳经过中国花卉协会的评审,被评为了中国牡丹花都,这也是因为洛阳的牡丹花会已经成为了中国牡丹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曹州牡丹甲洛阳”是假!“曹州牡丹甲天下”才可能是真?

“曹州牡丹甲洛阳”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说法!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依据,因为各自的特色都不太一样,洛阳牡丹更加偏重于旅游文化,毕竟有着十三朝古都的加持,关于牡丹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不少都是说得洛阳。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却是菏泽,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么,为什么说“曹州牡丹甲天下”才可能是真呢?

我国大约在隋代才把牡丹作为观赏植物进行栽培。唐代,牡丹是皇家御苑观赏名花,虽然李唐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为后人留下珍贵记忆。但此时的牡丹价格昂贵“数十钱买一棵”,属于奢侈品。

洛阳牡丹确实很美,但是牡丹一直是皇家的玩物,很多平民百姓一生都只闻其名,未见其花。

菏泽种牡丹,始于何时,难于查考。不过真正让牡丹走向华夏大地的确实是”曹州牡丹“。据《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菏泽县志》载:“牡丹、芍药多至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年秋后,“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凡称某处某物甲天下者,每为天下人所不服;而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却是菏泽,你知道为什么吗?

菏泽牡丹到底产量有多少呢?菏泽市牡丹区的洪庙村北部的曹州百花园,原名“万花村”,在清代占地就有1000亩。据传为了让牡丹可以适应各地的生长环境,到了明末清初,菏泽牡丹已经有超过56种,除了北京当时的皇家园林、东南亚和日本等地已经开始盛行种植牡丹,皆是产自菏泽。


菏泽为何成为“中国牡丹之都"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却是菏泽,你知道为什么吗?

现在全国各地名园所种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的。菏泽牡丹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万多亩,已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

仅从观赏价值来说,“菏泽牡丹”和“洛阳牡丹”可能不相上下,但是菏泽牡丹却比洛阳多了一些实际用途,当地利用牡丹生产的牡丹籽油成为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地理标志产品,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牡丹之都了。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却是菏泽,你知道为什么吗?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菏泽牡丹已经逐渐从单一的观赏牡丹,拓展到食用、药用、保健等多个领域,已然是牡丹产业一条龙了。目前,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5万亩,九大色系,600多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说了这么多,你知道“菏泽牡丹”和“洛阳牡丹”的区别了嘛?小编认为在洛阳,牡丹花代表了一种文化,而在菏泽,牡丹花更像是一种产业。

那么在您的心中,“菏泽牡丹”和“洛阳牡丹”,您更青睐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