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在现在看电影《釜山行》的?感悟是什么呢?

成少11111


《釜山行》作为丧尸系列的一部影片,上映于2016年7月20日。截至到近日已经有将近4年的时间了,播出后也是荣获了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技术奖和最高观影数影片奖的奖项。

整部影片除了逃离丧尸的剧情外,更多的表现则是人性。电影中的很多角色为了让自己存活,不管别人的生命,做了很多自私自利的行为。

现如今我国面临严峻的疫情考验,这仿佛就像《釜山行》的丧尸病毒一样。再次观看《釜山行》,就会把自己带入情节中,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原来真的有如此可怕的病毒传播力,会使你产生更大的恐惧感。

在跟疫情中很多自私行为的人做比较(比如很多隐瞒病情的人,还有很多恶意涨价,争国难钱的人),更能感受到这部影片的优秀之处,可以把人性体现的如此真实!


在家无聊的朋友,也建议去重温一下,一起来谈谈你们的感受吧!


娱乐圈日曝


2016年9月15日,莫兰蒂台风登陆厦门。从呼啸的风声、刺耳的玻璃碎片落地声,到突如其来的停水断电。狂风的怒吼从四面八方灌入耳内,蔓延的黑暗和微微震动的墙体将空气压抑的让人窒息。绝望,和只有一个人的恐惧。

我想这一夜,整个厦门无人入梦。

这晚之后我没敢再出门,只是从后来的新闻中得知,原本的海上花园已在一夜之间变得满目疮痍。

台风后的当天,供水恢复。

第一天,电力抢修恢复,手机通讯恢复,给家人电话报了平安。

第二天,网络恢复,但夜来的暴雨依旧让人无法安眠。

第三个夜晚,看完了《釜山行》这部电影。

一个忙于事业而忽略家人的父亲,一个感受不到父亲关爱而想回到远方母亲身边的孩子,以及一个深爱儿子又希望子孙和睦家庭幸福的奶奶。多么熟悉的架构,就如我们看过的诸多韩剧一样,让人能够很自然的推测剧情会从男主工作与家庭的矛盾点出发,展开一场夫妻夺子,婆婆劝和,接着男主因为工作失败等种种挫折明白原来家人才是最重要的道理的故事。但编剧却抛弃了这样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俗套剧情,而将这样的矛盾点设置成为了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饱满的铺垫。

电影总长一百二十分钟,期间我的视线没有离开过屏幕。即使血液飞溅,被吓到心惊肉跳的捂嘴尖叫,也绝对不想错过任何一点细节。

男主石宇要将女儿秀安送去釜山交给分居已久的妻子,在这场他本以为会平淡无奇的旅途中,危机却悄悄蔓延开来。列车上突如其来的怪物如洪水般涌现,车厢内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恐慌与绝望瞬间席卷。

镜头随着为了救出自己心爱之人而奋力抗争的主角们一起穿过整整四节充满怪物的车厢,让我们经历了一场令人提心吊胆的生死之战。但当这样一群勇者克服重重困难与恐惧来到安全车厢前时,另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会被同胞们堵在门外!影片用车厢内的“活人”向我们塑造了两类人。一类为爱战胜恐惧,一类为“活着”迷失方向。

就像Virgil的那句很老的诗句,“Love conquers all things.”这些不正是人性中闪着光的东西吗?

看似没心没肺的摔跤手尚华为了妻子和其他乘客的平安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叫嚣着的怪物。在这最绝望的一刻,他无奈地将妻儿托付于人。也正是在这一刻,他满怀希望的喊出那句话:“允书!我们女儿的名字!”不知道如果这孩子能降生并长大,成景会不会拉着她的小手告诉她:“允书,这是你的爸爸给你取的名字呢。”

难以忘记那位出场不多的列车长。在沉重的灾难与死亡面前他一直保留着人性与责任。一次又一次迫不得已的临时停车,一次又一次的请求支援。直到后来,人民放弃了他们,政府也放弃了他们,他却依然没有放弃!在人们已经开始为了自己能活下去而选择狠心抛弃同伴的时候,他依然想尽办法安抚车上仅存的屈指可数的乘客,并努力着为他们寻找活下去的方法。

父爱如山,唯愿你安好。?

