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托孤张昭也是君便自取之,那张昭孙策评价里为什么没有伊尹周公,君臣至公古今盛轨之类评价?

她叫杨小飒


在整个三国时代,类似的托孤戏码发生三次,分别是孙策对张昭,刘表对刘备,刘备对诸葛亮。这个三次都差不多,未来的继承人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主少国疑的困境,所以需要安排好后事,尽量帮助继承人减少阻力。

东汉末年,在董卓祸乱朝廷之后,地方就失去控制,形成私相授受的局面,父传子或者传弟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在这个背景之下,于是接二连三的发生一幕幕的托孤画面。而且这几次的托孤画面惊人相似,都是如果这小子能扶就扶,如果扶不起来那就给你了。

当然,说是这么说,被托孤之人谁也不敢动,谁也不敢当真。在托孤之时就声泪俱下的告诉主子一定竭尽全力的辅佐幼主。但是三方的评价最后不一样,刘备诸葛亮的被陈寿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另外两个组合都没啥好说的。提也不提。

当然,这三个组合托孤背景一样,目的相同,但是得到评价不一样,歪史认为是托孤的条件不一样。

刘备托孤时候,原来的元老派老臣基本上风烛残年,后来的荆州派在荆州丢了以后也势力大减。而益州派也不是真心归附,在夷陵又大败,当时的刘备已经无人可脱,除了诸葛亮,其他人不是资历不够就是能力不够。而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实权,要是自取易如反掌。

刘表托孤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前,当时荆州局势已经不是刘表所能控制的,本土士族掌握各自范围内的一切,刘表的作用类似于共主的地位,由他负责联系朝廷,并没有获得多少实权,而本地的蔡黄等士族势力非常大,在刘表一死就拥立刘琮,刘备刘琦等人连面都没有见到。更别说取而代之。

那么孙策呢,在官渡之战时间被人刺杀,临死时会托孤于张昭,张昭并不是孙氏老臣,而是在孙策初定江东时候归附的,是江东士族代表之一。当时的吴地有四姓之说:张忠、顾厚、陆文、朱武。这个四姓里面的张家就是张昭之家,陆就是陆逊之家,都是孙策拉拢的对象。

看他们的评价,张忠,或许这个评价才是孙策看重的唯一优点,寄希望于张氏忠贞的门风,所以撇开一些列的老臣如程普、黄盖、以及宗室或者新归附的周瑜鲁肃等人,即让吴地的士族有所期盼又不给他实权。要是当时张昭要想取而代之,别说孙氏宗室和老臣,光是江东士族也不乐意。

所以,他们在托孤背景、目的相同的条件之下,托孤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诸葛亮掌握实权,有取而代之的能力但是没有,其他的人根本就是个幌子,所以刘备诸葛亮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刘表刘备和孙策张昭没有什么高点评价。


歪史


导语:

孙策年纪轻轻就打下了江东的基业,当时江东地区的豪族一一臣服在了孙策的军事威胁之下。可是孙策明白,他们并不是真心屈服,毕竟每个豪族手里都有不少人马,这是孙氏政权最忌惮的地方。

他被刺客伏击以后,选择托孤张昭。作为江东地区的顶尖人才,张昭的才华应该不在诸葛亮之下,所以孙策选择他是有道理的。

孙策也曾说过孙权如果不才,那张昭就可以取而代之的话,张昭也没有取而代之,为什么张昭的名声就没那么好呢?

01张昭在赤壁之战选择投降,对不起孙策的托孤。

张昭的确是人才,在孙策刚刚去世的时候,可能是感念孙策的知遇之恩,所以对孙权的辅佐是尽心尽力的。

可以说没有张昭的指路和帮助,孙权是很难坐稳这个江山的,毕竟当时的孙权才不过19岁,一般人高中才刚刚读完,就要去管理上百万的民众,孙权哪里有这个本事呢?

策临亡,以弟权讬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三国志》

就算孙权是个天才,那也有一段实习过渡期,而帮助孙权度过这个过渡期的重要人物,那就是张昭。

那是江东集团最危险的时候,因为孙策的死,那些曾经屈服于孙策的豪族们,纷纷有造反的想法,前后叛乱多达数十次。我想孙权曾经不止一次哭着说过不想做这个主公,都被张昭给拦住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昭可以出面主持大局,以他江东大族的身份,平息豪族们的内乱,这才给孙权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

  • 等到实习期过了以后,孙权也渐渐适应了成为主公的生活,所以他对张昭的依赖也就减少了,这个时候的张昭反倒是有些不太适应了,所以强行刷存在感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
  •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号称八十多万大军,眨眼之间就南下占领了荆州,下一步就是进攻东吴了。这个时候摆在孙权面前有两条路走,一是投降二是抵抗。
  • 孙权是不想投降的,可是以张昭作为代表的江东集团臣子们,基本都选择投降曹操。
    后来赤壁之战打赢了,张昭彻底被打入了冷宫,失去了往昔的地位和权势。

可见这一次的表态,对张昭人生的改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选择投降是极端自私的表现,完全对不起孙策对他的托孤重任。

02张昭选择投降曹魏不仅是胆小,更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

很多人不能理解,张昭已经是东吴的第二把交椅了,为什么还要选择投降曹操呢?难道江东集团给与他的权势地位还不够吗?

