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本书,让你大失所望?

北方姑娘苏墨


摆脱共情。看简介和经典句子觉得很不错,就买了,结果越看越发现作者并不能自圆其说,有种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无所不用其极的感觉,举例子非常牵强和极端。绕是如此,还是很难自圆其说


玉在匣中


这种大失所望,我出现过两次,两次都是同样的原因,来自于我最爱的作家的作品。


第一本,贾平凹93年的《废都》(非中篇版《废都》),我很喜欢贾平凹,96年开始读他的文学作品,从《腊月-正月》到《商州》《浮躁》《妊娠》,我被他极简单、原始、朴实的行文所有感染,所以在读到《废都》之前,我已经读过他所有出版的散文和长中短篇小说。

我是98年的五月份左右才读到《废都》的,那时还是个中专生,因为囊中羞涩,只能每逢周末坐免费学校公交车去购书,去看书免费书。因为喜爱贾平凹,总爱看他的书,尤其新书,因此看到《废都》自然是一睹为快,只是读了三分之一,这删减版的《废都》充斥大量的性描写,这不是我熟悉的贾平凹,行文风格虽然没什么大变,但以前那位专注于平实的贾平凹消逝无踪,既便是前两年,我已是中年人,再次阅读《废都》仍然感觉不到文学的艺术性所在,既便我努力的想去理解贾平凹所要表达和揭露丑陋,但仍不解为何是用充斥全书的性描写来替代更真实的实质描写,文化圈的腐朽,不只是性这一面,哪怕是当时社会的阴暗面,也不是只有性。当时我相当的痛心,我不明白我喜欢的作家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或者是社会责任感而写出《废都》,《浮躁》也有性描写,只是隐晦的一笔带过,但仍让我感受到官僚之害。所以,性描写并不是唯一。所幸的是,贾平凹自《废都》后再没这种惊世之作,回归他一贯的风格,后面的《土门》《白夜》《怀念狼》保持着高水准,个人认为《古炉》是他最好的作品,尤胜得奖的《秦腔》。


第二本,莫言的《红树林》,第一版时间是1999年,而我因为刚好毕业工作,在2003年的时候才读到它。莫言也是我喜爱的作家,贾平凹用短句,他则是长句排比,两人的行文相悖,却各精彩。我因为老谋子的《红高粱》而读到原著,一发不可收拾。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成为莫言文学卷(6卷)的第一位借阅者,《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酒国》《神嫖》《透明的红萝卜》等等中短篇一次读完,莫言是我自刘恒之后最喜欢的寻根派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就是后来读者共同总结的“魔幻主义“,个人认为,能直面近代农村所处在底层之痛和萎糜的作家,非莫言莫属,只是到了《红树林》,我大跌眼镜,书中的性描写大大超出我的想象之外,比如林岚召男妓那段,场景已不能用香艳来形容,我同样不明白,莫言哪怕要揭露官场的黑暗,也不必要用过多的性描写来揭示。难道人的腐朽和道德的崩塌性是起点也是终点?《红树林》是我第一本没读完的莫言小说,因为倔强的认为莫言趋于商业写作,曾有很我一段时间再没读他的新作品,哪怕是后来入围矛奖的《四十一炮》,还有《檀香刑》,《生死疲劳》都在08年才读到。


上述两本书,可以说是我迄今为止的阅读经历中,最大失所望的两本。


陆巨凤


在下读书不多,但是最让我失望的书还是学过几本,现在归纳总结一下,有同感的默默点点头就行了。

让我最失望的就是《初中数学课本》(因为没上过高中),这个数学还分上下册,还要分年级,一学就是三年,这个乏味,无趣,每每学习这类书籍的时候都让我如坐针毡,如芒刺背,让我痛不欲生~唉,简直就是噩梦书籍!



西口老鬼


《瓦尔登湖》这本书我看了之后大失所望。在很多书上看到《瓦尔登湖》是世界名著,就买了一本打算看看,没想到买回来打开之后,书里面的内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里面的字都认识,但是哪些字想要表达的意思,一点点都无法理解,本来是世界名著,还打算强迫自己看下去,但是看了两天,看了三十多页后,实在无法遭受它的折磨,也就不看了。从此,也就与这本世界名著无缘了。

不看这本书之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看不进去这本书的人有很多很多,原来以为看不下去是我没有耐心,最后才发现,有些时间名著虽然举世闻名,但是缺并不一定都适合每一个人。从此之后,不管是名著或者其它书籍,阅读书籍的时候开始有辨别性地阅读了,告别了之前人云亦云的读书习惯,这本书也使我在阅读路上个人阅读习惯发生重大转折的一本书籍。