影片后半段,石宇同车头上的最后一名“感染者”搏斗胜利,却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咬伤感染。他以自己所能反应的最快速度将幸存下来的成景与秀安安置好然后跪在秀安面前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自己父亲的脸。同样的在外打拼而鲜少与妻子儿女一起却总会在问题来临时挺身而出,同样没有强大的力量却总是拼尽全力守护家庭,也同样的没有得到家人理解……

两张脸重叠,原本已经风干的心又被击碎,泪如泉涌。

秀安一遍一遍地喊着:“爸爸,不要走,不要走……”石宇最后的那一眼,又饱藏着多少的眷恋与不舍呢。但最终,他只能用那只“黑色”的手扯开女儿抓在他袖管上的手掌。没有丝毫犹豫,他冲出车头并关上了门。想要追出去的秀安被称景拉住,她只是不停的哭,不停地喊着那一个词:“爸爸!”

当对讲机那端传来的那声“射杀”冲破耳膜的瞬间,绝望就像的汹涌的洪水冲垮最后的防线。我想哭,但却突然发现眼泪早已经流干了。

扳机微抠,视线模糊。 直到远方的歌声响起。我看不清眼前的景象,只能听见盘旋在耳边的那首孩童唱出的古老歌谣。

然后,故事完结。

结局中,那双从漆黑隧道中走出的孕者和孩童,正如末日之后的余光。

一段釜山行,用灾难降临时一列动车内的乘客的故事,构建了整个社会的缩影。有人为了能生存齐心协力,有人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有人陪着所爱之人一起沉沦,也有人为救爱人奉献自己。








洋哥说事呀


我第一次看《釜山行》是在2017年,那一年我正好在准备高考,看完《釜山行》,最大的感悟就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到,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多陪陪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说实话,犹豫要备战高考,所以我是连续好几次才回家,我奶奶身体又不好,她也老了,每次我一回家,她都会提前去村口等我,然后我要走的时候,她又会给我一些水果之类的,看着我奶奶佝偻的身躯,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她,以后能挣钱了,还能不能够好好孝顺她。

所以,当时我看完《釜山行》时候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忙碌于高考,没有珍惜眼前人,感到很不是滋味,所以,明天和意外也不知道哪个先来到,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珍惜身边的人,这个就是我当时看完的感悟。





小若讲娱乐


影片中令人深刻的画面。

一个时髦精致的妹妹和朴素老实的姐姐。一开始坐在列车上,为人温和的姐姐拿起自己手中的鸡蛋给坐在旁边的妹妹们,然而妹妹却一脸嫌弃,问是啥时候煮的。

看到这一幕时深有触动,在现实中,父母和孩子们的相处何尝不是,长辈的唠叨显得聒噪;为我们精心准备的饭菜却被我们嫌弃;本以为这次疫情会使父母和孩子感情增进,没想到相处时间久了就烦了,别问,问就是有代沟。

电影中妹妹对姐姐嫌弃却关心,姐姐对妹妹包容和爱护,尤其是在姐妹因丧尸乱窜而分开时,妹妹一脸着急的问姐姐呢?

最后,姐姐隔着玻璃绝望的被丧尸咬死,死前说活着真累啊。妹妹在玻璃另一边背痛不能自已,只恨自己救不了自己的亲人,活生生看着她死在自己面前。

妹妹对姐姐说的话令人深思,人性、亲情在这里充分体现。是啊,善良的姐姐终于不用这么累的活着了。


娱乐三又木


本人刚好把这部影片温故一遍,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首歌,可以用心感受一下!《釜山行》结尾小女孩唱的歌Ukulele Picnic《Aloha Oe》

Aloha oe

珍重再见

aloha oe

珍重再见

Eke onaona noho i ka lipo

幽暗的森林中传来花儿的芬芳

One fond embrace

在离别前

a hoi ae au

给我一个深情的拥抱

Until we meet again

直到我们再相聚

One embrace

在离别前

a hoi ae au

给我一个深情的拥抱

Until we meet again

直到我们再相聚




山半妖


我看过,这部电影看起来蛮惊心动魄的,紧张感十足,从开头的那支鹿就暗示了一切,全程能,韩国人也是真敢拍,另外这部电影很黑暗的存在,里面还有很大的现实人心。

基本所有的故事都在这列火车上发生,由于是密闭的空间,就把人们的逃生可能性变得更小,从而就更让觉得整个故事的精彩性更高。当僵尸、死亡、惊恐、等等一系列元素只能在这一节车厢完成时,带给观众的刺激程度是极高的。着力描写了几个典型的角色,除了孔刘这位父亲和女儿,还有正直的一对夫妇,以及一对年轻的这这些负面角色看上去也都是比较正常的人物,但随着生命危险的到来,人性的丑恶就全部暴露出来了。为了自己的生命不惜自保,显示了最令人恶心的一幕,让人看电影的同时也不禁在反思: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同样的状况,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釜山行》的结尾,只有孕妇和孩子活了下来,他们的丈夫和父亲为了保护他们和他人,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场景令人动容落泪,尽管世界上有太多的丑恶现象存在,但我们依然要相信善大于恶。人生一场,大概需要经历磨难才见分晓,这世界上,爱你的人会为了你的生命不惜付出自己的所有。


