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媽媽需要了解這3點,對孩子的恢復很有幫助

每當孩子們生病的時候,大家都喜歡習慣性的自責,啊、心疼愧·····各種情緒隨時湧上心頭。

此刻的父母們,是如此的期盼孩子儘早康復,如此的希望快回到原來的生活節奏。


我們潛意識裡有一個念頭生病是不好的。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直到我遇到了李辛老師的《兒童健康講記》

● 被孫儷、徐文兵、梁冬很多名人推薦。

● 有人這樣說:每次說起李辛老師,都好像能呼吸進一口清雅的氣。


這些年,我們發現很多健康問題,不是單純的肉體問題,還有信息化過度的問題。

現在很多的健康問題,要從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來考慮。我們現代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大量消耗我們的精氣神,讓我們遠離平靜、飽滿的原點。

人永遠都會生病,從嬰兒變成幼兒,幼兒變成少年,然後變成青年、中年、老年,這一路都有可能生病,我們無法找到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但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思路。

我們需要了解,生病是正常的

一個人生病,還有小孩子的生長、發育、修復……是一個身體自然變化調整的過程,尤其是那些常見的症狀。

什麼是常見的症狀?我們都經歷過發燒。比如我現在在演講,一切還不錯,但講了兩個小時以後,會覺得有點熱。大家也有這樣的感覺吧,有時候連續努力工作幾個小時後,臉有點紅,渾身都有點熱,那會兒要是去量體溫,沒準就是低燒。

大家這時會不會馬上就要去醫院?或者馬上吃藥?馬上按摩穴位……好像休息一下就可以了吧。

同樣,感冒、發燒、拉肚子……這些也是正常的反應,和打嗝放屁一樣,都是身體的調整反應,只是反應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把每一次生病當作一種學習,找到其中的規律

至少做爸爸媽媽的要學。通常,不太忙亂的媽媽,心會比較靜一點,細一點。細心的媽媽能發現,小朋友從小到現在,每年發兩次燒或者三次燒,似乎能找到規律,問題不大,如果平均每個月發一次燒,就有點問題了。

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體,如果有某件事情定期發生,應該能找到規律。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原因?是吃多了?受寒了?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跟季節有關?跟情緒有關?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還有,孩子每一次生病以後,他的反應模式都有哪些?程度是加重了,還是減輕了?這些都可以觀察到。每一次你用中藥或西藥、刮痧或按摩,或者泡腳,或者敷冰袋,有沒有效果?好的效果是哪些?不好的效果有哪些?我們要注意去觀察學習,不要每次生病都白生了。

安心靜心的狀態很重要

心不靜的話不可能學習到什麼東西。每一次急急忙忙應付症狀,沒有安心觀察過整個過程。或者因為你的生活太忙太滿、節奏太過緊張,這時再加上小孩子突然生病,你根本不能靜下來觀察處理,連你自己病了也沒辦法,都扔給醫生。

經常是,小孩病了,可是家長還要上班,心急火燎,見啥都煩,急衝衝送到醫院看病,醫生開什麼藥就吃什麼藥,醫生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孩子整個的生病和治療過程完全沒弄明白。那就有點像我們玩過的電子遊戲“彈球”。一個球彈出去,不知會遇到什麼,也不知會彈到哪裡去,完全是隨機的。


媽有一個單方面的、沒有考慮全盤條件的期待,那就是“今晚一定要退燒”。

我們的政治課上常說,不能越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下子進入共產主義階段,需要經歷一個過程的。如果我們想跑步進入共產主義,跑步退燒,會導致很多問題。

啊、心疼愧疚

······各種情緒隨時湧上心頭

此刻的父母們

是如此的期盼孩子儘早康復

如此的希望快回到原來的生活節奏


我們潛意識裡有一個念頭生病是不好的。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直到我遇到了李辛老師的《兒童健康講記》