当然不是这样,我认为张昭这次投降的目的有很多,他在抉择之后,认为选择投降是对他最有利的一个做法。

  1. 首先张昭认为江东军队不是曹操的对手,曹操带领了号称八十多万的大军,而东吴也就五、六万人马,如此大的实力差距,对抗曹操实在是不明智。
  2. 其次张昭认为投降曹操后,他不仅不会丢失爵位,反而会高升,甚至成为江东的主人。张昭是人才,也是江东豪族代表,他们投降曹操,获利最大的,肯定是张昭。
  3. 再者张昭认为曹操始终是正统汉朝的代表人物,反抗他,其实无形中就把自己打成了反贼的形象。在以卵击石的情况下,张昭当然要为自己的前途考虑。

所以说张昭选择投降曹操是有很多道理的,从张昭个人的角度去看这件事,绝对是无可厚非。后来谯周说服刘禅投降司马昭以后,谯周不也加官进爵了嘛!

张昭的想法的确有他的可取性,但是他的想法中,没有为孙权考虑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必然会被孙权给彻底否决掉。

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於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魏黄初二年,遣使者邢贞拜权为吴王。贞入门,不下车。昭谓贞曰“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贞即遽下车。拜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三国志》

为此张昭不惜联合江东所有大臣一起表态,目的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这让孙权寒透了心,一时之间他竟然也不敢随便表态,而是等着周瑜鲁肃这些忠臣表态后才下定了决心。

03孙权讨厌张昭是因为江东豪族掣肘他掌权。

孙权在成为主公之初,的确得到了张昭极大的帮助。所以就算后来张昭选择投降曹操,孙权也没有惩罚过张昭。

但是孙权不愿意再器重张昭,就算张昭再有才华,孙权也宁可弃如敝履。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发展不就是需要人才来相助吗?

  1. 首先张昭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只考虑自己和自己家的利益,他将孙权这位主公的利益都弃之不顾,这样的人才,孙权是不敢再用了。
  2. 其次张昭是江东豪族的代表人物,他背后有着强大的家族力量作为支撑。这样的家族在江东还有很多,这些家族成为了孙权在江东行使权力的阻碍。
  3. 再者张昭是百官之首,资历比孙权还要老得多,甚至比孙策还要老。这样的人对孙权来说,本身就是威胁,况且孙策曾经让张昭自立过,这是孙权的心病所在。

由此可见,孙权在这之后,是绝对不敢再用张昭了。江东的确缺少人才,但是孙权会选择招揽新的人才。

权於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三国志》

只有新鲜的血燕注入了江东集团之中,江东集团才能再次拥有活力。像张昭这种根深蒂固的老顽固,孙权只有彻底抛弃才能保证自己集团的根本利益。

总结:孙权和张昭都没有错,这是权力的博弈。

不能说张昭只考虑自己的事情,所以张昭就是错的。毕竟孙权不也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吗?而且孙权比张昭要自私的多,而且是彻头彻尾的自私。

  1. 在与曹操和刘备对决的时候,孙权着重使用江东豪族带兵,陆逊、朱桓等等江东豪族都成为了江东军中的主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家族自己有强大的兵团,这帮人也得上战场为江东集团效力。
  2. 孙权登基后,又任用张温、顾雍、陆逊等人治国,这帮人也是江东豪族,这是为了稳定朝中局势,使得自己彻底掌握政权。
  3. 等到孙权稳固皇权以后,他开始对江东豪族下手,一场鲁王和太子的党争案,使得这几个家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见孙权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不遗余力的。很多人认为谯周劝说刘禅投降,是为了蜀汉的百姓着想,那么为什么大家不认为张昭劝说孙权投降,是为了江东百姓着想呢?


江湖小晓生


公元220年5月,江东小霸王孙策遇刺身亡,孙策在临死的时候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为了能够让张昭放心的辅佐孙权,孙策对着张昭说:如果孙权不是一个可造之材,先生可以取而代之。如果先生不愿意继续留在江东,先生可以随意离开江东。可以说孙策给了张昭很大的自主权,孙策不仅允许张昭废掉孙权,还允许张昭离开孙权另寻明主。

在孙策去世之后,张昭一直都是一心一意的辅佐孙权,他劝说年幼的孙权上马巡视部队,震慑住了江东地区想要叛乱的人。同时他还帮助孙权处理江东的事务,纠正孙权的错误行为,孙权年轻的时候很畏惧张昭,将张昭当成了父辈一样的人物对待。