酷奇影视


初次看《釜是山行》,其实也过了半年多了 。今天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他人,然后自己也跟着一起重现看了一遍。重新看一遍之后真的是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再加上来知乎看了很多朋友的评论之后,对这部片子其实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

其实这部电影主要还是对人性的拷问,只不过是包上了一层丧尸片的外衣。在这样的背景下,片中的人物在威胁到生命的危机面前的所做出的举措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被放大了。因为不管是原作、剧本还是最后拍成的电影还有那些我们没有看到的剪辑部分,这些都是通过人的想法而出现的,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而出现。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才能够表现出来。其实感觉不管是电视还是电影,之所以有一部分能有很好的口碑、发人深省。不过是因为他们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搬到了银幕上,并且加以夸张的手法,来引发人们的思考。不是快餐式的电影。

所以执着于影片本身的合理性固然是好。但是其实更多的应该去考虑电影所展现出来的背后的意义。

在这部电影中其实展现出来的问题有很多,我这里也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在釜山行这部每电影中每一个人物可以说是现实中某类人的一个缩影。与其去纠结于电影中人物行为的合理性,倒不如更多地去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反应会是如何?

在现实中我们也是为了打拼赚钱而忽视了亲情的重要?

当危险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因为害怕而全身动不了?是不是能减少一些发愣的时间,及时做出反应。虽然丧尸不一定会在现实中出现,但是就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与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呢。

男主发现了丧尸不会开门;男主发现了他女儿和那位孕妇乘坐的火车头的刹车棒;男主用手机过了一个车厢;还有列车长的职业精神,还有其他那些人在危机之时所做出的反应。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其实就电影人物本身的行为而言,我觉得确实没有什么好吹毛求疵的。因为毕竟我们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而已。我们也无法给出答案假设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们的反应会是怎样,因为既然是假设,与现实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

我同样还记得在汶川大地震时爆出的一条新闻:当时有人高价出售盒饭。这也是人的劣根性发作了吧。其实很多人的评论只是在以自己的价值观去代入电影中的人物然后进行评判。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再者,电影是人拍出来的,而形成这些电影的内容,也是有些人内心的想法。既然存在即是合理。我们当然可以不认同,但为什么不能多一分理解呢。正如:我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而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其实从票房、评价数量、获奖情况已经可见一斑。而更多的,是这部电影能够带给我们怎样的成长

所以我的观点很直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个人可以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但是最起码的不以刻意伤害他人为代价。对他人,当与我们意见不统一时,我们应多一分宽容与理解,这样自己也活的更自在更快乐。所以就釜山行反派人物在片中所作所为而言,我们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会做出怎样的决定真的是说不清。可能做得比他好,可能跟他如出一辙,可能比他更甚。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以上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思考。

然后接下来还有一些现实一点的,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危险情况时,我们能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反应。男主的观察力个人觉得还是很厉害的,毕竟经理人嘛;还有是不是能像马东锡饰演的大叔一样在身体素质上有能够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我想人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面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冷静思考的能力、不错的观察力、勇于承担的勇气、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只有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让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所有见解吧。对电影本身倒是谈及的比较少。 哈哈。




有趣的王大山


我也是最近才看的这部电影,最近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在家无聊看电影,有很多人推荐这部电影,所以就去看了!

电影《釜山行》是一部韩国影片。该电影是由延相昊导演,孔刘、马东锡、郑有美、崔宇直、金秀安等主演的灾难片。

该影片于2016年7月20日在韩国上映,2016年11月25日釜山行获得第37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技术奖,最高观影数影片奖。

该影片讲述了在一次偶然发生的交通事故后,被撞倒死掉的动物开始扭动着身体突然站了起来,为了掩盖这种闻所未闻病毒引起的事实,政府安抚市民,而称大家的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

看到这部影片就不由得让人想起最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也是由于病毒引起,庆幸的是这次疫情没有电影里面的这么严重恐怖,但也足以让十几亿人不出门、不拜年!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国家政府做得很好,信息公开透明,公开透明就是最好的良药,真相是隐瞒不住的,只会让结果很糟糕!试想如果这次疫情国家隐瞒,不公开,很多人都不会引起重视,就会传染更多的人!