● 被孫儷、徐文兵、梁冬很多名人推薦。

● 有人這樣說:每次說起李辛老師,都好像能呼吸進一口清雅的氣。


這些年,我們發現很多健康問題,不是單純的肉體問題,還有信息化過度的問題。

現在很多的健康問題,要從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來考慮。我們現代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大量消耗我們的精氣神,讓我們遠離平靜、飽滿的原點。


人永遠都會生病,從嬰兒變成幼兒,幼兒變成少年,然後變成青年、中年、老年,這一路都有可能生病,我們無法找到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但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思路。

1.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生病是正常的。

一個人生病,還有小孩子的生長、發育、修復……是一個身體自然變化調整的過程,尤其是那些常見的症狀。

什麼是常見的症狀?我們都經歷過發燒。比如我現在在演講,一切還不錯,但講了兩個小時以後,會覺得有點熱。大家也有這樣的感覺吧,有時候連續努力工作幾個小時後,臉有點紅,渾身都有點熱,那會兒要是去量體溫,沒準就是低燒。

大家這時會不會馬上就要去醫院?或者馬上吃藥?馬上按摩穴位……好像休息一下就可以了吧。


同樣,感冒、發燒、拉肚子……這些也是正常的反應,和打嗝放屁一樣,都是身體的調整反應,只是反應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2.把每一次生病當作一種學習,找到其中的規律。至少做爸爸媽媽的要學。通常,不太忙亂的媽媽,心會比較靜一點,細一點。細心的媽媽能發現,小朋友從小到現在,每年發兩次燒或者三次燒,似乎能找到規律,問題不大,如果平均每個月發一次燒,就有點問題了。

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體,如果有某件事情定期發生,應該能找到規律。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原因?是吃多了?受寒了?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跟季節有關?跟情緒有關?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還有,孩子每一次生病以後,他的反應模式都有哪些?程度是加重了,還是減輕了?這些都可以觀察到。每一次你用中藥或西藥、刮痧或按摩,或者泡腳,或者敷冰袋,有沒有效果?好的效果是哪些?不好的效果有哪些?我們要注意去觀察學習,不要每次生病都白生了。

3.安心靜心的狀態很重要。心不靜的話不可能學習到什麼東西。每一次急急忙忙應付症狀,沒有安心觀察過整個過程。或者因為你的生活太忙太滿、節奏太過緊張,這時再加上小孩子突然生病,你根本不能靜下來觀察處理,連你自己病了也沒辦法,都扔給醫生。

經常是,小孩病了,可是家長還要上班,心急火燎,見啥都煩,急衝衝送到醫院看病,醫生開什麼藥就吃什麼藥,醫生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孩子整個的生病和治療過程完全沒弄明白。那就有點像我們玩過的電子遊戲“彈球”。一個球彈出去,不知會遇到什麼,也不知會彈到哪裡去,完全是隨機的。


媽媽有一個單方面的、沒有考慮全盤條件的期待,那就是“今晚一定要退燒”。

我們的政治課上常說,不能越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下子進入共產主義階段,需要經歷一個過程的。如果我們想跑步進入共產主義,跑步退燒,會導致很多問題。

所以,以上三點作為前提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學會這些後,你不光能從小孩子的每一次生病中找到線索,也能幫助你在生活的其他面向理清思路。


我向很多父母推薦過李辛老師的【兒童健康講記】,書裡說的不是怎麼治病,而是告訴我們怎麼找自己和孩子的關係。

有些媽媽覺得看不懂,可以慢慢看,或許你太急躁,急切期望從裡面找到答案,越急躁這個書,你反而看不懂。


打開自己的認知,這個不是在育兒,你看完以後,就覺得反而是在育我們【自己】❤️


我向很多父母推薦過李辛老師的【兒童健康講記】,書裡說的不是怎麼治病,而是告訴我們怎麼找自己和孩子的關係。

有些媽媽覺得看不懂,可以慢慢看,或許你太急躁,急切期望從裡面找到答案,越急躁這個書,你反而看不懂。

打開自己的認知,這個不是在育兒,你看完以後,就覺得反而是在育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