然而在赤壁之战时期,张昭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也让他失去了成为周公一样的名臣的资格。赤壁之战爆发前,曹操已经占领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州郡,张昭认为单凭江东的力量无法抵御曹操,想要劝告孙权投降曹操。

孙权不愿意接受张昭的意见,张昭就拉拢一大帮文臣来威胁孙权,幸亏鲁肃在危急关头劝住了孙权,孙权拔剑斩断桌角,才震慑住了张昭为首的投降派。事后孙权和刘备联合,周瑜统帅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保住了江东的基业。

张昭劝说主公不战而降,他的行为已经不配做一个忠臣。赤壁之战结束后,孙权虽然仍然对张昭十分的尊敬,但是内心里面已经开始瞧不起张昭。江东的一些名士也看不起张昭,三国时期的史料中记载了很多江东士人嘲讽张昭的故事,张昭的形象因此一落千丈。

因为张昭的性格非常刚直,孙权很少敢于羞辱张昭,反而是张昭经常让孙权难堪。然而在孙权称帝的时候,张昭却被孙权当众羞辱,成为了一时的笑柄。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东吴的大臣们一起饮酒庆祝,孙权当众褒奖周瑜的功绩,他对着群臣说:“没有周公瑾的帮助,我没有现在的地位!”

张昭起身想要祝贺孙权,孙权没有等张昭开口,便开始嘲讽张昭的投降主义。孙权对着张昭说:“如果当初我听从先生的话,现在恐怕已经在大街上讨饭了吧!”张昭听到这句话羞愧万分,头上流满了汗珠。

虽然孙权在称帝的时候侮辱了张昭,但是在张昭晚年的时候,孙权对张昭仍然十分的尊敬。有一次蜀汉的使者到吴国做客,蜀汉的使者能言善辩,让吴国的大臣无言以对。

孙权为了能够驳倒蜀国使者,请退休的张昭来和蜀国使者辩论,张昭训斥孙权过于儿戏,孙权主动向张昭道歉。后来孙权和张昭发生矛盾,孙权站在张昭的门口道歉,张昭才出来与孙权和解。

张昭在吴国群臣中的地位无人能比,他在世的时候能够纠正孙权的过错,去世的时候孙权亲自穿着素服吊唁。假如张昭没有在赤壁之战劝说孙权投降,那么张昭肯定不失为一代名臣。只能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张昭的一番投降主张,让他失去了成为名臣的资格,甚至沦为了后人的笑柄。


史海泛舟摆渡人


感谢提问。

小霸王孙策死时二十六岁,遗命其弟孙权为江东之主,由周瑜和张昭辅佐,但是后人对张昭的评价并没有诸葛亮那般高,为什么呢?

最大的原因是继任的江东之主孙权并不喜欢他。

孙策托孤张昭时所说的话并没有在《三国志》中记载,这一段是通过《三国演义》杜撰的,但即便是有,也并不一定会出现在史书中。

第一、张昭是前任的臣子,即便是亲兄弟的政治遗产,也不意味着孙权就要全盘接收。

第二、张昭乃是江东地区的士族出身,孙权作为江东的领袖人物,不能让士族无限的膨胀下去,这对于他的领袖地位是有很大影响的。



第三、张昭在赤壁之战时曾经做过投降派,想要投降曹操换得富贵,虽然最后曹操失败,孙权没有将张昭怎么样,但是张昭的重要性已经急剧下降了。

第四、孙权根本就不喜欢张昭,事实上孙权对江东的老臣都不怎么友好,从来没有善待这班老臣,反而是孙权的宠臣、亲信等等,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孙权的重视,大加赏赐。


张昭作为托孤的老臣,无论是为臣品德还是出身亦或是受宠程度,都低于江东的新进臣子。而主政江东的孙权又掌握舆论武器,因此张昭的名声不可能好。


盛夏一抹清凉


因为张昭在赤壁之战前力主投降曹操,这成了张昭一生洗刷不掉的污点。

赤壁之战前,东吴孙权的阵营里,分为主战和主降两派。主战派以周瑜为首,主和派以张昭为首。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孙刘联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主张投降的张昭成了胆小鬼的代名词,迅速在东吴政坛跌落。

毕竟历史上,主张投降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往往都是背负骂名。因此虽然孙策托孤张昭,但张昭后世的评价不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程小满的文史日记


因为身份不配啊

刘备托孤诸葛亮的时候,刘备已经称帝了,虽然说只算是偏安一方,但好歹也是一个皇帝,也还打着汉室正统的旗号。

孙策死的时候,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汉臣,一方诸侯罢了,他并不是皇帝。

换句话说,孙策自己都只是臣不配称“君”。

那么以这个身份,怎么能说是君臣如何如何?

身份不配啊。


叶飘刀


你提到的這個事,陳壽沒收入,是《吳歷》中提到寥寥數語,是否確實存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