通过这部电影和最近的疫情,也让我感受到了要敬畏自然,总感觉这些年自然灾害挺多的,近期的蝗虫、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米国流感等等,还有地震,也许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的惩罚吧!所以我们通过这些事情后应该懂得尊敬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人类子子孙孙能够长期存续下去!





川香犟枴枴


很平静地看完了《釜山行》,最大的感受

不是对丧尸扑面而来的心惊肉跳;

不是对那些煽情画面的感动流泪;

也不是对观众们最津津乐道的人性善恶的二元论的惊艳;

而是对于导演在人在灾难面前无能和脆弱的刻画赞叹不已。

这种刻画其实是很难的,稍不留神便沦为和国内三流恐怖片一般的笑柄,《釜山行》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却是将这种刻画用到了深处。

其实不光是《釜山行》,韩国很多电影也都是如此 ,让观众觉得影片中的人物的智商瞬间下线,愚笨得活该去死,但却更显真实。

最为典型的便是《追击者》这部影片,片中主人公警察的愚笨让本来都快逃出魔爪的女人惨遭嫌疑人杀害,当我们处在上帝视角的时候,恨不得钻进影片中大骂男主人公你怎么能这么蠢,但等我们冷静下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以后,突然发现,当时的情况下,男主人公能做到那种地步,已经算是一名很优秀的警察了。

这就是韩国影片比较个性的一点,回归现实,很多第一眼看起来很傻逼的举动,事后想想,这才是生活中最常遇到的状况。

接下来我就列举一些影片中被观众第一眼看上去很“低智商”的人物。

女乘务员:在遇见第一个变成丧尸的姑娘时,惊恐地瘫在地上,眼睁睁得看着却不逃跑。一整节车厢的年轻人:看到这么诡异的一个场景,甚至见到女子被咬,居然都一直坐在那傻傻地问:“干什么,干什么呢?”

年轻白衣女子:被拍醒后,目睹了男乘务员被咬死的惨景,愣在角落里不开溜,仿佛在等着被咬。

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这些人物智商为0啊,就算看不出这是恐怖的丧尸袭击,至少能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吧,再怎么吃惊,也得迈开步子赶紧开溜啊,坐的傻坐在那,瘫的瘫在那,等死么?

但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场景恰恰是最合理最真实的场景。

普通民众不是特种兵,没有那么强的应变能力。

现实当中,不少腼腆的人第一次上台演讲,都会浑身不受控制的颤抖,当想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会理解女乘务员一下子瘫在地上,白衣女子靠在角落,明知危险即将来临,还瘫在那不逃跑的行为。

身体在遇到强烈的刺激下,绝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听话。

让我们再换个场景,想象上课的时候,教室里一个学生突然狠狠撕咬另一个学生,这时候我们的反应。

我们也会待在教室傻傻地看着,绝不会抢着逃离教室。

为什么?因为我们身边正常的同学有几十个,而撕咬人的学生只有一个,所以我们会有很强的安全感,这么多人在这,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同时还会在意别人的感受,一个人冒失地逃出教室,会不会给留在教室的其他人一种胆小和发神经的感觉?

想到这儿,我们也会理解为什么女乘务员被女人骑在头上咬着,走了近半节车厢,大家伙都只是好奇的抬抬头观望。也明白了几节车厢弄出这么大动静,居然还有一大群人愣在那儿观望的原因。

中途各位好汉英勇打怪的场景就不多描述了,人们在短暂的惊恐之后,就会习惯这种恐怖的环境,恢复正常的行动力,甚至超常的行动力。毕竟短时间见惯了大量的生死,人的胆量也会变大。

接下来就是到后期主要人物阵亡的时候,其他人的阵亡都算合理,就是大叔的阵亡和男主人公的阵亡给人的感觉有点拉低智商。

大叔前期关门的时候是两个手推的。

在支撑不住的时候,居然把手放到了门边上,卧槽,门边上可是一堆丧尸的嘴巴在等着,果不其然,被门边的丧尸咬到了。

而男主和自私鬼丧尸搏斗的时候,居然用手捂住丧尸的嘴,这真是送人头。

但上帝视角的我们其实也不能苛求太多,要注意一点,体力透支问题。

大叔当时是在和门外的一堆丧尸拼力气,一直僵在那儿,换你和一个普通人扳手腕五分钟,中途一口气都不松,能不能坚持下来?至于和一堆从飞机上跳下来都不死的丧尸拼力气,能不能保持良好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显而易见。