感谢《瓦尔登湖》,这本书首次让我开始思考那些书适合自己读,那些书不适合自己读,从此,我开始有选择性地读书。


用户7966489358148


前几日有博友提供京东书券凑单,突见这本《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赫然在目,赶紧收下,当时还颇有欣喜之感。不想今日书到,拆开一看,竟是本小册子,心下已有不祥之感。当年被我一怒之下,扔进峨眉山厕所中的那本彼得 威尔逊的《神圣罗马帝国》,正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册子。。。。

翻开书页,上帝啊!本来就只有两百八十多页的小册子里,译者周全先生的译序居然多达十三页;导言又是八页;而第一章从十二世纪叙述到十八世纪的所谓“漫长的成形过程”,仅仅用了三十二页。

众所周知,普鲁士王国的前身是来自于勃兰登堡藩候领地与条顿骑士团领地的合并,而勃兰登堡由边区征服地到选帝侯领地,阿斯坎尼家族功不可没,当其绝嗣后,该地区经过了多次争夺及背后复杂的政治背景,方才落入来自南德地区的霍亨索伦家族之手;而普鲁士由所谓异教徒领地到被条顿骑士团的征服及与波兰王国、立陶宛大公国的长期斗争,由盛到衰,到如何与勃兰登堡实现合并,确实是一段漫长而又复杂的历史进程。

可该小册子作者哈夫纳,倒是到处都点到了,可就是没有展开,更没有分析,蜻蜓点水、寥寥数语,让我这个自诩还有一些德意志史基础的读者都感到叙述纷乱、思路困惑,完全没有体系、甚至没有撰述主线。

也许是因为篇幅所限,也许是因为所谓“畅销书”不敢深入,也许是哈夫纳自身史学底蕴就一般。。。。在书中,他自己也提到了,其无法一一撰述那些相关历史名人、重大历史事件,就连坦能堡战役、三十年战争等对勃兰登堡——普鲁士地区的影响,也几乎不谈‘甚至连卢森堡家族的西吉斯孟皇帝为什么要把一个南德地区名不见经传的纽伦堡伯爵腓特烈 霍亨索伦,任命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的原因,也不做解释,仅仅说是“他是国王的顾问和代办,其用自己的外交努力,帮助西吉斯孟当选为国王”。

这样的第一章就算把复杂难解的早期普鲁士史交待过去了,实在已经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了,自年初澳洲学者的那本以经济论一切的《印度洋史》后,这是最后悔收入的一本书了,新的教训就是:那些所谓的“历史畅销书”,无论吹捧的再甚嚣尘上,也坚决不能收!深夜码字,实为让更多同好免上此当。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一秒萌萌哒


《穆斯林的葬礼》,书界评价一片大好,但是我读完以后的感觉就像吃一盘网红大餐,吃到最后却大失所望,我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部宗教、历史、玉石文化构成的一部大作,其实是一部三观尽毁的狗血家庭伦理剧。




每日一句智慧语


我自己写的书。




看完了这本畅销欧美33个国家的心灵治愈小说,有些失望,勉强打7分。

摆渡人其实就是灵魂的引导者和守护者,如同中国传说中索人魂魄的无常。如果把故事中国化,内容大致如下:一个少女因火车事故去世,在黄泉路上遇到引导她的无常,而且竟然相爱了。在战胜妖魔之后,女孩到达阴曹地府,而无常还得再去引导下一个灵魂。女孩不甘心,从地府重新回到黄泉路,找到无常,两人一起还阳了[囧]。

小说开头引人入胜,但越往后越索然无味。路上的困难也只有吃人魂魄的魔鬼,重复且单调。最让人惊讶的是,一个引导过无数灵魂的摆渡人,竟毫无抵抗力地爱上了一个普通少女,修行不够、道行太浅。

除了一堆缺点,小说可取之处也还是有的。少女迪伦不畏魂飞魄散,为爱重返荒原。摆渡人与被引导者其实是相互摆渡的关系。关于生与死,人类一直在探索,假若死后有荒原、有家,生亦何欢,生亦何苦。



若水斑斑


最让人大失所望的书是道教奉为经典的《道德经》。失望在哪呢?

它没有一个字去讲如何长生不老

它没有一个字去讲怎么成仙

它也没有一个字讲如何占卦算命

它更没有一个字去讲如何炼丹

当然,我也没有找到它有一个字来教我们画符驱鬼


张迩杂谈


我个人对“狼道”这本书大失所望,感觉是把各个观点组合起来,故事衔接情感切入低,没有多大感染力,更别说共鸣了…

大家有看过吗?都有什么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