至于男主人公在大战丧尸之前,可跑了一场马拉松。

抱着孩子负重跑完还没喝水休息,这样的情况下和丧尸决斗,智商被拉低送人头我想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就是被很多人吐槽的槽点,人物智商集体下线,但在我看来,这些人更像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而不是美国大片中那一个个身手敏捷的超人。

对于人在灾难下无能和脆弱的刻画,还有一点不可不提,那就是普通人对于上层者阶层决断的无力抗拒。

和其他韩国灾难片相似,《釜山行》强调的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无论是之前的《汉江怪物》,《流感》,还是如今的这部《釜山行》,灾难的起因往往是人为造成的,实验室的化学废料流入汉江,造就了食人的怪物;偷渡者的不法行径,造成了一整座城市的人陷入死亡危机,拯救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生化公司,整个国家遭受丧尸屠戮。

而在灾难爆发的时候,韩国政府上层官员给人的映像往往是这几点:

1.上层官员在灾难彻底爆发之前,往往不重视这些不起眼的征兆,并且嘲笑那些感知到危险,前来示警的普通人,等到危机爆发之后,抛下民众,带着家人坐直升机开溜。

2.为了确保上位者自己处于绝对安全的境地,不受灾难的波及,对于已爆发灾难的地区实行隔离,无差别的隔离,比如《流感》之中,将健康人和病人关在一起,这样做的后果便是火上浇油,进一步扩大灾难。

3.粉饰太平,通常打着“避免群众不必要的恐慌”的旗号,切断隔离区与外界的通讯,进一步加深隔离区幸存者们的孤独和绝望。

4.当事情已经严重到了“纸包不住火”,无法收拾的地步,上位者们“牺牲一小部分人成全整个国家”的“正义”宣言便出现了,对于隔离区的人进行净化(也就是屠杀)。

这就是韩国政客和上位者在韩国灾难片中通常扮演的角色,帮助灾难掐灭幸存者们的希望。

而普通人此刻便充当了闪耀人性光辉的英雄角色,然而,英雄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幸存者最终的存亡其实还掌握在那些处在安全高地上的掌权者手里,这不得不说很残忍,但也很现实。

在《釜山行》的末尾,有几个画面大家不会忘记。

要不是女孩的歌声碰巧让士兵们确认了其是否感染,最后的结局就是历经艰险没死在丧尸手里的妇女和儿童,死在了士兵的手里,死在了当权者的决断下,讽刺吧。

很多人吐槽,如果结局写成这样也太恶心了吧,导演会被喷死的。

这些人大多还是没怎么接触过韩国的电影,其实像这种“正不胜邪”的恶心结局,韩国电影有很多部,取材自1981年“釜林事件”的《辩护人》,正义律师辩护到了最后,还是没能阻止冤案的发生,取材于华城连环杀人案的《杀人回忆》,警方到最后也没能把残忍奸杀十多位女子的真凶缉拿归案,凶手逍遥法外……

正是这些恶心的结局,揭露出一个我们不愿意相信的真相,现实往往比想象中要残酷得多,我们所崇拜的英雄其实也很无能,也很脆弱,从来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存在。





小脆脆影视


《釜山行》不仅是一部丧尸题材的电影,更是一部揭露人性的电影。

影片中除了父亲和女儿去釜山这个主要线索,还包括两个老年姐妹以及穿着校服青年之间的故事,还有非常自私的大叔等等,影片中各个人物之间的感情,都在竭尽全力的制造着这部影片的泪点。同时也通过个别人物来讽刺现实中人性的恶毒之处,当然还有肌肉男的豪爽和他的惨死壮举等,导演通过非常真实的手法表达出真实的人性。让观众在唏嘘之余,体会到人间也是有真情实感存在的。

这部影片的意义不止那些辛辣入喉的嘲讽意义还在于人性的光辉,在一个恐怖失控的环境中,人之所以为人,是出于对弱小者的庇护,对同类人的援手,对陌生人的信任,乃至于对人类阴暗面的失望,它们共同组成人类本身的丰富面貌。

《釜山行》影片中,很多影迷非常遗憾导演把孔刘的角色写死了,但我觉得这样反而令人印象更深刻。虽然结局是令人难过的,但是孔刘老师饰演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失去生命,让我们看到了父爱的伟大;保护了还在怀孕中就失去了丈夫的陌生女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而在最后,这个陌生的怀孕女人带着他的女儿安全的走出去,让我们看到了爱的相互和人与生俱来的善良。也正是因为这些爱,让观众把孔刘的这个角色铭记于心,他的死,成就了这部电影,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美。

在灾难面前,在丧尸面前,真正的人性暴露无遗。 到那时,你才会发现,复杂的是人性,可怕的是人心。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